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高增長利弊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2 04:44:00
導語:外匯儲備高增長利弊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19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外匯儲備便開始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期。從體制改革之前的1993年到2003年,我國外匯儲備從212億美元迅速擴張到4033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將近20倍。僅去年一年,我國實際新增外匯儲備就超過了1600億美元(包括向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的450億美元),與建國之初到1999年50年間的積累相當。這在我國乃至其他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增長的,歷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
外匯儲備持續高增長有喜有憂。龐大的外匯儲備,表明我國經濟地位的提高,抵御國際金融風險實力的增強。但同時還必須看到,外匯儲備是一把“雙刃劍”,外匯儲備并非越多越好。因為外匯儲備過多,不僅會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造成寶貴外匯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而且還會加大通貨膨脹壓力,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調整我國一貫堅持的外匯儲備越多越好的政策,適度控制外匯儲備規模。
外匯儲備高速增長的原因分析
眾所周知,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國際競爭力以及對外資吸引力的增強是我國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的根本原因。但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對外匯儲備高速增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人民幣匯率偏低是促使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1994年的外匯體制改革從整體上看是成功的,這已是被證明的不爭事實。但其美中不足的是,當時確定的8.7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實有超跌之嫌。現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匯調。劑市場的美元匯價作為新的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價本身就不合理。因為當時我國仍處于經濟過熱時期,通貨膨脹率高達14%左右,加之人為炒作,外匯調劑市場異常火爆,匯率嚴重扭曲,盡管中央銀行入市干預,美元匯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過若干商品國內外價格的比較,在一般情況下,用1美元在美國買不到8.7元人民幣在國內所購買的商品。正是人民幣匯率偏低,加之各種名目的出口補貼,極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進口,成為我國國際收支中最大項目——貿易收支——連續10年順差的重要原因,從而導致外匯儲備的迅猛增加。
2、過度的引進外資是促使我國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的另一原因。擴大利用外資,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是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正確性、積極意義毋庸置疑。但有些地方、有些部門片面理解利用外資的含義,不論條件的濫用外資。有些地方為引進外資竟相放寬條件,肆意降低地價,越權減免稅賦,嚴重地擾亂了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有的部門將引資數量作為考核下級政績的重要指標,誘使一些單位不擇手段、不講效益,盲目引進外資。
3、國際游資的不斷滲入,對我國外匯儲備超速增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大,預期資金套利幾率劇增的狀況下,我們不能排除國際游資滲入因素對我國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的影響。而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中一些跡象也明顯反映出國際“熱錢”正在悄悄流入國內。從宏觀上看,連續4年的貿易順收大于貿易順差,其差額不可能都是以前出口未收回的外匯。從微觀上看,一些地方出口項下預收貨款金額猛增,有的外貿企業轉口貿易的收益率高達40%以上,有些居民個人突然收匯、結匯多達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諸如此類的異常現象,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國際游資正在以各種隱密的方式不斷滲入我國。
外匯儲備高增長對我國經濟的正面影響
1、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位,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使我國中央銀行有效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幣匯率。一國所擁有的外匯儲備表明了其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本幣匯率的能力。各國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外匯或收購本幣來影響外匯供求關系,達到調節外匯市場、穩定匯率的目的。干預外匯市場所需的資金具有時間不確定、數額巨大的特點,因此,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護本幣匯率穩定的需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人民幣的良好表現再次證明,充足的外匯儲備對于穩定人民幣幣值、維護投資者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充足的外匯儲備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經濟發展。一是充足的外匯儲備能夠提高我國對外融資能力,降低境內機構進入國際市場的融資成本,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尋求更優的投資環境和更大的利潤空間;二是充足的外匯儲備在深化經濟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貿易的發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滿足進口先進技術設備的需求;三是能夠更大程度地滿足居民正常用匯需求。
4、充足的外匯儲備也是人民幣最終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的一個必備條件。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是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首要目標。我國在1996年底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我國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確保了我國能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維持外匯市場匯率的相對穩定,抵御貨幣兌換所帶來的風險,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后,我們的目標便是取消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對國際間正常的匯兌活動和資金流動不予限制,從而實現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充足的外匯儲備使中央銀行能有效地調節外匯市場,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幣在邁向自由兌換的過程中保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外匯儲備持續高增長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1、外匯儲備過多,會造成我國外匯資本資源的閑置和浪費,成本代價高昂。我國內地外匯儲備的結構與日本、中國港臺相比有很大差別,后者是以自有儲備為主,而我國則借入儲備(借入的國際貸款)的比例比較大。過高的借入儲備也就表明容易造成外匯資金資源的浪費。因為外匯儲備是一種實際資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機會成本的。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等于國內資本生產率減去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如果我國持有巨額外匯儲備并借入大量外債,等于是以低價將國內資金轉到國外給外國人使用,同時又以高價從國外借入資金,其潛在的損失是顯然的。同時,持有外匯儲備表示暫時放棄一定量實際資源的使用,從而也就喪失了這些資源投入所引起的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借入儲備比例過高時,過多的持有外匯儲備既不經濟,也將影響國內經濟的增長。
