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與社會習俗的抗爭淺議論文
時間:2022-01-20 11:09:00
導語:人性與社會習俗的抗爭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托馬斯·哈代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不被同代人理解而招來不少非議,但被公認為是哈代最突出的兩部小說。近年來西方出現了一股哈代熱,說明哈代的作品中蘊藏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還大有研究的余地,而且人們的思維總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前進。他的這兩部杰作表現了人性同社會習俗的抗爭。
《苔絲》向傳統的貞操觀念提出了挑戰,否定了男性中心的絕對化貞操觀,揭露了它的不公平和造成的危害。《裘德》表現了主人公為實現對事業和對愛情的追求,與當時社會制度和風習進行的堅韌不拔的抗爭。哈代雖然因不被同代人理解而遭到不少非議,但在百年后的今天,卻以這兩部奇書立下了不朽的名聲。
【關鍵詞】人性社會習俗抗爭
ResistanceoftheHumanNatureagainsttheSocialConventionsandCustoms
ThomasHardyandHisNovelsTessoftheD’UrbervillesandJudetheObscure
托馬斯·哈代(1840—1928)是小說家、詩人,是跨世紀的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勢力深入農村經濟生活后,英國宗法制農村的巨大變化以及資本主義制度下鄉鎮人民的悲慘命運。所寫作品對人民貧窮不幸生活充滿同情,對資產階級文明,道德,宗教等觀念作了深刻的揭露,具有不可否認的社會意義。他的小說往往遭到當時資產階級評論界的攻擊。
他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不被同代人理解而招來不少非議,但被公認為是哈代最突出的兩部小說。近年來西方出現了一股哈代熱,他的這兩部小說一再出版。特別是在發表百年后的時候,在倫敦和哈代的家鄉多塞特郡舉行了很多關于哈代及其作品的座談會、文學沙龍和慶祝活動。當然這不是老調重談,總有某種新意。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哈代的作品中蘊藏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還大有研究的余地;二是人們的思維總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前進。托馬斯·哈代可能是本世紀英國最富有觀察力、造詣最深的小說家之一。他的著名杰作《苔絲》和《裘德》表現了人性同社會習俗的抗爭。
對于這樣一位在英國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這篇論文不能夠論及他的所有作品。因此本文的論述集中于哈代的著名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評述他的思想、婚姻觀、宗教觀以及寫作的藝術風格。這兩部小說通過優美的的自然風景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動人的故事情節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十九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性和空虛、丑惡的本質。
哈代善于細致深入地刻畫人物復雜的內心活動。人物形象豐滿,風格多樣化,自然景物描寫富有詩意,語言機智詼諧,在英國文學史上是一位藝術造詣較高的作家。
哈代在創作《苔絲》時正置盛年,在英國文壇已頗有名氣。但數年中在期刊上發表連載小說時為了俯就出版商和中產階級的要求,他不得不長期壓抑自己的創作靈感、違心地做出藝術上的妥協,他因此感到痛苦。“他只想把一連串真正互相聯貫的想法用藝術形式整理出來而發表問世。”(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張若谷譯,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頁)1888年秋,他開始寫作《苔絲》。1891年11月,幾經周折才得以發表。
