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經營管理模式探索
時間:2022-02-15 10:13:57
導語:科技期刊經營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自媒體形式花樣翻新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對傳統媒體是個不小的挑戰。創刊近40年的《科學之友》幾年來在融媒體方面經營管理探索的路徑是:依靠在企業及人物采訪、內容采集、專題策劃、創意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規劃好新的發展目標。圍繞雜志非遺特色,重點做活“非遺”文章、打好特色牌,深入挖掘非遺資源,利用此特色帶動雜志的整體向前發展。確立實施“非遺做強品牌、內容帶強公眾號、結集出版非遺圖書”等多向發展的戰略。
1“媒體+”項目創新業務探索
1.1非遺系列圖書出版《科學之友》自2010年起,傾力打造的特色為“非遺”專題。此專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傳非遺項目,展示非遺魅力,領略非遺技藝,分享非遺文化,使華夏文明永續流傳。《科學之友》自2014年作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會刊,距今已有8年時間,積累了很多非遺素材,計劃出版非遺系列圖書。目前,非遺圖書出版項目前期準備資料搜集和市場調研階工作已經完備,在保證《科學之友》正刊的正常出版以外,非遺系列圖書出版工作正在逐步向前推進。計劃在2018年底完成圖書內容分類定稿和四封內文版式設計小樣定版,在2019年度內爭取早日完成非遺圖書一套三冊的出版。1.2開展“科學營在我心中”征文活動為進一步擴大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受益面和影響力,推動“高校科學營”活動更加完善和健康的發展,應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的要求,科學之友雜志社作為協辦單位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科學營在我心中》征文活動。內容為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舉辦的“高校科學營”山西省的全體營員、帶隊教師及志愿者的參營心得體會。征文內容作為《科學之友》增刊形式結集出版。這一活動宗旨是為了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科學的種子,樹立他們為祖國奉獻的遠大科學理想。自2015年起,該征文活動已舉行了三屆。2018年為第四屆,目前2018年“高校科學營”征文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過程中。1.3擴大外聯開展科普讀物公益發放活動每年度的第三、四季度,與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旗下的中國數字科技館,聯合舉辦《青稞周刊》科普讀物免費發放大型公益活動,對方要借助科學之友發行渠道來擴大科普刊的社會影響。《青稞周刊》每期一個主題,比如網紅科技名錄、交通進階手冊等,《科學之友》雜志社將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渠道進行公益發放活動,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做貢獻。1.4科學助力精準扶貧活動《科學之友》雜志社對口支援的是臨汾地區永和縣,我社選派的扶貧隊員由雜志社社長帶隊已長駐永和縣,對重點幫扶的縣(區)、鄉、村實行帶技術、帶項目進村入戶,幫助貧困村解決品種選擇、產業鏈延伸、特色產業發展、種養效益提升、生產技術落后以及產品銷售等問題。2018年,“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進入第二個年頭,省科協在永和縣閣底鄉閣底村的產業幫扶項目經過前期的調研籌備和一年來的落地實施,可以說正進入一個次第花開的良性發展階段。36頭扶貧牛在閣底村落地生金,全部配種成功,群眾拍手稱快,有的已產下牛犢,下半年的養殖規模翻倍指日可待;食用菌項目蒸蒸日上,省科協全額資助建設的智能溫室大棚示范效應逐步凸顯,在省科協和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12座新建的香菇棚不僅如期交工、種植,現已逐步進入收獲的出菇期。1.5贈閱科普期刊,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向全省科協系統的科技工作者贈閱全民科學素質讀本《科學之友》,組織開展“科普進校園”等義務科普宣傳活動,通過媒體的全方位報道,向公眾和讀者提供旗幟鮮明的品牌科普服務。