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02:27: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群眾文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群眾文化建設研究論文10篇
第一篇:群眾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
摘要:群眾文化是衡量國家核心力的重要因素。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是當前群眾文化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本文分析了群眾文化的含義,探究了推進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以期為當前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內涵;重要性;建設措施
1群眾文化的概念
群眾文化的參與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指的是群眾在休閑時間自發組織的具有娛樂、教育意義的活動,同時是能夠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一種社會文化。[1]群眾文化內容豐富,包含了各種歷史文化以及現代文化。同時其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不僅能夠滿足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也能為專業人員帶來心靈慰藉。群眾文化除了能夠緩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壓力,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使群眾在開展活動的同時加強對我國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2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論文
一、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特點
(一)內容豐富多彩
由于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記錄一個地方一段時期的真實記載,不僅只記錄社會情況,也記錄自然情況。在藝術門類上,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并且每個門類上都有很多分類。并且每個檔案都是工作人員對社會生活進行深入調查,搜集到各種創作素材以及工作人員對日常活動素材的調查、整理等工作,最終才能制作出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所以檔案的內容極為豐富多類。
(二)形象性和多樣性
現今大部分的群眾文化檔案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內容,主要差別來自基層人民真實的生活差異等,并且也體現出了社會、人文環境的變化,真實的記錄了群眾文化的發展過程。為了更清楚的記載,工作人員也會通過圖片、實物等方法來真實的記錄。
(三)群體性和成套性
群眾文化視域下的和諧社會論文
一、為何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這是由群眾文化的特征決定的
就群眾文化建設的任務目標而言,這一建設要求讓全體民眾在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努力實踐開拓創新,進而實現自身全面素質的有效提升,推動和諧社會、文化進步。這同樣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要求。作為實現群眾思想文化需求,切實保障群眾享受文化權利的重要形式--群眾文化建設亟待解決。它是滿足群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需求的關鍵手段,必須努力強化群眾精神文化系統構建,提升公眾文化服務水平,進而實現群眾文化生活的豐富,增強群眾思想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努力建設現代化中國的和諧社會,必須深入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依靠物質的基礎作用,精神文化給予支持,進而逐步建設成立中國化的和諧社會。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一方面要求社會的發展必須實現全體人民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還要求深入拓展全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這是由群眾文化的功能決定的
可以明確的說,群眾文化的建設就是組成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不單單是因為群眾文化所具有的群眾性、輻射性特征,還是因為其存在娛樂性、教育性、創造性、集聚性等功能。它所包含的精神影響作用、理論教育作用、知識傳播作用、團結人心作用等很直接的推動著和諧社會的高效建設。強化人民群眾精神建設,能夠很好的幫助人民建立起和睦發展、互幫互助的社會關系,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問題,進而建設成立和睦共發展的健康社會環境。現代中國,我們所要做的正是創造面向世界、開創未來,全民的和諧的真實的社會和諧文化。這種先進文化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方向,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當前,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在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轉變,但文化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為此,應當把扶持和鼓勵公益性文化事業面向群眾、服務群眾,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要做到真實有效的強化文化產品建設,創造有益于建設社會和諧社會的文化標榜作品,實現全體人民群眾的文化要求;深入推進基礎精神文化建設,提高公眾文化宣傳水平,從而讓全體人民享受現代化建設的優秀精神文化成果;發力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研究,開展教育現代化,全力提升人民群眾思想文化素質,培育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和諧社會背景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藝術教育論文
一、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社會意義
1.群眾文化藝術教育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質量也日益逐漸提高,關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群眾文化藝術已經逐漸滲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內,自娛自樂文化傳播日益成為群眾實行自我發展的方式。長期來自群眾生活的文化藝術的傳播是相對迅速的,并且也呈現出一定的廣泛行。群眾文化是通過個人創新,病采用自身的方式來傳播到每一個人那里。藝術是與人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社會逐漸發展、壯大,逐漸滲入到生活每一個方面。比如,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中,個人的審美理念、人際交往以及藝術思維等,藝術教育既是生活中所必須追求的,更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謀生的重要技能。當前社會發展是需要能適應社會的人,重視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才能成為社會發展的必備品,順應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將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提升到重要的日程上。
