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13:59: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統計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統計學論文

統計學思想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論文摘要】所謂統計思想,就是在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的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等思想。文章通過對統計思想的闡釋,提出關于統計思想認識的三點思考。

一、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二、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高校生物統計學論文

一、生物統計學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統計學是生物學學科不同專業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一門重要的工具課,是許多高等院校生物學、農學、醫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它是現代生物學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課程,也是生物學等工作者必備的基礎,同時該課程又是其他專業課程的重要基礎。因此該課程在生物學、農學、林學、醫學、食品、環保等專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生物統計學需以生物材料進行研究,但通常所涉及的材料數量較大,很難也沒有必要全部參加試驗,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試驗個體進行試驗,以獲得相關的數據,實現由樣本推斷總體的重要功能。因此生物統計學與試驗設計緊密聯系,主要講授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及在概率論的基礎上對統計結果做出科學的推斷,從而幫助我們認識研究對象的現象和本質[13]。因此,生物統計學已成為生物科技工作者必備的基礎,也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代大學生系統的能力培養和全面的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二、生物統計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物統計學教材方面。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知識載體,也是教學最基本的工具,它不僅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而且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資料,選擇適合教師和學生的生物統計學教材,能夠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而且還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4,15]。目前,國內所出版的生物統計學教材種類較多,各大高校由于教師和學生的情況不同,在教材方面的選擇和使用也不一樣。盡管如此,目前國內所出版的生物統計學教材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大類完全是傳統生物統計學的知識和內容,不涉及統計軟件的介紹和使用,這一大類教材包含兩小類,一類主要側重理論教學,過分強調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理論講授,注重公式的推導而忽視了實際應用例題的講解。這類教材忽略了對大學生統計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有一定的缺陷。另一類是目前各大高校使用較多的生物統計學教材,該類教材雖然也存在一些必要的公式推導,但更側重于統計學理論與實際結合,清楚介紹每一個統計原理理論后,再通過具體實例分析和鞏固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類教材比較適合現在生物科學等本科專業的使用。但這類生物統計學教材由于不涉及統計軟件的內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未涉及一些統計軟件的介紹和使用,那么即使學生完全掌握了相關的統計原理和方法,學生在復雜的試驗設計及龐大的數據面前可能也會束手無策,即使會計算,在復雜及龐大的數據計算中也可能會算錯,因此可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第二大類統計教材完全是統計軟件的介紹和使用,如Excel軟件、SAS統計軟件、SPSS統計軟件、DPS統計軟件、R統計軟件等的介紹和使用。生物科學、技術等飛速發展的今天,這類統計軟件發揮了很大的優勢,給科技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這類教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只注重統計過程的運算和統計,沒有統計原理的介紹,因此對沒有相關統計學知識或統計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或老師來說,即使按照教材上的步驟計算出相應的結果,但也不知道具體的含義,也不知道怎么分析。因此這類教材不適合大學本科生的教學。另外,這兩大類教材要么只注重數理統計方法的講授,要么只重視統計軟件的使用,而忽視了統計學中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正確的試驗設計以及所獲數據資料準確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正確的作用,這是這兩大類生物統計學教材共同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目前市場上還未見有統計學理論與實際結合,試驗設計與統計原理相結合,統計軟件與統計學原理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生物統計學教材。筆者認為這類生物統計學教材是當前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工程專業、農學專業、醫學專業、食品專業等本科專業較為適合的教材。