每年度下半年在9月學生開學后,開展2~3場科普進校園活動。1.6非遺技藝嘗試用新媒體展示尋訪祖國非遺,不忘媒體使命,依托《科學之友》這本雜志對各具特色的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宣傳,同時也嘗試新媒體的探索,如利用一些短視頻平臺進行同步宣傳。1.6.1參加“唐人居”第四屆非遺文化節作為山西省非遺促進會會刊,《科學之友》密切關注省內有關非遺的相關活動。2018年4月29日,派員參加了在襄汾縣舉辦的“唐人居”第四屆非遺文化節。除了在《科學之友》雜志上對文化節中優秀的非遺項目進行精心策劃和宣傳外,還積極嘗試在當下最火的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進行創作。捕捉每一個非遺項目的精彩瞬間,上傳抖音小視頻。1.6.2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的非遺項目采訪從2018年開始,“傳承文明”這一欄目立足省內,同時面向全國廣泛征集散落在祖國各地的優秀民間非遺項目。2018年6月9日,《科學之友》編輯走進歷史文化厚重的寧夏,尋訪入駐影城內的民間非遺項目,對話多位非遺傳承人。在深入了解了這些曾在特定歷史時期內綻放光芒的傳統手藝如今的生存、發展狀況后,雜志將對它們進行系列宣傳,其中傳承人任振斌的六盤山木版年畫、活字印刷和篆刻已在《科學之友》雜志上進行了展示,一定程度上打開了《科學之友》在省外的知名度。寧夏的其他非遺項目《科學之友》后續會繼續進行系列宣傳報道。在編輯采訪過程中,以景區內的非遺項目和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西北風光為題材,同時也嘗試了一些抖音小視頻的創作。今后的非遺工作,《科學之友》將把觸角伸向省外各地,通過和省外非遺項目的聯絡積極積累社會資源,嘗試爭取一些有經濟效益的合作項目。
2“平臺+”微媒宣傳形成品牌影響力
在編輯出版紙媒雜志的同時,編輯們結合自己所編欄目和興趣愛好,開設了各種科普宣傳類微平臺,在受眾喜愛且方便快捷的移動平臺上宣傳《科學之友》,普及科學知識。具體開設的微平臺詳目如下。2.1傳承文明。微信號:kxzyccwm007。平臺說明: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交流平臺。宣傳口號:弘揚科學精神,綻放非遺魅力。2.2科學之友品質生活。微信號:kx12122。平臺說明:漲姿勢的科學常識,神存在的生活技巧,最火爆的熱點新聞,給您一個別樣的品質生活。2.3科學奇趣世界。微信號:kexue1118。平臺說明:分享動物趣聞、奇異植物、自然奇觀等自然界奇聞趣事,用科學的視角帶大家一起走進奇趣有愛的視界。2.4藜麥行。微信號:limaixing。平臺說明:關于藜麥,最靠譜的綠色美食推薦,最科學的養生知識分享,最健康的生活品質傳遞。宣傳口號:生活“藜”不開它,我們對健康不離不棄。
3“人才+”不斷充電增強續航能力
編輯業務常做常新,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新的課題、新的表達,也會面對一些新困難和挑戰。因此,知識的充實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雜志社珍惜更新知識儲備、提升業務能力的每一次機會,截至目前,編輯部成員每年度接受再教育約達100%。在科普期刊經營狀況普遍不是非常好的情況下,社領導非常重視走出去采風,2018年,編輯們在省內走進了呂梁、臨汾地區,省外往南走進了深圳文博會,往西走進了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開闊了視界,結識了北京、廣州等多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今后,《科學之友》將把觸角不斷伸向省外各地,通過和省外非遺項目的聯絡積極積累社會資源,嘗試爭取一些社會和經濟雙受益的合作項目。
4結論
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本傳統科普雜志,在經營管理模式創新、融媒路徑探索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做了諸多嘗試,《科學之友》2017年12月被評為全省“十強科技期刊”,這是個含金量很高的榮譽,對我們來說既是鼓勵又是鞭策。目前,在接受各種競爭和挑戰的情況下,我們既要保持特色,又要勇于挑戰和創新;既要堅守科普宣傳的初心,又要不斷探索砥礪前行,闖出一條有本刊特色的融媒體路徑。
作者:宋方華 單位:科學之友雜志社
- 上一篇: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