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相關的案例范文
時間:2023-07-13 17:31: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計學相關的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學籍;檔案;信息化管理
學籍檔案,顧名思義,是一個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經歷的記錄,現階段,我國很多普通高中學校還采取的是傳統的紙質學籍檔案,只有將學籍檔案實現信息化才能使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如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對很多工作都帶來了便捷,并且節約了辦公成本。本文將結合筆者幾年來的學籍檔案管理工作經驗,提出幾點學籍檔案管理信息化相關問題的探討。
1 學生學籍檔案信息化的原因
學籍檔案信息通常是記錄一個人在校期間的學習經歷,是學生處于某所學校的法律身份及資格,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情況和綜合發展情況的信息都可以在學籍檔案中體現出來。現階段,我國普通高中學校大多數還保存的是紙質的學籍檔案,由于高中學校的學生每年都在招收,紙質學籍檔案的只會越來越多,并且紙質資料不易保存,時間久了會出現紙質檔案損壞現象,并且很難修復,給查閱帶來很大地不便。因此我國高中學校的紙質學籍檔案存在如下四個問題:
1.1 紙質學籍檔案不易保管
盡管現如今的造紙技術已經得到很大的進步,但是紙質的學籍檔案始終存在不易保管等諸多問題,紙張存儲本身容易產生破損,并且在檔案管理室還要嚴格控制室溫及濕度,注意防火、防水、防止有害物質等給學籍檔案產生的侵害。學籍檔案的管理房間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控制好各項指數。例如,如果天氣濕潤,則空氣的濕度較大,勢必會給紙質檔案的保存帶來危害,如果沒有按照標準保存學籍檔案,紙張很容易受到侵蝕。普通高中的學生不斷增多,紙質學籍檔案的數量也在激增,大量的紙質檔案不僅占用越來越多的空間,并且對保管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多。我國大多數普通高中學校并未嚴格按照保存措施實施,如果發生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或盜竊等意外事故時,學生的學籍檔案勢必會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失。與此同時,保存學籍檔案還需要耗費人力和時間,對這些資料分門別類地整理,以供后期的查閱。
1.2 后期查閱不便
我國的普通高中學校隨著辦學時間的逐漸遞增,學生會越來越多,學籍檔案資料也會越來越多。面對數量龐大的學籍檔案,大多數學校提供不同的房間分散放置,一旦后期需要查閱學生的學籍檔案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入學時間查找相應的學籍檔案,取閱及歸還等都非常不便。很多高中學校的學生學籍檔案管理都沒有提供更加細致的分類標準,大多數學校是按照學生的入學時間及班級進行分類保存,如果在后期查閱時并不清楚學生的入學時間及班級時,查閱工作將無法進行。
2紙質學籍檔案將會產生一定的成本投入。高中學校的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便是學籍檔案數量的持續增加,紙質學籍檔案的保存需要一定的空間,并且需要學校提供一定的人力進行管理,如果檔案出現損失,修復學籍檔案還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另外,紙張的大量使用不僅產生了成本,而且還不利于環保。
2 普通高中學校學籍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
普通高中學校由于學生的學籍檔案信息量龐大,因此將這些信息匯總起來統一進行數據管理工作量較大,要想建立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分如下幾個步驟進行設計:
首先,要將學籍檔案管理的相關信息系統劃分出模塊。可以分成學籍管理員系統、班主任系統以及學生系統這三個子系統,不同系統針對不同的用戶開展工作。在校專門從事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可通過系統實現對學籍檔案的綜合管理工作。班主任則可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對學生的日常成績的查詢和分析進行信息化處理。學生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查詢學校的相關公告、課程安排及查詢考試成績等。
其次,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權限。學校可以根據不同的適用對象采取不同等級權限管理,有管理員、普通用戶及學生用戶三種不同類型,其中管理員的權限最高,可以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地管理,而學生用戶的權限最低,僅能從事信息查詢及錄入。
第三,錄入學籍檔案信息。在學校建立學籍檔案時,首先需要將學生的信息通過填寫學籍表的形式收集起來,之后通過相應的管理人員將這些內容錄入到學籍數據庫中。每年的高中學校學生人數都在不斷遞增,這樣的方式有效減輕了學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3 學生學籍檔案信息化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3.1 將電子信息與社會對接
學籍檔案信息將伴隨每一位高中生一生,因此這些學籍信息不僅是為了記錄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日常信息,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提供參考依據。部分高中學生畢業后可能直接選擇就業,此時,學校應當與企業及時合作,為招聘企業提供在校學生的相關信息,幫助企業了解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情況及能力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地就業機會。
3.2 做好學籍檔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每一名高中學生的學籍檔案信息都是個人的資料信息,學校在對這些信息進行管理時應當注重其安全性及保密性。在學校從事學籍管理的部門應當嚴格相關的管理制度,保證學生學籍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做到準確和完整地記錄學生的相關信息,不像其他人及單位透露學生的相關信息,幫助學生做好保密工作。
3.3 針對絕密檔案要做到特殊處理
普通高中學校有部分學生的檔案信息屬于絕密信息,此時學籍檔案管理部門應當特別針對絕密的檔案采取特殊的處理技術,可以利用計算機及網絡將這些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這樣可以有效保護好絕密檔案的安全性,這些信息不會被隨意篡改或刪除。與此同時,保存好這部分檔案的原始資料,甄別好檔案工作的真偽,防止有假冒信息冒充絕密信息。這部分信息如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隨意供人查閱。
3.4 對原有的紙質學籍檔案進行存檔
由于計算機及互聯網的應用,導致學校的學籍檔案管理系統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并且電子文件經過篡改不易發現痕跡。這就給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籍檔案信息管理帶來新的挑戰。為了有效保證學籍檔案信息的真實有效,保證這些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在學生對學籍檔案信息進行錄入后,應當將最初的紙質學籍表進行存檔,一旦后期需要查閱和共享時,可以將紙質學籍檔案信息與電子檔案信息相互參照,統一管理。
參考文獻
[1]匡定發. 學生檔案管理失范問題探析[J]. 云南檔案,2015,06:47-51.
[2]胡劍鋒,劉君妍. 普通高校學生學籍檔案信息化芻議[J]. 蘭臺世界,2015,17:93-94.
[3]陳東升. 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制度建設及其信息化探索[J]. 教育研究,2015,09:78-83.
[4]邱建娥. 中學生學籍檔案管理芻議[J]. 浙江檔案,2016,03:62.
[5]田甜. 高校學籍檔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0:12-13.
