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07-11 17:52: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統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

篇1

關鍵詞:統計學 經濟學 產生與發展

原始社會的結繩記事就是一種明顯的統計行為。可以說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統計活動在擁有相同的歷史,而這也充分說明了,統計與經濟歷史悠久。但是統計理論與經濟理論誕生同一時期,而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系。根據歷史發展的趨勢可以看出,經濟學與統計學在發展中互相促進,兩者在未來的發展中存在著巨大的進步空間與交叉可能。

一、統計學與經濟產生與發展

統計學與經濟學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作為獨立學科,兩者發展已經歷經了幾百年,根據兩學科的發展,也都經歷了萌芽階段、形成階段與發展階段。古典時期的統計學共跨越兩個世紀,存在于100年的時間里,而這時刻就是處于萌芽狀態。古典統計學主要包括政治算術、賭博數學與國勢論。這三時期的發展都與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關系。概括而言,在萌芽階段的統計學時期已經產生了將統計活動作為一種理論來總結統計學,而這并不是偶然。而這首先就是因為歐洲各種實踐活動經驗積累已經達到了理論的程度。古典統計學與古典經濟學在共同的環境下不斷完善,同時也不斷的進步。從細致方面來說,古典統計學與古典經濟學存在著這幾個相同之處,首先,產生背景相同,統計學與經濟學的產生都是在早期階段的資本主義國家爭奪的財富,在爭奪海外殖民的時候也被作為爭奪的財富。其次,目的相同,即都是為能夠富強國家財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而產生的。在這樣一個時期,古典經濟學的目的就是追求國家財富。最后,研究的主體相同[1]。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從萌芽發展來看,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市場經濟持續增長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矛盾與社會經濟合計。而在此過程經濟矛盾與社會矛盾共同發展。就統計學與經濟學不同。

在研究統計學與經濟學產生的過程中,兩者可以稱得上是共同生存又共同發展。唯有經過他人的整理,就會覺得有實在感。無論是對于學生都參與的發展的變革過程中,為雙方面的發展存在較大差距。總體上而言,統計學與經濟學相互結合在一起。

二、統計學對經濟發展的運作

從實施的教學來說,如果沒有數字與統計分析,進行經濟分析后就包含了分析與量的發生。可以說,經濟離不開統計學的支持。對于任何經濟學家而言,擅長運用統計資料與方法。

(一)經濟學屬于實證學科

從最初牛頓提出來實驗科學方法,隨后他人在此基礎上開始深入的研究。經濟學已經開始從中世紀的神經教義演繹推理的桎梏脫離出來。經過觀察、經驗、數據與統計方法,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大量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那么經濟學的發展就沒有基礎,也就沒有過程,因而也就難以形成科學的經濟學理論來對相關的經濟學行為進行概括。如果缺乏統計學與統計學實證理念,那么經濟學就很難獲得長遠的發展,也就難以獲得統計學相關理論的支持。

(二)經濟學屬于政策科學

從發展的最初階段,經濟學就是為國家社會經濟政策而服務的。因此,政府政策是經學研究必須面對的。《國富論》的出現標志著經濟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各方面可以看出,經濟學屬于一門政策性的科學。在設計政策的時候需要將量作為分析的根據。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設計與決策以及現代化階段的發展,都需要建立在量的分析基礎上。而這些都是經濟學發展的基礎。在統計學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學的這一項特點,促使統計學極大地促進了統計學的發展,并且統計學為后期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經濟學屬于道德學科

任何學科的發展必須建立在道德評價的基礎上,也就是價值評價與倫理評價。這對于統計學和經濟學來說更是如此。如果沒有量的分析就直接進行價值判斷和倫理判斷,就會使得這種判斷顯得非常蒼白。這種判斷是經濟學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而研究統計學可以為這種研究和判斷引入量的維度。量的維度是建立在研究和判斷的基礎上的。這樣可以有效促進經濟學發展的有根據。注重積雪對社會結構發展的影響。但是這這過程還需要進行統計分析,對社會分層方法也有單純質的分析,可以透視社會的結構功能。

(四)經濟學屬于資源配置科學

研究經濟學的本質就是要將社會資源配置更科學,而這就肯定會涉及到資源配置的方式。與此同時,還會對資源的計量和配置數量進行分析。而這些都需從統計學的角度來分析,來理解,這樣才可以保證經濟配置資源達到最佳的科學化與合理化,同時可以保證各種資源能夠達到最佳的配置狀態。而這些都需要經過統計學分析。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統計學與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具有一定互動性。而這些互動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兩學科的獨立發展,但是又相互的聯系。在了解相關原理與理論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其中發展的規律。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統計學中位教學

如何確定中位數呢?首先是中位數位置的確定,其次是數值大小的問題,在傳統的教學理論中,一般來說分以下兩種情況:

(一)當變量值個數較少且為非連續變量的情況下,則資料不必分組。在未分組資料中,中點位置=(n+1)/2,式中n代表變量值個數。當n為奇數時,中點位置所對應變量值即為中位數;n為偶數時,則中點位置的前后兩個變量值的算術平均值即為中位數。

例如: 有5個人的工資額為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則中點位置為3[=(5+1)/2],中位數即第3個人的工資額700元。如果4個人的工資額為500元、600元、700元、800元,則中位位置為2.5[=(4+1)/2],中位數為第2個人和第3個人工資額的算術平均值650[=(600+700)/2]元。

(二)當變量值個數較多的情況下,無論是連續變量或是非連續變量,則資料一般進行分組。因此在變量數列分組情況下(組距式數列),如何確定中位數呢?在教科書中,確定中位數位置一般采用∑f/2而不用(∑f+1)/2,為什么?對這個問題有以下三種說法:

1.在次數分配數列條件下,如果采用(∑f+1)/2會使采用較小制累計和較大制累計所確定的中位數所在組數不同。

2.對數列中這一中間分割點,如同幾何學中所指不見空間的一點,所以應為(∑f)/2,而不用( ∑ f+1)/2。

3.對連續變量數列的情況用∑f/2,而對非連續變量數列的情況用(∑f+1)/2確定中位數位置。

以上三種觀點的說法對嗎?筆者認為不妥,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為什么?首先上述第一種觀點并不是必然現象,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的《統計基礎》一書,第77頁例4-23為例:

我們通過計算發現,不論采用較小制累計或采用較大制累計,無論采用∑f/2或(∑f+1)/2,可得出其中位數是第5組同樣的結論,不過計算出的中位數的數值不同。因此第一種觀點不能支持的。

第二種觀點,它同樣是一牽強附會的觀點,因為它不符合統計研究和統計方法的宗旨。從統計學研究對象的特點來看,它有四方面主要的特點:1.社會性,統計研究的內容、形式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在社會現象中,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是融為一體的,因此,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是認識現象的前提條件 和基礎依據。2.整體性,即統計研究的對象并非個體現象的數量方面表現,而是總體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看問題應從整體角度出發。3.具體性,統計學研究對象的數量是具體的數量,而不是抽象的數量,它是具體事物在具體時間、地點和條件下的數量表現。4.數量性,統計是研究社會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和數量關系,是在定性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定量研究。再者從統計方法而言,無論是從定性分組的角度,還是綜合指標分析方面考慮,或從大量觀察的方法來看,要求我們分析研究問題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簡單把問題單一化,而應當將質與量有機聯系起來 。