2、過多的外匯儲備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外匯儲備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它的增加需要相應的人民幣來置換。外匯儲備增加越多,人民幣的發放增長越快。因為外匯儲備是由中央銀行購買并持有的,其在中央銀行帳目上的對應科目就是外匯占款,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量,然后再通過貨幣乘數效應,造成了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增加了16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按現行比價換算,就有1.3萬億元的基礎貨幣被投放到市場。這不僅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弱化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
3、外匯儲備的迅猛增加會推動人民幣的不斷升值。近兩年來,不僅日本、美國等國家正在極力地鼓吹人民幣升值,而且過去從我國外逃的資金也有回流的跡象,甚至于還有國際“熱錢”潛渡中國。人民幣升值自然是好事,人民幣的堅挺可以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地位,促使人民幣成為主要的國際貨幣,但人民幣的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它同樣會削弱我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在目前出口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大動力的情況下,出口競爭力的弱化不僅直接影響到國內經濟增長速度,而且會影響國內勞動力的就業,影響到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所以目前人民幣不宜大幅升值。從這個角度看,外匯儲備也不宜過多。
4、過多的外匯儲備,增加了儲備資產管理的難度和風險。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國際資本迅速大規模的流動,金融市場的利率與匯率波動十分激烈。作為國家財富的外匯儲備,它的規模過大也就會使國家財富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高額的外匯儲備給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帶來了難度。因為我國外匯儲備中約有60%—70%是美元資產,近一年多來美元與歐元的匯價跌幅在30%以上,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使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我國外匯儲備縮水不可避免。如果按60%為美元儲備計算,我國外匯儲備中約有2400億美元正在發生帳面損失,而且近一年多來損失額高達700億美元之多。這種外匯儲備過多導致的賠本生意應引以為誡。
幾點政策建議
綜上所述,外匯儲備既不能過少,也不宜過多,外匯儲備規模必須合理適度。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相當于2003年全年的外貿進口額,是短期外債余額的15倍,遠遠超出了國際公認的最合理水平。因此,有必要調整外匯儲備的政策取向,徹底摒棄外匯儲備越多越好的陳舊觀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適度控制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
1、調整匯率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幅度。如前所述,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的匯率水平不合理,而造成人民幣匯率偏低的根源是其形成機制的扭曲,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過度。要想抑制儲備增長過快的勢頭,減輕儲備過快增長的壓力,必須弱化央行干預力度,理順人民幣匯率運行機制,加大匯率浮動幅度,減少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買入的數量。需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調整傳統的鼓勵出口政策是理順匯率形成機制的前提,對各種刺激出口的措施,如出口退稅、補貼等,必須先行逐步調整、削減;二是不要對由此可能產生的出口增長減緩反應過度,因為這種增長減緩正是對長期以來出口過快增長的合理回落。
2、改進利用外資工作,減緩外資流入的進度。利用外資應堅持以效益為核心,對收益高、有利于國家發展的外資項目,我們歡迎。對只想利用我們的資源、市場、轉嫁污染,破壞我們環境的外資項目當以拒絕。不能再把引進外資作為考核地方、部門、企業政績的硬指標,誘使其為功名而引進、為數量而引進,不能再搞不惜一切代價、引進外資就好的項目。要痛下決心轉變觀念,順應經濟規律,把以犧牲國家、民族工業利益為代價促成的“刺激流外資”變為符合經濟規律的“自然流外資”。
3、加強對外匯收支交易背景的審核,嚴防國際熱錢的涌入。全社會都應從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高度,警惕和阻止國際“熱錢”的涌入。各商業銀行要認真履行臨柜依法審核職責,對無貿易背景的可疑外匯資金流動,拒絕結匯,及時上報。外匯局要加大對可疑外匯資金流動的檢查,一經發現“熱錢”流入,立即采取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及時予以處理。各企業、單位都要從國家、民族大義出發,不能為國際游資流入提供方便,更不能與境外勢力共謀非法套利之勾當。
4、動用超額外匯儲備,擴大引進國內建設急需的關鍵技術,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許多方面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于提高我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我國可以在外匯儲備相對過剩的情況下,根據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需要,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有計劃地引進一批關鍵技術,如節水、環保、冶金、制藥、計算機、精密機床、制導等方面的技術,切實提高經濟發展中的科技含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
5、逐步放寬資本項目的管制,鼓勵企業對外投資。放松資本項目的管制主要是指調整“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政策,逐步減少對資本流出的限制,以鼓勵更多的本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當前尤其是要重點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海外發展加工裝配、承包工程和開發戰略資源。這實際上意味著我國的海外資產將在政府與私人部門之間發生一定的轉換,這種轉換不僅有利于減少政府所承擔的外匯儲備風險,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國民收益。因為私人海外投資的收益率通常高于官方外匯儲備的收益率。
6、加強國際貨幣合作,簽訂區域性的多邊貨幣互換協議。從某種意義上說,緊密的國際貨幣合作,可以大大減少一國外匯儲備的持有量。因為,一方面簽訂有區域貨幣合作協議的成員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可以減少為平衡貿易收支而持有的外匯儲備;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貨幣互換對區域內發生短期對外支付困難的成員國進行融資,這也相應減少了為防范金融危機或突發事件而持有的外匯儲備水平。所以,加強區域貨幣合作,能夠有效降低發展中國家成員國外匯儲備的持有水平。
- 上一篇:我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分析論文
- 下一篇:審計局監督服務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