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10-27 11:18:28

導語:新媒體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各學科都開展了基于新媒體的教學模式改革,并取得很大進展,但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實踐性,高校體育教學仍主要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為進一步推動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從發現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找新媒體與現代體育教學的契合點,以及找到新媒體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所能帶來的積極影響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以促進高校體育的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身心健康,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新媒體;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

黨的報告提出:“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明確了教育現代化在我國教育發展進程中的目標和地位。為此,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要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就是教育信息化,高等學校體育教學也應該順時展,運用新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手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1.當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單一。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講授學生練習仍是現在眾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主要教學模式。而課堂教學師講生受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學生聽課感到乏味,訓練神情萎靡,致使公共體育課課堂教學只是能夠完成所謂的規定性學習內容,而不能夠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參與熱情。學生本來希望在繁重的專業課理論知識學習之外,通過公共體育課改變的學習的環境和狀態,而實際上公體教學卻成為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課程。1.2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教師的教學應該針對不同體質、不同體育興趣、不同體育特長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案和學案,呈現出不同的教學場景,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當下許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仍是以教師的言傳身教為主,教師在教學中承擔了知識講授者、要領示范者、動作糾正者等角色,沒有將更加豐富多彩、引起興趣的教學視頻影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陳舊落后的傳統教學觀念帶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能是亦步亦趨、單調乏味得跟著教師的節奏一步一步的去模仿、練習,這樣的教學無法真正調動起學生公體課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熱情,無法真正滿足青年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很難使多數學生高質量地達到教學目標要求。1.3教學目標模糊。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更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強健體魄磨煉意志的毅力以及終生體育鍛煉的觀念。與之相應的教學目標的設定,也就需要滿足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滿足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而目前,我們不少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目標偏頗,只是規定完成相應課時的教學工作量,至于對學生是否能夠很好地學習到體育知識、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并沒有明確的目標要求。1.4教學內容單調根據教育部關于公共體育課的要求,必須滿足學生的體育教學需要,豐富體育課教學內容,開齊開足體育課。目前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要,主要還是以傳統的體育課程三大球、田徑跑跳擲為主,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依據教材設定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不夠,像大學生喜聞樂學、為以后就業積蓄后勁、為終身健體提供多提供樣選擇和學習支持的臺球、網球、高爾夫球、健美操、啦啦操、搏擊術、太極拳、太極劍等,則很少進入公體課的教學安排,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和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1.5教師專業化水平不夠高高校公共體育課至今還沒有像思想政治課、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等公共基礎課一樣享有應有的地位,在學校教學門類中一直處于邊緣地帶。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除此之外,還存在著教師自身專業化水平不高的問題,一是繼續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現任公體課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少,不能夠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學習接觸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二是專業技能不夠強,大多數情況是單項術科有所專長,而沒有成為多項術科并舉、綜合能力較強的多面手,無法滿足大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三是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的水平較低,往往只是表現為內堂課教學時會制作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而對于幫助學生課前預習或外堂課,則不愿下功夫或不會制作直觀可感、吸引學生的手機動漫或連接學校體育場館led顯示屏的教學講解、示范微課;四是課余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和組織能力不夠強,僅僅滿足于完成教學計劃內規定的課時,對大學生日益增長的豐富的課余體育生活缺少應有的關注、參與和指導,至于面向廣大學生開設體育健康、體育保健、運動防護與運動康復等專題講座更是鮮有所見。1.6師生互動性差高校公共體育課課時普遍偏少,而班額較大,教師上課時間緊,教學任務重,導致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機會少,教學過程中缺乏互動,學生無法及時反饋學習情況,教師也不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因而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檢測難度也就較大,不利于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2.運用新媒體給公共體育課教學注入活力