篇2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效果;途徑
中圖分類號:C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1-0-01
統計學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依靠概率論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所觀察系統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量化分析與總結,推斷與預測,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統計學在許多學科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各種科學試驗中的數據分析,各種社會調查后的匯總處理,同時在工商業及政府的情報決策過程中也有重要意義,比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等一系列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決策與參考數據。統計學作為一門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高校中開設也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日益細化的趨勢,比如描述統計學、分析統計學、技術統計學等等,而且應用也越來越多。但總體來看,統計學的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尤其反應在案例應用與教學模式過于僵化傳統,重理論輕實踐、重講授輕練習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學生學習統計學始終找不到“落腳點”,感覺不到課程學習的意義。
一、提高統計學教學效果途徑的思路分析
1.完善課堂模式,開展差異教學
統計學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1]。因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對于高考生生源往往是“文理兼招”,還有不少屬于職業高中的“對口生”,學生的知識背景相去甚遠。相比之下,理科生的邏輯思維要好于文科生,而對口生的基礎知識則要更加薄弱,尤其是數學知識,而這種知識上的欠缺會直接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能力。比如,普通高中的學生對于統計學中概率與數理統計部分知識都有著較為扎實的掌握,而“對口生”則要差很多。所以面對同一個專業生源不同的幾個班級之時,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口生的授課語言就要盡量基礎化、簡單化,而且對于涉及的數學基礎部分要有意識的強化一下。另外,本身不同學生之間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統計數據的敏感性差異就很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一定要區分對象,力求讓不同的學生群體可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方法。
2.轉變課堂思路,豐富課堂形式
由于統計學知識比較抽象,所以不少教師為了能讓學生學的扎實,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各條定義、定律都是字斟句酌的去分析,爭取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的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學生沒有興趣,過多而且又抽象的案例讓學生難以消化。實際上,統計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統計學課程的魅力,實現高效教學[2,3]。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辟互動教學環節,讓學生時刻感覺自己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的教學時圍繞自己開展的。比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愛好、知識背景的異同把學生相對均勻的分成幾組,教師結合課堂知識拋出主題,然后給每個小組都提出主題中的問題,讓各小組開始思考討論問題去尋找答案。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的指導,最終各小組派代表把結果匯報出來,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針對小組形成的結論讓小組進行答辯。最終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并為每個小組打分。通過這種帶有良性競爭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集體凝聚力被有效的激發出來并轉變為探究學習的動力,所以,對于學生學習統計學有很大的意義。
3.充實課堂環節,引入生動案例
統計學在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應用都非常廣泛,因此生動的案例素材也是不勝枚舉。而我們很多統計學教師則仍然固守陳舊甚至脫離實際的例子來授課,明顯影響了學生聽課積極性。在這方面,教師需要用開放的眼光去搜集課堂案例素材,一方面要求案例選擇與課堂授課聯系要緊密,案例對于課堂教學具有明顯的支撐意義;另一方面要求案例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讓學生有據可循,感覺生動詳實,這樣學生才會感覺學習統計學有意義,才會有動力學習。比如針對學生普遍關心的食堂飯菜質量問題進行調查統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己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調查,以此作為案例來課堂上講解;或者學生非常關心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統計數據及統計方法,并且有選擇的對學生個人就業能力的提高提出相關意見;以及空氣污染方面的統計與學生體育鍛煉相關性方面的統計等都可以作為統計學課堂的案例[3,4]。這些真實發生在學生身邊或者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會非常有效的引起學生的注意,不僅讓學生學到統計學相關的知識,而且也領會到統計學課程的魅力,并且對于個人能力的提高和知識視野的拓寬也有很大的意義。
二、結語
總體來看,統計學教學效果的提高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多環節的問題,一方面是教學思路的轉變,另一方面也有教師本身教學觀念的改進。所以,統計學教學效果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情,需要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和提煉,并且要注意搜集有效的案例,與時俱進的改進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統計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金梅.高職院校統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4(06).
[2]《統計學》案例教學初探[EB].
篇3
關鍵詞:《生物統計學》;案例教學法;生物統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061-02
一、傳統《生物統計學》教學方法效果不佳
《生物統計學》是數理統計的原理在生物科學中的應用,作為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類各專業的基礎課和必修課,在科學研究和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十分重要[1]。學習生物統計學的目的不是使學生掌握統計學的數學原理,而是培養學生運用統計學原理進行試驗設計、選擇正確的方法分析試驗結果以及解釋分析結果。傳統生物統計教學方法為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統計學理論,課后學生做作業;因為教師可以控制課程的內容和進度,所以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但由于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動聽課,沒有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生物統計能力的提高[2]。同時,《生物統計學》中的概念抽象、相互聯系、高度結構化,公式多而難記憶,思維方法特殊[3]。研究表明,運用傳統方法講授《生物統計學》,許多人學習了生物統計學的公式和原理,卻不會應用《生物統計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不能正確地描述數據[4]。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運用傳統的授課方法,在課程結束一到兩年的時間里,學生會忘記《生物統計學》課堂中學過的大部分知識,在實際問題面前一籌莫展。在有限的時間里,生物統計課教師只能講授有限的、最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實踐中學生可能用到的數據分析方法在課堂中不可能全部講授,這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生物統計能力,能夠正確運用課堂中沒有講授的生物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有必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解決傳統生物統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二、案例法教學實踐
