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日課程如何培養幼兒傳統文化
時間:2022-07-08 04:43:14
導語:民俗節日課程如何培養幼兒傳統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培養還存在一些困境,包括重傳承,輕兒童視角;重形式,輕文化內涵;重活動,輕課程建構;重合作,輕家園共構。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的培養,要把握雙重價值,找準發展核心,提升文化素養,再構家庭文化。
促進幼兒認識、理解、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是中國學前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在對近30年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培養的研究中,可見學前教育為此所做的探索和嘗試,并逐漸從單純的文化傳承轉變為對兒童文化的關注,實現文化傳承與兒童發展的雙重價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頒布和實施,推進了學前教育對傳統文化認同感的研究,形成強有力的價值支撐和方向引領,成為現在和未來學前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一、關注與審視: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培養的困境
(一)重傳承,輕兒童視角
優秀的文化必須進行傳承,但傳承的對象是兒童,必須考慮科學性、適宜性、教育性和生活性,一旦為傳承而傳承,脫離參與主體對文化的體驗、認同和創新,就失去了對優秀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因此,無論是借任何載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都必須將成人文化轉變成兒童文化,積極關注幼兒的生活世界,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兒童視角去體驗和理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的產生[1]。
(二)重形式,輕文化內涵
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選取的載體眾多,但有的缺少精神文化層面的傳承,暴露出形式大于內容,忽略文化內涵的問題,例如,中秋節請小朋友帶來月餅進行分享,僅讓幼兒知道吃月餅這一個習俗,沒有對節日本身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行挖掘,忽略了其背后中國人對團圓、共享文化內涵的追求。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只有明確傳統文化內涵,一方面將這樣的文化自覺轉化為課程實施力,另一方面對兒童所表達出的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需要進行解讀和融合,才能將文化內涵的傳遞隱身于各種活動中。
(三)重活動,輕課程建構
幼兒園課程是一個與生命對話的過程,如果僅僅關注幼兒在某種活動中的體驗和發展,缺乏對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幼兒節律的解讀和支持,就只能形成一個個單列的活動。課程不僅是過程,更是承載幼兒成長的主要方式,課程服務于幼兒,必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只有從課程建構視角對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幼兒進行整體分析和把握,找出不同的發展核心,讓幼兒在幼兒園課程的影響下,從體驗、理解到創新中,逐步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2]。
(四)重合作,輕家園共構
現在幼兒園中的家園共育,更關注家園共育中家長的參與態度和程度,滿足于家長對幼兒園活動的拍手叫好和積極支持。因此,對家園共育更側重于家長參與性和合作性,忽略通過幼兒這一媒介,影響家長對家庭教育的反思和調整,尤其是在當今對傳統文化重視的背景下,只依靠幼兒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是不夠的,需要每個家庭的參與,為幼兒創造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和運用、觀察和思考的機會,同時以“小手牽大手,大手引小手”的方式,讓親子互動的價值從單一的大引小轉變成大小共促、家園共進的嘗試[3]。
二、實踐與探索: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的培養策略
基于對問題的審視以及我園二十年來對傳統文化育人課程的嘗試和探索,我們發現體驗是傳統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體驗,才能慢慢地將過程轉變成自己的經驗,體驗的過程也是情感逐漸靠近的過程,滋生出認同感。因此,在課程構建中,我們確立以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民俗勞作、傳統科技和民族體育五大板塊構建“民俗節日課程+”,并在實施中形成了相應的培養策略。
(一)把握雙重價值:文化傳承與兒童發展雙重價值的實現
