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學對“本體”問題之思考

時間:2022-11-16 06:24:00

導語:中西哲學對“本體”問題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西哲學對“本體”問題之思考

20世紀即將結束,當人們回顧這一個世紀的哲學情形時,不免深深感到人們并未擺脫“物自體”,“本體”的困惑和縈繞。

不錯,人們以為早已告別了“物自體”,黑格爾的思辨哲學體系似乎早將康德的“物自體”“消化”掉了:“本質”通過“現象”“顯現”出來,于是有“現象學”——“顯現學”、“現象學”到了現在,胡塞爾揚棄了黑格爾的“辯證的”、“歷史的”“過程”,把“本質”與“現象”統一,看作是“直接的”,無需任何外在的“符號”的介入,“本質”直接地“顯現”出來,這才是“理念”。“消解”辯證的、歷史的“過程”,也就是“消解”“本質”與“現象”的界限,“理念”不是,一個“思辨”的“概念”,而是一種“生活(生命)”的“體驗”;當胡塞爾把一切經驗的、科學的“知識”都“括出去”時,留下的才是最純粹的、最嚴格意義上的“事物”——“回事物本身”竟然是現代現象學奠基人胡塞爾的口號,意味著現代現象學要“顯現”的,和黑格爾一樣,仍是那個“本質”、“本體”、“物自體”?!艾F象學”——“顯現學”并不止于“表象”,恰恰相反,它是對“表象”的一種揚棄,從“本質”的“顯現”來說,現象學正是“本質論”、“本體論”。

于是,從胡塞爾的現象學到海德格爾的“基本本體(存在)論”的過渡就是比較容易的事,因為胡塞爾本也不是停留在“現象”——“表象”上,恰恰相反,他考慮的是把“表象”“括出去”以后留下的“事物本身”的事。

當然,海德格爾不同于胡塞爾,他所理解的“事物本身”不是“理念”,而是“存在”。從“理念”的眼光看,“表象”世界——經驗世界、現實世界總有點那么“不對頭”,它本“不該”是這樣,而“該”是那樣……,所以“理念”的世界,是一個“應該”的世界,是一個“理想”的世界,這一思路,是由康德開始,或更早從柏拉圖開始到胡塞爾是一致的;“存在論(本體論)”的思路則不同,它看出來的世界,是一個存在、本體的世界,即在萬千“表象”、“經驗”世界的后面——或上面……,有一個更深層、更純粹的世界“在”那里。這就是“諸存在者”與“存在”的區分,是由亞里士多德開始了的思路?!袄砟钫摗焙汀按嬖谡摗倍紝Α氨硐蟆薄敖涷灐笔澜缛》穸☉B度,但“理念論”的“本質”在“思想”——“理想”里,是為“思想體”,我們通常所謂“本體”(noumena),就是這個意思;但對“存在論”來說,“本質”不在“思想”里,它是比“表象”更真實的實在,是“實體”(*682???sub-stance)。從這個意義來看,“理念論”強調“主體性”,常對“世界”說“不”;“存在論”則強調“客體性”(不一定是“對象性”),常對“世界”說“是”。

所以“現象學”不光講“現象”,而恰恰是要講“本質”;并不是要拋棄“本體”,而恰恰是要“抓住”“本體”,這樣,它的口號才能是“回到事物本身”。

人為什么會不滿足于“表象”——“經驗”世界?也就是問人為什么不滿足于單純的衣、食、住、行,而總覺得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在”?人不是無緣無故地提出“物自身”、“本體”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提出,是有“理路(由)”,有“根據”的。

