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與民族文化研究3篇

時間:2022-04-15 10:26:21

導語:高校教育與民族文化研究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與民族文化研究3篇

第一篇

一、抓好現有課程,提升民族文化傳承的有效性

通過對云南省十余所高校的調查,我們發現所有學校都開設了大學語文、人文素質、大學體育等公共課程。公共課是面向大部分學生開設的素質教育課程,與其他民族文化傳承途徑相比,具有操作性強、普及面廣、受眾多、接受度高、有效性得以保證等諸多特點。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課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首要途徑,必須重視。以大學語文為例,可以通過校本教材的編寫,增加反映云南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文學作品,例如: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白族的《山花碑》等,利用課堂教學的直接途徑達成民族文化傳承的目標。同時,大部分的學校都或多或少地開設了與民族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

二、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云南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中要突出這一地方文化特色,要實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學校教育目標,就必須重視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隨著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課程的比例有所增加,逐步形成了國家課程、民族地區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者合一的課程模式,力圖將民族地區課程中的語言文字的內容擴大到整個民族文化的范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云南省的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與民族文化相關的課程,課程內容體現了國家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各少數民族文化基礎知識。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云南玉溪師范學院創建的“湄公河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依托學校資源與民間藝人一起,開展了本土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相繼開設了絕版套色木刻、陶藝、刺繡、扎染等課程,在本土文化課程建設中,編著了《哈尼族原生態文化歌舞》《云南絕版套色木刻》等教材,體現了地方民族傳統文化,尤其突出了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正確認識,還可以調動教師了解和研究地方少數民族文化的熱情,教學相長。

三、開展文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學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諸多優勢,非常適合開展各種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動。可以通過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文化講座、民族節日主題活動、民樂比賽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活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這不僅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繼承了自己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使學生了解了其他少數民族文化,開拓了文化視野。筆者所在的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為了充分展示出云南少數民族的特色與風俗,傳承并發揚云南民族文化,學校開展了“321”工程,具體要求每個學生會唱三首云南少數民族歌曲,會跳兩個云南少數民族舞蹈,會一種云南少數民族樂器或者技藝,從而凸顯“彩云之南”的民族文化。高校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途徑多種多樣,上述根據云南省高校的實際情況,列出了較為有效、可行性較高的幾種方法,希望對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有所幫助。

本文作者:譚蘇劉紅梅工作單位: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第二篇

一、詞匯中的民族文化差異

詞語是語言學習的基礎,由于語境、民族文化的不同,對詞語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詞語并非完全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在語義范圍、使用范圍、文化內涵等方面都存在許多的差異。在中國,個人要服從集體利益。因此,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是一種不受歡迎或要不得的思想,往往與自私自利聯系在一起,頗具貶義。而在英美,個人利益至高無上,individualism是個無可爭議的褒義詞。它往往使人想到個性、個人奮斗、自強不息。collectivism只不過是一種支撐空想社會主義,不可能實現的理論。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私有制(privateownership)通常意味著剝削和壓迫,最終要被消滅或取締。而在英語國家里,privateownership是神圣的,受到法律的全面保護。在中國,資產階級(bourgeoisie)是沒落的,腐朽的階級,既貪婪又自私。而bourgeoisie在英語國家里則指中產階級,并不含有任何貶義色彩。在漢語里,地主(landlord)和資本家(capitalist)是打倒或改造的對象,具有相當的負面意義。而在英美landlord和capitalist的情況恰恰相反。中文里宣傳(propaganda)表示對群眾進行說明、講解,使群眾相信并跟著行動。而在英語里,propaganda卻含有蓄意制造聲勢,言過其實,甚至有意騙人的意義。conservative(保守)在英國標志著尊重歷史傳統,辦事穩健,而其漢語對應詞保守卻常常同墨守成規、不思進取聯系在一起。所以,中西方民族國家大相徑庭的意識形態、是形成英漢對應詞文化內涵不同的一個原因。中西方民族政治理念、價值觀、倫理思想和道德規范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如不了解這些,就無法排除由這些民族文化差異給他們帶來的障礙。