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如果學習過程能夠與知識應用的過程結合在一起,則人們會在未來應用時更容易回想起學過的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強[5]。學生通過解決與生產實踐相近的問題,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生物統計學》的重要性,增加學習欲望,通過認真學習,提高生物統計能力,形成正確的統計思維[6]。作為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的一種,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cture)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案例,把學習知識與應用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2]。從2006年起,我們嘗試把案例教學法應用于《生物統計學》教學實踐,經過幾年的實驗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經驗和較好的教學效果。
1.案例的設計與課堂組織。在案例教學法實踐中,學生通過案例解決方案的學習,使他們知道哪些問題是生產實踐感興趣的,如何利用生物統計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案例設計是影響案例法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案例要緊密結合實踐、生動有趣,才會喚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熱情,認為課程“有用”,值得認真學習。設計案例時,我們注意做到兩點。第一,案例均來自對生產實踐的科學研究結果,其知識內容與教學目標相一致;教學實踐發現,有些研究結果的數據量過多,用于課堂教學有一定難度,因此,對數據量進行了刪減。第二,因為課程是由一系列案例構成的,所以以專業知識為主線組織案例,做到知識內容和案例之間前后關聯。在案例教學中,有人認為,教師可以只向學生提供案例,由學生查找解決案例所需要的知識,并找出解答案例的方法,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做有兩個假設,第一,根據問題,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知識,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新知識,第二,學生能夠根據問題需要學會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7]。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掌握了某領域的知識,可以做出正確判斷,如果對某領域沒有任何背景知識,或者理解錯誤,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8]。生物統計學的特點[3]決定了學生必須具有足夠的統計學背景知識,才能正確解決實際問題。由于課程的授課對象是生物統計的初學者,還缺乏生物統計學的思維,而且課時數較少,如動物醫學類《生物統計學》的課時只有32學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沒有讓學生自己查找解決案例的相關知識,而是在上課前就把課程所需要的知識材料都交給每個學生。我們也試驗了只交給大學生案例材料而讓學生找出解決案例的方法,結果幾乎沒有發現有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案例的正確解決方案。教師首先在課堂上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在課堂上通過指導學生解決案例,給學生創造一個自我學習和思考的環境,使學生通過想、做和說學習《生物統計學》知識,引導學生弄清楚應該采用哪種統計方法分析問題,采用該方法原因是什么,以及有沒有其它替代分析方法等。
2.合適的統計學軟件。在生物統計學習過程中,應用合適的統計軟件可以使學生更加關注解決案例過程的學習,真正實現通過實踐學習《生物統計學》,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端正對學習生物統計學意義的認識,提高學習效果,顯著提高學生成績[9,10]。生物統計教學用軟件好求易學易用,功能完備,SAS軟件符合上述兩點要求,而且SAS軟件占統計市場的份額約為80%,使用人數較多,因此,我們選擇SAS軟件作為教學軟件。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由于在案例教學法實踐中應用了統計軟件,學生可以集中精力關注解決案例的過程而不是解決案例時具體的計算過程,一旦學生理解了案例的解決方案,解決具體案例所花費的時間很少,生物統計課后作業也不再是一個負擔,從而使學生生物統計的興趣大幅度提高。
3.教師的課堂指導與學生的主動性。研究表明,對于生物統計學的案例教學法,相對于其它課程,如果教師在問題討論中給予學生較多的指導,有較高的教學熱情,則教學效果較好;教師與學生有效的溝通,把解決案例的相關信息傳遞給學生,拓展學生對學生生物統計學知識的正確理解,激發學生解決案例的熱情[3]。但是,學生能否主動參與解答案例是案例教學法成功的關鍵。因此,在解決案例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此,我們把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比例提高到40%,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言,則平時成績加分。可能其它課程都是傳統授課方法,個別學生上課前沒有認真閱讀教師提供的案例以及教師提供的生物統計學背景知識材料,因此課堂中表現被動。因為一旦有其他學生清楚了案例解決方案,總希望有表現機會,所以教師需要及時發現并對這些學生格外關注,有意識地鼓勵他們發言,使他們也有進步的機會。教學過程中還發現,個別同學不認真思考案例的解決方法,但為了增加平時成績而主動發言,我們采取了對案例解答偏離正確方法的學生只加分、不表揚,而對給出正確案例解答方法的學生,加分的同時予以口頭表揚,有效地抑制了這種風氣。
三、案例法教學效果評估
我們利用課后作業對教學效果進行實時評估,既發現教學的成功和不足,也找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更正學生對知識的誤解。要求學生作業寫出解決案例的完整報告,內容包括解決案例的SAS程序,SAS運行結果,以及結果的解釋等。在教授新內容之前,教師在課堂上對作業進行總結,及時把相關信息反饋給學生。同樣地,期末考試既是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對教學效果的評估,考試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學生解決案例的能力,考試內容有解決案例的相關《生物統計學》概念、SAS過程的語法及SAS運行結果的解讀等。近年來,期末考試基本上杜絕了不及格現象,試卷成績平均超過85分,說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較高,對課程和學習效果較好。
以前本科大學生畢業前夕,《生物統計學》任課教師經常需要幫助學生處理畢業論文的數據資料,應用案例教學法后沒有了這種現象。畢業論文審查中也沒有發現論文中有統計分析方面的錯誤,而且學生能夠正確運用課堂中沒有講授的統計分析方法,說明大學生生物統計的應用能力確實得到了提高。
學生對教學的評估可以反映學生對課程的具體感受,2012年學生對課程的評價中,認為“教師的教學使我理解和掌握了該課程的內容,我覺得有收獲”的學生占90.4%,“教學內容充實,安排合理,重點突出”的占92.9%,“教師授課能理論聯系實際”的占93.6%,“教師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的占94.3%,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是肯定的。
參考文獻:
[1]章元明.生物統計學在農科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高等農業教育.2000,(12):62-69.
[2]Boyle CR.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biostatistics.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1999,7(1).Online:/publications/jse/secure/v7n1/boyle.cfm.
[3]Budé L,Imbos T,vd Wiel MWJ,Broers NJ,Berger MPF.The effect of directive tutor guidance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of statistics on students'perceptions and achievement.Higher Education 2009,57:(23)-36.
[4]Olsen CH.Review of the use of statistics in Infection and Immunity.Infection and Immunity.2003,(71):6689-6692.
[5]Do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Gijbels D.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33-568.
[6]Tiwari A,Lai P,So M,Yuen K.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Medical education.2006,(40):547-554.
[7]Dolmans DHJM,De Grave W,Wolfhagen IHAP,Van Der Vleuten CPM.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Medical education.2005,(39):732-741.
[8]Kirschner PA,Sweller J,Clark RE.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discovery,problem-based,experiential,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41):75-86.
[9]Garfield J.How students learn statistics.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1995,(63):25-34.