我們在關注文化資源的同時,亦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幼兒,融化匯合,合成一體,綜合影響幼兒。在實踐中,我們做到“三關注”。第一,關注文化價值與教育價值的融合。民俗節日課程體現著民俗節日承載的優秀文化,即文化價值,成為課程構建和實施的有效起點和歸宿,教師應在傳遞文化價值的同時,結合現代幼兒的需要,不斷挖掘和開發其教育價值,促進課程實施中師幼的共同成長。第二,關注成人文化與兒童文化的融合。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流傳至今,是一代代成人創造和沿襲的,這其中更多反映出成人視角下的傳統文化,因此一味地滿足沿襲和傳承,不去了解和發現民俗節日中兒童的想法和做法,即兒童自己對文化的理解,就會失去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需要在融合中培育民族文化意識。第三,關注文化傳承與探索創新的融合。民俗節日課程參與者注重文化的傳承,也追求創新,但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異,而是在傳承的基礎上把握傳統文化深厚內涵,結合幼兒真實的生活形態進行創造,既通過民俗節日課程為幼兒提供新空間,對新內容進行探索和創新,又為教師在新空間中解讀和支持現代幼兒的發展提供可行性。
(二)找準發展核心:兒童發展與文化認同有效鏈接的依據
文化存在于我們的生活,既服務于我們,又外化于我們的行為中。課程實施中需明晰不同年齡段兒童發展與文化認同感有效鏈接的依據,讓教師明確不同年齡段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的發展核心。小班突出“萌趣”。小班幼兒對傳統民間文化的經驗相對少,且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被動地參與到傳統節日中,因此小班年齡段我們突出“萌趣”,讓幼兒在環境的浸潤和哥哥姐姐的帶動下對傳統民間文化產生興趣,愿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嘗試。中班突出“悅情”。中班幼兒通過認知的發展和對周圍生活的好奇,對傳統民間文化有一定的參與經驗,但沒有建立豐富的情感通道,因此,中班年齡段我們更突出“悅情”,從美麗的傳說將幼兒帶入一個溫暖、浪漫的故事里,開啟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認識和發現,在體驗多種活動中悅納自己、他人、社會,以情感帶動行為,去接近和認同。大班突出“生發”。大班幼兒已經在園經歷了兩年的傳統民間文化浸潤,并且在傳承典型習俗中有了更多的自我表達,生發出更多的自己對傳統民間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因此這個階段我們突出“生發”,將幼兒的經驗和教師的預設形成一個相互支撐相互拓展的網絡,讓幼兒過出自己的節日味道。
(三)提升文化素養:課程實施與教師成長動態發展的基礎
民俗節日課程的實施中,我們發現要實現文化傳承和幼兒發展的雙重價值,教師是最關鍵的,教師自身也需要浸潤于傳統文化中進行學習和運用,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教師的進步發展和課程實施互促共生,課程實施需要教師具備文化責任感和自覺性,民俗節日課程實施過程不是向幼兒單純地傳授傳統民間文化的過程,而是關注兒童文化,給予兒童以自己的視角認識、感受和體驗民俗節日的新空間,因此,教師需要找準定位學習拓展[4]。首先,當好“傳人”。幼兒園一批批教師的成長和成熟又帶動一批批青春、激情的青年教師,無論處于哪個階段,視培養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為己任,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個性需求,在傳統文化教育中解讀幼兒和理解傳統文化,實現幼兒與傳統文化的共生,培養有中國心、民族情的現代小公民。在代際傳承中,教師從現象探尋本質,從形式研究內涵,實現在學中思、行中研過程中的成長。其次,做好“匠人”。傳統文化對于新一代成長的青年教師而言,自身的理解力、敏感性不足,甚至有認知缺失,因此需要教師自身進行修煉,以匠人心態了解傳統文化、體驗傳統文化并享受傳統文化,利用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同伴互助、互動展示等多種形式,在園所傳統文化氛圍浸潤下實現自身文化修養的提升。
(四)再構家庭文化: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互動共促的核心
家庭文化是幼兒可直接感受和體驗的,中國家庭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但有個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對于身處激烈社會競爭的年輕家長而言,他們本身對傳統節日的概念已經淡化,對民俗活動的了解甚少,需要通過一些途徑讓他們重溫童年的記憶,重拾久違的幸福感。在實踐中,有的幼兒園更關注家園共育中家長的參與態度和程度,滿足于對幼兒園活動的拍手叫好,卻忽略了家長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合作者身份。應通過園所開展的民俗節日活動,以幼兒作為核心,促進家長對家庭文化的再構,發揮出家庭文化對幼兒教育的更大價值。那么,應該怎么促進家庭文化的再構呢?[5]
1.尋———搜索記憶
在一代代人親歷和見證下,讓我們擁有共同的過去,也是這個過去支撐著共同的現在,并走向共同的未來。幼兒園發起對民俗節日活動的記憶搜尋,一方面讓家長重溫童年的美好記憶,喚起對傳統文化的重識;一方面讓幼兒在家庭氛圍中感受和體驗那些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營造出全家一起重溫、討論的氛圍,共享節日的美好。在這樣美好的記憶中,我們看到了不同時代過節的不同表現,但那份團圓、美好的情感卻印在每個人心中,老一輩傳遞給晚輩,晚輩又將那時的情景與現在的美好生活進行著對比,除了那份根植于每個人心中的情感未變外,我們能從時間的長河里體驗到祖國的發展,讓我們感受到同為中國人、同過中國節、同享中國味、同立中國心[6]。