康德說,我們的科學——經驗知識,一方面來自“感覺”,由感官接受來的外來信息后被稱作“感覺材料”(sense-data),另一方面有先于感覺的邏輯結構形式,這樣“綜合”起來,我們對“現象”界,就能“把握”住它們的規律。不過在這個領域里我們只是“逆來順受”,并談不到有“物自體”的問題。好在人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認知者),而且還是一個“實踐家”(行動者)。人為什么會行動?人之所以要“做事”,說明了原有的“事”并不合我的“意”,人的“實踐”,蘊含了一個對原有“現實”的“否定”意思在內?!皩嵺`”根據的是“應該”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說,這“事”本不該“這樣”,于是我要“改造”它,使之成為“那樣”?!皯摗钡脑瓌t,意味著有不同于“這樣”的“那樣”(另一個)“事”“在(思想里)。這“另一個”(那樣)的“事”,就成了“應該”的“事”,“本該”的“事”,于是“本來”“該”的“事”就和已經“這樣”了的“事”相區別開來,在“應該”、“本該”的“理想”、“命令”中,“本體”、“本來該的事”、“物自體”的問題就已蘊含在內,聰明人、有哲學頭腦的人就會“感到”這個問題的存在,而有哲學訓練的人就會由此提出一種學說和理論來研討這個問題??档戮褪沁@樣的哲學家。

當然,康德講的是一個“原則”,而無關乎具體的“這樣”或“那樣”的事物,但“這樣”不能“限定”“那樣”在“實踐”、“行動”和“應該”的領域里是非常明顯的。就“原則”來講,現存世界的一切的“這樣”,都“限制”不了“應該”,因而,事實上,“應該”、“理想”上的那個“那樣”,同樣也是“不受限制”的,因而是“不確定的”。沒有任何的“理想藍圖”是十全十美的,因而人類永遠有權(有理由)“行動”、“實踐”,人永遠有“改造”“這個”“世界”的權利。

“理念論”同時顯示這樣一個道理:事物本不像我們“感受”的那樣,所以,恰恰是“物自身”保證了我們“自由”“行動”的權利。如果世界只是像“表象”“顯示”的那樣,則人的一切行動都只有“必然”環節的意義,而無“自由”、“道德”的意義?!拔镒陨怼?、“本體”、“本質”問題的提出,是人的“自由”覺悟的表現,海德格爾把這個問題(不同于“存在者”的“存在”問題)的提出,叫做一件“大事”(Ereignis)。

很多人并不意識到“本質”、“本體”問題的存在,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會提這個問題;然而絕大多數人總會或深或淺地“感受”到這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確實客觀存在。無論憤世嫉俗、揭竿而起,或是消極遁世、浮生如云,或是滄海桑田、世態炎涼,或是金榜題名、衣錦榮歸…….所有一切人生之榮辱窮通,無不揭示出一個大于、強于“表象一經驗”世界的“本體”世界之存在。這是“表象一經驗”世界的“另一面”,是古代希臘人說的“反宇宙”,是一個“他者”。

這個“他者”,不依我的意志為轉移,不是經驗科學的對象,不能成為“知識”,不能為“我”所“用”?!八摺贝笥凇娪凇拔摇?。

“我”是“有時限”的。古代希臘人堅信,“人”是“會死者”。“人”有許多的特性,譬如會說話,會思想……,但最要緊的特性是“人”是“會死者”。海德格爾告訴我們,一旦人有了這個“死”的覺悟,“人”就成了“Dasein”而“Dasein”使“sein”“明”起來,也就是說,使“sein”這個問題明白地提了出來。并不是說,從此人就能夠把握“sein”,構成一套學問,形成一套“科學體系”,來“教導”別人“sein是個什么”。sein、本體、本質、物自身不是經驗科學的對象,早已為康德所揭示,而海德格爾所提出的,乃是這個問題之所以提出的另一個理路(理由、根據):Dasein使sein“明”。“人”只有把自己看作Dasein,有了Dasein的覺悟(發現),就會確認:“有”一個“世界”“在”那里,或者說,有一個“本體”(sein)“在”那里,“本體”即是“在”,即是“物”(Ding)本身。Dasein是受限制的,而sein則“不受限制”,但又并非抽象的,相反它是實實在在的,是“真(理)”(Wahrheit)。

對于“抽象”(abstract)的理論、公式、公理,人們只要“學習”就行,但對于實實在在的“真(理)”,人們只能服從。sein支配著“Dasein”。sein是Dasein的“命運”,Dasein的“命運”掌握在作為“他者”的sein手里。

于是,列維納說,“他者”不是“日月山川”,而首先是“他”“人”、“他人”大于、強于“我”,掌握“我”的“命運”的不是“天地”,而是“他人”,所以他從海德格爾的思路出發,但得出不同的結論:“倫理學”早于“本體論”(存在論ontology),因而“倫理”正是“原物理學”(形而上學,meta-physics)。