篇4
【關鍵詞】教學方法 案例 實踐 創新
【基金項目】大連交通大學教學改革項目(200957)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237-02
一、統計學教學的傳統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統計學作為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課時相對較長,但內容比較多,尤其是學生需要接觸和掌握的指標非常繁多,很容易造成對課程內容的不理解。傳統的統計學教學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但又涉及對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的統計,課堂上只能介紹一些基本的指標概念,而實踐中的指標則需要通過廣泛的閱讀和實際工作去接觸和了解,所以學生在這方面容易產生欠缺。因此,在教學中多加入一些實踐環節或是實施案例教學的方式盡可能多增加指標的示范和介紹來彌補,結合案例進行教學,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目前統計學的教學改革已開展多年,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研究和實施案例教學、實踐教學方法。但是從實際教學中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案例陳舊而且過于復雜
現有的統計學教材中,統計案例多為編寫的案例,甚至是若干年以前陳舊的案例,不能恰當地結合現實經濟環境及統計工作,很難讓學生結合實際靈活運用所學理論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從內容上來看,大部分統計學案例都是有關國民經濟的統計和校內統計調研的報告,也有少數分不同專業結合實際生產、生活的經濟統計分析報告,但都表現為過于展現復雜的統計分析模型,而忽略了基本分析工具的應用,不能很好地為本科階段的統計學學習起到示范作用。
2.忽略了數據搜集的訓練
在信息化時代,我們面臨著海量的數據,數據的搜集成為了統計分析是否成功的關鍵環節。從理論上將,統計分析方法不但能有助于數據的探索和發現,還為描述數據的分析結果提供了具體的方法。但是目前來看,有關統計學的教學與案例編寫中,極少有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數據搜集工作的示范,相關的章節如統計調查和資料的收集也只是簡單介紹理論,忽略了在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數據搜集的訓練。
3.學生實踐練習的方式不能與案例教學有效結合
從統計調查和分析的實踐情況來看,目前主要集中于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校內調研,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做一些和自身的學習、生活相關的調研,隨機抽取部分同學為樣本,進行估計和計算分析,從而掌握統計調查分析的整體工作過程。但是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學生為了迅速完成任務,調查問卷往往是通過相互填寫的方式完成的,數據本身的有效性不高,后續分析工作的實際意義非常小。另一種常見的方式是通過網絡、統計年鑒等渠道收集數據,分析宏觀經濟、股市業績、金融數據等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現象,進而了解統計分析方法與實際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掌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學生由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分析的實際問題,只好通過網絡查找并摘錄已有的論文資料完成作業。因此,如何將案例教學與學生的實踐練習有效結合是目前統計學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二、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路與具體方法
1.案例的選擇與教學實施方案
從教學內容來看,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指標、動態數列、統計指數及抽樣調查這些章節都適合于以案例的方式示范其原理。因此,在課堂講授這些章節之后,引導學生了解和分析案例,并進一步通過練習和模擬實驗的方式深化這些認識,通過“講授案例模擬”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各章節的內容,并掌握統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圖1 統計學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
在選擇案例時,如圖-1所示,要注意案例的類型和專業,根據統計工作的過程和教學進度,選擇合適的案例和模擬實驗,以加深學生的理論知識的理解。一般統計工作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調查、整理和分析。可以根據不同的統計工作階段,選擇合適的案例,并輔以恰當地模擬練習,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的效果。在統計調查階段選擇實踐型的案例,即只布置需要查找的數據類型等任務,指導學生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設計問卷并能進一步對數據的搜集進行實踐練習。第二階段是數據的整理和顯示,在這個階段主要向學生展示描述型的案例,例如國家的統計年報,讓學生了解如何對數據進行分類匯總,進而采用統計圖和統計表等形式將數據顯示出來。第三階段則是數據分析,在這個階段首先要向學生展示實際的一些案例,讓學生尋找問題所在,進而應用分析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在這個階段給學生布置的主要是解題型練習。在這些學習都結束之后,則可以向學生展示綜合性的案例,如對某類社會經濟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并能形成規范性的統計調查報告。
2.考核方式
由于統計調查和分析需要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生的課程安排本來就比較緊張,為提高學生進行實踐的積極性,本課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增加實踐環節的成績比重。新增加的實踐環節部分,主要由學生以小組形式選題進行調查,收集并整理數據,進而做出調查報告。各小組成績為“同學互評成績×50%+教師評閱成績×50%”。其中“同學互評成績”要求以組為單位對其他各組的演講效果進行評價,按各組調查分析內容的邏輯性、條理性以及分析結果的簡潔、明確程度確定分數。“教師評閱成績”主要以問卷設計內容的合理性、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圖表的規范性以及統計分析方法使用的專業性為評價標準給分。
3.考試內容的調整
近年來,國內統計學從重理論研究轉向了以應用為主。因此,教學過程中加入案例分析和模擬試驗練習正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教學方式改變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于考試壓力。所以在考試內容上應做出相應調整,可以考慮取消原有的多選、簡答和填空等題型,而增加案例分析與綜合計算題,這些試題本身并未超出教學大綱的范圍,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增加了難度。主要原因是沒有固定的題目和范圍給學生復習,只能通過平時的努力與靈活掌握所學知識來取得較好的成績,學生過去習慣的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的應試模式失去了作用,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案例式教學方法的創新之處
1.案例與模擬練習的結合
目前統計學教學案例與習題非常繁多,但多數為綜合案例,內容與各章節不對應,或者習題與案例沒有可比性。前述的統計學案例教學實施方案中,統計學案例與模擬實驗的結合恰好對此做了改進,做到每一個案例都對應各章節的教學內容,并且模擬實驗與案例分析有類似之處,既能滿足學生以案例為例進行模擬操作的需要,又通過改變主題促使學生必須親自動手去做才能完成作業。
2.案例教學與考試內容改革的結合
通過案例教學幫助學生對統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又通過考試內容的改革鍛煉學生分析實際問題和理解統計軟件輸出結果的能力。也由于試題內容的靈活性,提高了學生考試的難度,進而增加了學生上課認真學習的動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達到了新的高度。
3.績效評價理論在考核方式中的應用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僅表現在試題內容的變化,而且表現在成績計量方法的改革上。在增加的實踐環節中,成績的計量方式參考了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中的績效評價方法,即參與交叉評價的方式。學生的成績50%來自教師的評價,另外50%則來自各小組的互評,即上級評價與統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避免了上級評價的武斷和片面性,又通過學生自己參與考核提高了積極性,更能公正客觀地反映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總體上來講,提高了學生進行統計調查和分析的積極性,也鍛煉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總結
總體來看,加強統計學的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已經是國內各高校的共同做法。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應用案例式教學方式,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提高,并通過調查分析和報告的撰寫提高了實踐能力。但是在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大趨勢之下,我們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如何結合統計學教學引導學生設計統計軟件、如何指導學生在新的領域應用統計分析方法等,這都是將來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閔素芹,柳會珍.淺析統計學專業創新與實踐教學改革.統計與咨詢.2010.6(44-45)
[2]鄭紅玲.對經管專業統計學實踐教學的探討.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第11期(229-230)
[3]趙艷霞,李宇鵬,王曉巍.改革統計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第4期(157-158)
[4]趙曉芬.關于改進財經類專業統計學實踐教學的思考.教育與職業.2010年第32期(154-156)
[5]胡明禮.關于經管類專業“應用統計學”實踐教學的探討.科技信息.2009.10(4-5)
篇5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職統計學;實踐教學
《統計學原理》是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的是教會學生宏地、直觀地、有條理地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統計學原理》的學習,了解和掌握幾個概念和原理是遠遠不夠的,而應加大分析、判斷力度,突出實用特色,注重統計工作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本質上創造了一種模擬實踐的環境和過程,在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對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和特點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
案例教學,又稱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學生掌握有關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經歷或體驗模擬的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分析和研究,并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方法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二)案例教學的特點