2.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是推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群眾文化藝術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大力倡導群眾文化藝術教育,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效弘揚正氣,提升自身素養等方面的作用,將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是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非常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是源自古代文明,琴棋書畫就是最好的證明。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水平,能滿足精神文化生活活動,進而大大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素養,進而不但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教育,也能為社會營造好的氛圍。特別是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期,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群眾文化藝術教育能起到調節作用,也就是在心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參與者意識方面能產生積極效能。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大力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方面的教育活動,能為在緊張勞動中的人們及時得到休息,調配多種矛盾,消除相關的隔閡,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構建好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情緒的正面釋放,緩和社會矛盾,逐漸走向和諧。
3.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正是審美教育的重要體現
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創新論文
一、群眾文化活動簡述
群眾文化活動得以開展的基礎是人民群眾,可以說人民群眾是構建群眾文化的基礎條件。與其他文化類型相比,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獨特的特征,即群眾性。群眾文化活動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將人民群眾與社會文化進行緊密連接,而且活動開展過程所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少,所以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的傳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也有極大幫助。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目的是為了增加人民群眾對我國主流文化的了解,也是為了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從而確保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能夠順利實施。另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如文化會演、詩歌朗誦等,這些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開展方式是為了從多角度展示群眾文化活動的魅力。同時,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使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也能夠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
二、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創新對策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所處地域傳統文化的不同,群眾文化活動也應以不同形式進行開展,這就需要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以便保證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同時,只有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工作進行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所具備的價值才能真正得到發揮。
(一)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管理機制
從實質上而言,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帶有社會公益性質的文化活動。國家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興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場所,可以使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環境得到更好地改善。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機制進行創新,對相應的國家政策進行落實,以便對社會環境進行改善,從而確保群眾文化活動所具備的作用能夠真正得到發揮。
群眾文化發展論文
一、從群眾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的發展
我國已經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現代化建設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我國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個背景下,現代的群眾已經不像計劃經濟時期一樣,對文化活動沒有過多的要求,隨著時代生活的發展,群眾自身也在發展變化,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應該體現出這些變化。現代群眾的自身素質很高,相關組織者可以舉辦業余的音樂、舞蹈大賽等。這樣的比賽,既能使群眾之間的感情拉近,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尤其是一些老年群眾,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所以看待群眾文化,首先應該從群眾發展的角度來看,不能以傳統的群眾觀點來看待群眾文化。
二、從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發展
群眾文化的開展主要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使群眾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該做到以人為本,也就是以群眾為主體,組織者應該深入調查群眾的業余愛好以及征求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保證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得到群眾的歡迎。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文化活動也比較單一,其主導是政府,政府辦群眾看,就是這樣的模式,但是盡管如此,因為當時群眾自身的活動非常少,所以即使是非常單一的群眾文化活動依然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市場經濟時代的帶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滿足傳統意義上群眾文化形式,因此群眾文化組織者應該做到以人文本,以群眾為主導來組織文化活動,這樣才能真正的體現出群眾文化活動價值。要想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充分了解群眾喜歡的文化活動形式,這樣組織者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方案時,能夠有的放矢,無論是活動內容,還是節目組織,組織都能夠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安排,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一定非常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培養群眾的興趣,相關負責人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出來來培養群眾的高雅興趣,這些興趣的培養應該從娃娃做起,比如某地開展戲劇進校園的活動等;平時也可以開展一些體育活動,體育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比較輕松,也是人們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能夠充分的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還能夠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三、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待群眾文化的發展