對第三種觀點,更是難以成立,因為不論次數分配數列是否是連續變量,只要沒有一組累計次數正好等于∑f/2,就不影響確立中位數所在組數和數值。

在什么情況下用∑f/2與(∑f+1)/2作為中位數的位置采用插補法計算出兩種不同中位數呢?即當次數分配數列是非連續變量,∑f為偶數,而某一組累計次數正好等于∑f/2時,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例如:如下資料所示

某車間日加工零件數資料如下:

關于中位數位置及數值計算方法有:

1、若采用公式∑f/2,則有∑f/2=56/2=28(人),中位數在第二組;

其數值大小則有Me=L+[(∑f/2-Sm-1)*i]/fm=60+[(56/2-12)*9]/16=69(個)。

2、若采用(∑f+1)/2,則有(∑f+1)/2=(56+1)/2=28.5(人),暫且認為中位數在第三組;則有中位數值為:

Me=L+[(∑f/2-Sm-1)*i]/fm=70+[(56/2-28)/15]*9=70(個)

上述兩種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按照中位數本義,此中位數的具體值應在69~70之間,也即是69.5(個),上述結果也是可以通過觀察看出來的。因此中位數數值在一般情況下,往往通過觀察而定,在無法確定時,才用插補法計算,而近似估計,此法也并不精確,不過是一個估計值。通過上述分析,對中位數確定采用(∑f+1)/2或(n+1)/2更合理。即使采用∑f/2作為參數,也應在使用中分清前提條件,尤其認清中位數中“位”的重要性,以及“數”的來龍去脈,把握好“位”與“數”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專業教學設計;項目課程設計;校企合作平臺;實訓教學體系

一、把握專業職業能力的“四個特征”

1、“動手”與“動腦”。在“動手”與“動腦”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方面,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更多的表現在應具備“動腦”能力。即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斷決策以及各種方案和策劃的制訂、改善、調整、實施的能力。

2、“管物”與“管人”。如果說工程技術類專業畢業生大多面對的是材料和設備等有形物品,而經管類專業畢業生更多的是與“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協調、組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3、“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高職經管類專業畢業生不管是在什么職業崗位上,其所處的環境都是千變萬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標準和程序實施管理過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和管理點都會由于環境和條件的隨時變化而產生許多變量。這就需要管理作業人員具有隨時適應環境,調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單體”與“協同”。從管理的組織原理看,絕大多數的管理項目不可能是“單體”作戰,管理的層級組織注重的是協同效率。因此高職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在組織環境和系統內的合作、服從、交流和領導的職業素質。

二、抓好課程體系開發的三個環節

1、界定行動領域。行動是指職業人在特定職業崗位上根據職業行動目標所進行的職業活動。行動領域是一系列職業行動的集合,其載體是來自企業的工作項目(任務)。界定行動領域是課程體系設計和課程開發的基礎,需要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組織研究小組,在企業第一線進行深入調研。確定行動領域應重點考慮業務范圍的一致性、工作過程的完整性、信息傳輸的便捷性、業務流程的范例性、經營目標的統一性、工作任務的相關性、職業能力的聚合性和產品流動的增值性等原則。

2、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轉化。學習領域是經過教學論加工的行動領域,學習領域即是課程。在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轉化中,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可以是“一對一”的關系,也可以不是。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轉換,應保證教學實施的可行性、行動過程的連續性、行動目標的指向性、行動內容的多維性、工作過程的典型性、知識和能力的相關性以及教學方法的普適性。

3、學習情景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并不排斥職業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機結合。學習情境設計原則包括七個方面:知識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標的特殊性、能力結構的層次性、職業行動的針對性、學習和考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環境和條件的適應性以及職業領域的拓展性。

三、正確處理項目課程教學的“五個關系”

(一)工作過程、工作項目與職業崗位分析的關系

通常,只做職業崗位分析所帶來的問題是,大多數職業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變性和復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業,不同規模和經營范圍其職業崗位設置的差異是很大的,因此,單純建立在職業崗位分析基礎上的課程體系構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據。基于工作過程和工作項目分析并不排斥職業崗位分析,而是二者應做到有機結合。它的具體表述應是:一個具備職業能力的職業人在特定的職業崗位上,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而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項目。這樣職業人通過完成具體工作項目所具備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過程與工作項目的關系

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和工作項目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工作過程與工作項目的關系是鏈條與結點的關系。工作項目體現在工作過程之中,而工作過程和其過程目標的實現則要求具體工作項目的實施,二者的有機合成構成一條完整的“工作鏈”。

(三)工作項目中“大項目”與“小項目”的關系

在高職經管類專業中,有的專業,從專業整體看工作過程比較明顯,如會計、市場營銷專業等,由此,應首先明確工作過程,在此基礎上確定工作項目;而有的專業,如物流管理、國際商務等專業,從專業整體看工作過程不明顯,則首先應確定工作項目,以工作項目的實施排列工作過程,而一個具體工作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又要通過“小工作項目”(工作任務)的完成才能實現其項目目標,這就出現了在課程開發中“大項目”和“小項目”的關系。

(四)工作項目與課程體系的關系

在課程開發中,工作項目與課程體系是對應關系。其中,應把握的要點是,在職業能力和工作過程分析的基礎上,工作任務應和課程相對應,有時一門課程可以對應多項工作任務,但不允許一項工作任務對應多門課程。如果出現此情況,就意味著應對該課程進行解構和重構。如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倉儲設備操作(工作任務)和運輸設備操作(工作任務)分別體現在倉儲業務操作和運輸業務操作兩門課程中,出現這種情況就應經過整合獨立開設“物流設備操作”課程,從而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課程的設置一方面要與工作任務相對應,同時應明確完成該任務,學生應具備的知識點,能力點和職業素質,從而為制訂課程標準和教材開發奠立基礎。

(五)課程教學中專、兼職教師的關系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專業主干課和核心課程的實訓教學應以兼職教師為主”,這樣的要求無疑是經過認真調研,是科學、可行的。但是,應注意的問題是,在課程教學中,專、兼職教師同講一門課程,依據同一個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案。因此,專、兼職教師必須彼此熟悉,相互溝通,雙方的合作應作到“零縫隙”,否則專、兼職教師雖然在課程教學中發揮了各自的專長,但偏離了課程標準,則不可能真正體現工學結合和教學做一體,其教學效率也將大打折扣。

四、構建校企合作的“六個平臺”

1、專業建設平臺。在專業建設平臺上的合作項目應包括:專業和專業方向的開發、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論證、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和論證、專業教學評估、雙證融通教學模式的實施等。對此院校應充分利用企業優勢,依據行業標準,聘請企業領導和專家實實在在參與上述項目實施的全過程。

2、課程開發平臺。在課程開發平臺上的合作項目重點應圍繞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建設是示范專業的主要建設項目,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上述項目的建設必需有企業深度參與。

對此項目負責人應當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選擇并深入典型合作企業,與企業共同開發。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案、共同實施項目教學過程、依托企業選擇真實的工作場景、開發企業管理案例、廣泛匯集企業真實的制度等有關資料等。實踐證明,離開了企業的支撐和幫助,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建設很難達到預期目標,也很難做出示范。