西方的哲學從理論的深層次上回到了“倫理學”自然就是我們中國人很愿意看到的,盡管列維納本人不愿意承認這種向東方哲學的靠攏,而認為他的學說能在柏拉圖那里找到淵源,無求于東方。

其實,東方的思想,中因的傳統思想,也并不限于“倫理學”。它的思路,要比柏拉圖、康德的“理念論”更為寬闊些,或許也沒有“存在論”和“理念論”那樣尖銳的對立,但中國的哲學思路,同樣是“形而上”的。

我們漢語用“形而上”來譯希臘的“metaphysics”是非常確切的。希臘文“meta”或為“后”,或為“元(原)”或如海德格爾所釋,為“超越”,是指一種與“physics”,的關系。希臘文這個字或譯“自然”,或譯“生長”,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大概就是“世上(間)”的“萬事萬物”,而所謂“世上(問)”,也就是“地上”,是“屬”“地”的。就中國古代傳統來說,凡“屬地”的都為“形”,是“完成”了的,“完形”了的,“成形”了的;而“不成形”的東西,或“未成形的”東西則只是“象”——“象”是在“天”上的,“天薔象”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古代,“象”和“形”是有區別的?!跋蟆笔恰皻庀蟆保纭帮L聲鶴唳”、“行云流水”,“云”在“天”上,而“水”也是“天”上下來的,“象”是“不受限制”的,猶如希臘古代的???o

“象”不能提供具體的“知識”,因為它“不成形”或“未成形”;但“象”卻為人提供“消息”(message),“預示”著“地上”事物如何“變化”,它是“解釋學”(Hermenutic)研究的課題。在古人看來,“天”、“支配”著“地”、“天垂象”,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象征”,“氣象”為“氣侯”、“征候”,有所“預示”,但不是“確定”的,不可“命名”的?!跋蟆薄盁o名”,因為它“無形”。“無形”不等于“空無”,不是絕對的無,而只是說,“不成形”、“未成形”,實是未“成”、“形”是“成”了的,確定的,可以“命名”的?!吧接暧麃盹L滿樓”,是一種“征候”,所以“象”并不能光靠“視覺”。“形”是“視覺”性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當然也可以摸到、感到,“象”不僅要靠“視覺”,而且要靠“心”(思),所以“象”不僅僅是“感覺”,而且要“心思”、去“領會”它。光是“看”“象”,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象”不能光是被動地(passive)“接受”(accepting,reception),而且要主動地(active)去“領會”、“會”是“會合”、“迎接”(meet),是一種“應”,所以對“象”,不能是“感受”,而是“感應”,這或許就是漢朝人講“天人感應”的原因?!案袘钡脕淼牟皇恰翱茖W知識”,把它當成了“科學”,就成了“偽科學”。

但是關于“象”的“感應”,是“形而上”的,亦即在“形”之“上”的,是對“天”的一種“領會”、“理解”?!靶味蠈W”乃是一種“象學”,而不是“形學”;“象”是“氣象”、“征候”、“消息”,所以也是“氣象學”、“征候學”、“消息學”(解釋學),而不是“物理學”、“自然學”。

在這種“學”的指導下,即有此種哲學意識的人,不僅“看”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而且還要“看”到在這形形色色“后面”或“上面”的“氣候”、“消息”,從“顯”的東西,“看”出“隱”的東西,從“現象”“看”到“本質”、“本體”、“物自體”。一切的藝術作品,作為藝術來說,都是通過“形”來“顯示”(指示,zeigen,showdiscover……)那個“本體”性的“象”,會欣賞的人要從焚高的鞋、齊白石的“蟹”中“看”出它的“意目”“看”出另其中“萬千氣象”就是古人“看”出它的“意思”“看”出那其中“萬千氣象”就是古人說的“氣韻生動”。不能做到這點就會是“視而不見”,“視”只是感官的“見”則是有“心思”“心智”的所以我們說“見識”“見”與“識”不可分的“形”是“視”而“象”才是“見”才是“識”。