2.生物統計學與高等數學方面。①生物統計學與高等數學開課時間上的不一致性。國內許多高等學校生物科學等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都把高等數學課程作為一門必修的基礎課,學生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系統獲得函數、極限、連續、導數、微積分及常微分方程等基礎知識,它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必不可少的數學基礎知識及常用的數學方法。而且,通過各個知識點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較為熟練的基本運算能力和自學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等數學課程是學習生物統計學的關鍵,生物統計學中的許多原理和方法都需要高等數學中相應的知識作為基礎。②生物統計學與高等數學教學上的脫節性。高等數學課程作為生物科學本科專業一門必修的基礎課,各高校均認識到它在生物科學本科專業中的重要性。但長期以來,高等數學和生物統計學均作為兩名獨立的課程開設,一般情況下,高等數學課程由數學專業教師講授,由于數學專業的教師沒有生物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不清楚生物統計學課程的知識體系,只注重數學知識的推導、講授。因此所講授的知識內容之間通常存在許多不銜之處,形成了不利于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的知識的斷層。同樣,這也是生物統計學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難懂、難用的原因之一。

3.生物統計學教師知識結構和科研能力方面。常言道,學生需要一滴水,教師至少要有一桶水。生物統計學的教學,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較為淵博的統計學知識,還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淵博的統計學知識,才能很好把握生物統計學相關原理、理論、統計分析方法等。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將生物統計學相關原理、理論、統計分析方法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很好地進行案例教學。4.考試制度方面。考試制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試是教學質量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既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反映,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考試制度是否合理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統計思想分析論文

1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2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統計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經歷統計觀念、統計意識、統計理念等階段。統計思想是根據人類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開展各種統計實踐、統計理論研究與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統的統計思想。

2.2比較常用的幾種統計思想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的統計思想特征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論文摘要】所謂統計思想,就是在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的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等思想。文章通過對統計思想的闡釋,提出關于統計思想認識的三點思考。

一、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二、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統計思想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1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2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醫學統計學教學管理論文

教育是科技進步和經濟振興的基礎,在全國上下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發展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今天,高等教育為適應這一新形式,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大批高質量、高素質的各類專門人才已進行著多方面的改革。sO100

眾所周知,醫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醫學統計學更是一門既有復雜理論知識,又有豐富應用技巧的醫學專業基礎課程。它是科研設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靈魂,應用于居民健康狀況評價、醫療衛生實踐和醫學科研,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其教學內容貫穿于研究設計到論文撰寫的全過程。如何適應新形勢,迅速推廣醫學統計學的基礎知識,在滿足醫學科研需要的同時實現醫學統計學的自身發展,是醫學統計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國醫學統計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①教學對象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教學手段落后。②醫學研究進一步向宏觀和微觀發展,信息數據更加復雜化、多元化和大數量化。我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具備較好的獨立性、可參與性與知識的全面、系統性,以及多媒體組合的高效性等諸多優點,解決了上述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讓學生做到“所學即所見、所聞即所學”,適當拓寬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提高靈活性,大大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以創造傳統教學手段所達不到的效果。同時,還可利用計算機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估并決定進度,實現因材施教。

進入21世紀以后,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現代統計工具從計算器發展到計算機為主,能應用相關的統計軟件處理醫學科研數據已成為必備的能力。否則,一方面有人不懂得選用正確的統計方法,使大量的信息和統計數據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盲目使用計算機和統計軟件,不管是什么研究類型的數據都簡單地交給計算機處理,用計算機取代統計,勢必造成大量統計方法的濫用和誤用。醫學研究的許多數據關系到病人的治療、轉歸,甚至生死,統計方法的誤用會導致嚴重的論理問題。我們利用計算機、統計軟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擺脫大量的繁瑣演算的束縛,在單位時間內講授的信息量將會大幅度增加。統計學教學不再是數據的羅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研究設計的藝術和數據表達的藝術,并使學生體會到統計思維和推理的樂趣。

近年來我們進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應的成果,現總結如下:

一、積極申報院級教學研究立項的課題:

(1)醫學統計學多媒體CAI教學系統的研究和應用(2001年)