3、實訓教學平臺。根據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精神,“專業的生產性實訓應占實訓教學時數的80%以上”。根據經管類專業實訓教學的特點,生產性實訓應體現在生產過程、生產場景、生產對象、生產方法等方面。在實訓教學平臺上,校企可以通過課程內實訓、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使學生在真實場景和職業崗位上訓練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質,逐漸做到校內教學與企業真實的職業崗位“無縫對接”,并逐漸過度到“訂單培養”,同時為學生就業創造條件。

4、項目研究平臺。項目研究對于校企雙方是雙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專業建設過程中有大量的教學研究項目,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和課程標準、教學管理及其運行機制等。上述教學研究項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臺,請企業專家深度參與,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實性、科學性、代表性和實用性;另一方面,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也必然會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項目,企業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師所具有的科研能力優勢,結合企業需要,真題真做,從而實現校企雙贏。

5、專任教師培養平臺。高職院校的年輕教師普遍缺少企業經歷,從而不具備“雙師素質”和“雙教能力”,這已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瓶頸。在專任教師平臺上,院校的青年教師可以有目的、帶項目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這是教師團隊建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

6、培訓與服務平臺。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員工培訓、技術支持和服務以及項目咨詢等。在培訓與服務平臺上,校企雙方可以根據企業需要共同開發員工培訓和服務項目,共同制訂培訓大綱和實施方案,通過員工培訓和技術服務,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業員工的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師接觸企業實際,提升教學與科研能力的極好機會。

五、實施“五個環節”,建立點、線、面一體化的實訓教學系統

點、線、面一體化的實訓教學系統是指:根據認知規律,構建以“單項能力、崗位能力和綜合能力”,即“點——線——面”為一體的技能訓練系統。

其中,“點”是指崗位單項能力,即在職業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務應具備的單項操作技能,其載體是工作任務鏈的節點,單項能力尚不能完成該工作任務的全部技能操作。“線”是崗位能力,即在特定崗位上,履行職責,根據工作過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備的技能,是單一工作任務鏈上相關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專業綜合能力,即適應輪崗、轉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務鏈相關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點、線、面實訓教學系統的實現方式為:

崗位單項能力=課程實訓+綜合實訓

崗位能力=綜合實訓+頂崗實習

專業綜合能力=頂崗實習

六、建設具有“七個結合”功能的校內實訓基地

1、課程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專業主干課和核心課程內的實訓是指,在該課程中的學時范圍內,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應安排的實訓環節。其形式為企業參觀+校內計算機軟件模擬+沙盤模擬演練+相關設備操作;綜合實訓是指,學生在已經完成專業主干課和核心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為了實現專業的培養目標所進行的綜合訓練,其實現方式應是在真實場景下的生產實訓。在課程實訓和綜合實訓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應力求符合生產性實訓,學時應占總實訓學時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擬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仿真模擬實訓是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訓教學主要形式之一。從目前看,仿真模擬實訓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模擬實訓和沙盤演練模擬實訓。仿真模擬實訓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虛擬了企業真實的經營環境、條件、流程、數據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中關于“建立虛擬工廠和虛擬車間”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擬的實訓過程體現了企業的真實場景和真實的經營過程,尤其是符合經管類專業“實訓應設置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擬實訓應視為生產型實訓。但是在高職經管類有的專業中,實訓過程只依靠仿真模擬是不夠的,應使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經營環境中進行設備操作,接觸到真實的合同、憑證和單據。在項目課程教學中應圍繞一個具體工作任務的完成,將仿真模擬和實際操作訓練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通過訓練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

3、“動手”與“動腦”訓練相結合。“動手”與“動腦”的能力培養體現了經管類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特征。在這里尤其要強調注重學生“動腦” 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國內有的公司開發的“沙盤模擬演練”以及課程教學中的小組活動與研討,典型案例分析等應當在實訓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中給予充分考慮。

4、課程教學與技能取證相結合。“雙證融通”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已經成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在經管類專業中,許多專業的職業資格鑒定充分體現了行業標準,因此雙證書教育既是學生就業的需要,也是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需要。在實踐中,課程教學和職業技能取證在學生的知識和素質培養以及技能訓練中,其內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訓基地所具備的實訓功能和開出的實訓項目也應當與專業職業資格鑒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內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由于條件所限,經管類專業有的實訓項目在校內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必須注重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使“兩個基地”在實訓教學中各自發揮優勢,開發不同的實訓項目,并且互為補充,以滿足實訓教學的要求。

6、校內實訓與對外開放相結合。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示范專業在建設中必須發揮其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因此實訓基地建成后應做到資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向社會開放也可以進一步搞活實訓基地運行機制,創新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資與企業共建相結合。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融入企業資金,做到校企共建將會改變實訓基地的性質,使其具有雙重屬性和不同的服務功能,這對校企雙方是雙贏的。經管類專業在實訓基地建設中應積極尋找與企業合作的機會,積極吸收企業資金,逐漸使實訓基地和企業環境做到“零距離”,雙方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參考文獻

[1]黃克孝.“中等職業教育多元整合式課程模式的開發”研究報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紀職教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項目成果匯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作者自2013年擔任統計學的教學工作,并于2014年底獲批濱州學院教學改革項目—《柔性教育視域下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職業化改革與實踐研究》,將柔性教育理念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在本文中選擇濱州學院2013級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與2014級會計電算化專業統計學成績為實驗對象。   

(二)應用效果濱州學院2013級工商企業管理專業1-3班學生為127人,2014級會公}電算化專業1-8班學生為342人,為消除人數不一致影響,選擇學生成績按分數段分布作為比較對象,如下圖所示,其中2013級的數據系列填充格式為大棋盤,2014級的數據系列填充格式為小網格。

讓學生確立目標成績并制定本學期的學習計劃,在學期末考核前再讓學生陳述本學期的課堂表現成績,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與認知,并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最后將學生的總評成績與考試分析反饋給學生。通過初期確立成績、考核前陳述成績、考核后反饋成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認知到目標的最終完成是需要自己的過程性努力來實現的。   

(三)教學計劃彈性化  

 教學計劃制定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采用更富有彈性的教學計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因而,在經管類專科學生統計學教學計劃制定時,更突出基礎性與應用性,要求所有學生掌握統計學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而對其余內容不做硬性規定,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能力與未來職業需求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在課程設置上,也應改變固定的周課時分散教學,采用集中式授課學習。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隨之進行課程考核,獲取相應學分,并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與職業需求學習新的內容,而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可以利用超星學術視頻等自學系統外加教師的課外輔導繼續學習,掌握之后再進行考核。這樣通過實施差異化教育,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實現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內容模塊化   

通過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打破目前課程體系的“剛”性結構,實現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其基本思路是根據教學內容內部的邏輯性分成相互獨立的學習模塊,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塊學習,以充分實現教學內容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經管類專科學生統計學教學模塊可以分為理論內容模塊和實踐內容模塊。其中,理論教學內容模塊分為基本知識、調查技能、整理技術、分析方法四個模塊;實踐內容模塊分為基礎模塊與應用模塊,基礎模塊主要是數據的錄入與編輯、圖表制作等,應用模塊主要是理論教學中的問題用E' XCe計與SPSS進行操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通過模塊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職業需求定制自己的學習內容,實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性學習。   