《苔絲》講述的是一個失身女子憤然殺死誘奸者,替自己報仇雪恨的故事。這類故事在英國文學漫長的歷史中被講無數次了。而哈代在重敘這個老故事的時候,巧妙地注入了他個人的天才和維多利亞時代特有的涵義,使這部作品成為一幅生動真實的十九世紀英國農村的畫卷,成為一部維多利亞時代沒落的歷史。讀者在為女主人公的個人悲劇感嘆時,可以深切地意識到映襯其后的整整一個時代的悲劇:鄉村逐步隨工業革命的侵蝕毀滅;飛速發展的科學擊碎了基督教千余年來的精神統治,卻沒給流離失所的人性提供一個新的精神家園;而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則繼續冷漠無情地釀造人間慘事。哈代以現實的文筆,寫下了這場悲劇,揭示出苔絲的不幸命運的操縱者不只是弄人的造化,更是她所處的社會、經濟、政治和階級地位,還有當時虛偽的社會道德,尤其是頑固的婦女貞操觀念。苔絲的命運,事實上也是“英國農民階層的滅亡”。“一個純潔的女人”,在貞操觀念很重的華夏古國,對這個問題的探討也不是毫無意義的。“純潔”,哈代用這個詞,向傳統的貞操觀念提出了挑戰,否定了男性中心的絕對化貞操觀,揭露了它的不公平和造成的危害。
哈代雖因《苔絲》受挫而沮喪,卻沒放棄以真實坦率的態度來反映人生的信念。相反,他言猶未盡,1895年又出版了另一部驚人駭世的反陳規陋習之作《無名的裘德》,將犀利的筆鋒直指一些傳統的社會觀念,結果引起未曾預見的攻擊。這場狂風暴雨終于使小說家哈代偃旗息鼓,退出了小說創作的戰場。《裘德》中男女角色的對換既是對維多利亞時代男尊女卑舊禮教的嚴重挑戰,也是對西方文學傳統的一大變更。西方文學傳統中的婦女形象似乎就定型為男性的犧牲品。哈代在《苔絲》的創作中也繼承了這一文學傳統,雖因仗義為弱女子直抒不平而頗受微詞,到底還是被勉強接受下來。但《裘德》中的男主人公卻是一個被欺凌被侮辱的弱者;而無論就精神還是就肉體而言,那兩個女子倒成了地地道道的強者。《裘德》中對傳統婚姻觀的質疑也招致了維多利亞時代評論家的譴責。《裘德》備受攻擊,還因為它揭露了宗教的虛妄殘酷,鞭撻了維多利亞時代陳腐的教育體制。《裘德》表現了主人公為實現對事業和對愛情的追求,與當時社會制度和風習進行的堅韌不拔的抗爭。裘德最終對學院和宗教的徹底失望正是哈代對這個社會最有力的批判。
哈代的創作時期正是一個變化與危機的時期。事實上,當代社會中的許多問題,在維多利亞王朝時代就已顯露出來。當時,英國的社會結構正經歷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由此而產生了各種尖銳的矛盾與嚴重的危機。《苔絲》和《裘德》反映了作者對當時一些最嚴峻的問題的關切和同情。哈代在書中描繪了新興的工業化與都市文明,給古老、鄉土的威塞克斯地區的沖擊,揭露了禁錮人們思想,強調忠貞、純潔,壓抑婦女社會地位的虛偽道德。書中涉及的又一主題,是當宗教不再提供可以被接受的行為準則時,人們應如何生活,這也是當時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安吉爾和裘德都是這個時代典型的年輕人,他們受到了充分的啟蒙,反對傳統的陳規禮法,卻又不能為自己找出新的道德標準來,因而與他們所處的社會極不相融。《苔絲》和《裘德》是最早對這個主題進行探討的作品,它觀察和研究了現代社會中,精神和道德思想的孤立所產生的結果。當然,《苔絲》和《裘德》是小說,不是道德教科書,沒有系統化地研究倫理道德問題,而與書中人物的行動沖突的觀念和情感,則是以這些問題為背景展開的。
哈代是維多利亞時代獨具風格的一代文豪。他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信仰危機,目睹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遷,在辛酸痛苦的現實中漸漸蘇醒了對社會、宗教甚至婚姻的夢想;他洞察人生百態,看穿軟紅十丈,卻不肯將自己歸入悲觀厭世的行列,而是以真實坦率、飽含同情的筆法寫就《德伯家的苔絲》和《無名的裘德》。雖然因不被同代人理解而遭到不少非議,但在百年后的今天,哈代卻以這兩部奇書立下了不朽的名聲。
- 上一篇:中學校長年度履職報告
- 下一篇:論新農村構建形勢下生產資料多元監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