二、比喻修辭中的民族文化差異

比喻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在各種語言中都存在。把甲喻為乙,通過用這種修辭方法,能夠更形象地表現甲的特征。然而比喻最易受民族意識文化的影響,因而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以免引起誤解〔1〕。在各類語言中,比喻是最常見的修辭手法。英語中經常用dog來比喻人,多為褒義,例如Youarealuckdog.(你可真是和幸運兒)或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得意時)。或許是狗忠實于主人的這種特征引起西方人對狗的好感。然而狗的這種忠實特征,在中國人眼里卻有狗仗人勢欺人、為虎作倀之嫌,我們用狗比喻人,多帶有貶義,如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再如,crane和pinetree在中國為長壽之特征,在饋贈給老年人的禮物中總有這些圖案。可是英美人頭腦中卻沒有這一概念,況且他們都忌諱老字。所以在送禮時,最好勿送類似有上述象征意義的禮品。Rabbit這一概念在中國人眼里只是活潑可愛之物。在西方民族文化中,它卻與復活節有關。古代異教徒認為它最有繁殖力,視其為豐產與新生的象征。在埃及神話中,兔子是月亮的象征。在復活節期間,商店櫥窗里掛起了復活節兔子,孩子們還在室外筑起小窩讓復活節兔子帶來彩蛋。因此,比喻用語不僅是簡單的語言現象,而且屬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現象。這一現象與不同民族的不同社會,歷史及文化環境有關。所以,這類比喻性的的表達法往往因民族語言、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義。分析比較這方面的內容,不但會豐富學生的民族語言知識,而且會加深他們對不同民族文化內涵的理解。

三、成語諺語翻譯中的民族文化差異

一個民族的語言,同該民族的文化傳統、社會歷史發展、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并受民族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在翻譯中對原文的理解絕不單純是語言理解問題。譯者對原文理解得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他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而這種了解,始終都是以對比分析為基礎的。對于譯者來說,沒有雙語文化因素的對比知識,就無從談起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更談不上忠實、通順地把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的大量凝練的成語和諺語,其含義就更為不同。如果不了解其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難正確推斷其涵義的。英語中有這么一個成語:todriveone.spigstomarket按字面意思來看,它的漢語意思應該是把某人的豬趕到市場去,而實際上,它的意思是鼾聲如雷。還有像one.shairstandsonend從字面看,它的漢語意思是怒發沖冠,而事實上,在英語中,這個成語表示fearandterror(懼怕和恐怖),相當于漢語的毛骨悚然。再如,有這么一句諺語:Loveme,lovemydog.學生常直譯為愛我,愛我的狗,而實際上則為把我的朋友看做你的朋友,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大相徑庭。又如:Itrainedcatsanddogs.用貓和狗描寫傾盆大雨。如果按字面意思來理解,肯定不知所云。總之,成語、諺語作為民族語言的一種形式,表現出它的豐富多彩和語言的魄力。絕大多數成語、諺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和生產勞動中不斷積累的經驗的綜括,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對客觀世界所形成的不同看法。學生在這兩個民族語言之間翻譯成語、諺語時,既要仔細推敲原文,正確地分析原文的語言現象和邏輯關系,又必須具有深厚的兩種民族文化的功底,深刻理解兩種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整個翻譯過程。

四、句子結構中的民族文化差異

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語言的表達結構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外語授課時應重視比較中西兩個民族的語言結構。英漢表達的結構差異體現在排列信息內容的順序、表述中各環節的關系、話語發展的趨勢等方面〔2〕。例如,英語里的時間排列順序往往是由小到大,而漢語則是由大到小:Atsixo.clockontheafternoonofthe28thofAugustin212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六點鐘英語的地點表達也是由小到大,漢語反之:EnglishDepartment,InnerMongolia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TongliaoCity,InnerMongolia,China中國內蒙古通遼市內蒙古民族大學英語系另外,英語的定語和狀語位置往往和漢語相反,出現在所修飾的詞語的后面。英語的修飾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開頭,核心詞往往擺在首位,然后再逐步發展其枝節,形成先正后偏。而漢語的表達習慣則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節,最后點明主題。如:ThisistheplacewhereImetherforthefirsttime.這就是我第一次遇見她的地方。再有,否定結構的差異也應注意〔3〕。英語中Idon.tbelievethatshecanfinishtheworkontime.Not一詞雖位于主句謂語動詞believe之前,但否定的是后面的賓語從句中的謂語動詞canfinish,而中國人則說我相信她不會準時完成這項工作。這些都表明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民族語言的表達結構都有很大的影響。這些不同之處,正是民族文化差異的反映。了解、掌握這些差異,就能較好地理解英語的結構,從而達到熟練使用語言的目的。