(五)教學過程互動化  

 教學過程含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個環節,“教”與“學”要保持合理的互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師教授的實效性。在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后習題要求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答案,并進行講解。實踐教學多為技能訓練內容,由于學生基礎差、操作少等原因,在動手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此要求學生回憶老師操作過程中的具體環節,并就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式提問,適當提示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大膽實踐,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 

篇5

隨著公安邊防部隊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針對每一位機關干部的辦公軟件的操作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2010年和2011年的機關辦事人員公開選拔中,為體現這項工作的嚴肅性、公開性與公平性,我們自行開發的《公安海警學院機關公考演示文稿子系統》,具有用戶注冊、動態隨機出題、考試時間控制、自動判卷、題庫維護、后臺管理、用戶管理等功能。解決了試卷自動生成、答案自動比對、題目自動批閱等難題,使得選拔過程從出題、考試、判卷等程序實現了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二、需求分析

1.系統功能分析

系統主要分為五個模塊:登錄模塊、考試模塊、考題管理模塊、試卷生成模塊、數據庫模塊。

(1)登錄模塊,可選擇考生、教師兩種身份登錄系統。根據各自不同的權限,分別進行各自不同的操作。

(2)考試模塊,為考生進行在線練習和考試之用。考生可以通過該模塊進行自動選題。由于在考試模塊中運用了倒計時功能,考生在使用在線考試時,可以模擬真實考試的情況。考生交卷后可以立即查看自己的考試成績,并且可以查看錯誤原因。

(3)考題管理模塊,教師可在題庫中添加考題,編輯多個得分點和考查點。

(4)試卷生成模塊,教師可以進行試卷的自動生成和手動生成。

(5)數據庫模塊,包括考生信息、考生考試成績、教師賬號信息和所有題目以及答案,在數據庫模塊中進行統一管理。

2.系統功能結構圖

三、系統關鍵技術

1.自動出試卷

(1)功能分析

在系統自動出卷界面中只需要填寫試卷名稱,輸入簡單,中等,難題數量和分數,系統將自動生成一張試卷(每題數量至少為1,0道題無效),當教師填寫的題目數量大于試題庫中所對應類型題目數量的時候,系統會提示“X類型題目 庫存中只有Y(X為題目類型,Y為該類型題數量)”,點擊“確定”進行重新輸入。

(2)核心代碼

Sub UpdateDetail()

CurrentDb.ExeSql "delete from 試卷詳情 where 試卷名稱='" & s試卷名稱 & "'"

Dim rst As New ADODB.Recordset

Dim i

For i = 0 To 2

sql = "select top " & myCount(i) & " * from 題目 where 難易度='" & myArr(i) & "' order by rnd(id)"

Set rst = CurrentDb.OpenRecordset(sql)

With rst

Do Until .EOF Or .BOF

s題目ID = rst("id")

CurrentDb.ExeSql "Insert into 試卷詳情(試卷名稱,題目ID) values ('" & s試卷名稱 & "','" & s題目ID & "')"

.MoveNext

Loop

End With

Next

rst.Close

End Sub

2.自動判卷分析

開始閱卷后,首先根據題號ID在數據庫中檢索到該題目的操作類型的標準答案代碼,打開學生操作文檔,調用該題操作類型的判定函數,如果學生操作文檔的該屬性值與標準答案的屬性值相同,則該小點得分,否則返回分數為零。

(1)邏輯流程

(2)操作類型判斷函數

對每一種操作類型,編寫一個對應的函數來判斷考生答題是否正確。下面給出該系統中一個判斷函數的例子。

①存放試題信息表

表1 試題判斷信息表

②核心代碼

If oPres.Slides(s頁碼).SlideShowTransition.Hidden -1 Then

sXq = sXq & " 未隱藏, 不得分! "

Else

sXq = sXq & " 設置隱藏得分 " & s分數

四、結束語

本文以Powerpoint為研究對象,實現了考官出題、考生練習后的自動閱卷全過程。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解決了對Powerpoint具體操作及分類問題;建立了試題類型庫;對每一類操作建立函數、編寫代碼。這是實現文稿演示系統設計的基礎,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羅呈姣.開放式結構操作類自動閱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陳志國,張瑾.網上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

[3]武優西.開放式考試系統的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2.

篇6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 斑塊 廊道 基質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207-02

1 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在歐洲,“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希伯來文的《圣經》(舊約全書)中,用來描繪具有所羅門王國教堂、城堡和宮殿的耶路撒冷美麗的景色。在德語中,“景觀”(Landschaft)本身的含義是一片或一塊鄉村土地(Turner,1987),但通常被用來描述美麗的鄉村自然風光。景觀生態學起源于中歐和東歐,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德國區域地理學家Troll于1939年創造了“景觀生態學”一詞。他當時認為景觀生態學并不是一門新的學科,或者是科學的新分支,而是綜合研究的特殊觀點。過去的生態學主要研究“垂直關系”,即在一個相對一致均質性的空間內研究植物、動物、大氣、水和土壤之間的關系,而景觀生態學的特殊性則在于它注重研究“水平關系”,即空間單元之間的關系。基于歐洲區域地理學和植被科學研究的傳統,Troll將景觀生態學定義為研究某一景觀中生物群落之間錯綜復雜的因果反饋關系的學科。

德國漢諾威工業大學景觀管理和自然保護研究所的Langer首次對景觀生態學做了系統的理論解釋。他將景觀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相關景觀系統的相互作用、空間組織和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Zoneveld進一步發展了綜合的景觀概念。他認為,景觀生態學是把景觀作為由相互影響的不同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來研究。Vink(1983)強調景觀作為生態系統的載體,是一個控制系統。因此,他將景觀生態學定義為把土地屬性作為客體和變量進行研究,包括對人類要控制的關鍵變量的特殊研究。總之,景觀生態學是新一代的生態學,主要強調異質性,重視尺度性,高度綜合性。

2 景觀生態學分析內涵

在城鄉統籌的綠地系統規劃,區域部分的綠地系統規劃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態方面的規劃與控制;而中心城區綠地的規劃則必須更多的考慮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問題,在融入景觀生態學的思考同時也必須對現有的所有相關規劃作整理以確定可用用地。

2.1 綠地斑塊

城區景觀中一切非線性的綠地,根據其類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城區綠地斑塊是城市綠地系統中最易接觸到的類型,其功能、規模、布局對整個城市綠地系統有最重要的影響。

2.2 綠地廊道

城區景觀中線狀或帶狀的綠地,河流兩側自然林帶、道路兩側綠化帶等都可視作綠地廊道。

景觀大道是貫通整個景區的客流通道,是景區物質、能量、信息內外傳達的走廊,而且是營造景區獨特的審美意境、引導游客醞釀情緒,逐漸進入最佳審美境界的導向空間。旅游景區廊道通常有3種類型:區間廊,指旅游景區與客源地及四周鄰區的各種交通方式、路線與通道;區內廊,指旅游地內部的通道體系;斑內廊,指斑塊之間的聯絡線,如景點的參觀路線。