目前我國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通常都是政府撥款或者企業贊助,但是新時代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或者企業,而是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文化與經濟本就是一體,經濟的發展會帶動文化,文化的發展會使經濟更加的繁榮,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群眾文化應該找到與經濟相對應的結合點,隨著經濟的變化,及時的做出調整,避免出現之后的現象,因為滯后現象越嚴重,越難以受到人們群眾的歡迎。相關責任人應該找到群眾文化發展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做出相應的調整,抓住群眾文化的重點與難點,與群眾做好溝通,逐一解決遇到的問題。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與經濟活動相互結合,這樣相關企業能夠起到宣傳的作用,群眾文化活動也得以順利的開展,群眾文化市場也不再是簡單的一個領域。
群眾文化發展和諧社會論文
1和諧社會和群眾文化建設的聯系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也在飛速的發展,這不僅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還滿足了現代化社會發展的相關要求。而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群眾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也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在群眾文化建設當中,其和諧文化的發展作為一種思想文化表達形式,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中不僅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還是提高人們綜合素質的關鍵性內容之一。而且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和諧文化理念的出現,還給社會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個良好的指導作用,這就使得我國現代化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和諧性得到提升。一般來說,在和諧社會構建當中,將群眾文化融入到其中,主要是對一些傳統的社會文化和民族融合傳承,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相關的文化內容有著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就充分的體現了人們群眾對群眾文化的熱愛。由此可見,在社會文化發展中,和諧社會和群眾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大量開展群眾文化,則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播。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文化作品的愛好程度也在大量的增強,這就很好的滿足了現代化群眾文化建設的相關要求。
2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支持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基本方針來看,相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要有著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并且在群眾文化的基礎上,來實現社會文化的穩定發展,這樣不僅有利于我國社會文化的傳承,還提高了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而且我們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加強思想觀念方面,將“以和為貴,以和為美,以和為真,以和為善”有效的融入到其中,這樣就使得文化服務工作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尤為重要。傳統群眾文化體現了思想道德精華,群眾文化具有娛樂性、教育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較為簡便。利用豐富的群眾活動來提升人的內涵,提高人的素養,改變人的精神面貌,使人們在娛樂的同時,不知不覺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會存在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但只要我們發揮群眾文化的作用,弘揚“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精神,用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3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持
經濟落后的國家是不可能構建和諧社會的,因此要在經濟發展的條件下倡導和諧社會的建設。在建設中以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為基礎,通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來調節人們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這樣人們在支持經濟建設的同時也會重視文化的發展,實現整個民族的全面進步,社會的快速發展。在科技發展的時代,人們對精神層次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每個成員在社會必不可少的就是對文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群眾的積極性,發揮群眾文化的實用性和普遍性,利用這個特殊的載體,將多種多樣的文化形式展現出來。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人們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也為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在這個過程中,能透過社會的現狀,理清社會上各類人群的社會矛盾和利益關系,以“和諧”的心態處理和調整這些矛盾,使社會處于安定、團結的氣氛中。目前,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不夠平衡,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功能的發揮。因此,我們要積極對待群眾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要以服務主體和群眾文化的組織機構為服務體系,擴大群眾文化建設的范圍,提高群眾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文化生活,保障群眾的基本利益,將文化的和諧融入到社會和諧中去。
新時期群眾文化藝術教育論文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對群眾進行文化藝術教育,能夠滿足群眾對精神生活的各種需求,并提高群眾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的和諧提供良好的群眾基礎。
(二)群眾文化教育是社會進步的要求。群眾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為社會進步提供良好的氛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教育工作,可以調節群眾的心理變化,對其錯誤思想進行及時調整。藝術教育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也促進群眾的全方位發展,使人們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政府部門的重視。政府部門要將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納入計劃的日程,對其做好各項部署。比如財政部門要為群眾文化活動預留經費,設有專門的款項;規劃部門要為群眾文化教育提供固定的場所,使教育工作穩定開展;文化機構要多向社會大眾開放,承擔向大眾普及文化知識的重要職責,應當深入群眾內部,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群眾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各界的大力支持,國家應當在政策上給予鼓勵和保障,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繁榮。
(二)文化人才的培養。人才隊伍的建設主要分為以下幾步:首先要建立人才庫,挖掘優秀的文化人才;其次,要定期對這些專業人才開展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再次,要鼓勵這些人才多參與到群眾文化教育當中,通過人員編制、激勵措施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最后,應當多發現民間存在的優秀人才,開展基層的群眾文化教育工作,使教育能夠滲透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論文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參與意識