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際情景中的民族文化差異

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際中受各民族風俗習慣的影響,在如何開始交談,交談的話題,致謝,贊語及回答,作客等用語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規約〔4〕。

(一)如何開始交談

中國學生和一個陌生的外教初次見面,往往受漢語習慣的影響,用英語提出下列問題。Whereareyoufrom?Howmuchdoyouearnpermonth?這類問題對于英美人來說,屬于隱私。而作為學生本身恰恰只是想與其練習一下口語。但由于是陌生人,學生常常苦于不知如何交談,因此只好說上一句:Hello!Howareyou?AreyoufromAmerica?而這種問候會使英美人感到相當不自在,因為Howareyou?僅限于熟人之間使用。所以我們不妨通過間接請求的方式達到目的,如:Hello.Howdoyoudo!IwonderifIcouldpracticeEnglishwithyou.然后看對方是否愿意交談,如果對方不情愿,則應及時停止請求,以免失禮。

(二)交談的話題

由于不同的價值觀念,造成了英漢話題禁忌差別很大。英美人一般不互相詢問年齡,而且不愿意聽別人說自己老了,像Youarequiteold,takecareofyourself.這類話會使他們不愉快。如Youlookyoungatyourage.說明談話者已經知道對方的年齡,對方聽了也會感到尷尬。在英美,個人的收入也被視為隱私,即使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不知道彼此收入的現象也極為普遍;但在中國,收入恰恰是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并非隱私。再有,中國人有個習慣,看到別人買了一件新衣服就問價格多少,然后根據衣服價格評論一番。在英美中只有在商店里才出現類似的情況,其他場合一般來說是不合適的,因而要避免向英美人問Howmuchdiditcostyou?或Howmuchisit?之類的問題。

(三)致謝

什么時候表達感謝、什么時候不表達感謝,各種社會文化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在英美國家,Thankyou的使用頻率相當高,甚至家庭成員之間也常說Thankyou以示感激。如顧客到商店買東西也免不了說上一句Thankyou;而在中國,感謝往往與受恩聯系在一起,銷售人員與顧客在進行交易時,很少表示感謝,家庭成員之間就更不必了,否則會給人一種疏遠感。另一方面,中國人相信對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來,不說這些客氣話就有些失禮,對別人不夠尊重。

(四)贊語及回答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中,稱贊目標和方式以及對稱贊的反應有所不同。英美人對稱贊的反應一般傾向于接受,中國人則傾向于不正面承認。在一次宴會上,一位美國太太稱贊一位中國小姐說That.salovelydressyouhaveon!,而這位小姐按照中國人的禮節,習慣地不加思索應了No.It.sjustaveryordinarydress!她卻沒想到這句客套話,使那位太太尷尬了好一陣子。因為她的回答讓對方感到自己沒有審美和鑒賞能力,連普通衣服和漂亮衣服都分不清。