引景空間(prelude space)是游客從景區以外的空間進入景區之前進行預旅游體驗的特定地帶,是旅游空間與非旅游空間之間的緩沖區域(蘇平等,2001)。引景空間的作用在于營造氛圍,使游客收回思緒,消除雜念,漸入佳境,思想感情乃至身心與主景區的氛圍、內涵逐步接軌,從而融匯到景區的氛圍之中。引景空間在功能上與廊道具有同一性,由于其更多表現為景區與景區外空間之間連接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將其作為區間廊的一種。

2.3 基質

城區景觀中的基質是指城區中城市綠地以外的區域,主要是人工的元素,包括建筑、道路、廣場等組成。

2.4 其它非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分析工作

中心城區綠地的規劃必須更多的考慮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問題,在現狀分析的時候應該同時對現有已編制的控規、地塊征用批準情況、具備改造可能的地塊、相關政策等各方面相關規劃、計劃進行全面仔細的分析,分析出可能調整為綠地的“準綠地地塊”,為合理規劃做好前期準備。

3 景觀生態學在規劃中的應用

3.1 優化整合現狀斑塊

3.1.1 擴大斑塊面積

一般來說,斑塊中能量和礦物營養的總量與其面積成正比,大斑塊比小斑塊擁有更多的動植物和更完整的食物鏈,其生態價值也更高。在規劃中,應將相鄰的各個小斑塊盡量整合為較少數量的大斑塊,

例如可以將相鄰但相對獨立的、現狀較分散的自然生態林地規劃整合為一個較大的生態林地,擴大斑塊面積,提高生態價值。

3.1.2 優化斑塊邊界形狀

斑塊的邊界形狀一般都不是平滑的,而是彎曲凹凸的,具有最小周長面積比的形狀(例如圓形)不利于能量與物質的交換,相反周長面積比越大越有利。在規劃中,應盡可能在滿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擴大周長面積比。

理論上,最佳斑塊形狀應該具有多種生態學效益,通常與“太空船”形態類似,即具有一個近圓形的核心區,彎曲邊界和有利于物種傳播的邊緣指狀突出。(圖1)在規劃中,結合周邊用地狀況與地塊劃分,在易

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應該有意識的將規劃綠地(綠地斑塊)形狀與最佳斑塊形狀靠攏,即在核心區域外爭加邊界長度和邊緣突出部分。(圖2)

3.2 拓展和新建生態廊道

3.2.1 拓展廊道寬度

廊道寬度與其能夠發揮的功能緊密相關,根據研究,12 m是一個關鍵值,廊道寬度在3~12 m時,物種多樣性較低;如果廊道寬度大于12 m,則有內部種開始出現,物種多樣性和豐富度提高。根據研究,廊道寬度在12~600 m寬度范圍內,其生態學意義可分4級定義。(見表1)

在規劃中,結合國家相關規范,融入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提出以下規劃思路。

(1)城市綠地中沿道路景觀綠地、綠地通廊等較窄的綠地廊道應盡量大于12 m;(2)沿重要交通設施廊道的綠地(例如鐵路、高速公路等防護林地),以及次級河流兩側防護林地、自然林地,規劃應不小于30 m,盡量大于60 m,使其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3)重要河流兩側防護林地、自然林地,以及主要山體廊道,在非城市規劃建成區部分應超過100 m,并盡可能的拓寬,創造自然化、物種豐富的景觀結構。

3.2.2 新建生態廊道與踏腳石原理的應用

踏腳石原理簡單來說,即是在斑塊間沒有廊道或難以靠廊道連接的地方,加設一行踏腳石(小斑塊)來增加景觀連接度,并可增加內部種在斑塊間的運動。換而言之,踏腳石原理就是通過連續的小斑塊達成廊道的作用。

在舊城區中,由于建設現狀和改造難度的原因,要想在綠地結構上形成聯系各主要斑塊的生態廊道往往非常困難,這種情形下可以有意識將“踏腳石”以街頭綠地、小游園的形式布置,替代廊道的作用,形成聯系度較好的綠地網絡結構。

4 結語

通過對景觀生態學原理在余杭區綠地系統規劃中的應用分析,可以總結出,在城鄉統籌的綠地系統規劃中應用景觀生態學原理,主要應用于以下三方面。

在規劃目標上,區域層次以區域綠地景觀生態系統優化為目標,在景觀生態分析、綜合評價基礎上,建立優化的空間結構和模式;城區層次上,通過優化或引入新的景觀要素(斑塊、廊道)而調整或構建良好的景觀生態結構,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規劃分析上,應用“斑塊―廊道―基質”的理論幫助分析,區域層次的“斑塊―廊道―基質”是較為宏觀和大規模的生態因子,城區層次的“斑塊―廊道―基質”則是由我們平常所及的綠地、道路綠化等因子所組成。

在規劃手法上,區域層次主要著眼于構建宏觀的、結構上的景觀生態系統;城區層次主要著手于綠地系統的構建和具體斑塊、廊道的處理,例如在綠地斑塊、廊道控制上引入景觀生態學的佳斑塊形狀理論、踏腳石原理等應用理論,優化和創造良好的形態,增加景觀要素的生態價值。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肌酐比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3-0056-0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質量。研究發現,同型半胱氨酸(Hcy)與糖尿病及慢性并發癥密切相關[1]。本文收集我院91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通過測定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標,探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旨在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和早期診治提供相關性啟示。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型糖尿病組91例符合1999年WT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我院2009年8月~2010年2月內分泌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49例,年齡37~89歲,平均年齡(58.31±14.22)歲。分為DPN組51例和非DPN組40例,排除心、肝、腎功能損害者。正常對照組30名來自健康查體者。各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DPN診斷標準:(1)明確的糖尿病病史;(2)有肢體感覺,運動或自主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及體征;(3)神經電生理檢查有異常改變;(4)排除其他神經病變。以上4項均符合者入選DPN組。

1.2 研究方法和檢測指標

所有研究對象禁食12 h后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膽固醇(TC)、Hcy。留取晨尿測定尿白蛋白,尿肌酐。 TC、TG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HbA1c采用高壓液相法(美國BIO-RAD公司的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Hcy的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Hcy檢測儀及原裝配套DS30試劑盒。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濃度分別用速率散射比濁法及酶法測定,尿白蛋白(mg/L)除以尿肌酐(mol/L)所得數值經過單位換算即為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 mg/g)。

1.3 神經肌電圖測定

在采血當日測定脛神經H反射潛伏期,正中神經、尺神經、腓總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正中神經、尺神經、腓腸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測定雙側取平均值,結果判斷參照我院肌電圖室相應的正常值對照表。

1.4 統計學處理

計量數據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包處理。正態分布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變量間的關系采用Spearman直線相關分析。

