武術教學中開展武術文化教育必要性
時間:2022-09-29 11:07:25
導語:武術教學中開展武術文化教育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果說高職武術教學是中華武術之樹,那么武術文化教育便是樹之經絡,沒有各種脈絡從土地中吸取營養以做供給,表面再繁華茂盛的樹也會干枯死亡。換句話說,武術文化教育相當于武術教學的精髓所在,為武術之根基,武術之核心。在物質文化迅猛發展、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各種社會氛圍趨向于浮躁方向發展的背景下,開展武術文化教育能讓習武之人沉住氣、靜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武術學習和訓練中。文章從武術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出發,探討我國高職武術教學現狀和開展武術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關鍵詞:武術教學現狀;武術傳統文化底蘊;武術
文化教育的開展和價值我們可能會思考:中國武術為什么很難走向世界?且先不急著找答案,從高職武術教學來看,大部分武術教練教學過程中只是單調地教授拳法、腿法等武術基本技能,導致了習武之人感受不到武術的文化內涵、領悟不了武術的精髓所在,所以他們很難長期堅持下來,更別說把武術練到一定境界、練出新高度。我們該思考的是怎么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植入武術文化教育以讓學生知道武術的文化內涵和精髓所在。當然,這些需要在了解武術的傳統文化豐厚底蘊和重要歷史地位的前提下,在掌握高職武術教育現狀問題所在的基礎上來探討。
一、武術的傳統文化底蘊及其歷史地位
1)中華武術的發展和重要歷史地位。中國武術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成型,到了后來,文學之風大量興起,其中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當時出了名的大力士,而且射箭技術非常高超,他對武術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后來隨著儒學的興盛,武術也不斷發展,并講究武德修養。但凡優秀的武術家,都有很好的修養。武術受道家文化的影響也很深遠。太極拳講究的“以虛打實,以柔克剛”就是融合了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講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其中還貫徹了老子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順其自然。武術在發展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間技藝,如醫家的“五禽戲”、道家的“易筋經”等等,經過上千年的歷練與發展,就形成了一種內容極其豐富、形式多種多樣、門類眾多且極具中國傳統哲學堅實思想基礎的武術文化,它在歷朝歷代的變更中持續優化,所以說中華武術的發展是五千年優秀文明的沉淀和結晶。
2)武術豐厚的文化底蘊。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有著極其豐厚的文化底蘊,也因此彰顯出武術獨特的魅力。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幾千年風雨歷程的中華武術,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粘附和涵攝,逐漸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國傳統哲學、美學、醫學、兵法學、宗教學等文化內容為內核的,以高、難、精、美等形態特征為外沿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性體育項目。中國傳統文化是武術最穩固、最持久、最扎實的根基,也是武術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運動特點的關鍵所在。
二、高職武術開展現狀
1)教學缺少武術氛圍,師生缺少武士精神。高職教師在武術教學工作中一般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武術動作的示范講解,然后要求學生按照示范內容進行練習,并對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甚至連基本的武術禮儀,如服裝統一的禮儀都淡化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武術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套路性,學生無法對其產生更多興趣,同時自身的創造能力及主觀能動性也無法充分發揮。
2)教學內容缺少武術文化的融入和貫穿。教學內容局限于武術基本技能,過分強調競技技術、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對學生武術思想和能力的培養,嚴重忽視了武術的文化教育,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主要是由于缺少武術文化的及時灌輸,學生沒有感受到武術的魅力和精髓所在,也沒有體會到學習武術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所以單調的武術教學內容難以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武術的學習和深造中,甚至老師也會因為缺乏武術文化素養而難以教授更深層次的武術理論。
3)國家和學校對武術教育關注度不高。主要是受應試教育影響,學校對包括體育在內的其他素質類課程都不夠重視,甚至部分高職學校開設本門課程只是滿足學校課程設置的多樣化,可想而知,武術教學工作的開展由于缺乏國家和學校的支持,只能局限于此,更別提武術文化教育了。即使武術老師有心傳授,也會因缺乏教材等物資、缺乏開課時間等而倍感無力。普遍來說,國家和學校對武術教育的關注度不高、支持力度不足,所以也就直接妨礙了武術文化教育的開展。
三、武術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提高武術教師團隊質量和學生體能、武德等綜合素質。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荀子在《荀子•修身》里所說的:“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就提到了“禮”之于“師”的重要性,那武術老師的“禮”從何來?來自于武術文化。武術文化教育的開展不僅能提高整個武術教師團體的自身武術修養,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學生也能在增強體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禮儀道德水平,充實自己的文化涵養。師生都能從武術文化教育中發現并懂得“術道并重、內外兼修”才是武術的真諦。
2)重塑武術形象,推動武術自身發展。高職武術教學中,應首先教授武術文化的基本禮儀,保持武術的良好形象,習武者通常在比賽前會與對手、教練等行禮,姿勢也有明確要求,標準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攏胸前斜放,大拇指內扣,右手五指抱緊,拇指壓于食指、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右拳立于左掌之中,兩臂撐圓。禮儀的背后是武術文化的點滴體現,右手執拳,雖尚武,但謙虛請教,亦不自大;左手立掌,寓意為以武會友;五湖四海團結奮進皆為兄弟。學生在掌握基本禮儀和武術文化之后更能對武術產生崇敬之情,一批批優秀的習武青年將是推動武術發展的主力軍,也是中華武術最佳接班人。
3)弘揚武德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習武要求“武以德立,德為藝先”,這就是“武德”,就是武術道德,即習武者道德品質的修養,它不僅包含了武術倫理規范的美德與意義,而且還包含了在整個武術社會活動中人際關系的內在秩序,是武術倫理規范與習武者道德行為準則的總和。富含中華文化的武德精微而博大,源遠而流長,進入現代體育領域的武術運動當然要遵循奧林匹克精神和現代科學文明,使武術充分體現現代體育文明和體育道德。現代武德要把習武同弘揚祖國文化聯系起來,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黨的武術教育事業,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重的武德思想。我們應該把武術禮儀對武者的規范運用于社會之中,這是個人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凈化社會環境,向世界展示一個東方大國的風采。
四、結語
武術文化教學納入高職體育教育體系不僅能完善武術的教育體系,更能發掘武術新的內涵,并幫助其延續、發揚和創新,突破目前武術發展的瓶頸期,為國人展示正確的武術觀和武術價值。所以高職教學中應該在傳授基本技能的扎實基礎上融會貫穿武術文化教育,并將武術文化教育視為該門課教學的關鍵紐帶。
參考文獻
[1]李耀輝.試論在高職武術教學中開展武術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208+256.
[2]李永超.文化傳播視角下踐行武術禮儀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5,4(12):34-37.
[3]殷海建.武術文化教育之于高職體育武術教學的意義[J].現代職業教育,2015(06):81.
作者:任飛單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職市場營銷教學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中職市場營銷“翻轉課堂”模式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