1.以基本知識點為核心。
案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案例幫助學生掌握統計學課程中的要點和難點。基本的知識點是案例教學的支撐點,一個案例可能涉及到一個或多個知識點,因此,案例和知識點之間應該做到明確對應。例如高職《統計學原理》課程的講授內容包括:統計數據的采集方法;數據的整理與顯示方法;統計數據的描述;時間序列分析法;相關與回歸分析法;指數分析法;簡單統計推算方法等。教師在編寫和講解具體案例時,應根據課程的章節與內容要求,緊密結合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和重要知識點,提出問題,收集數據,使每一個案例盡可能包含本所章節所有知識點。
2.以現實環境為背景。
案例教學以現實環境為背景,案例多取材于現實問題,是實際存在或曾經發生過的典型事例,通過研究現實世界中群體現象數量表現出的內在規律,將抽象的概念、原理具體化,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內化,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統計學原理和定理取材于豐富的現實世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真實而典型的素材分析研究和總結規律,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二、高職統計學案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選取合適的統計案例
選取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案例是案例教學的基礎。統計案例應將統計理論知識融于具體實例之中,并且與課本知識點緊密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內容及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構建案例教學的基礎。首先,從教學功能的角度來看,案例教學適合內容比較復雜、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其次,從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性來看,案例要與教材內容密切聯系。脫離了教材內容,偏離了教學主題,就無法達到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目的。同時,案例選擇一定要有現實性和趣味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活生生的案例,才能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促使他們不斷思考。例如對于抽樣推斷、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等基本思想,可以選擇控制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案例來講解,從而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此外,統計學的案例教學中要明確問題,案例選取應當具有明顯的問題導向性,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通過統計分析做出明確的判斷。
(二)適當應用統計分析軟件
在進行統計調查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大量的實際數據,適當地在高職統計案例教學中輔助以統計分析軟件,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案例實踐教學中,有很多可供選擇的統計軟件,比如Excel、SPPS、SAS等應用較廣的統計軟件。這些統計軟件功能非常強大、普及程度很高、而且本身擁有完整的統計分析工具,如描述統計分析工具,方差分析工具,回歸分析工具等,這些分析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對現有數據進行處理;另外,上述統計軟件都帶有很強的模擬工具。大多數概率統計公式都比較抽象,如果需要生動地展示其原理,就可以進行各種數據模擬和試驗,可以處理和分析大量案例數據。
(三)強調學生的實踐參與活動
應用性和實踐性是高職統計學教學的一個突出特征,學生運用統計學中所學基本知識點,通過親自搜集數據,親自嘗試編寫案例,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學達到良好效果的途徑之一。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到本地大型超市和電器商場進行大型的統計調查實踐,通過搜集有關消費者數據和產品數據,對當地的消費市場進行調查和分析。這些調查都以問卷的形式進行,問卷的設計、分發、回收和數據的匯總工作都由學生來完成,而教師負責指導和整體把關。教師則根據每個同學的興趣,成立學習小組,通過布置課外作業的形式,鼓勵學生完成數據的整理工作和統計案例的編寫。除了鼓勵學生組織研究合作小組之外,還可以由任課教師牽頭,組織大型的統計調查活動,就他們所感興趣的現實問題進行實地調查和研究,內容可以涉及校內和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大學生網戀情況調查研究,大學貧困生生活現狀調查等。
(四)注重與所學專業的交融
篇6
[關鍵詞] 統計學 存在問題 教學方法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統計方法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從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到金融、證券、保險等各個單位和部門越來越重視統計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目前統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統計學課程教學的發展和相關人才的培養。
一、統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統計學的重視不夠
一提到統計,很多學生會想到統計局、大量統計數據和統計報表等,覺得枯燥無味,并且認為統計學在工作和生活實際中作用不大,因此重視程度也僅停留在獲得學習內容的表面上,使教師難以在學生不夠重視的情況下,把統計學的知識講清、講透。另外,統計學的知識涉及范圍廣,知識面比較廣,而中專學生的基礎薄弱,統計課程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其中的知識點很豐富,而學生在沒有接觸經濟、金融學、高中數學的相關課程的前提下進行學習,會感到迷茫,無從下手。
2.課程內容的規范性不強
目前使用的統計學專用教材,在教學內容上,多是以統計工作過程為主線,先后介紹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指標、時間數列、指數、相關與回歸、抽樣推斷等內容,不同的教材側重點也不相同。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側重點也不相同,有的教師重視數理統計方法,在抽樣推斷上花大量的時間,而有的教師又側重于傳統統計方法,統計學所涉及的基本知識點很多,重要部分需要精講,教師不同的處理方法有時會造成重點知識的落實不到位。
3.教學方法的單一
教學方法是教學質量種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但從目前來看,統計學的教學方式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接受知識比較被動,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應用還不夠,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比較缺乏。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重視理論傳授,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在這種傳統的統計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學會書本中的理論知識,但不利于學生的統計實際應用能力地的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二、統計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
1.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增強自身素質
教師本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端正學習態度,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習相關的經濟學知識,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多瀏覽一些相關書籍、報紙、雜志、網頁,多關注金融社會經濟動態,有目的的地把教材中理論知識融入到對經濟現象的分析中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分析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在授課之前課結合教材相關內容查找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結合老師的講解,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地閱讀、思考、分析、判斷;教師通過對案例的歸納、整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體的統計分析方法。這樣的課堂模式實際上是統計實踐過程的一種模擬,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教會了學生如何在實踐中探究學習方法。
3.改變教師角色,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新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理論部分內容,教師的講授會令學生覺得很枯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學生熟知的內容或者結合我國的實際來講解,這樣可以轉變課堂沉悶的氣氛,使讓課堂活躍起來,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氛圍里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所講述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加強教學效果。
4.將課堂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所以則在教學中,應適當結合課程內容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對相關專業的課題做市場調查,比如中專生的就業問題、網絡應用的利與弊、學生厭學現象等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抽樣調查,從調查對象的確定、問卷的發放、回收與審核,數據輸入與資料整理,估計與分析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或體會的形成等全部工過程,都有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親力親為參與了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整個過程,鞏固了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學會了理論的應用。
三、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狀況,靈活設計課堂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和貫徹課程內容對學生能力和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信息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建立起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殿國.理論課案例教學與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S1).
[2]楊慧.《軟件工程》課程案例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08,(20).
[3]孫英.案例教學法在中文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3).