(五)作客

中國與英美國家作客與待客的習慣差別很大。中國人到別人家里作客對主人提供的茶或飲料一般先拒絕一兩次再接受,英美人則不同,如果需要他們會接受,不需要就說拒絕。中國客人到英美人家作客,主人會說Wouldyoulikeacupofcoffee?詢問客人是否愿意接受,主人一般不強迫客人。中國人待客往往會說Drinkacupoftea,please頗有強迫之嫌。客人離開時,按中國人的習慣,主人把客人送到房門口或大門口,說上幾句走好、慢走之類的話。而這些說法都不能直接譯成英語,如說Goslowly感覺則很不自然,其實微笑并做再見的手勢就足夠了。以上列舉了中西民族文化差異在日常生活的五個方面的表現,這只是對中西民族文化在日常用語、用詞方面做了初步的比較;當然現實生活是紛繁復雜的,交際情景不僅僅只限于這幾個方面。民族文化差異對語言交際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且有時是相當微妙的。學生要多下功夫,多積累經驗,提高民族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中的影響的敏感性,以便在實際交際中應付自如,避免產生尷尬和誤會,成功地達到與西方人和諧順利、輕松愉快地交往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外語教學中,教師除了重視語言的合乎語法之外,也應重視可接受性,即除了讓學生學習語言,還要幫助學生學習民族文化風俗,幫助他們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與母語語言文化的差異。所以,教師要不斷地提醒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注意積累這方面的知識,不僅具備自己母語的語言文化知識,還要熟悉并掌握所學的語言的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特點,這樣才能規范、靈活和得體地運用外語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對兩種民族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識別能力。

本文作者:張亞麗工作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

第三篇

一、文化翻譯與文化誤讀

(一)文化翻譯的特點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語言承載著不同文化意義。翻譯作為兩種語言之間相互轉化的重要途徑,需要翻譯者充分考慮原語言作品中含有的各種文化因素,避免因為文化上的誤解,導致翻譯內容的缺失,影響翻譯效果。現階段,翻譯界的學者對文化翻譯一詞的定義有諸多不同之處,爭議頗多;為了論述過程中理論依據的一致性,以劉宓慶在《文化翻譯綱論》中的定義為基礎,以少數民族的文化翻譯為例,分析文化翻譯在翻譯中的應用。眾所周知,少數民族文化一方面包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文化價值較高,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獨特的民族特色,在語言、民俗、習慣等方面對譯者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此,中外譯者在翻譯少數民族文化作品時必須充分了解中國各個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元素,注重語言表達,不僅要避免翻譯作品停留在語言的表層信息,又要防止因過度意譯而導致譯文偏離少數民族文化主旨的問題。在《文化翻譯論綱》中劉宓慶認為,由于民族文化傳統、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文化翻譯的可譯性有一定的限度。這是因為人類生活有諸多相似之處,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語言文化之間存在著共同的空間,這一共同空間,使不同語言文化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翻譯。但是,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還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由于各個民族語言文化中存在自身文化特色,使得文化翻譯存在一定的限度;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翻譯是建立在譯者對原文理解的基礎上,但是受不同翻譯者的文化水平、審美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到相近的表達方式進行文化翻譯,但是這些翻譯在很多時候也只是一種牽強附會,并不能引起讀者相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譯者并不能完全再現原語言文化作品的內涵,這就是文化翻譯的可譯性限度。

(二)文化誤讀現象的產生

文化誤讀是在閱讀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指人們在閱讀文章時出現的錯誤或者不正確的理解。在現代解釋學與接受理論中,強調了閱讀正確理解對讀者的重要意義,主張即使對于同一個文本內容,不同的讀者也可以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按照這一思想理論的解釋,誤讀則可以不被理解為錯誤,而是作為不同讀者的思想在創作。但是對于每一個不同的文化來說,由于其自身在發展中存在的差異性,導致了文化誤讀現象較為普遍,為此,人們在理解不同的文化作品時還應該保持一個與原文化主旨大體一致的文化方向,尊重其他文化的特色。

二、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常見的文化誤讀問題

在少數民族的文化翻譯中誤讀現象較為常見,對于翻譯者來說,最常見的文化誤讀是在翻譯過程中忽視了本民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以自己原有思維去認識和理解少數民族文化,這種翻譯思維主要是受翻譯者文化、政治以及心態的影響,最后導致翻譯作品中的文化信息傳遞出現失誤,讀者也無法從譯文中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現階段,受我國國家政策的影響,各地區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文化被翻譯成漢語甚至英語,成為學術界研究的重點,而且從另一方面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然而,少數民族文化中特殊詞匯以及特有事物的翻譯依然是翻譯的難點,因為這些詞語大都是少數民族所特有的,在其他語言中沒有類似的詞語,對此,很多譯者會選擇采用音譯,這種翻譯方式雖然減少了翻譯難度,但是卻造成了很多翻譯信息的流失,影響了讀者對少數民族原有文化的理解。比如,我國羌族的巫師“羊角花”,白族民族建筑“四合五天井”;傣族的特色食品“撒撒”等,都是根據少數民族的語言音譯而來的,但是,如果將其翻譯成英語等語言就會增加讀者的理解難度,因為,由少數民族語言翻譯成漢語已經經過了一次翻譯,如果譯者再將漢語翻譯成英語,就會使得少數民族用語更容易被曲解。為此,譯者在進行文化翻譯時,必須要深入理解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深入理解一些特有的詞匯含義,并采取多種翻譯方式,向讀者傳達出與其文化含義相對應的語義。