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群眾文藝活動中,基層文化工作人員要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加大力度宣傳群眾文化生活的有益性,提高群眾的文化藝術生活意識。在宣傳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傳統宣傳方式與現代媒體宣傳相結合,如定時發放群眾文化活動手冊,及時在宣傳欄上張貼一些文化活動的標語以及一些活動照片,運用手機、電視等多媒體科技信息技術來傳達一些重大文化活動,以此提高老百姓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認知度,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群眾文化,尊重群眾文化,熱愛群眾文化。
二、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場地,完善群眾文化服務體系
要讓老百姓積極投身到群眾新形勢文化活動中來,首先要不斷完善群眾文化活動場地,尤其是要完善基層、社區文化活動場地。當前,現有的一些鄉村文化陣地建設落后,設備匱乏,有些甚至長期處在閑置狀態,城鎮中的群眾文化陣地雖然要比鄉鎮文化陣地條件好,但仍有很多社區周邊缺乏配套活動陣地,有些城鎮居民雖熱衷于群眾文化活動,但是苦于離家比較遠、出行不方便最后放棄,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很多群眾文化活動愛好者。因此,要充分發揮城鎮中圖書館、群藝館、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務場地的功能,進一步建立健全社區文化廣場、文化陣地,讓老百姓在茶余飯后有地可去,有樂可圖。要實現多建立群眾文化場地,一是要真正體現齊抓共管。爭取上級和政府在政策、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級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標和要求,讓新形勢文化軟實力真正硬起來。二是要真正體現齊抓共建。要把文化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總體規劃及新農村建設規劃,努力實現文化設施現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務對象社會化,活動形式多樣化的新格局;要加大人員隊伍建設的投入,進一步落實編制、人員、經費,特別是要加大基層宣傳經費;要創新培養人才模式,通過核定編制,公開選拔等辦法,既解決管理人才問題,同時又解決專業藝術人才問題。三是要建立齊抓共享。主要是解決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問題。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機制和監督機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讓千家萬戶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級各部門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衛生、幫扶活動與送文化有機結合。
三、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下基層,豐富群眾文化藝術生活
群眾文化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組織群眾文化活動要加大力度,下工夫創新。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可定期組織當地歌舞藝術團深入農村、社區開展“百姓大舞臺”等活動,讓群眾從中享受文化藝術盛宴,獲得文化藝術的熏陶。新形勢文化演出活動要堅持既通俗易懂、寓教于樂,又有較高藝術水準的文藝創作,切實提升演出水平。基層文化主管部門要致力于將高質量的文藝演出活動輸送到社區,精心策劃,注重原創,確保節目質量,做到將地域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精心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鮮明、生活氣息濃厚的優秀原創文藝節目,彰顯地區群眾文化魅力。除了政府組織的文化藝術活動,新形勢群眾文化藝術還包括民間藝術,這些藝術具有科學性,也是我們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以及文化遺產,所以在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要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群眾藝術,尊重民間的藝術家,尊重民間的藝術絕活。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將民間藝術與現代藝術進行巧妙的結合,也可以讓群眾自己去創新藝術,充分發揮群體的力量。同時,還可以組織群眾文藝愛好者開展各類演出,慰問敬老院等活動,一方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為促進和諧社會的做出正能量的傳遞。
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發展論文
一、堅持基層導向,保持特色鄉土氣息
發展具有農村特色的群眾文化,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導向作用,要鼓勵基層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和農民生活,開展文化創作,同時基層的黨員干部要發揮好自己的帶頭作用,根據農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積極培育和拓展文化市場。事實上,廣大的基層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創造能力,我們應當依照“農民寫、寫農民,農民演、演農民,農民看、看農民”工作原則和思路,創作具有鄉土氣息,貼近農民生活的文化活動,進而正確引導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讓他們真切感受良好的道德風尚、健康的社會新風,創造出大量生動的、富有基層氣息的、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
二、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搭建鄉土特色文化表現平臺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的有力抓手。一是要堅持政府作為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主體不變。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逐年遞增。二是拓寬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融資力度,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融入。工商、稅務、城建等部門,要結合行業特點,制訂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主動投入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引導和鼓勵各類名人、明星捐資助建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并以其名字命名所捐建的公共文化設施名稱。總之,我們要充分整合資源,利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整村推進等相關惠民政策,繼續實施“村村通、戶戶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搭建好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村級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婦女代表之家等鄉土文化活動場所。
三、培養鄉土人才隊伍,增強鄉土特色文化發展實力
基層文化建設的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培養鄉土人才隊伍建設,認真開展鄉土人才信息的采集、收集及組織培訓,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努力進行文化創造的內在動力和生機活力,在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中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一是加強對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都要把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把人才培訓工作同其它社會經濟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進。必要時,要在鄉鎮、村成立文化工作機構,落實專人負責,確保農村文化工作專人抓專人管。二是督促縣市文化館切實履行好對農村文化骨干、農村文化藝人的培訓輔導職責,努力解決基層文藝輔導力量不足,人才短缺的問題。三是扶持農村文化藝人、文化能人組建文藝協會,逐漸建立農民文藝隊,使農民文藝隊真正成為一支永不離村的演出隊。四是在每年的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隊伍中,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有文藝專長的指導員包村,專門輔導農村文藝隊,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以彌補農村因文化人才短缺而形成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