篇7
關鍵詞: 案例教學 案例設計 統計學專業 Visual Basic
1.案例教學思想
案例教學模式起源于1920年,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導。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要求,經過交涉精心設計典型案例把學生帶入特定的實際問題中探索研究。[1]案例教學倡導多向、發散型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側重實踐和案例的講解分析,啟迪學生的積極思維[2],并積極參與,引導學生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設計經典的、實用的教學案例成為教學的關鍵問題。
2.案例設計因素
要設計一個好的案例,就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專業相關、難度適中、協作學習、前后聯系等因素。
Visual Basic(以下簡稱VB)案例的選取考慮的第一個因素是專業相關性。VB程序設計課程的授課對象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生對程序設計沒有經過多方面的系統訓練,計算機編程無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加上在當前教材中相關例子基本上是通用的,缺乏專業針對性,致使學生對于程序設計的興趣和主動性不強,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緩解學生對編程的恐懼心理,調動學生用VB編程的興趣,更好地掌握程序設計這一技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我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關注點不同,從教授對象所處的專業角度出發,引入和專業相關的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程序設計的同時,能夠解決自身專業相關的問題。
《統計學》課程可以用Excel和Spss軟件做實驗,通過一些鼠標操作,很容易得到結果,但是這不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這個結果是怎么算出來的,學生不一定能講清楚,這時可以通過VB編程題目鞏固理論知識。比如,做一個演藝界比賽常用的得分程序。通過一個數組輸入各位評委的分數,然后顯示出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最后求得選手的最后得分。這個題目是學生比較接受的,里面用到了《統計學》里的切尾均值,要求界面做得漂亮一點,交互多一點,思考用VB的什么控件,怎么用等問題。在這個案例中學生獲得了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了VB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也跟著提高。
案例選取的第二個考慮因素是難度適中。如果案例設計太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抵觸去做。如計算極差、四分位差、標準差、區間估計,這些是很簡單的數學公式,可以在學習了基本控件后作為案例;假設檢驗的題目,通過輸入題目中的數據,如方差、顯著性水平、大小樣本、選擇是均值或比例或方差檢驗,點擊按鈕,就會出現假設檢驗的結果,是否拒絕原假設等,這類的題目稍微復雜一點,需要用分支語句;作圖是在描述統計中經常用到的,比如畫個直方圖(如圖1),需要用到線、圖形控件,還要考慮坐標的變化。
再如我曾經讓學生觀察紅綠燈,看它們的工作原理,利用Timer模擬紅綠燈的轉換(如圖2-4)。
題目一,模擬一個方向上的紅綠燈轉換;題目二,模擬兩個方向上的紅綠燈轉換。對于第一個題目,學生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爭相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個題目相對復雜,思考到最后有好多學生放棄,沒有吸引力。這說明設計案例時要選擇較簡單,學生較容易完成的題目。
第三個考慮的因素是協作學習。協助意識是計算機編程中不可或缺的。比如模擬紅綠燈,這個案例已經不是很簡單的案例。如果僅憑一人之力,可能完成效果就不是很好。界面要和實際類似,用三種顏色的燈,有倒計時時間的顯示。這個題目涉及的控件比較多,也比較豐富。我要求分組完成,分組的目的是集眾人之力,各抒己見,達到討論、協作學習的目的。選取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案例使用,可以讓學生融入集體、培養集體榮譽感,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很有益。
第四個考慮的因素是前后聯系。知識的應用不是孤立的,案例的設計也不是孤立的,案例本身要前后相關聯。在《統計學》中接觸最多的是調查問卷。我們經常收到紙質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完后要統計各項的數據,這個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已經會了,我們可以用VB設計一個調查問卷,并有統計的功能。
案例一,如圖5、圖6所示,每個題目都是label顯示,選擇的答案放在Text中。直到做完所有的題目,后統計數據時,用計數器實現,并用一個Msgbox顯示。案例二,學習了單選按鈕后,選項可以用單選按鈕顯示,如圖7圖8所示,統計數據用計數器。案例三,學習了多窗體之后,設計一個登錄窗口,如果用戶名密碼輸入正確,就轉到問卷調查窗體;如果三次輸入不正確,就退出。案例之四,學習了數據庫后,所有的選擇都放到數據庫中保存。在設計數據庫結構時要考慮全面。在《統計學》中要分析每個題目各個選項的選擇個數,以便之后的數據分析。在有了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后,對之后部分的分析,也可以用VB編程實現。這些都是統計學專業的學生熟悉的,只要用VB這個工具實現就行。這個案例說明所設計的案例不僅要與統計學專業知識相關聯,案例本身還要相關聯。這個案例還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再如,時間序列數據,可以用VB實現各期移動平均和中心移動平均,需要用到循環語句。在此基礎上,繼續改進程序,計算這個時間序列的指數平滑值,進而預測下一期的值,等等,這是知識前后相關聯的案例。
3.案例教學作用
一方面,用案例程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實戰技能和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興趣,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要想完成每一個案例,就要具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因此這些案例程序促使學生學習、掌握專業相關知識,培養專業素質。
基于專業背景設計的教學案例,使學生認識到程序設計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專業相關的;程序設計不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特長,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勝任程序設計。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內容轉化率。教師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尋求幫助的途徑[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嘗試自主學習,學會協助學習,最終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因此,開展這種基于學科專業相關的案例實踐教學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4.案例教學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教學,在VB課程學習中,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性學習的學習氛圍。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動手能力增強,課間與老師交流的學生越來越多,思考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考試為上機考試,成績比較理想。從教學效果看,我結合專業特色設計相關案例教學是可取的,今后還要進一步研究具有專業特色案例的設計。
參考文獻:
[1]牛月秀.VB程序設計課中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1.8.
[2]王濤.VB教學中案例的選取及應用舉例.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3]朱強、原小艷.結合專業特色改進VB創新設計教學方法.電腦開發與應用,2010.12.
[4]徐祥濤.VB教學案例設計淺析.教育縱橫.
[5]胡晶.VB教學中如何實施案例教學法.內江科技,2011.1.
