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傳統色彩的美學論文
時間:2022-09-17 09:57:00
導語:淺析中國傳統色彩的美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五色觀;儒家;道家;色彩審關意識
論文摘要:“五色觀”是我國古代在色彩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它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色彩觀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色彩觀為我國古典色彩關學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
原始時代的人類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中創造了歷史性色彩最純粹的形式。最早發現的原始美術物是距今二萬年前的洞窟巖畫,標志著人類已經用色彩裝飾自己的居住場所,其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用色鮮明濃烈,飽含著原始人類特有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在我國黃河中游發現的石器時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淺穴中,由紅、黃、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們祖先對色彩的掌握和運用邁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戰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中國古典美學思想進入啟蒙階段,以儒道兩家為代表的古典美學思想已經形成,并不斷地推動著“目觀為美”簡單樸素的低層次色彩美感認識向高層次色彩審美認識的發展。幾千年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色彩觀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色彩觀始終貫穿于中華民族色彩審美意識之中。色彩對民族精神的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記錄著民族精神的全部過程。中華民族二干多年形成的色彩體系就是世界獨特的“五色體系”。我們全面系統地了解“五色觀”及其色彩文化內涵,有助于中華民族在全球一體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鮮明的民族色彩個性。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傳統的經典色彩已經面臨數字色彩的挑戰,人類的色彩活動必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弘揚民族色彩文化,開拓豐富色彩表現語言,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一、“五色觀”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傳統民間色彩“五色觀”的形成是繼承遠古人類對單色崇拜,結合中國人自己的宇宙觀——“陰陽五行說”,并與構成世界的其它要素:季節、方位、五臟、五味、五氣逐漸發展而來的。
據史書《周禮》記載:“畫績之事雜五色”,這是目前我國最早關于“五色觀”色彩理論的記載,由此也奠定了我國傳統色彩的美學觀念的形成。它比西方的“七色觀”,“三色觀”都要早上一千余年的時間。在我國洛陽二號殷人墓發掘四幅繪有紅、黃、白、黑的四色畫幔,就充分地證明了我國當時的帛畫已初具“五色”的豐富性。
在中國歷史上關于“五色觀”的記載還有:
《尚書》:“采者,青、黃、赤、白、黑也,言施于繒帛也。”
《老子》:“五色不亂,孰為文彩。”
《莊子》:“五色亂目,使目不明。”
《茍子·勸學》:“目好之五矣。”
《禮記·禮運》:“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
《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何謂“五色”?孔穎達疏:“五色,謂青、赤、黃、白、黑。”劉熙也曾作具體解釋,他在《釋名》中談及他的觀點:“青色為主,生物生長之色;紅色為赤,太陽之色;黃色為光,日光之色;白色為啟,如同化水之色;黑為晦,如同昏暗之色。”
西周時期,已經提出了“正色”和“間色”的色彩概念。南朝染皇侃云:“正謂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謂五方間色也。”間色是正色混合的結果,正色即原色,它與間色和復色相對應,所謂“正色論”即“五原色論”,亦即赤、青、黃、黑、白五原色構成的“五色體系”。古人從色彩實踐中發現五原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純正的顏色,必須從自然界中提取原料才能制作得來,其它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而五色相混卻可得到豐富的間色。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五色廣泛流行,“五色體系”的確立標志著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色彩審美意識,已從原始觀念的積淀中獲得獨立的審美意義。