三、避免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文化誤讀的對策分析

針對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出現的文化誤讀現象,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該注意出現文化誤讀現象的原因,堅持正確的翻譯思路,避免受本民族文化思維的影響,減少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的文化誤讀,在充分了解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等狀況之后,盡量實現原語與異語的統一,讓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少數民族文化。

(一)多種翻譯方法相結合

翻譯者在跨文化翻譯的過程中,既要理解和尊重原語言文化,又要著眼于譯語文化,然而,在處理兩者關系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文化信息不平衡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就需要進一步尋找合適的翻譯方法,不僅要傳達出原文中包含的精神內涵和意義,而且要幫助譯語讀者最大限度的對原著作品的主旨意義加以理解。美國翻譯學家勞倫斯•韋努締認為,異化法翻譯主要是在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以及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再現原文語言中含有的文化元素,并引導譯語讀者理解和體會外國文化。與此相對應,歸化法翻譯則主要是立足于異國文化,使翻譯作品符合譯語讀者的文化價值觀。與以上兩種翻譯方法相對應的是直譯和意譯;所以直譯對應異化法翻譯,譯者會根據翻譯需要,盡最大努力體現原文中民族文化特色;意譯的翻譯防范更加靈活,譯者會根據譯語讀者的文化傳統,在保證原文信息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適當的調整文章的表達結構和形式。在實際的文化翻譯中,選擇歸化還是異化的翻譯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譯者必須依照少數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原語言含義為基礎,理解原作者的意圖,靈活運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方法,確保文化翻譯的準確性,減少讀者在閱讀譯文時出現的文化誤讀現象。

(二)注重文化翻譯的補譯

在作品翻譯過程中,補譯可以幫助譯語讀者更好的理解原文內容,使譯語版本變得更加通俗易懂。由于不同民族文化都有其獨具特色的一面,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更加深厚,不同的民族對于同一個詞語會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而且每一種表達方式往往還包含著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就要求翻譯者在進行少數民族文化翻譯時,注重文化翻譯補譯,通過補充說明,讓不同語言的人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比如,在翻譯羌族的“釋比”一詞時,了解“釋比”在羌族內是一種原始的宗教文化,代表著該少數民族中最具權威的人物,對于英語譯者來說,要想向讀者傳播出這層含義,就必須要采用尾注等方式,但是,這種翻譯方法往往會讓翻譯作品顯得冗長復雜。翻譯為世界各國人民理解外國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翻譯的最終目的在于幫助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促進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發展。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充分理解翻譯作品的文化內涵,確保譯本內容可以再現原文中所包含的精神實質;與此同時,譯者要立足于翻譯的目的以及目標讀者,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在翻譯少數民族文化作品時,譯者應該以漢語語言文化為中心,適當借鑒外語語言中的異質成分,既要保證譯本的漢語文化精粹,又要適應外國讀者的閱讀興趣,幫助其更好的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學作品,盡量減少和避免文化翻譯中的文化誤讀,將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進而不斷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現階段,隨著跨文化傳播交流的不斷增多,文化翻譯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是構成我國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的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加強少數民族文化作品的翻譯逐漸受到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但是,受到各地區文化差異的影響,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經常出現文化誤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讀者的理解難度,而且從長期角度分析,不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翻譯者在翻譯少數民族文學作品時,不僅要立足于原語言作品的語言結構,而且要深入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理解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避免受本民族文化固定思維的影響,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作品的翻譯水平。

本文作者:陸道恩工作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