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時間:2022-01-06 11:38:08
導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仍存在教學隨意性、學生主體地位缺失、教學混亂等問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制約學生全面發展?;谏鲜霈F狀,本研究從有效教學視角出發,探究優化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程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學生發展;情景教學
一、引言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也是為初中教育和日常生活應用打基礎的關鍵階段,小學數學思維的養成及觀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轉變。有效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在尊重學生發展規律和不同學科特點的基礎上,不斷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轉化為現實的教學形態和教學策略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對于滿足現代教育發展需求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有效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共同作用的產物,要求教學務必有效果、務必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及學習效果的高低是判斷有效教學實施程度的重要標準。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存在著教育目的不明確、教師觀念滯后及教學方法機械化、教學評價單一化等問題。我國新課程改革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1]。也就是說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并不是教師主導下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過程,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合作探究、開放互動的教學過程。
二、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現實困境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具有隨意性
教學目標主要包括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有效教學是將這三維教學目標貫穿教學始終,促進其相互作用、影響和滲透的過程。任何教學設計環節都離不開教學目標的指導和規范,倘若教學目標不明確,勢必會造成教學無目的、教學隨意性和教學低效化的困境。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導入新課為例,如果教師缺失對三維教學目標的明確定位,那么很容易造成引入問題寬泛化、零散化,教學策略會隨著學生的變化而具有隨意性。
2、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學生是教學主體,有效教學的本質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由于小學數學具有嚴謹性、枯燥性的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群體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維能力不強的特殊現狀,不少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以教師為主導,重視單向傳授知識,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和能力的培養。
3、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片面認為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沒有必要進行教學補充和延伸,進而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法呈現教材內容。然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看似簡單,但對于小學生而言真正理解和掌握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貼近生活,不斷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4、教學評價單一化、片面化
教學評價不是對教學效果的簡單否定或肯定,而是基于學生發展、教學效益、教師成長等基礎上,對教學進行多元化、整體性和發展性評價。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教師存在唯成績論英雄的錯誤觀念,這種偏見式教學評價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創造能力的激發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通常包括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三個環節。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有效教學的基本理論為支撐、基本理念為引領、基本要求為導向,結合小學生數學教學實踐,不斷優化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策略。主要從如下方面開展:
1、更新教學觀念,實現師生互動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往往出現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互動過程,換言之,有效教學就是教師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的學,有效教學過程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相互交流、溝通和配合。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實施的策略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從以教師為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由注重傳授理論知識轉變為注重培養學生發展能力[2]。因此,不論是在備課、行課和課后總結過程的任何環節,都需要建立師生互動的和諧關系。
2、創設生活化情景,改進教學方式、手段
小學數學教學大多是基礎式、生活式教學,在有效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結合社會生活、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不斷進行啟發和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教學評價的標準不是學生機械化記憶數學知識內容的數量,而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互聯網和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應借助多媒體手段促進有效教學,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探究學習的氣氛,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案例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和理念,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情感。
3、以學生發展為本,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學、發展教學和改進教學,進而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和框架、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推動教師反思和創新,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的[3]。因此,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運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看待不同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采用倡導式評價、過程性評價及發展式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式。在評價內容方面,要注重評價的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評價學生。同時,在評價主體上,要將自評和互評有機結合,最大限度保持評價的客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作者:羅鳴明 單位:重慶巫山縣騾坪小學
參考文獻:
[1]張曉瑛,王麗萍.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主體地位確立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4):56-58.
[2]易立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J].小學教學.2015,(8):9.
[3]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內容及呈現方式
- 下一篇:小學數學高效率教學行為特點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