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高速增長調整對策論文
時間:2022-12-31 04:55:00
導語:外匯儲備高速增長調整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于我國外匯儲備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
2006年底我國外匯儲備突破萬億,達到10663億美元。近幾個月來,外匯儲備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從20世紀80年代幾乎沒有外匯儲備到目前外匯儲備量世界第一,中國成為在國際貿易與投資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國。據估計,今后4—5年,每年仍有1500~2000億美元的增長。外匯儲備的高速持續增長帶來的風險問題不容忽視,外匯儲備的規模與管理是當下討論的焦點。
對于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問題,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方面是關于外匯儲備規模適度性的研究,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時建人、郭恩才、王國林、許承明等運用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吳麗華、高豐和于永達等運用成本——收益法中的阿格沃爾模型測算后得出較為一致的看法:認為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過大。外匯儲備的主要是給人“看”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滿足進口、支付債務的需要,而是轉變為“保持信心”。由此角度來看,我國需要保持的外匯儲備應該多一些。成思危估計,大約保持6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足夠了。也有學者如武劍、姜旭朝、謝太峰認為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并非處于偏高的狀態。但比較一致的結論是認為外匯儲備并非越多越好。另一方面的研究就是關于如何管理外匯儲備的研究。目前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不同的對策:李揚、余維彬、曾剛認為應該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巴曙松,吳博、朱元倩對匯率改革后人民幣有效匯率測算及對國際貿易、外匯儲備的影響進行分析后得出中國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匯率形成機制的彈性;除了積極運用各種宏觀經濟政策之外,我們還必須大力推進各項機構性調整。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主要從分析我國高額外匯儲備與我國對外貿易的相互影響入手,指出外貿的持續增長是外匯儲備超常增長的主要原因,過度的外匯儲備對外貿起著抑制的作用,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我國外匯儲備與我國對外貿易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分析
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主要是過去25年來的出口導向政策和外資優惠政策以及市場機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程度日益提高,利用外資規模不斷增加,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后,經常項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保持雙順差,導致外匯儲備不斷增加。
1.經常項目對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影響分析
經常項目分為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等四個子項目。貨物項目的巨額順差是支撐我國儲備快速增長的源泉。1997-2001年,我國貨物項目年年順差,累計順差達1975億美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產品供給能力和創造性潛力巨大,順差進一步擴大,2004年經常賬戶盈余686.59億美元,其中貿易項目中貨物就實現順差589.82億美元,2005年匯率升值之后貿易順差不降反升,當年進出口比上年的11547.4億美元有所增長,進一步擴大為14221.2億美元。出口產業競爭力的迅速提升最終直接導致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飆升。
服務項目主要是旅游和運輸部分,該項目在上世紀80年代一直是順差,但從1992年開始出現逆差,1997年后逆差規模擴大,至2001年平均每年逆差約60億美元,2004年逆差進一步擴大為96.99億美元,這反映了我國對國際服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我國目前在這方面的競爭還處于弱勢,對外匯儲備的增長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收入項目年平均的凈流入為8億美元,在1993年以前一直是順差,但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逐年擴張,外商在我國投資收益大大高于我國對外投資收益,凈利潤的匯出,以及外債的支付,我國在收入項目上的逆差規模迅速增加,從1991年到2004年我國累計收益逆差達到1312.09億美元,相當于我國同時期累計經常項目順差2868、74億美元中的45、73%都用來彌補收益逆差。該項目逆差的變動趨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外匯儲備有著重要抑制作用,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的穩定運行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經常轉移主要是為數眾多的華僑與大量出國定居者向國內匯款贈物所致。原來每年順差穩定在數十億美元,隨著世界經濟的好轉,經常轉移項目的順差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為176.34億美元,2004年為228.98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在經常項目中的貢獻僅次于貨物項目的順差,相對較為穩定。
