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安全的幾點對策芻議論文
時間:2022-01-08 10:17:00
導語:我國糧食安全的幾點對策芻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安全,是個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著龐大人口的國度,糧食安全問題有著比任何國家都重要的意義。以來的全球糧食市場的表現為:糧食生產無法滿足旺盛的消費,世界糧食市場的供求關系日益緊張,整體庫存急劇下降,截至3月底,世界庫存量已降到53天,全球糧價持續攀升,圍繞著有限的糧食資源的爭奪逐漸展開。據統計,近幾年來全球糧食生產年均增長幅度僅為0.4%,而年均消費卻增長了1%左右,預計未來5~10年間全球糧食價格將有可能上漲10%~20%,糧食市場波動將進一步加劇。中國是人口大國,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我們基本上達到了糧食自給。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為此,國務院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使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201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000億公斤以上,2020年達到5400億公斤以上。貫徹落實《綱要》,達到預定的宏偉目標,應該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以來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一、完善糧食收購機制,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農民的“收入安全”與“糧食安全”互相制約,沒有農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達到“糧食安全”?,F在很多農民種糧沒有什么積極性,關鍵在種糧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達到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農業投入252.5億元,直接補貼給農民,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三次提高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兩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戶農民甚至連自己的補貼是怎樣算出來的都不知道,很多農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糧農種糧積極性下降,導致技術推廣不暢,種糧效益難以提高,所以有關部門還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礎上,扎實研究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如何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保證糧食補貼落實到每個農民手中。
有的人認為:按農民向國家交售糧食的數量對農民進行補貼,更有利于調動那些真正種植糧食的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讓國家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也有人認為:改成了按交糧量來發放補貼,腐敗的空間會猛增,有糧的農民可能一斤糧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關系的糧販子與有關部門官員,勾結起來狼狽為奸大食其利。農民可能連現在僅有的一點糧食補貼都拿不到,種糧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還是得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與農民簽訂能體現保護農民利益的收購訂單。只有這樣才能免除糧農的后顧之憂,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這是搞好糧食收購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農政策的宣傳、貫徹實施及監督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絕坑害農民利益的腐敗現象的發生,確保農民多種糧多收入,從而真正得到政策補貼的實惠。
二是如何穩定農資價格,使大多數農民得益。
穩定農資價格,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調控機制。
第二方面:強化農資成本監審工作,控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實農業生產用電、用油的優惠政策,降低農民種糧成本。
第四方面: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農資經營中的牟取暴利及價格欺詐行為,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二、完善糧食儲備體系,增強宏觀調控能力
儲備糧是政策性的計劃管理物資,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安全的重要物質保證。儲備糧在國家需要時,必須要從數量和質量等方面確保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不發生任何問題。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國家擁有充足儲備量
丁聲俊說:按照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我國糧食儲備數量應該在8500萬噸~9000萬噸之間,而我國糧食儲備數量的安全警戒線應高于國際糧農組織確定的17%~18%的標準線,以相當于全年糧食總消費量的25%~30%為宜。我國糧食年總消費量大體為5億噸,按此標準計算,國家糧食儲備量應保持在1.25億噸~1.5億噸。國務院總理在今年兩會時指出,我國目前的糧食儲備在1.5億~2億噸之間。我國經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災等多次特大自然災害的考驗,就是充足的糧食儲備在糧食流通和宏觀調控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2.進一步加大綠色儲糧力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儲糧損耗和污染,延緩糧食的陳化速度,保證儲備糧的品質。
進一步加大綠色儲糧力度,不僅可以使國家儲備糧在儲藏過程中的數量損失和質量安全風險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國內外糧食市場較為順利地實現輪換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綠色儲糧力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無公害糧食生產基地,實施糧食標準化生產,切實從源頭上確保國家儲備糧收購的原糧質量安全。
第二方面:進一步研究開發和推廣綠色儲糧技術,限制使用各種殺蟲劑。
第三方面:確保糧倉及配套機械設備和材料不污染糧食
第四方面:重視研究有毒有害物質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檢測技術,特別是快速檢測技術。
三、減少農戶儲糧損失,開發無形糧田
據統計:全國60%的糧食儲存在農戶。但是,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忽視了農戶糧食儲藏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相對于糧食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農村糧食的儲藏技術落后,農戶儲糧狀況令人堪憂。據調查,每年僅農戶儲糧損失達1500萬噸至萬噸,造成經濟損失180億至240億元。因此,做好農戶儲糧工作,減少糧食產后損失,相當于開發了無形糧田,增加了糧食產量,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大事。
四、加強市場宏觀調控,確保糧食流通的良性循環
健全糧食市場體系,加強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合理調整儲備糧品種結構,拓寬輪換糧源市場,增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手段,提高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發揮儲備體系宏觀調控載體作用,保證市場供給,確保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抑制通貨膨脹,確保糧食流通的良性循環。
五、阻斷糧食能源化道路,保證糧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為例:最近幾年,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時間號稱東北萬噸級乙醇生產企業達百家之多。這加速了玉米等糧食的工業性消耗,刺激了玉米價格的飆升,不僅如此,現在的玉米加工產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發酵、精細化工產品過渡,目前由玉米生產的產品已有200多種,這些產品被廣泛用于食品、紡織、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因此,可以說玉米價格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場上造成“蝴蝶效應”。由于能源緊缺,中國必須大力發展生物能源,但應把重點放在發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黃連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并積極發展以纖維素等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而盡快阻斷糧食能源化之路??梢哉f這是保證糧食供求平衡,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有效對策手段。
六、保證原糧及糧油食品衛生安全
近年來,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重視,頒布了“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和“三綠工程”、“放心糧油工程”以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等保障糧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構建了“從土地到餐桌”的技術、質量、認證全過程質量監督標準體系,使得糧油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國際聲譽不斷提高。但是隨著新技術和化學品的廣泛使用,糧油食品在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糧油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證原糧及糧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建康,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糧油食品市場管理和監督體系,不僅要在糧油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全面、嚴格、高質量地實施haccp質量管理體系,而且在儲藏、運輸及經營過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潛在的危害因素。
2.堅決打擊不法生產和銷售食品的黑窩點和商販,進一步開展“放心糧油工程”。
3.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大力培養食品安全領域專門人才以適應科技的進步和檢驗技術的發展。
4.提高糧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優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確的糧油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并積極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術。
5.大力加強糧油食品生產企業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體系和gmp、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
6.積極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評價技術的研究,確保糧油食品安全。
7.大力開展原糧及糧油食品的衛生檢驗,不斷制訂完善的衛生標準。
總之,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問題,鑒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嚴峻的國際糧食形勢,中央提出的立足國內、確保供給的戰略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雖然,從目前中國糧食供求形勢看,在中國政府支農惠農政策作用下國家糧食庫存充裕,糧食產需基本穩定,糧食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從長遠發展趨勢看,保持糧食供需長期基本穩定的壓力同樣存在,糧食安全基礎還需進一步加強。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并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糧食安全,這關乎國之根基,無數的事實證明,糧食安全是最大的安全。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研究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具體對策,周密部署每一項計劃,監督貫徹落實每一項辦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國際糧食危機中自給自足,才能保證我國糧食安全!
- 上一篇:大學生應激與體育鍛煉的機關性芻議論文
- 下一篇:國內外現代公司治理的結構淺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