2 結果

2型糖尿病組與正常對照組年齡、性別無差異;糖尿病組血漿 Hcy水平、UACR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Hcy 12.08±5.55 vs 8.26±1.73(μmol/L)(t = 4.096,P < 0.01);UACR (25.47±11.68)vs(11.21±4.48)(mg/g)(t = 4.454,P < 0.01)。與非DPN組比較,DPN組血漿Hcy水平和UACR明顯增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而兩組間病程、TG、TC、HbA1c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糖尿病患者無論有無周圍神經病變,其血漿Hcy水平與UACR呈正相關(r = 0.651,P < 0.01)。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緩慢,其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在眾多學說中,微血管病變可能是原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非必需氨基酸,為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大量研究證實高Hcy不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2],還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明顯相關。Ambrosch A等[3]研究顯示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在校正了病程、血肌酐、糖化血紅蛋白等因素后,高Hcy水平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獨立危險因子。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組血漿Hcy水平較正常對照組升高,且神經病變患者的血漿Hcy水平顯著高于無神經病變者,提示高Hcy不僅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還與DPN密切相關。有關高Hcy血癥與DPN的多數研究結果表明血漿Hcy水平升高可能是DPN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認為Hcy可能通過對血管及神經的損害作用參與了DPN的形成與發展,包括促進脂質過氧化、降低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影響多種信號因子的轉導等損害微血管內皮細胞[4];Hcy直接損傷神經細胞蛋白質、脂質和核酸,導致細胞壞死或凋亡;高Hcy水平影響相關維生素的吸收,神經營養因子分泌減少,導致神經病變[5,6]。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敏感指標,同時也是全身廣泛微血管病變的標志。由于ACR操作簡單,經濟實用,是監測尿蛋白的可靠方法之一。近年來,國外學者積極推薦應用點時間ACR來評估患者尿蛋白的情況[7]。Elliott等[8]隨訪了1 407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7.3年,振動感覺閾值異常的患者蛋白尿的發生率明顯增高。本研究結果與之相似,DPN組UACR明顯高于非DPN組,提示DPN患者腎臟亦常受累,UACR增高可能是DPN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推測DPN與糖尿病腎病密切相關。DPN與糖尿病腎病共存的原因主要在于兩者共同的發病機制,包括微血管病變、蛋白非酶糖化、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強等。

本研究進一步相關分析還顯示Hcy與UACR顯著相關,國外有研究顯示糖尿病在出現尿微量白蛋白之前已有Hcy水平升高[9],Hcy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推測可能是由于Hcy造成腎臟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和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影響腎血管內皮細胞及腎小球系膜細胞功能,使腎小球電荷屏障、機械屏障受損,囊內壓升高,尿白蛋白排出率增多[10]。

綜上所述,高Hcy血癥可能在DPN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臨床上可通過檢測血清Hcy水平及UACR觀測有無合并DPN。如出現Hcy和(或)UACR異常,有必要常規進行神經肌電圖檢查,早期發現DPN,及時糾正高Hcy血癥及降低尿蛋白的干預治療可能有利于預防和延緩DPN的發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Looker HC,Fagot-Campagna A,Gunter E W,et a1.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nephropathy and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ologia,2003,46(6):766-772.

[2] 吳錦丹,馬建華,葉飛,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2型糖尿病冠心病[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4,20(1):36-38.

[3] Ambrosch A,Dierkes J,Lobmann R,et a1. Relation between Homocysteinaemia and diabetic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ic Medicine,2001,18(3):185-192.

[4] Jin L,Caldwell RB,Li-Masters T,et al. Homocysteine induc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inhibition of arginine transport[J]. J Physiol Pharmacol,2007,58(2):191-206.

[5] Maler JM,Seifert W,Huther G,et al. Homocysteine induces cell death of rat astrocytes in vitro[J]. Neurosci Lett,2003;347(2):85-88.

[6] 蔣雯巍,蔣雨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糖尿病神經病變[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24(9):708.

[7] Christopher-steine L,Petri M,Astor BC,et a1.Urine protein- to-creatinine ratio is a reliable measure of proteinuria in lupus nephritis[J]. J Rheumatol,2004,3l(8):1557-1559.

[8] Elliott J,Tesfaye S,Chaturvedi N,et a1.Large-fiber dysfunction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predicted by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Diabetes Care,2009,32(10):1896-1 900.

[9] Passaro A, D'Elia K, Pareschi PL,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0,23(3):420.

篇8

[關鍵詞] 骨折;創傷;深靜脈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2(a)-0035-04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創傷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有研究顯示,在髖部手術或髖、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DVT發生率可達40%~60%,而在嚴重骨科創傷患者可高達40%~80%[1]。雖DVT多無臨床癥狀,但部分會導致患肢功能障礙,一旦血栓脫落還可導致肺栓死,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認為“血管內皮損傷、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是DVT形成的病理基礎[2]。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HHcy)、炎癥反應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誘發DVT形成重要因素[3-4]。本研究通過檢測骨創傷患者的血清Hcy、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旨在探討其與骨科創傷患者DVT形成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5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骨科收治的圍術期發生DVT的下肢創傷性骨折患者37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齡18~68歲,平均(39.4±14.7)歲;其中骨盆骨折7例,股骨頸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14例,脛、腓骨骨折7例。以同期收治的35例無DVT形成的下肢創傷性骨折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齡21~73歲,平均(38.7±13.9)歲;其中骨盆骨折5例,股骨頸骨折10例,股骨干骨折13例,脛、腓骨骨折7例。所有受試者均對本研究方案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創傷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均在發病后6 h內入院;均經手術治療。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等;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入院前1個月內有感染性疾病史。對所有懷疑DVT的患者均及時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查和(或)下肢靜脈造影檢查,DVT的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制定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5]。除確診DVT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在出院前1 d行下肢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查排除DVT。

1.2 方法

1.2.1 血漿Hcy水平檢測 所有受試者均在術前即刻采集靜脈血3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抗凝管充分混勻,在1 h內分離血漿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Beckman公司,型號AU480)檢測血漿Hcy,Hcy參考值范圍為5.0~15.0 μmol/L。高于15.0 μmol/L即為HHcy,HHcy程度按Hcy水平分為:16~30 μmol/L為輕度,中度>30~100 μmol/L為中度,>100 μmol/L為重度。

1.2.2 血漿hs-CRP水平檢測 所有受試者均在術前即刻及術后24、48 h及1周后空腹時采集靜脈血3 mL,注入含枸櫞酸鈉溶液的試管內,離心機半徑r = 8 cm,轉速為=3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置-70℃冰箱保存,2 h內送檢驗科行hs-CRP水平檢測。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檢測儀器為日本奧林巴斯-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購自Beckman公司,hs-CRP參考值范圍0~10 mg/L。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漿Hcy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漿Hcy水平為(27.06±4.22)μmol/L,對照組為(11.51±3.83)μmol/L,觀察組血漿Hcy水平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t = 14.466,P < 0.01)。

2.2 兩組不同程度HHcy分布情況比較

觀察組33例(89.19%)患者為HHcy,而對照組僅7例(20.00%),觀察組嚴重程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嚴重程度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 = 5.962,P < 0.01)。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程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分布情況比較[n(%)]