查看全文

醫學科技期刊統計學論文

一、統計學方法的種類

醫學統計學常用三種類型的資料: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等級資料。計量資料是指通過度量衡的方法,測量每一個觀察單位的某項研究指標的量的大小等一系列數據資料,如身高(cm)、體重(kg)、血壓(mmHg)等。計數資料是指將全體觀測單位按某種性質或特征分組,然后再分別清點各組觀察單位的個數。如性別、血型、職業等。等級資料是介于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間的一種資料,通過半定量的方法測量得到。如臨床療效、癌癥分期等。醫學論文中常用的統計學方法有計量資料用t檢驗、方差分析,計數資料常用卡方檢驗、確切概率法等,等級資料常用秩和檢驗、Ridit分析等。當然,有些資料可以相互轉換,數量變量可以轉換成等級資料,等級資料可以轉換成計量資料。那么醫學論文中統計學方法使用情況如何呢?王倩等人研究了五種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論著中十年來統計學的應用狀況,結果表明,1995年發表的論著較1985年有顯著進步,文章中統計分析的使用率從40%上升到60%,使用了更多較復雜的統計分析方法;t檢驗和聯列表分析均為最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最近幾年調查顯示,近5年國內不同醫學核心期刊的統計學使用情況中,t檢驗占25.9%、方差分析占10%、卡方檢驗占21%、Fisher概率占1.1%、秩和檢驗占2.1%、Ridit分析占1.1%。滕洪松等對山東省醫學院校學報論著中統計學方法應用狀況調查發現,常用的方法是t檢驗、χ2檢驗、相關分析和方差分析。許小幸等對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臨床兒科雜志》共發表的776篇論著統計學使用情況調查發現,方法中提到統計學分析者占73%~85%,實際使用者占87%~90%,兩種方法的使用比和多因素分析的使用比在2008~2009年有所上升。而賴娟等人對國內有較高水平兩種中華臨床醫學雜志(《中華心血管雜志》《中華消化雜志》)2005—2006年發表的643篇論著中統計學方法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學方法的使用率為86.5%,正確率為82.7%,t檢驗和列聯表分析為常見的統計學方法。認為統計分析方法的使用率和正確率均有明顯提高,方法更加多元化,但統計學方法的未用、誤用現象仍然存在。

二、常見的統計學錯誤類型

統計學是衡量統計研究設計是否嚴謹、資料收集和表達是否正確、統計分析方法選用是否合理、計算和結果解釋是否準確的方法。正確應用醫學統計學方法是保證論文科學性的主要環節。然而很多調查顯示作者正確使用統計學的狀況并不樂觀,很多作者(特別是臨床一線的作者)對統計學知識了解不夠,不能正確使用統計學方法,導致論文中統計學的錯誤較多。有些是科研設計錯誤;有些是統計方法描述不清,結論欠科學,或統計檢驗方法應用不正確;還有些則是統計表圖不規范。王倩等人調查顯示,最常見的問題是文章中僅有P值而所用統計方法不明、用t檢驗代替方差分析進行多組間的比較。滕洪松等的調查也表明,較常見的統計問題有:只寫P值而未注明所用統計學方法,用t檢驗代替方差分析進行多組均數間的比較,等級資料比較用χ2檢驗等。沈進等人對8種醫學期刊544篇論著的統計學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發現136篇論著中有明顯的統計學錯誤,錯誤率為25.00%。主要錯誤類型及構成依次為:資料處理方法不當占61.76%,圖表錯誤占14.71%,未作統計學處理占8.82%,率、比混淆占8.82%,其他錯誤占5.88%。章新生等辨析醫學稿件中常見統計學方法誤用情況包括兩大類,χ2檢驗的常見誤用類型有誤用χ2檢驗替代秩和檢驗、誤用χ2檢驗替代四格表確切概率法、誤用χ2檢驗替代配對χ2檢驗、誤用χ2檢驗處理相關性分析;而t檢驗的常見誤用類型有誤用兩兩t檢驗替代方差分析和q檢驗、誤用t檢驗替代配對t檢驗,作者認為誤用χ2檢驗主要是未結合實際情況和統計分析的目的來正確選用統計學方法;誤用t檢驗主要是未充分理解研究資料是否滿足參數檢驗的條件,以及不能正確判斷計量資料所對應的實驗設計類型。因此,作為科研工作者,應加強學習和掌握最基本統計學分析方法的概念和經典統計學方法的使用要求。另外,有學者對比中文、外文醫學期刊論文各388篇在統計學方法使用上的差異,在10種統計學應用錯誤中,缺檢驗統計量、缺P值或P值不精確、配對t檢驗未給出差值的均數和標準差及生存分析未報告中位生存期,這4種錯誤中文論文的出錯率顯著高于外文文獻。