總之,經常項目對外匯儲備的增長貢獻很大,其中主要貢獻來自于貨物貿易,其次是經常轉移,近年來服務和收入項目的逆差在擴大。中國長期的貿易順差,特別是近年來急劇增加的貿易順差既有短期、周期性原因,也有長期、結構性原因,反映了中國的貿易條件在不斷惡化,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造成了資源的錯配。
2.資本與金融項目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分析
金融項目主要由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它投資三部分構成。1992年以后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迅猛增加,成為外資流入的主要方式。1997年—2001年,直接投資的5年累計凈流入為1947億美元。200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加額僅為18.05億美元,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增加額就有549.36億美元,直接項目盈余531.31億美元,金融賬戶順差1107.29億美元,該項目對外匯儲備的增長起了促進作用。
證券投資相對數額較小,主要是債券部分,股票投資占有比例較小。1997年以前我國在證券投資項目上是以凈流入為主,我國政府和一些銀行過去在海外發行的債券到期要還本,1998年以后出現較大的凈流出,四年中形成的凈流出分別為37億美元、112億美元、40億美元和194億美元。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中國證券市場的逐步規范,國外資金看好中國證券市場,開始出現凈流入,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越來越大。
其它投資項目主要包括貿易信貸、貸款、貨幣和存款、利用基金組織的信貸和貸款等,該項目波動較大。1985年至1991年我國對外借款較多在其它投資項目上一直是凈流入。隨著我國進入還款高峰,該項目所出現的凈流出逐步增大,尤其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以及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該項目出現了規模很大的凈流出,1997—1999年凈流出分別為312億美元、437億美元和181億美元。2001年開始,由于國際經濟的持續低迷和人民幣的隱性升值,國外短期資金流入以套利,其他投資項目出現較大的順差,當年達到169億美元。2004年我國其他投資流出增加2242.74億美元,流入增加2621.82億美元,順差379.08億美元。2005年人民幣持續升值以來,熱錢更是紛涌而入,該項目對外匯儲備的影響更大。
總之,從數量上看,我國在金融項目上的順差大部分是直接投資凈流入的貢獻。外商直接投資(FDI)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很大。近年來,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的影響也在擴大。
三、基于外貿視角的結論與政策建議
外匯增長并非壞事,但不善規避防范風險,則可能帶來巨大的危險。應該注重長期的戰略性的構想與創新,通過采取一攬子的綜合措施,糾正中國經濟中的諸多不平衡,實現外貿的持續平穩增長。外匯儲備結構合理,中國經濟才能保持繼續高速增長的后勁。
1.改革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改變貨幣當局獨攬外匯資產的格局
我國在1997年10月1日前實行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度。這雖有利于增加外匯供給,卻不利于企業回避外匯風險。當時我國的匯率比較穩定,風險問題尚不突出,但從長遠看,應當允許企業保留一定的現匯。之后我國實行了限額結匯,外匯指定銀行持有更多的周轉頭寸,允許中資企業的外匯買賣差價、加速資金周轉和增加企業防范匯率風險的能力,使中資企業在外匯使用方面與外商投資企業逐步靠齊,實現中外資企業在外匯利用上的同等待遇,改善中資企業的環境,公平競爭。同時,可以減輕國家外匯儲備被動增加的壓力。
為了適當降低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帶來的壓力,實現外貿可持續發展,應該進一步改革結匯制度。中央銀行可在密切監控外匯市場變化的基礎上逐步調節限額結匯的比例,最后實現意愿結、售匯。放寬企業、個人、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額度,使企業能夠靈活用匯,及時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求。外匯儲備也不再過度集中,商業銀行、企業、個人和國家分散持有,藏富于民。也可緩解中央銀行的貨幣投放壓力,緩解匯率升值的壓力。匯率價格真正由市場決定。
2.改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行外貿商品結構調整
經濟結構調整是增加國家競爭力和經濟進步的重要措施。在外匯儲備高速增長情況下,正是進行結構調整,改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好時機。首先,在繼續保持出口增長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進口,改變進出口貿易結構。在關注出口質量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適當的增加進口,鼓勵企業引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加大石油和礦產等戰略物資的進口。有選擇地引進各種有效資源,以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能源、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高端服務進口對國內發展的注入和支撐,以物資技術儲備替代外匯儲備,減少貿易順差,以促進國內企業壯大生產的發展。其次,還要提高進出口企業的管理水平,可以降低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產品的競爭力。要求進一步對內開放和實施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營銷戰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產業結構落后的局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我國民族經濟進步。各級政府制定應急預案,為出口企業的結構調整做好充分準備,把結構調整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的沖擊降低到最低限度。只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到位,才能使我國產品真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保持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