2.3 兩組血漿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24 h血漿hs-CRP水平較術前升高,術后48 h進一步升高,且超過術后24 h水平,術后1周時仍高于術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對照組術后24 h血漿hs-CRP水平較術前升高,術后48 h水平較術后24 h水平雖略有升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在術后1周時降至低于術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組間比較,兩組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術后24、48 h及術后1周時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DVT是血液在病理狀態下深靜脈腔內聚集形成血栓,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骨科創傷患者由于創傷、失血致血容量減少、血流緩慢、臥床、手術、止血等多種因素影響極易發生DVT,因此早期識別DVT高危患者、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有助于預防、減少DVT的發生。靜脈血管造影示診斷DVT的“金指標”,但其有創、費用高且操作不便,靜脈彩色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高且為無創檢查,但不便于臨床作為常規篩查,臨床應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Hcy是人體內的一種含硫氨基酸,由Vgeaud于1932年首次發現,在正常機體內其生成和清除保持著動態平衡,飲食習慣及營養因素是對體內Hcy水平最為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因素[6]。已有研究顯示HHcy是導致DVT重要危險因素[3]。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在有DVT的骨科創傷患者中,Hcy水平顯著高于無DVT的患者,合并HHcy的患者比例也高于對照組,且在觀察組中,中重度HHcy患者比例也明顯高于輕度HHcy和Hcy水平正常的患者,顯示HHcy與DVT密切相關。目前認為HHcy導致DVT的可能機制包括Hcy通過自身氧化作用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凋亡或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功能[7];Hcy引發氧化應激反應使一氧化氮(NO)、前列環素合成減少,通過形成Hcy巰基內酯導致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8];Hcy可增加多種凝血因子活性,促進血栓形成;并能抑制血栓調節素激活蛋白C的能力,降低活化蛋白C的抗凝作用;改變內皮細胞表型,干擾纖溶酶原激活物的結合位點,抑制內皮細胞的抗凝作用[9]等。

CRP是一種急性期非抗體性蛋白,在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或受到損傷時,其血漿水平迅速增加,起到激活補體、調理感染等作用,因此其水平增高是體內存在炎癥反應的標志[10]。近年來有研究顯示炎癥因子與凝血反應存在密切關聯。研究還表明CRP可誘導單核細胞表達組織因子(TF),從而啟動機體凝血瀑布反應,繼而產生血栓,此外CRP還能激活補體系統,損傷血管內膜,促進血栓形成[11]。本研究也顯示在觀察組術后各時間段的血漿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本研究通過動態觀察兩組血漿hs-CRP水平變化,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48 h內呈持續性升高,即使術后1周時仍高于術前水平,而對照組顯示其術后早期有所升高,但48 h后開始不再繼續升高,且在術后1周時已降至低于術前水平。上述結果顯示,術后hs-CRP水平均較術前升高,考慮與手術加重機體損傷所致,但經術后處理,對照組水平可逐漸降低,而觀察組仍持續升高可能原因為:①與DVT形成時期有關。宋鑫亮等[12]研究發現hs-CRP水平與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情程度,發生部位及發病的急緩相關,在DVT急性期hs-CRP水平明顯高于亞急性期和慢性期。②HHcy。研究顯示,HHcy損傷血管內皮,刺激炎癥反應,引起炎癥因子IL-6水平升高,均可能使hs-CRP水平升高[13]。因此術后動態監測hs-CRP水平變化不僅有助于識別DVT高危患者,對于hs-CRP水平持續升高的患者應及時行靜脈彩色超聲檢查篩查以早期發現DVT并采取積極防治措施。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HHcy與hs-CRP水平升高與骨科創傷患者DVT發生密切相關,均是導致DVT的危險因素,血漿hs-CRP水平的動態變化可能與DVT形成時間有關,因此對骨科創傷患者檢測Hcy水平,動態觀察hs-CRP水平變化,有助于識別DVT高危患者,對早期發現DVT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Piovella F,Wang CJ,Lu H,et al. Deep-vein thrombosis rates after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Asia.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based on postoperative screening with centrally adjudicated bilateral venography [J]. J Thromb Haemost,2005,3(12):2664-2670.

[2] Kinjo N,Kawanaka H,Akahoshi T,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rtal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J]. Br J Surg,2010,97(6):910-916.

[3] Kokturk N,Kanbay A,Aydogdu M,et al. Hyperhomocysteinemia prevalence among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 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11,17(5):487-493.

[4] Kanz R,Vukovich T,Vormittag R,et al. Thrombosis risk and survival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J]. J Thromb Haemost,2011,9(1):57-63.

[5]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8,23(3):235-238.

[6] Qin X,Huo Y,Langman CB,et al. Folic acid therap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SRD or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meta-analysis [J].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1,6(3):482-488.

[7] 陳春香,曹春芳,宋彩霞.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胰島素水平對人血管內皮細胞凋亡以及Caspase-3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0):1289-1291.

[8] Rius C,Abu-Taha M,Hermenegildo C,et al. Trans-but not cis-resveratrol impairs angiotensin-Ⅱ-mediated vascular inflammation through inhibition of NF-κB activation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upregulation [J]. J Immunol,2010,185(6):3718-3727.

[9] Gradman AH,Basile JN,Carter BL,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in hypertension [J]. J Am Soc Hypertens,2010,4(1):42-50.

[10] Black S,Kushner I,Samols D. C-reactive protein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279(47):48487-48490.

[11] Gremmel T,Ay C,Seidinger D,et al. Soluble p-selectin,D-dimer,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fte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 [J]. J Vasc Surg,2011,54(6):48-55.

[12] 宋鑫亮.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同型半胱氨酸的關系[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11.

篇9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定義;科學性;不精確性;局限性

中圖分類號:F0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1

一、計量經濟學的含義

1.計量經濟學的早期含義

在17世紀時期,計量經濟學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現,但當時,計量經濟學這個專業術語并未出現,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經濟學家在其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計量經濟學的概念。計量經濟學表示經濟學和數學以及統計學的有機統一。在研究中發現在統計學和數學以及經濟學的相互關系中存在著一種規律,發現這個發現的發現者將其命名為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是對理論政治以及純經濟學的主觀抽象法則進行試驗和數據檢驗并由此來將純經濟學最大化的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科學。

1933年,計量經濟學會將計量經濟學定義為:通過經濟學與數學以及統計學的有機統一,以實現經濟問題理論定量與經驗定量相統一的目標。這個定義表現了計量經濟學是由統計學數學以及經濟學共同組成的,缺一不可。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數學在經濟理論領域的應用,也不能籠統得以為是經濟理論問題的簡單統計,只有將三者構建在一起才能發揮出特定的效力。

2.計量經濟學的現代含義

由于計量經濟學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學化經濟理論研究,因此在隨后的經濟理論研究方法的不斷拓展完善中,計量經濟學的含義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其定義變的更加具體也更加具有內涵。第一種定義認為:“計量經濟學是利用統計學和數學的方法來分析經濟學理論數據,將經濟學的經驗理論包含在內一起分析,通過分析來證明經濟理論的正確與否。”第二種定義認為:“計量經濟學的目標是建立經濟模型來分析經濟學中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模型來確定當一個變量發生變化時對其他變量會造成多大影響。使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工具來解決發生在經濟和社會中的變量變化問題,并引導人們對此類問題分析和了解并解決。