五色體系的建立對于推動古代色彩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色彩藝術的繁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原色的發現和色彩混合規律的掌握,大大豐富了色彩的色譜和藝術表現力。從此,人們從原始的自然單色概念中解放出來,走向色彩藝術創造的多元化,使色彩的裝飾應用更廣泛地進人社會生活,并注人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文化內涵,如商周時期奴隸制等級制度和宗教禮儀非常嚴格,色彩用作尊卑的標志,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以維護其統治階級的利益。此外,在繪畫和建筑活動中也都有所體現和劃分。據《禮記》記載,“木盈,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土黃圭。”即帝王的房屋柱子用紅色,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用青色,至于百姓只能用土黃色。除了統治階級對“五色觀”的推動作用之外,更多的因素還源自于民間,燒陶與冶銅術的發明,使色彩得到廣泛地應用。從大量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發掘出土的墓室壁畫、帛畫、紡織染色以及陶俑、漆器、銅器上豐富的色彩,可以看出距今二千年前我國的色彩科學技術與色彩裝飾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公務員之家
我國古代進人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以后,色彩藝術觀更趨于成熟。《左傳》對此有明確的論述:“天有六色,發有五色,征為五聲,淫生五疾。”古人把“五色”與“五行”聯系在一起。何謂“五行”?《尚書·洪范》載:“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即水、火、木、金、土五種自然物質,被視為產生萬事萬物本源屬性的五種元素,并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陰陽五行說”將“五行”與自然界中五方、五材、五季、五音、五德、五官、五臟等包括“五色”均配屬其中。“五色”是色彩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結合生百物,五色結合生百色,五色論完全符合五行論的理論。陰陽五行思想,流行頗廣,影響甚大。五行相生,五行相勝的理論滲透到社會、政治、軍事、天文、地理、醫學等各領域,并指導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等一切活動,以后經過不斷發展、推廣,幾千年的文明,一以貫之,鑄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
二、中國傳統禮教對“五色觀”的影響
儒家色彩觀從“禮”的規范出發,最終實現“仁”的目的,極力維護周時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為正色,把其它色定為間色,并賦予尊卑,貴賤等級的象征意義,分別代表君臣民上下關系,色彩裝飾不可混淆,更不可顛倒,孔子斥責齊恒公“惡紫奪朱”,實際意義是認為間色紫奪走了正色赤的地位,奪正為不“仁”,違背了禮字規范。他認為“白當正白,黑當正黑”。傳統中國畫據此發展形成了“計白當黑”的繪畫理論。《禮記·玉藻》記載:“衣正色,裳間色”。鄭玄注:“謂冕服玄上繅下”。孔穎達疏:“玄是天色,故為正。臻是地色,赤黃之雜,故為間色”。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中說:“度爵而制服,量祿而用才,飲食有量,衣服有制,宮室有度……雖有賢才美體,無其爵不敢服其服。”《后漢書·服制》也載:“尊工貴工,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孔子極力提倡中庸哲學,“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雍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觀念在色彩上體現為“文質彬彬”的適度的色彩裝飾。孔子在《論語·雍也》中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所謂“文質彬彬”,“文”即文采,外部裝飾的形式美,“質”即實質,內部精神的內容美,“彬彬”即配合適宜。孔子認為文勝質不美,質勝文也不美,過分的外部裝飾則嘩眾取寵,名不符實,缺少裝飾則平淡乏味無興趣。“文質彬彬”最初是孔子對君子人品提出的要求,但進而被解釋為藝術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現在色彩上必須符合“配合適宜”的審美價值標準。
“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學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即用色彩暗示人的美德,這一象征性的手法在后世中國色彩藝術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儒家雖然沒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可以從儒家審美的“比德”觀念中得到啟示。茍子的以玉比德說:“子貢問于孔子日:‘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孔子日:‘……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并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運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日: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一。(《茍子法行》)在孔子之前管子也有論水玉之美:“視之黑而自,精也~鮮而不垢,潔也~茂華光澤,并同而不相陵,容也”。在玉質與道德的相互比照中,玉負載了超越自身自然品質的道德意義,成為美和善的表征,理想人格的化身。從此,“以玉比德”成為后世廣泛認同的社會觀念,藝術被儒家賦予了人格意韻。乃以自然事物比擬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從儒家色彩的觀念看來,色彩之所以美,是因為色彩的裝飾暗示人的美德,從色彩的裝飾中可以發現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這種類比思維方式對中國色彩藝術形成特定的象征意義和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無疑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我國戲劇臉譜色彩斑斕,不同色彩化妝賦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如:紅色表示忠勇,黃色表示剛猛,黑色表示剛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詐陰險。儒家“比德”思想直接影響民族色彩觀念。如:中華民族崇尚紅色,是因為紅色象征喜慶、吉祥、莊嚴的品格。人逢喜慶,都要用紅色來裝飾;新娘穿紅色禮服,新郎佩帶紅花。人走運了,稱為“紅運”;受上級重用者為“紅人”;古代稱美麗女子為“紅顏”;相傳神農氏為炎帝,炎者紅也;劉邦興漢,自稱“赤帝之子”,正是因為“紅色”的類比在中國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義。
