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
時間:2022-05-24 03:58:20
導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強調,新時代應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于這一原則,本文探討了在大眾文化背景下,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理路與方法,提出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以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為旨歸,正確區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最大限度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依托政府引導,打造文化精品,充分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彰顯中國精神。
關鍵詞:大眾文化背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理路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在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論述中,明確論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定位。1.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丟了這個‘根’和‘魂’,就沒有根基了”,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的“立根之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各時代人民群眾的骨髓中。傳統思想文化、傳統技藝文化、傳統文學、傳統節日等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和價值追求。千百年來,“仁”學、“民貴君輕”“兼愛”“非攻”“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等優秀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愛好和平之“魂”;養“浩然之氣”“修身養性”“以德修身”“言傳身教”“知行合一”“敬業樂群”等優秀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人民端正自身行為之“魂”……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中華民族發展的始終,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基因與血脈。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指經濟上富足、政治上強大,還應是文化上繁榮,中國夢的實現必須以發達的文化為支撐,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動中國的發展。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精神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土壤的,我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這三個階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脫離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精神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強調,我們在從嚴治黨的過程中要研究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經驗與教訓,將我國古代的廉政文化同現代社會相結合,運用歷史智慧來推進我國廉政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黨、全體人民共同的偉大事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些古人家國情懷的思想都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1.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世界站穩腳跟的深厚根基隨著信息化、全球化的進一步加強,21世紀世界的競爭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競爭、軍事上的競爭,更是文化上的競爭,正如所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來支撐的”。傳承了5千多年歷史文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彰顯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懷,這已然成為我國在世界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特有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強大的現實指導意義都是其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魅力與優勢,遍布世界的“孔子學院”、備受全球關注的中國春節、吸引海外人士的中華美食。不僅如此,以“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為基因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國方案,也表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發展快且穩的根基。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理路
新時代,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方法,同時代相結合,扎根于人民群眾,探索出新的傳承理路。2.1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增強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中華傳統文化是在我國獨特的歷史環境中形成的一種具有全面性、包容性、民族性的完整文化體系,由于受一定時代生產水平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往往精華與糟粕雜糅。要想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現階段“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燦爛輝煌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有無數令中華兒女驕傲并世代傳頌的英雄人物;有美不勝收、風靡全球的傳統文學藝術;有凝結著民族精神和情結的眾多傳統節日;有大量承載中華歷史見證的文化古跡等。在以“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為圭臬的基礎上,系統的整理中華優秀傳統資源,增強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價值觀念、人文思想、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的認知,充分的發揮其時代價值與風采,為當前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提供中國智慧。2.2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重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場域和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并非來自傳統文化的本身,而是如何將傳統文化的歷史語境以及特定時代魅力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現給大眾,在傳播的載體和形式上如何吸引大眾的興趣又不讓文化失真已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1世紀,作為三大尖端技術之一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方式,極大的拓展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隨著VR技術和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歷史文化立體化、場景化得以實現,人們通過進入虛擬空間,沉浸在每種文化所產生、發展的相應歷史時代,最大程度幫助大眾感受歷史、感知傳統文化,充分領略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如在博物館中,將歷史文物通過VR技術把參觀者帶入相應的歷史時代,讓靜態的文物透過歷史場景變得鮮活起來,再現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記憶。同時,以APP為載體的短視頻、綜藝節目、影視動漫、歌曲、智能游戲等傳播形式都較通俗直白、視覺性和趣味性較強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給大眾。不僅如此,現代科技在利用新媒體傳播的過程中促使傳統文化數字化,根據大數據的反饋,能全面的分析出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偏好以及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傳播內容和形式的調整與創新,從而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準傳承。2.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根群眾生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中國共產黨在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歷來強調文化建設的本質特征———人民性,為人民大眾服務是我黨文化發展的一個根本性和原則性問題。在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就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方向,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同時,在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雙創”中,也必須把人民大眾當作文化創作的主體,文化的發展和創作應緊緊地圍繞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馬克思曾強調,家庭和市民社會是意志所具有的現實的精神實在性,它們是國家存在的方式。這充分表明現實的、具體的人的實踐活動是中華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源泉,新的文化作品要堅定不移的站在人民的立場,真正建設成能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優秀傳統文化。如網絡紅人李子柒依托日常生活將中華傳統工藝、優秀傳統文化直觀、通俗的展示給大眾,吸引了國內外大批觀眾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以人民為工作導向,扎根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落到實處。充分傾聽人民的心聲,用人民大眾的實踐活動和創造活力來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創作出更多有益于群眾、被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真正激發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2.4發揮政府及主流媒體的引導和規范作用,避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的膚淺化、低俗化傳統文化在大眾化傳播的過程中受市場機制的影響,許多文化產品生產者的首要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化,持一種功利性的態度。這就意味著許多企業、媒體打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旗號,實際上,單純地視其為賺錢的工具。為了迎合大眾,把傳統文化過分的碎片化、娛樂化、膚淺化、媚俗化,更有甚者,為了吸引大眾眼球,故意歪曲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中,主流媒體作為重要的傳播渠道必須充分發揮其責任和使命,引導優秀傳統文化的規范性、健康性傳播,“要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如以中央電視臺為代表制作優秀的傳統文化節目讓大眾增加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提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以人民日報、新華視點為代表的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將傳統節日、傳統技藝等用圖文結合、短視頻等形式進行正面宣傳;以中國傳統文化網、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網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網站,全面的、深刻的、實時的對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政策法規、交流活動進行展示。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用整體性的規劃、積極的方針政策、良好的規范制度、充足的資金支持保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充分傳承和健康發展。2.5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藝精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和品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當今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意識形態不斷碰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想在世界展現強大的魅力,一定要打造彰顯民族特色、符合新時展要求、滿足人們精神需要、深受大眾喜愛的優秀文藝精品。文藝作品往往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和風采、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繁榮和精神文明程度、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中國近些年以《中華詩詞大會》《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經典永流傳》《漢語橋》這些為代表的節目用新的傳播方式,在傳統文化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上進行深度創新,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樹立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進深、歷史悠久的正面形象。“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優秀的文藝作品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境界,還可以轉化為一種巨大的生產力。美國利用我國的經典人物“花木蘭”,在動漫、影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物質回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創作基礎的文藝精品,也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要想創作出文藝精品,必須培養大批優秀的、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努力做好文藝創作的人才隊伍建設,推出一批能代表我國在傳統文化領域形象的文藝名家和文藝領軍人物,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在廣東考察工作[N].人民日報,2012-12-7.
[2].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N].人民日報,2013-3-17.
[3].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15.
[4].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1-26.
[6].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8-19.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彭偉 劉四平 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 上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應用
- 下一篇:鄉村文化助推鄉村振興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