三、統計學方法的選擇

由于統計學對醫學科技論文的重要性,而其錯用率又比較高,那么該如何正確選擇統計學方法?梁明佩等通過自制的統計學審核線路圖對醫學文稿進行快速審核,首先把握資料的屬性,其次理順文稿的統計邏輯,最后根據統計學公式進行核算,這樣就可以較好地掌握三種資料(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等級資料)的統計學問題。王曉瑜等認為在統計學方法的選擇上,應針對不同性質的資料,注意參數檢驗方法的使用范圍,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對于定性資料分析,不能將χ2檢驗視為萬能工具,而對于定量資料分析也不能將t檢驗視為萬能工具。另外,各種檢驗方法均有特定的應用條件,應根據設計類型以及變量類型選擇相應的統計分析方法,否則將影響論文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要選擇正確的統計學方法,必須要有一定的統計學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技巧,有些人雖然接受過系統的醫學統計學的學習,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不能靈活應用、舉一反三,遇到相同問題會處理,稍有變化則束手無策。筆者在參閱相關文獻后發現,按照許小幸等的四步驟選擇統計學方法比較實用,即明確論文的統計學分析目標(統計描述或統計推斷)→判斷指標性質(定量資料、定性資料或等級資料)→判斷指標分布類型(正態分布或偏態分布)→判斷研究設計類型(是兩組還是多組,配對還是成組),其所設計的統計學分析常用方法選擇樹形結構圖也讓人一目了然,無論是作者撰稿還是編輯審稿,都可以參照這四個步驟來選擇統計學方法。總之,以上資料說明醫學論文統計學應用總的趨勢是:統計學方法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使用的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但誤用率也較高。對于作者而言,有必要更加重視統計學的掌握,正確應用統計學方法。而對于編輯而言,應為作者當好把關人,嚴格對待每一篇論文的統計學,保證論文的科學性、嚴謹性。