2.玩———興趣延伸
每個人對傳統節日的最初和最深刻的印象都是來自于家庭,團圓、感恩、追思、孝親等除了相應的禮儀,就是蘊含在高興的事中,全家一起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這些最直接的感受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美好的記憶。例如,端午節時,親子共玩不同形式的賽龍舟游戲,不僅讓家長重溫游戲的樂趣,增進親子情感,更是在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和發現中走進傳統文化。玩成為親歷傳統節日的有效媒介,更通過玩游戲的過程,在與幼兒的互動中反思家庭文化的優勢和缺失,為再構家庭文化找到突破口,將游戲過程變成幼兒記住節日、期待節日的載體,并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3.變———尊重吸納
當孩子們通過調查表采訪爺爺奶奶時,家里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幼兒自己,都才發現自己平時對老人喜好的忽略,連爸爸媽媽都不能清楚說出老人的生日、老人的好朋友是誰等。隨著重陽活動的深入,對老人年輕時的光輝事跡、老人們對家庭的付出、老人們的心愿等的了解,孩子們從心里產生對老人的尊重,而這樣的尊重也在慢慢改變著孩子的父母,刺激成人重新去體驗尊老、敬老的情感。幼兒園里“最美孝行寶貝”的評選,讓全家從兒童視角去思考和踐行如何尊老、敬老。成人的認知一旦形成就會有慣性,容易有先入為主的傾向。面對幼兒的需要時,往往容易以自己的已有經驗去評價和引導,這與幼兒自己的想法形成差異,恰恰是彼此了解、彼此換位思考的有效途徑。案例中提到的重陽活動,年輕父母因為工作的忙碌淡忘對家中老人的關懷,通過孩子們的行動讓父母重新走進老人,重尋兒時對父母的敬愛之情,讓三代人在相互尊重中重新認識他人,形成尊老敬老的家風。
4.創———創新建構
逛廟會中的跳房游戲吸引著孩子們,并通過結合現代幼兒的生活背景,教師支持幼兒創造出新的跳房圖,帶給幼兒新的游戲體驗。隨著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將這樣的創造帶回到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在玩中調整、玩中創新,生成了適合兩人跳、三人跳、老少同跳等多種方式,家長不僅驚嘆于現代幼兒的想象力,更是通過跳房圖的創新讓他們意識到現代幼兒的創造力,在幼兒將設計的跳房圖投入到真正的跳房游戲中,家長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支持和協助。現代幼兒生活在豐衣足食、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年代,對傳統文化里的很多東西無法感同身受,因此必須根據現代幼兒的生活背景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這也是幼兒將真正的體驗轉化成自己的經驗的重要途徑[7]。當父母親眼所見自己兒時的游戲竟被現代幼兒玩出創意和個性時,創新隨之發生,這樣的創新讓家長意識到讓幼兒認同的家庭文化應該是適宜所有人的,而不是依靠成人的權威要求做的,促進家長轉變意識,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再構家庭文化。通過以民俗節日活動為載體,對家庭文化的再構,讓家長從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者又多了發現者和享有者的角色定位,讓單一的配合變成主動地參與,并在親子互動、家園互動中建立情感橋梁,成為家庭文化再構的核心。總之,對兒童而言,文化就在真實的生活中,可看、可聽、可體驗,民風民俗、民族節日、書法、戲劇、傳統故事、民間游戲……既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認知,也是可直接感知的文化內容。中華傳統文化給予中國人的是一種底色、一種基調,在這樣基礎上的創造才會有根基,并成為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背景下我們基本的精神追求;幼兒傳統文化認同感的培養成為一個多主體共同參與的事,才能在幼兒的生命中留下印記,讓中國底色成為幼兒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那抹中國紅。
參考文獻:
[1]何世紅,王亞麗.建構具有民族文化生長力的園本課程[J].教育科學論壇,2016,(23):5-10.
[2]曹剛,謝琳,倪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科教學設計通用框架研究報告[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9):44-48.
[3]王志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N].光明日報,2019-01-16.
[4]徐剛.以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學生心靈[J].教育家,2020,(7).
[5]徐梓.讓每個人都參與“我們的節日”[N].人民政協報,2017-02-15.
[6]劉獻君.現實挑戰與路徑選擇———民族精神的對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08.
[7]成都市成華區教師進修學校.娃娃玩民俗:川西民間文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03.
作者:何世紅 王亞麗
- 上一篇:傳統文化對粉絲文化的引導路徑
- 下一篇:建筑文化發展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