“視”、“見”如此“聽”“聞”也是如此“聽”是感覺式的、感官式的,“聞”是心智式,的所以我們把“見”和“聞”連用,“見聞”就不僅是感覺的,也是心智。的所以才有與“視而不見”相應的“聽而不聞”之說。

中國古代哲人告訴我們“大象無形”“大音稀聲”“象”與“音”相應“形”與“聲”相對?!奥暋笔歉杏X式的,“音”則是心智式的。在古代“音”與“言”不分,“言”是“語言”。這樣“音”果然可以“高于”“聲”“音”“顯示”一種“意義”、“消息”和“語言”一樣,在古人看來,一切大聲、小聲的,甚至無聲的(silence)都在“說”些“什么”,都在向人們“傾訴”“請求”“命令”些“什么”,在向人們提供“消息”用“解釋學”的話說都在“傳達”些“什么”,這些“什么”,在古人思想中,就是“天命”、“天道”。所以“道”是“言說”。

然而“道”也是“跡”(軌跡痕跡)在“聞”是“說”在“見”是“跡”故而有“跡象”之說“聞”之“說”不是般經驗科學的“學說”不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而是“本體”、“物自體”向我們“說些”“什么”;“跡象”則既非“圖(繪)畫”(painting)又非一般的“文字”;“圖四”是“形”,“文字”則可以是經驗科學的而“跡象”則在科學上、概念上是“朦朧”的“本體”“物自體”原本是“暗”、是“玄”是個“問題”康德說的“問題性概念”“河圖”“洛書”被認為是古代傳授“本體”性知識的“(天)書”,它的“圖”不是“圖畫”,它的“書”也不是般的“文字”,而正是此無形之像“無聲之音(言)”。這里的“圖畫”不是“形”之“模仿”,這里的“文字”,亦非記錄“有聲之言”,而是記錄了“無聲之言”,是“無字書”,是“天書”這此“軌跡”發出“無聲之音”在向我們“訴說”、“評判”、“請求”、“命令”著些“什么”在向我們傳授著“道”——“無形之音像”“無聲之音(言)”。這樣“象學”“音學”合而為“道口學”。

“道”在“天”上“天”可以是“明”的(白天)也可以是“暗”的(黑夜);但“天”上的“象”因其無“形”而不是確定的,在這個意義上是不清楚的。所以我說海德格爾由-Dasein“明”出來的Sein是個“暗”的、“玄”的東西是一個大“問題”像“黑夜”樣這點是列維納所著重揭示的,海德格爾本人在后來也特別說到“天”、“地”“人”、“神”的“合一”關系。就中國傳統來看,在“天”之“道”如果真的那樣“明”,則不必為“非常道”會“無以名之”,而要“強名之曰‘道’”。老子特別看出了一點,強調“道”之“玄”“妙”(不可言)性,似乎在“天”之“道”被“埋”在了“地”“下”樣。

“天”(日)燭照“地上”一切,使它“明”起來,成為“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但“天”自己只“顯現”為“象”“天”還有“燭照”不到的“地方”(處所)這個“處所”在“地”(之)“下”。所以在古人看來,“道”亦“深”,亦“遠”?!斑h”在“天上”,而“深”入“地下”。然而既“深”且“遠”之“道”,卻支配著“人”之“命運”。

“人”“生”“天”“地”之“間”。“人”或是從“天”上來的(上帝創造人),“人”或是從“地”下來的(地為母胎),或是“天”、“地”之“交”(會)產生的,不論怎樣,“人”都在“天”、“地”的“中間”,頭頂“青天”,足踏“大地”,為人在天地之間,耕耘勞作,立功、立言、立德,都是上承著“天”,下稟著“地”,但“天”、“地”對“人”保持著它們的“神圣性”、“神秘性”,“天”、“地”這種“不可測性”,正是那原始的“本體”之“思”的“激發劑”。古人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山川大地,不禁升起“敬”意,亞里士多德如此,孔子、老子亦復如是,中外古賢哲人概莫能外,所以康德,叔本華才說“人”自然就有一種“形而上”的傾向。