2.1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提出了課程思政的要求,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公共體育課教學也理所應當落實好課堂思政教育的要求,而且運用新媒體技術還可以更好地開展課程思政并起到吸引學生、打動學生的良好效果。譬如,教師可以運用手機微信小程序“美篇”“彩視”等,將中國女排在2019年世界杯十一連勝并勇奪冠軍、衛冕成功載譽歸來受到高規格接見,登上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盛典群眾游行彩車的鏡頭剪輯制作成教學短片輔助公體課課堂教學,在公體排球課課堂教學中既講解了排球運動技術要領,又點評了女排比賽中的精彩動作,同時又用“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新時代女排精神激勵廣大青年學子強健體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可以起到教師口頭表達所不及的教育教學效果。2.2要創新教學模式。新媒體的發展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便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在高校的許多文化課的教學中已經廣泛運用開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引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打破傳統體育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壁壘,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發揮出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的作用。當然,新媒體還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線上教學與線下傳統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混合教學模式,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這種混合教學模式更貼近先進教學理念,比如開展線上課程,將動作技能的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放在網上,學生可以隨時提前在網上自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可以反復觀看,不限次數,直到看懂、學會,上課時教師就會節約很多講解的時間,給教師留出更多時間因材施教,個別化地指導有差異性的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進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2.3要創新服務資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新時代大學生有著很高的的信息素養,他們更喜歡在移動終端上獲取信息,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開發并提供更多的線上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首先是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除了MOOC、微課、網絡精品課程等網絡資源,高校還可以積極開發校本體育課程,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還可以利用微信、QQ這樣的社交軟件一些學生課上學習的微視頻,便于學生自查自糾,培養自學能力;還可以開發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網絡交流課程,學生可以選修友校的網絡課程,這樣就可以解決因師資力量不足帶來的課程資源不足問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其次,學生活動的主陣地不應只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課下自主運動意識更是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延伸的主要方向。可以通過與第三方合作,開發運動APP,以此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平時的運動情況,了解學生的運動習慣,從而形成課上課下一體化的網絡化體育教學格局。2.4要創新管理治理方式。傳統體育教學對課堂的管理模式單一,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期末測試進行量化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不夠科學、全面。而新媒體的及時記錄和公布功能,以及各終端的反饋和評價功能都為公共體育教學的課堂管理治理提供更多的選擇方式。利用新媒體可以使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師考評,還可以依托APP、移動終端的大數據進行分析,評價更加客觀。學生也可以隨時將自己的訓練成果錄成小視頻到群里,及時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更好地管理課堂,通過過程性跟蹤,教師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情況和技能掌握情況可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得出的過程性評價結果也就更加科學準確。

3.提高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的能力

3.1轉變教學觀念,革新教學目。標新媒體時代,高校公共體育課在教學觀念上要實現“育體”向“育人”的功能轉變,堅持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發展學生運動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為目標。教師教育思想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跟上時展的步伐。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先進技術,及時應用到公共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3.2提高理論素養,增強專業能力。“互聯網+教育”的新形勢對公體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要學習互聯網知識,會在網上搜集課程相關內容信息,并利用網絡學習,不斷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通過學習,熟練掌握新媒體教學軟件及硬件應用技能,學會制作網絡課程,這樣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就會隨之逐步提高。尤其是公體課教師,平時外堂課為主,缺少應用新媒體加強外堂課教學的實踐,更應該主動參加新媒體技能的培訓學習,提升教學業務本領。同時,學校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培訓投入也應重視起來,鼓勵教師多走出去學習交流,提升信息素養及技術能力,促使高校體育教師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實現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3.3優化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為。教師角色要從主導者向學習者、引導者、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研究者的綜合身份轉變。在教學設計中,公體課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理念,以學習者的態度學習、引進新媒體技術,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準確、教學方式多樣的教案;以促進者的角色,精設計出促進全體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的學案。在教學過程中,公體課教師要堅持擔負起組織者的責任,調動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課教學活動中來;以幫助者的角色,運用新媒體生動活潑的方式指導和幫助學生合理、科學地參加體育學習與鍛煉,及時督促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以小組化形式積極有效地組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教學評價中,公體課教師要以研究者的角色意識,充分利用新媒體反饋的信息和數據從中發現普遍性和差異性,積極采納學生合理化建議,不斷完善教學;以反思者的責任擔當,運用新媒體評價信息與學生相互交流、溝通,使教學的安排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生興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以促進者的教師角色,強化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取得達標的體育成績。

新媒體為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開辟了嶄新的前景。只要我們勇于引進和借助新媒體技術的支持,轉變思想,更新理念,大膽革新,不斷開發網絡資源,構建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信息化平臺,實踐新型混合教學模式,打破慣有思維進行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就會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實現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東.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03(03):20-22.

[2]張坤.慕課教學對當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學校體育學,2018,8(12):75-76

[3]蔣紅文.微信和QQ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中運用的研究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8(05):133-135

[4]黃莉.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8(13):176-177

[5]劉睿瑞,連洋,張洪波.“互聯網+”體育教學模式下的機遇與挑戰[J].黑龍江科,2019(15):30-31

[6]許坤,李陽陽.“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05):110-111

[7]李曉麗.“互聯網+”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學術探討,2019(04):109-110

[8]張軍騎,張兆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9(01):98-100

[9]劉晶.新媒體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J].山西教育,2019(03):23

[10]姜玉紅.移動互聯網場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12):30

作者:徐銘鑫 單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