查看全文

課程教學下的社會統計學論文

一、國內社會統計學的發展現狀

國內外學術界對社會統計學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統計學是包含經濟統計在內的統計科學,狹義的社會統計與經濟統計相對應,是與經濟統計并存的概念。我國關于社會統計方面的研究已有二十幾年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把它界定在狹義的社會統計學范圍之內。國內統計學界對社會統計學的研究范圍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社會統計學包括經濟統計學內容以外的所有內容;二是包括經濟統計學、科技統計學以外的其他內容;三是包括經濟統計學、科技統計學、環境統計學以外的其他內容。上述三種觀點也有一致性,就是把社會統計學從社會經濟統計學中脫離出來。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具體研究中社會統計學要完全脫離經濟統計學、科技統計學、環境統計學等其他學科,而是應結合這些學科的內容進行研究。中國的社會統計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1983年,以介紹國外社會指標的研究成果為主,并嘗試開展我國的社會統計指標及其指標體系的研究;第二階段自1983年至90年代初,這一階段我國社會統計學研究發展迅速,出版了一批較為齊全的社會統計資料和統計學教材,并建立和完善了我國的社會統計指標體系;第三階段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這個階段中國社會統計的研究開始向綜合評價的方向發展。國內對社會統計學的學科體系構建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在教育統計、人口統計、衛生統計等專業統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與經濟統計學相對應的宏觀性、綜合性的統計學科。該學科內容主要是運用統計指標和統計方法研究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屬于特有的統計方法。以該觀點為依據出版了一批教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袁方教授主編的《社會統計學》(中國統計出版社,1988),教材共16章,內容主要包括導論、環境統計、人口統計、婚姻、家庭與計劃生育統計、社會勞動資源統計、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統計、居民收入與消費統計等,由蔣萍主編的《社會統計學》(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基本上也體現了這種結構安排。這類教材內容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每一章具體內容上均從宏觀口徑出發研究社會發展的某一具體方面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二是專辟章節研究社會生活與社會發展的綜合評價方法。通過本學科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社會統計方法,并以此為工具熟練描述與分析社會狀況、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第二種觀點是社會統計學為人口統計學、教育統計學、衛生統計學、人民生活統計學等提供了一般的統計理論和方法,屬于一般統計方法。代表這一觀點的教材有張彥主編的《社會統計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要內容包括導論、社會統計資料的收集、社會統計資料的整理、集中趨勢測量法、離中趨勢測量法、概率與概率分布等;盧淑華《社會統計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體現了這種結構安排。上述社會統計學的內容實際上是財經類高校統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統計學》中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的主要內容。蔣萍等學者認為,持第二種觀點的社會統計學學科內容與《統計學》內容相似,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再學習一門同類的社會統計學勢必會造成重復,也沒有必要,社會統計學應從宏觀角度、更高層次上研究社會發展狀況,它是一門特有的統計方法論,而不是通用統計方法論。筆者贊同這一說法。因此本文討論的社會統計學是第一種觀點。

二、社會統計學教學思考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社會統計學教材的結構安排

基于特有的統計方法論的社會統計學教材的結構安排基本上是在教材前面的章節中每章介紹一個社會領域,主要從不同角度利用專門的指標描述該社會領域的發展狀況,在教材后面的章節主要是從社會發展的不同領域出發構建社會發展綜合指標體系及介紹綜合評價方法,也就是對前面章節各個領域知識的綜合。因此授課時每章內容可以按照“指標→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綜合評價”這樣的思路講解,既先弄清某一社會領域(如人口、社會生活、教育、衛生等)應從哪些方面(如發展水平、規模、結構等)評價,哪些方面使用哪些指標合適,然后再綜合各個方面的指標建立該社會領域構建指標體系,學會建立各領域指標體系后,再把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綜合起來建立全社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一定的綜合評價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這樣從指標介紹到指標體系的建立,內容循序漸進,既可以引導學生加深對社會統計學課程框架體系的理解,更易于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案例教學

查看全文

醫學科技論文常見統計學問題分析

摘要:針對醫學科技論文中常見統計學問題以及稿件退修和編輯加工過程中遇到的共性的統計學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能避免統計學方面錯誤的方法及建議,便于科研人員撰寫論文時學習借鑒,也為醫學期刊編輯處理類似稿件提供參考。

關鍵詞:統計學;醫學;科研;論文;問題

醫學統計學是現代醫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技術手段,是醫學科研論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應用水平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質量[1]。醫學科研人員在撰寫論文時若未能仔細鉆研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等專業知識,或未咨詢專業統計學研究人員,盲目套用統計學方法,往往會造成應用統計學方法及處理數據時出現錯誤,如變量選擇和納入、模型選擇、結果描述等錯用情況發生。在醫學研究設計、數據收集、數據整理、結果解釋和表達等環節均有可能存在統計學應用不當的問題[2‐5]。就已發表的醫學科技論文來看,研究設計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在審稿時比較容易被識別,且大部分存在科研設計缺陷的論文在審稿階段已濾除,而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資料,應用統計學軟件實現數據管理和分析,正確解釋和表達統計分析結果等問題則往往比較隱蔽,這部分問題在進入編輯修稿階段才顯現。編輯修稿階段是論文出版前的最后質量控制環節,編輯對論文統計學問題的審核把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期刊編輯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及高度的責任心處理遺留錯誤,特別是有些疑難問題往往需要專業統計學人員介入進行判斷。已有調查顯示,1990年—2003年發表在NEnglJMed、JAMA和Lancet三大頂尖醫學雜志上且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的文獻中,有近1/3的文獻存在統計學問題[6‐7]。可見統計學誤用、錯用問題在醫學期刊中相對較多。因此,對于醫學期刊社而言,強調在論文審稿階段邀請統計專業審稿專家進行統計方面把關十分重要。現就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及可能的避免方法分析如下,以饗同道共勉。