篇8
此種情形下,我們認為非統計學專業的統計學教學完全可以實施實驗教學,通過實施實驗教學將有利于打破教學中長期固守的“教師講解灌輸,學生呆讀死記”的陳舊模式,從而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辯證統一起來,做到既發揮教師的組織、協調、引導和輔助作用,又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助于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學生對實驗教學的期待也非常高。筆者對2009級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調查,征集學生對《統計學》課程學習的建議,共收集56份文字性建議,其中有35人表示目前教材中案例陳舊,而且脫離實際,老師在教學中如果能以更加貼近實際例子為主,教學效果會更好。一、統計學實驗教學法的特點相比其他實驗教學方法,統計學實驗教學方法有其特點。
(一)以基本知識點為核心
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學科,進行實驗并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通過實驗幫助學生掌握統計學課程中的要點和難點,并訓練他們的統計分析能力才是我們的目的。因此,這要求統計學原理的實驗教學要緊密結合每一個基本的知識點,一個實驗要與一個或多個知識點明確對應。
(二)強調學生的親身參與
由于統計學原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使實驗教學達到好的效果,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們自己搜集數據,用課堂所學的統計理論和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技巧,編寫案例,分析案例。
(三)運用現代化的數據分析技術
充分利用多媒體、錄像、網絡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表現統計學的實驗教學案例。本課程的目標之一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專業的統計分析軟件。目前為止,使用較多的兩個軟件為Excel和SPSS,統計教材中經常有較多的數據,利用軟件可以使教材中的多數內容“還原”,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繁瑣統計學公式的計算背后的“簡單”軟件顯示。
二、實施實驗教學的建議和意見
經過上述討論,對于統計學實驗教學的實施,筆者也提出了自身的建議和意見,這些也都是為了實驗教學可以更好地在學院開展和進行。
(一)實驗教學的內容
實驗教學能否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就是實驗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案例質量,教學過程中實驗的恰當運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選擇案例,并對擬選用的實驗案例進行認真研究。
1.相關老師的課題。可以說,經管類多數課題的研究皆需要一定的調查數據資料作為支撐,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借助于專題調查,就是根據所研究問題性質,設計一個完整的調查問卷,問卷的設計及數據的分析整理過程,完全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達到“師生共享”之目的。
2.可以和相關職能部門合作。目前,經濟管理學院與國家統計局安陽調查大隊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調查大隊的一些專項調查資料,比如2009年度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滿意度調查、以及河南省調查總隊組織的新生代農民工調查電話訪問的工作是由經管學院09級工商管理專業的部分學生進行的。
3.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與學生有關的、學生熟悉的問題作為實驗案例。2010-2011學年第2學期,筆者首次嘗試讓學生分組作實驗的模式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是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愿組成學習團隊,每個團隊成員在5個左右,小組成員共同研究制定一個調查方案,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生活要相關。在所有19個小組的調查問卷中,涉及的領域包含學生消費、旅游、手機使用、網絡使用等方面的問題,這樣做既鍛煉的學生的組織實踐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統計學的積極性。當然,一個調查問卷并不能完整包含統計學原理中的所有知識點。相反,實驗內容應該隨著知識點的變化而改變,筆者的實踐見表1。
(二)實驗教學案例的質量
實驗教學案例質量是實驗教學能否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的教學經驗,甚至教師的教學態度與觀念都對實驗教學案例的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統計方法的選擇與統計數據的類型有著緊密關系,為了了解各種不同數據類型的特點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設計調查問卷時,教師應該對相關調查問題進行全面考慮。既要考慮到問卷的目的,也要考慮到不同數據類型的采集。
由于上述原因,我們認為,一個好的實驗案例的形成,除了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外,還應該與其他專業課老師進行結合,不斷完善,逐漸建立實驗教學團隊,建立案例庫。
(三)傳統教學與實驗教學結合進行
雖然實驗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上的改革,但是實驗教學并不能取代傳統教學,由此才有了實驗教學的課時比重問題。也就是說,實驗教學也需要傳統教學的相互配合。
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科學,而統計學原理則是統計方法的基礎,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講述,這有助于學生掌握系統、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另一方面,統計教學中并非每個問題都能有相應的實驗,很多抽象的概念就無法用案例來展現,只能采用單向灌輸的講授方式,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而且,我們認為,通過統計學的學習,不僅僅是掌握一種認識客觀世界的數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統計學思維,統計學提供了有特色的思考方式,包括均衡思想、從數據進行推斷,以及運用符號等,它們是普遍適用并且強有力的思考方式。應用這些統計學思考的方式的經驗構成了統計能力———在當今這個技術時代日益重要的一種智力,它使人們能批判地閱讀,能識別謬誤,能探察偏見,能估計風險,能提出變通辦法。總之,統計能使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充滿信息的世界。毫不夸張地說,過分的強調應用而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就會改變統計學學科的性質。
篇9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探索案例教學
統計學是一門處理數據的科學,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關數據收集、處理、分析、解釋并從中得出結論的方法,研究的是來自各領域的數據。①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多地希望能夠從大量的數據中總結出一些經驗規律來為未來的決策經營提供依據,統計方法和技術的應用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教育部也將“統計學”列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統計學”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課程,存在嚴重的“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在推進地方性院校向應用型本科學校教學改革,培養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實踐過程中,如何提高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統計學理論的應用能力,成為許多統計學老師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1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學習難度相對較大。
統計學中存在著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涉及到較多的公式和計算,和數學課程有點類似。有些內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數理基礎,例如講到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時,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概率論基礎,了解什么是隨機事件,在此基礎上才能理解什么叫置信水平,為什么在假設檢驗中會犯兩類常見的錯誤,如果學生對置信水平,原假設,備擇假設這些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那么就很難對參數估計,假設檢驗這些統計工具進行靈活應用了。而講到線性回歸時,又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微積分知識,來理解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同時,與其他經濟學理論課程相比,統計學課程更強調邏輯性和推理性,缺乏趣味性,比較枯燥,部分學生不了解統計的用途和作用,認為自己和統計的距離比較遙遠,因而認為學統計學沒有用,因而不想學。
(2)學生數理基礎薄弱,畏難情緒嚴重。
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在招生時是文理兼收的,而且以文科生居多,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較差,之前的微積分,概率論課程學得不太好,因此看到數字和公式較多的統計學,下意識地將其歸類為一門數學課程,認為“這是一門數學課程,我肯定學不會”,產生嚴重的畏難情緒,同時也為自己不學統計學找到了借口。在筆者和學生的交流中,有的學生反映自己碰到數學類的課程必定掛科,所以統計學肯定是學不好的。再加上地方性院校學生一般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不佳,②統計學學的學得不好,也就不足為怪了。
(3)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方法論的課程,其生命力在于應用。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強調理論的講解和統計公式的推導,使用的語言過于過于專業化,④對統計指標背后的統計思想挖掘不夠深入,學生不能理解統計指標背后的統計思想和經濟含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了通過期末考試而死記硬背公式,不能對統計指標所代表的經濟含義進行解釋,也就不能利用統計指標來分析經濟問題了。這無形中也進一步加深了統計學就是一門數學課程的印象。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知識體系不夠全面,在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同樣的案例反復講解于不同的專業,不能選取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最新經濟管理類案例,做到與學生專業的緊密結合,沒有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學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4)教材的選用存在一定難度。