“本體”、“物自身”,合“音”(言)“象”之“道”或“哪”或“暗”其實都是同樣性質的,“明”也好,“暗”也好,它都是“不可限定”、“不可測”的,即不是經驗科學所能把握的,“象”和“音(言)”最終不能完全轉化為“形”和“聲”。無“形”之“象”不確定,無“聲”之“言”又何能“確定”?“天何言哉?”雨露滋潤著草木,“地”何言哉?沃土生長著禾苗?!胺部裳哉f的,都能說清楚”,故“不(可)言說的”(沉默的,silent)則“不(可)清楚”,這正是維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學”之“情結”。

“地”上的、“天”、“地”之“間”的“形形色色”,當然是“明明白白”的,一時不清楚的,慢慢可以讓它清楚起來,一時“無以名之”的,可以按情形給它起個“名”字,但“天”上、“地”下所“隱藏”的那個“本體”、“物自體”、“道”,卻是“原則上”不會“清楚明白”的。不錯,“人”得“天”、“地”之菁華,得“天”(地)獨厚——“上帝之寵兒”、“天之驕子”,有“神而明之”的能力,但“人”不能“避免”(躲避)“黑暗”?!叭恕庇貌恢鹊秸娴摹八馈绷瞬拍堋绑w驗”“黑暗”,那時“人”已無感、無知、無識,“體驗”不出來了;然而日夜之交替,四時之輪轉,無不“提示”著“黑暗”之“存在”及“不可避免”?!昂谝埂敝?,如無半點星光,四周“寂靜”,則如同進入“墳墓”,大自然不給你“提供”任何“信息”,此時如果你是個“失眠者”,則可以親身“感”到這種“境界”,這是一種“混沌”(chaos)的“境界”,列維納以此來提示人們對sein(ilya)的體驗,這是一般人都能體驗得到的。及至第二天清晨,陽光普照大地,則“形”、“聲”一切如“常”;有哲學智慧者,不必患有失眠癥,盡可安睡于夜晚,而可以在陽光普照下,“見”到“天象”,“聞”到“天籟”,“見”到“無形之象”,“聞”到“無聲之言(音)”,這在古人看來,即是“得”“道”。

無論西方人、東方人、中國人都是富有哲思的民族,中國人和西方人一樣,在很古的時候已經開發出這種對“本體”、“物自身”的“形而上”的哲思,從體會的深刻程度來看,可能我們的祖先要勝于西方的古人;不過后來東西方的歷史發展不同,西方人依靠經驗科學的發達以及邏輯學的完善,由經驗科學到“超越”此種學科,而進入“形而上學”的哲思,并由此而運用邏輯推演的方法,使“形而上學”具有“科學”的形態,這是中國哲學后來發展所欠缺的。且不說“哲學一形而上學”作為“科學”一個“超越”形態在近現代所受到的批評及其自身確實存在的缺點,就學科體系之完善及思維之縝密來說,是中國哲學家理應向西方學者學習的地方,但在學習的同時,切莫要把我們傳統中那深入之處丟棄了。

西方人在從“經驗”“上升”為“超越”、“本體”、“本質”時,善于用“驗科學”的方法,有“分析”,有“綜合”,有“感覺材料”,也有“抽象概念”;而中國傳統則往往是“藝術”式的,從“一滴水”“見”“大千世界”(經驗之“全”),從這個意義說,的確更具“審美”、“藝術”的意味。不過中國的傳統往往更多地直接進人“本體”、“本質”、“物自身”、“超越”的“形而上”層次,在這方面,就不是“審美”、“藝術”式的,既不是所謂“具象”的,當然也非“抽象”的。

中國傳統對“本體”、“本質”、“物自身”,這類“問題”的思考方式,就像它思考的“對象”(問題)本身一樣,不是經驗的概念和范疇所能“限定”的,因而“無以名之”,或“強名之”也可以,但不免以偏概全,需要用許多的話來闡釋。

其實西方的哲學也遇到這個問題。哲學對“本體”、“本質”、“物自身”之“思考”,到底是一門什么“學問”(學科、科學)?它和“(經驗)科學”、“宗教”還有“藝術”有何種關系?可能水不會有最后的答案。

學科的困惑,來自其思考“對象”(問題、題目、課題)之困惑?!氨倔w”、“本質”、“物自體”……的困惑,是西方哲學的“世紀”的“困惑”,而擴大開來看,又可能是我們人類的持久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