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社會開放研究
時間:2022-05-15 11:01:47
導語:高校體育場館社會開放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體育場館開放的政策性依據
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強,文化體育休閑、娛樂場所的資源匱乏問題就日趨凸顯。為此國家體育總局、各省市也都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和制度。1984年4月,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勞動總局和體委四部門聯合《關于充分發揮體育場地使用率的通知》,強調體育場館要發揮使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同年10月,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和1986年3月國家體委《關于公共體育場所應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積極向群眾開放的通知》,進一步強調了體育場館要面向群眾開放。在90年代中期,國家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由此具備一定開放條件的體育場館有償開放迅速啟動。此外,我們國家的《體育法》《公共文化體育條理》等都規定和提出了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公眾開放。
2.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特性及開放優勢
首先在政策上,國家在高校體育場館投資規劃和資源利用上予以明確規定,《體育法》中強調“學校必須按標準配置場地和器材,并不得挪作他用”。其次,高校體育系統擁有一支數量較大、水平較高的體育教師,可以為體育場館開放提供專業的指導。在物質條件上,我國高校擁有相對較先進的體育場館、設備儀器,擁有部分體育實體,并由國家與學校作后盾,有一定的資金保障。最后,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國高校一般都處于市區或近郊,校園環境整潔優美并且交通便利,周圍有較多的居民區、企事業單位等,有開放的需求和便利。
二、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1.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現狀
通過對部分城市的高校調查得知,絕大多數高校學校的體育場館都做到不同程度的向社會和學生開放,但還處于不成熟狀態。在開放的時間上,各高校的體育場館都能保證在雙休日對外開放,在工作日也有時間不等的開放,而一般的露天場地大多是全天候向社會免費開放,但開放的時間和力度有待加大。開放的形式較多的采用出租或開設培訓班發售月卡或季卡,以俱樂部的形式、以有償和無償開放相結合等的形式進行。由于諸多原因,對社會開放的高校體育場館無法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體育鍛煉的需要,其向社會開放也沒能獲得很好的社會效益。
2.普通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黑龍江省哈爾濱、大慶、佳木斯等地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調查發現,影響其開放的因素有與教學任務在時間上的沖突,不能夠妥善處理教學與開放的時間關系;資金的缺乏致使保養不力,設施出現缺口,器材陳舊等問題;管理問題,體育場館在有償服務的組織管理上還比較薄弱,與學校有關規章制度還不夠配套、銜接;經營開發問題,對現有場館的開發利用不夠重視、開展經營和有償服務的面過窄、場館服務對象集中等。研究發現,國外學校體育場館著重對社會的開放力度、范圍方面的研究,且形式多樣,為群眾的鍛煉提供了方便。在體育場館的政策、建設和管理利用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國內體育場館資源相對量較少,地域分布不均勻,現有場館閑置率較高。在目前對體育場館投資不可能迅速加強的前提下,為緩解場館資源短缺的矛盾,場館政策的重點應更多地放在對現有資源的利用上,尤其是地理位置優越、設施全面的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上。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的開放,需要學校、政府、社會共同努力,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體育場館在對社會開放過程中的安全、經費、管理等問題,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補充、發展和不斷豐實。
三、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的對策
1.轉變觀念,增強“全民健身”的大局意識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迫切要求高校及全社會各級各類人群增強“全民健身”的全局意識。在我國目前的社會體育場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為群眾體育鍛煉提供更多的健身場所,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大趨勢,高校管理者應積極轉變體育場館使用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建立全新的場館對外開放的意識。應該認識到學校的安全問題并不是通過組織社會人群進入學校就能夠解決的,而需要良好的管理和疏導。有償開放的收入可以用于場館的維修和改造,能夠為學校減輕負擔。還可以改善教研室教學和辦公條件,為教職工謀取一定的福利。最重要的是,立竿見影的解決了部分群眾健身場所缺乏的問題,對于學校、社會都是互利雙贏的事情。
2.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并不是簡單地打開校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政府、社會、學校行為的有機結合。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首先要對學校體育場館的對社會開放高度重視,通過政府行為,協調好高校、體育、公安、財政等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共同創建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創造條件。政府部門可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給學校一定的補助,在學校再建一些小型、多樣的大眾體育活動場地設施,既增加體育健身活動內容,又能美化校園。在維護器材的資金方面,可以由社區和學校分擔,以確保體育場館的正常開放。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的進程,建議將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納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范疇,建立學校體育資源與社會共享的規范和制度。
3.建立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體育場館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對外開放工作,應該根據每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體育場館管理制度,對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要做到整體規劃、細致安排。為了確保開放水平和效果,政府應采取各種措施,制定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管理規定,使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以法律為保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開放工作持續發展為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提供有力保障。
4.利用媒體進行宣傳,引導公眾消費
學校體育場館要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運用不同宣傳方式,加大對場館開放的宣傳力度,對于學校周邊的居民小區多利用樹立廣告牌和發放傳單等形式來吸引消費群體,刺激潛在的消費群體。同時,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對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工作的關注,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因勢利導,把市民關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解剖報道,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公布了開放時間、收費標準等相關內容,提升了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在市民中的認同度和影響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的項目,有力促進了開放工作的開展。
5.挖掘體育場館潛力,多渠道對社會開放
(1)承辦和引進高水平體育賽事
據調查,全國許多普通高校不乏規模大、設備全的場館,有能力舉辦高質量、高水平的體育比賽和表演。學校應積極與上級體育部門聯系,將一些高水平的體育比賽、體育表演等活動引入本校,通過現場觀看、電視轉播等形式,對場館起到宣傳作用,以吸引社會企事業團體和社會個人。這樣做既可以豐富教職員工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又能夠提升體育場館的知名度、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2)面向全社會開展體育培訓及體育俱樂部
社會健身俱樂部普遍收費較高,面對的人群面較窄,高校擁有專業的體育教師資源,完全可以利用場館收費低廉的優勢開展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班等。體育俱樂部的建立在充分利用體育場館的同時還為群眾健身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指導,方便了健身人群,擴充了高校服務公眾的職能,有利于學校樹立起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良好形象。(本文來自于《邊疆經濟與文化》雜志。《邊疆經濟與文化》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劉春來工作單位:佳木斯大學體育場館管理部
- 上一篇:環保局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匯報
- 下一篇: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啟發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