1描述性分析時存在的統計學問題

定量資料中的連續性資料一般采用集中趨勢加離散趨勢形式描述,例如均數±標準差(x±s)及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目前,絕大部分文獻統計描述都以均數±標準差形式進行,研究者往往未檢驗所研究指標數據的正態性,而理所應當地將數據以正態方式進行呈現,忽略了非正態分布數據應當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的形式來描述比較妥當,這樣的錯誤使用可能會讓讀者對數據總體分布造成錯誤判斷。此外,某些研究中研究者會采用均數±標準誤進行統計描述。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研究者對標準誤和標準差的具體含義辨識不準確,樣本標準差是用來描述正態分布數據離散程度的統計量,是將方差開平方即得到的標準差;而樣本標準誤是指樣本均數的標準差,是一個統計推斷的指標,用于將統計量推斷到總體參數。另一方面,由于樣本標準誤一般比標準差小,出于使研究結果看上去更具優勢考慮,研究者會使用標準誤代替標準差。

2統計分析方法不滿足假設條件

查看全文

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學生認知差異對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梳理關于認知與教學、學習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從統計學課程認知表征、統計學認知共性與個性、學生認知差異對教學的影響等方面探討了課程認知與教學關系與作用,最后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提高統計學教學質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課程認知;認知差異;統計學;課程改革

課程認知是對課程的總體認識和感受,是學生學習課程和老師教授課程的基礎。因此,準確的課程認知、全面了解學生的課程認知差異對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對認知與教學、學習問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國外對于認知與教學、認識與學習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視角研究教學任務、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個人學習行為等問題。比如,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教學理論。國內學者對于此問題的研究主要是把認知理論與教學設計結合進行探討。比如,毛景煥(2000)從認知結構理論探討了教學設計的原理;王艷萍(2004)、王旭紅(2008)等人運用情景認知理論研究雙語教學、英語教學;王文智(2009)、趙立影(2010)基于認知負荷理論分析多媒體教學、復雜學習中各種教學策略。但是,目前國內外專門就學生認知差異與課程教學的相關研究并不太多。從國內研究成果來看,對于此問題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總攬性研究,比如邱俠(2003)、林俊(2008)等分析了認知差異對教學的影響;(2)具體課程教學研究,比如王妍莉(2009)、成小明(2002)、程勤風(2005)等分別基于學生認知差異研究了信息化教學、政治理論課教學、雙語教學。目前國內沒有基于學生認知差異研究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的研究成果,更沒有對數學、應用性較強的統計學進行教學研究,因此,本文從學生認知差異的角度研究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創新。

1統計學課程認知表征

1.1統計學課程認知類型

根據統計學課程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可以把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的認知類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學科認知。學科認知是指學生對學科特點、性質的認知,主要包括課程特點、課程用途和先導課程等認知,是對統計學總體概貌的初探。(2)能力認知。能力認知是指學生對課程學習預先儲備能力的認知,主要包括能力基礎、學習壓力等認知,是在學習統計學課程之前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目標能力的初始判斷。(3)方法認知。方法認知是學生對課程學習方法和手段的認知,主要包括統計實踐、軟件操作等認知,是對統計學課程學習方法的初步認識。(4)效果認知。效果認知是指學生對課程教學質量、學習效果的認知,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學工具、學習興趣等認知,是在學習統計學課程后對教學滿意度的評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