3.改變出口導向政策,進行進出口優惠政策清理,使之合理化,構建公平競爭的平臺
目前鼓勵出口和優惠外資的措施導致的加劇資源錯配、價格扭曲和福利輸出等問題加劇。當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并在本地市場展開競爭時,外資企業享受優惠,不公平競爭平臺成為外資尋求行業控制、技術壓制和市場壟斷力的支撐。
在當前外匯儲備充裕,連年外貿巨額順差的情況下,正是進行政策清理和調整,使之更加合理化的時機。應取消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劃中的進出口和外資引入量指標,減少甚至取消鼓勵外資的優惠政策措施。統一中資和外資企業的所得稅,使國內外企業公平競爭,同時平抑外資的流入。轉變“獎出限入”的出口導向政策,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大多數產品的出口退稅,對部分能耗型產品征收出口稅,改變和引導出口貿易,保護國內的資源和環境。要求形成內需與外需協調增長拉動經濟發展的新機制,改變增長對出口和FDI增長的過度依賴。要求政策導向轉向構建公平競爭平臺的體制轉變。最終實現國際貿易穩定增長,外匯儲備安全合理,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摘要: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關于外匯儲備規模的討論,普遍達成共識,就是外匯儲備已超過適度規模,有很多不良影響。關于外匯儲備管理的討論非常熱烈,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提出應對外匯超常增長的對策。本文主要從分析我國高額外匯儲備與我國對外貿易的相互影響入手,指出外貿的持續增長是外匯儲備超常增長的主要原因,過度的外匯儲備對外貿起著抑制的作用,并提出以下對策:
改革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改變貨幣當局獨攬外匯資產的格局;改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行外貿商品結構調整;改變出口導向政策,進行進出口優惠政策清理,使之合理化,構建公平競爭的平臺。
關鍵詞:外匯儲備;對外貿易;對策
參考文獻:
[1]TiffinR.GoldandtheDollarCrisis[M].YaleUniversityPress.NewHavenCT,1960.
[2]MachlupF.ThedemandforMonetaryReserves[J].BancaNazionaledelLavoroQuarterlyReview,1966,9:58-75.
[3]HellerHR.Optimalinternationalreserves[J].EconomicJournal,1966,76:296-311.
[4]HellerHR.Thetransactiondemandofinternationalmeansofpaymen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68,76:141-145.
[5][美]普格爾.林格特.國際經濟學(第十一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6]許承明.對我國外匯儲備的比例分析及其國際比較[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12:40-43.
[7]李揚,余維彬,曾剛.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J].國際金融研究,2007,4:4-12.
[8]朱孟楠.蕆匯于民,分散儲備——“外匯新政”正當其時[N].國際金融報,2006-04-17(第8版).
[9]姜延書,馬瑞.關于我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6,2:51-54.
[10]巴曙松,吳博,朱元倩.對匯率改革后人民幣有效匯率測算及對國際貿易、外匯儲備的影響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7,4:56-62.
[11]張慧毅.對我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的再思考[J].經濟論壇,2006,1:35-37.
[12]謝太峰.關于中國外匯儲備多與少的思考[J].國際金融研究,2006,7:62-70.
[13]盧峰.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現象研究:對中國外匯儲備突破萬億美圓的理論思考[J].世界經濟,2006,11:3-10.
[14]王國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研究[J].當代財經,2003,2:35-38.
[15]吳麗華.我國適度外匯儲備量的模型與外匯儲備管理[J].廈門大學學報,1997,4:4-9.
[16]武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分析與界定[J].經濟研究1998,2:20-29.
[17]姜旭朝.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02,6:37-39.
[18]時建人,郭恩才.關于我國外匯儲備的實證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1,6:202-205.
[19]李晴.我國外匯儲備過多給經濟帶來的弊端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6,2:47-50..
[20]宋芳秀.非自愿外匯儲備增長成因與影響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07,5:14-17.
[21]張曙光,張斌.外匯儲備持續積累的經濟后果[J].經濟研究,2007,4:18-29.
- 上一篇:巨額外匯儲備負面影響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我國外匯儲備劇增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