儒家色彩美學思想把色彩美與“仁”、“德”、“善”融合一體,在當時是先進的理念,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中國的色彩觀受道家的影響要更多一些。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對于藝術的態度,不同于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藝術的社會功能,將藝術與禮樂結合,而道家與墨子為代表的“墨家”“非樂”的觀點相接近,否定藝術。如老子把社會的爭亂歸罪于五音、五色、五味等藝術活動與享受,他認為藝術帶來了五官功能的退化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毀壞.給社會造成災難。莊子反對藝術的態度比老子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認為“文滅質,博溺心”.“文”帶來了感覺的退化和情欲的增加,“博”則破壞了心地的純潔,帶來了爭名奪利和虛偽奸詐,竭力鼓吹“無為~無欲”“無知”,只有拋棄音樂樂器,毀掉文章彩繪,才能恢復耳目聰明,實現盛世理想。老莊一方面否定藝術美.但另一方面又肯定自然美,應該肯定道家對自然美的認識,比起儒家將自然的審美束縛于倫理禮義之下的見解,顯然有了一大進步。
由于道家主張淡泊無為的思想,所以道家的色彩主張“無色而五色成焉”,“澹然夫極而眾美從之”(《刻忌》),體現在藝術上追求無色之美,以無色之感為最美,所謂“至音不叫”,“至言不文”,“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天地》)。道家崇尚自然,反對雕琢,反對五彩。道家的“道法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凈之美的色彩觀對中國繪畫色彩觀,特別是對文人畫家的色彩美學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淮南子·原道訓》載:“色者,自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這里的“自”為“無色,無形”。它與“無色中的青、黃、赤、自、黑中的“自”是不同的哲學概念。前者為虛無,后者為色彩的視覺形象道家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一,而無是最基本的,無就是“道”。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實出于虛,有無相生,虛實相宜。按照道家的這一觀點解釋,自(無色)和五色應該是統一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但是無色是本質,“五色生于無色”。五色與自(無色)相生、相和。
道家選擇黑色為道的象征色彩,認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老子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為玄,因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產生萬物的功能,顯然天之色一玄(黑)也自當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將黑列為眾色之首,并選擇黑色作為道的象征之色。道家的建筑以及服色多用黑色。陰陽高于萬物,黑自高于五色。道家對黑色的審美態度直接影響到中國繪畫的色彩美學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國繪畫中的造型地位。
中國文人畫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會現實,有的學道參禪,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對黑色更為崇拜,主張“黑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運用墨色之變化.強調神韻;用墨“寫胸中逸氣”,追求以墨造型達到舍形而悅影.舍質而趨靈的高度的藝術境界。張彥遠最先確認墨的正統:“運墨而五色具”,席卷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又放棄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因而中國黑白色彩的水墨山水畫整體呈現了深邃卻也荒寒之境。中國畫色彩是哲學色彩觀,在宇宙論的深處,講陰陽向背、飄然出塵。靜默如禪、空靈如水的中國畫色彩開辟了中國文人的第二世界(本體的心靈世界)。這是中國人后退深藏出世以求靈魂平息安寧的表達。
中國色彩尤其是“五色觀”色彩理論的形成并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不僅支配了我們藝術風格的形成,同時也廣泛地影響著當時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宗教、禮儀等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東方色彩文化體系。
- 上一篇:縣安監局安全生產主要工作上半年總結及下半年部署
- 下一篇:剖析企業績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