雖然《統計學》的教材很多,但是普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且基本沒有針對經管類學生的專門統計學教材。現行的統計學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點,強調公式與計算,內容深奧不夠通俗,部分案例過于陳舊。賈俊平教授等編著的《統計學》教材教師認為較好,有excel和SPSS的操作步驟,單從學生的反映來看,學生普遍反映該教材的推斷性統計部分公式較多,案例過于陳舊,不具備良好的示范作用,增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畏懼心理。
2提高統計學教學效果的對策
(1)引入案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緊跟時事,精選一些最新與經濟管理類的統計學案例或新聞,通過案例將統計學理論與經濟時事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白統計學在經濟專業中的重要性與應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統計指標的理解。如講到數據的概括性度量時,可以引入統計局公布的最新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對比民眾的吐槽來說明平均數的局限性,從而說明眾數和中位數的適用范圍。也可以通過經典的消費函數來解釋線性回歸方程中的相關概念,深入淺出的解釋線性回歸的基本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感受到統計學確實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2)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統計實踐。
在講解描述性統計學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給予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設計經濟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統計知識,設計調查問卷,選擇合理的調查方式進行調查并收集數據,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撰寫出調查報告。在講解推斷性統計學時可以要求學生自行搜集數據進行預測分析等。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適當增加上機課時,要求學生能夠利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現有的考核方式。
考試作為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一個工具,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傳統的閉卷考試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許多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考前突擊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并不能理解相關的概念和統計指標。而統計學作為一門工具類的學科,更應當注重的應該是學生的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應當改革現有的閉卷考核方式,采取綜合考核的形式。綜合考核應當包括知識體系的考核以及技能考核。知識體系的考核主要包括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和閉卷考試的表現。平時成績的考核一方面從學生聽課及回答問題的表現,另一方面通過Kahoot平臺對學生進行隨堂測驗。技能考核則包括學生的調研報告和平時上機課的表現。調研報告通過分組調研,撰寫調研包括的形式進行考核,上機課則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完成要求的作業,課后撰寫實驗報告。
(4)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實力的體現,是推動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⑤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第一要務是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雙師型”教師具備豐富的經濟常識,綜合素養較高,對行業前沿動態把握準確,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面更能發揮作用,能夠傳授給學生行業中最新的應用性技能,使學生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同時“雙師型”教師閱歷較為豐富,能夠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做到與課本知識行業發展的及時對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語
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方法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調查研究能力,要求學生能夠針對實際問題設計問卷,選擇適當的調查方式搜集數據。二是學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對搜集到的直接或者間接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從中找到規律,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推斷分析,對分析出來的結論能夠進行合理解釋。對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探討從教學觀念到教學過程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都要圍繞著兩個能力的培養來進行。當然,統計學教學中還有很多的問題與困難,統計學教學探索的道路還很漫長,深化教育改革,實現地方院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培養兼具學識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需要學生、老師和學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學院2015年教改項目
注釋
①賈俊平,何曉群,金進勇.統計學(第六版)[M].中國人民出版社,2015.
②劉金龍,張君霞,趙琳琳.不同類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異研究[J].科教文匯,2014.9.
③白日榮,蘇永明.非統計專業統計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教學研究,2007.
④張慧.經管類統計學教學方法的思考[J].科學教育,2014.10.
篇10
關鍵詞:口腔頜面影像;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
實際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模擬或者重現現實中的一些案例場景,使學生⒆約耗扇氤【爸校通過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口腔影像實踐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研究各種成功的或者失敗的臨床案例,總結、歸納出相關疾病的診斷原理和要點,也能夠讓學生通過發散思維來進行思考,拓寬并豐富自己的口腔醫學常識。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校2012級第二學期開設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的口腔專業的33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把學號為單數的16名學生納入對照組,學號為雙數的17名學生納入實驗組。⒍哉兆楹褪笛樽檠生的入學成績及前3個學年的平均成績進行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教師和教材 兩組學生均由本人按照相同的教學大綱進行授課,學時數相同,教材同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第6版。
1.3教學方法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在實踐教學中,對照組應用講授法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應用實際案例教學法。實際案例教學法主要方法為以下幾個階段:①準備階段-教師首選向實驗組學生介紹實際案例教學法使同學了解該方法;然后為學生準備相關疾病的典型臨床案例;引導學生針對該相關疾病查閱文獻資料,獲取相關疾病的臨床表現、病理及影像表現等信息;②討論階段-教師通過多媒體等資料向學生講授相關疾病的臨床案例,提出相關問題,學生分組(每組4~6人)討論形成本組的問題答案,然后各組組長陳述答案并在各組之間進行討論。在各組同學討論中,教師要按照討論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防止偏離相關疾病的主題;③總結階段-討論結束后,教師揭示該疾病的相關問題答案,歸納總結該疾病的理論要點;對整個討論做出合理評價,對存在爭議的問題要解釋清楚;對學生發表觀點的積極性、主動性給予鼓勵,并對回答正確的給予表揚。
1.4評價方法 ①授課完成以后,應用調查問卷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匿名調查,其內容為:激發學習興趣的程度,拓寬學習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同學之間的協作、提高學生表達的能力、增強在臨床中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開拓發散、創新思維的能力等。共發出調查問卷33份,收回33份,有效率為100%;②根據教學大綱應用統一命題對兩組學生進行考試(閉卷式)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采用案例教學法的考試部分占總分值的35分。
1.5統計學分析 整理調查問卷,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應用描述性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2 結果
2.1調查問卷結果 顯示實驗組84.70%的學生認為,應用實際案例教學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拓寬學習思維,較好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協作,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并能增強在臨床中對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相關的創新能力,見表1。
2.2統一命題考試成績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實際案例教學部分的平均成績和總平均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實際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案例的相關資料,或者由教師本人充當患者,向學生陳述病例的臨床癥狀、查體的體征,然后展示該病例的影像圖片及視頻資料等,由學生扮演臨床醫師,依據"患者"的癥狀、體征,聯系影像圖片和視頻資料,分析患者可能的病癥,最后做出診斷結論。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記錄學生提出的觀點以及分析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偏離論題的討論,當學生完成討論并做出結論時,教師要作出簡潔、恰當的總結,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對錯,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使學生記憶深刻,對于正確的給予鼓勵,授課結束時提出該案例的相關疑難問題,讓學生課下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并在下次案例教學時進行問答。按照以上方法培養學生掌握分析實際案例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