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創新論文

時間:2022-01-27 07:11:00

導語:小學數學教育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育創新論文

一、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基礎:

1、研究性學習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往往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特別好問,他們具有創造和研究的潛能。研究性學習本身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動機以及求知欲。

2、研究性學習過程是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因為真正有意義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現成的書本知識,而是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新問題進行積極探索、主動建構的過程。

3、研究性學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尊重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因為學生對客觀現實的認識來自于對外界嘗試、研究、索性的活動,而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式研究新知,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方法;教師再進行“因勢利導”,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

3、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自由研究、自由創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以及表現與發展的機會,鼓勵學生自由奔放和新異的想象,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發揮。

4、研究性學習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因為學生只有在努力研究新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個性得到完全的解放。

6、研究性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自由的設想,嘗試,解答,檢驗,得出結論,交流思想。(2)發展學生獨立研究與合作的精神,學會通過同伴之間的積極的相互影響來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3)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研究、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樂于尋疑、質疑、解疑的心理傾向。(4)充分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二、實施研究性學習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1)要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研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來自于充滿疑問和問題的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研究目標,給思維定向;同時產生強烈的研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設計問題情境,力求體現“五性”:1、障礙性:引起沖突,產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戰。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發學生積極思維。3、開放性:解題思路靈活多樣,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異性:適合各層次學生,由淺入深作出回答。5、實踐性:以個人或小組的探究實踐活動,尋求方法。同時,教師應注意對于問題情境中所隱含的“問題”,不要作簡單的答復,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提問。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貼近其思維實際,更能引起學生主動的研究。

(2)既要注重學生的獨立研究,又要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

獨立研究: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研究,去發現,去再找出有關的數學知識,期間的過程往往是獨立的。因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構起新知識的網絡層面。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動手“研究數學”,使他們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獨立研究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數學知識,更在于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研究精神和創造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研究,努力做到:1、要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不要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重復教案的過程;2、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于得到圓滿的答案;3、要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特別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離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總之,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暗示.

合作交流:所謂合作交流,是指在學生個體獨立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或班級集體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1、聽的技能:要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判斷,有自己的見解。2、說的技能:要培養學生敢說的勇氣,說話時要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簡練且能突出重點。3、交往的技能:尊重別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給別人有插話的機會,修改、補充自己原先的想法,體會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4、策略的技能:學會根據任務性質來決定應該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先獨立思考再合作討論,達到開闊每個人思路的目的,或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既學得快又學得好;等等。同時,教師要注意合作內容的選擇,如:發現知識性規律的合作;辨析概念性問題的合作;優化解決問題策略的合作。

三、研究性學習的環節:

問題情境----獨立探究----合作交流----實踐運用----評價體驗,五個環節可構成研究性學習的一個活動系統,每個環節中學生的活動是開放性的,而環節與環節是緊密相連的,為學生系統地提供自己研究、探索、充分展現、愉快合作、自我體驗的時間和空間,也有利于教師指導作用的發揮。

四、研究性學習在實際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小學數學大綱提出“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重點強調學生解決問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地用現成的模式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研究、探索中了解實際問題中的各種關系,進而將實際問題用數學關系表示出來,這對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的培養和數學思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設計練習,不僅要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知識,更要有利于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那種題目條件確定、結構良好、答案唯一的,只需重復所學知識即可解決問題的“標準式”的練習,往往造成學生思維定勢,妨礙學生思維發展,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然不利。為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還必須重視設計結構不全、條件不明、必須發揮創造性、結合有關經驗才能解決的問題,特別要重視開放性練習的設計。設計開放性練習,可以從以下角度著手:(1)解題策略的開放。讓學生多角度地進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解題策略的比較,逐步樹立策略優化的思想。(2)題目條件的開放。讓學生能從實際出發,對所要解決問題的條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據不同條件對問題作出不同的解釋,提高全面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所求問題的開放。讓學生由已知條件出發,去思考所能解決的各種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培養思維的創造性。(4)題目答案的開放。讓學生面對條件、問題相同的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獲得不同的答案,對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評價體驗,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主體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動發展的動力和和主動發展的能力。評價體驗的主要任務在于增強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提高主動發展的能力。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一是對學生進行獨立研究、合作發現、實踐運用等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評價,使學生獲得主動研究獲取知識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二是要引導學生對研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反思,重點是提煉解決問題、獲取新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有所體悟,并自覺地將思維指向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上,以提高主動獲取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小學段研究型教學的目標定位:

1、總體上實現對學生進行“主人、主體、主角”的三主人格培養。2、激發小學生對科學技術問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學生初步具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和追求。3、初步培養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了解從事獨立學習必須具備的精神、氣質和品格,知道什么是合作精神,什么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價值觀。4、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知識和積極情感體驗,初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5、初步學會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儀器,初步應用所知識解決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問題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6、初步了解科學思維方法,培養科學思維的能力,初步養成動腦筋、提問題、想問題、找資料、找答案的習慣,初步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