小結:發展至今,計量經濟學已經成為經濟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但其基礎和目標并未有多大改變。還是將經濟學和數學以及統計學三者合一共同解決和推斷經濟理論假設的實證研究。不管是哪一門學科都可分為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因此,計量經濟學也可分為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自2008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其后果影響至今。作者認為這不一定是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問題,其可歸結于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問題。由于人們對計量經濟學的濫用和理解的不透徹所以才無法從理論計量經濟學中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計量經濟學的特性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可以說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獨特一面。計量經濟學科學性的標志在于其嚴謹的數學方法邏輯性和正確指向性的統計推斷。當然,對于計量經濟學科學性的質疑也從未間斷過。凱恩斯認為計量經濟學是“統計的煉金術”,“蹩腳的魔術”。他認為計量經濟學到目前為止還算不上科學的研究方法。為此作者統計出了科學標準并表現了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

1.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

首先,科學哲學標準為:邏輯實證主義科學標準: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證實性。包括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和柏林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以及“亨善爾”邏輯主義。證偽主義科學標準。這種證偽主義的基本出發點是證實和證偽之間的邏輯不對稱。凡是可以被證偽的那就不是科學的。

其次,我們可以在計量經濟學中發現邏輯實證主義的特性:重視證實,觀測,反對因果關系的存在,反對理論實體。從計量經濟學中我們更能找到證偽主義科學標準的影子,計量經濟學的作用就在于對原有的經濟理論或問題進行模式分析,不斷假設推斷,通過證實和證偽發掘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這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在計量經濟學中證偽主義科學標準的存在。

2.計量經濟學的不確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計量經濟學具有不精確性。其實這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從基礎來源上來看,龐大的經濟數據本身就具有不精確性,通過計量經濟學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個近似的結果。通過計量經濟學的方法研究,我們能得到一個理想的世界,但未來是否真是如此還有待商榷。統計學也是計量經濟學的構建者之一,這決定了計量經濟學的研究結果是一個隨機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結果還需要共同的努力,這與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并未沖突。

其次,與其它學科一樣,在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和不精確性之外還有其局限性。從研究方法上而言,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經驗實證的模型方法。這既是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和不精確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從經濟學的語言層面而言,以統計學和數學為基礎的計量經濟學的經驗實證的模型語言有著其自帶的局限性。計量經濟學中證偽主義科學標準的存在的氣息太重,這種以不平衡的邏輯為出發點的方法論決定了計量經濟學的局限性。

三、結論與展望

時代在進步,人民富有了,消費提高了,伴隨的經濟危機也爆發了。經濟危機的爆發更加重對計量經濟學的質疑。無法準確預測經濟危機的到來,在解決經濟危機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們疑惑中。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解決經濟問題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夠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夠正確預測經濟的走向,但是計量經濟學中的統計學成分決定了其理想結果之外還存在其他結果。我們應當做的事理解透徹計量經濟學并不濫用。計量經濟學的科學性證明其是科學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經濟領域中變量的變化以及影響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或有制定對策,那么應該會有效的應用計量經濟學。

參考文獻:

[1]洪永激.計量經濟學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經濟研究,2007(5):139-156.

篇10

【關鍵詞】數學 定量

一、相關概念及綜述

(一)、定量分析的概念

經濟學研究方法中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最早起源于近代西歐國家中對自然科學研究,并隨著社會自身的發展和經濟學的光速發展,一度成為社科界研究經濟問題首選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一般從對某種具體的社會現象的假設、理論的實證和對現象變化的預測著手。在定量的分析中研究者更多地運用演繹推理,從一般的假設中推出最后的結論,再對結論進行系統性的檢驗。因此,在研究社會科學中應該集中于“是什么”,并通過數量分析去理解,探求社會互動與發展中的因果聯系。

所謂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數量分析。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正如質是多方面的一樣,事物的量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們只能根據實踐的客觀需要,去把握事物的量。

(二)、定量分析的特點

1.實證性,即定量分析的所采用的方法和最終得出結果是可以檢驗的。定量分析是用與研究相適應的數學方法針對某一特定問題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分析過程的每一個具體的階段和結果都可以用具體的指標表示出來,接受邏輯的和事實的驗證。實證性可以說是定量分析中最本質特征。

2.明確性,定量分析涉及的概念一般都具有確定的定義,并且一般不使用模棱兩可的言語來表述,因而在一般情況下分析不會引起歧義,從而使分析過程與結果容更易理解。

3.客觀性,即無論研究者是誰,只要采用相同的數據和相同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都只會得出相同的結果。

二、經濟學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統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中的統計方法大致可以分為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在經濟學的研究中統計方法的運用的范圍十分的廣泛,可以說統計分析方法是定量研究的基礎,也是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描述統計學是整個統計學的理論基礎和統計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驟,它包括對客觀現象的度量,調查方案的設計,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用圖表方法和數量方法綜合分析統計資料等。推斷統計是現代統計學的核心和統計研究工作的關鍵環節。推斷統計離不開描述統計,只靠描述統計也難以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

(二)趨勢預測分析法。它對同一單位相關經濟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廣義的趨勢預測分析中,即包括在同一時期根據已有的事實測定未知事件的靜態趨勢預測,也包括根據已有的事實測定未來的未知事件的動態趨勢預測。狹義的趨勢預測,僅指動態趨勢的預測。預測方法與個別領域現象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就產生了預測的各個分支,如人口預測、社會預測、經濟預測、政治預測等

(三)相互對比分析法。它通過經濟指標的相互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縱向比較,也可以是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還可以與標準值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差距.進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對比分析法的應用相對簡單,但應用的范圍較為廣泛,凡是涉及多二年以上的數據都可以應用相互對比分析法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為深度分析打下基礎。

(四)數學模型分析法。經濟數學模型是研究分析經濟數量關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經濟理論和經濟現實的中間環節。它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對經濟現實進行簡化,但在主要的本質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經濟現實,所以是經濟現實的抽象。經濟數學模型能起明確思路、加工信息、驗證理論、計算求解、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作用,特別是對量大面廣、相互聯系、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研究,更離不開經濟數學模型的幫助。運用經濟數學建模來分析經濟問題,預測經濟走向,提出經濟對策已是大勢所趨。

三、經濟學中運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定量分析方法的應用使經濟理論政策主張具備了很強的實操性。經濟學的目的在于對現實中各種經濟行為進行指導,這亦是經濟學的生命力的源泉。在經濟學的發展中,定量方法的推進經濟理論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并且走進人們的社會經濟生活。馬歇爾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開創了微觀經濟學的先例,研究了價格、供給、需求、競爭等具體問題,精確地揭示了它們之間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為人們了解價格、供給、需求等變量,制定價格策略、供給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后,凱恩斯科學也大量運用了數學研究方法,才使他的“宏觀經濟學”具有劃時代偉大意義。翻開凱恩斯的全部經濟學有關著作,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沒有定量的研究就不可能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決策依據,沒有定量的研究也不可能使凱恩斯的理論令世人折服。

根據我國目前所處的情況,經濟的分析更加應該側重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制度下資源配置優化配置以及如何使國民經濟長久、健康的有序運行。而國民經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經濟運行呈現出異常復雜的關系,我們必須借助于定量的分析工具,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經濟現象進行系統化的定量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揭示社會發展中經濟的運行規律。也唯其如此,才能進一步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才有改變國家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