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技期刊輿情導向研究

時間:2022-12-02 06:06:33

導語:醫學科技期刊輿情導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科技期刊輿情導向研究

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技界為打贏抗疫防控阻擊戰進行了總動員。不回避,不退縮,迎難而上[1]。醫學科技期刊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密切跟蹤國內外科研攻關進展,緊貼國內一線診療實踐,快速發表優秀成果,薈萃科學抗疫中國智慧。強化國際合作共享,充分彰顯了我國醫學科技期刊的學術價值和社會責任擔當。抗疫時期醫學科技期刊發表的優秀論文起到了正確的輿情導向

一、輿情熱點的發展脈絡和當前趨勢

在抗疫初期,中國政府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決定封鎖武漢是非常果斷的。通過封鎖武漢,中國能讓世界有時間來應對抗疫。這不僅僅是正確的決定,同時也向其他國家展示了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場抗疫的緊急威脅。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總編的表態形成了正確的輿情導向。防控肺炎的積極應對,應該感謝中國,在武漢抗擊抗疫中做出的努力。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說,最近幾個月在對抗兩種疫情,一種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第二種是由虛假信息引起的。虛假信息在很多時候造成的影響和病毒引起的疫情嚴重程度相當。提到的“病毒陰謀論”對抗擊疫情是不利的,必須要了解病毒起源,并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它、研究它。不能讓這樣的陰謀論擾亂公眾的思考,這種陰謀論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很嚴重的。1.醫學科技期刊的正向引導醫學科技期刊以其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嚴謹性,立于公布科學真理的潮頭。要合理地發聲,對公眾有責任和擔當,起到正向的輿論引導作用。在歐盟有一項針對虛假信息的研究,虛假信息非常可怕。比如有些人說未來注射疫苗是危險的,或者說這種疫情是由媒體所炮制的,或者說這種病毒對人不會造成威脅。所以要重視這些謠言,要證明謠言是錯的。在有些媒體報道中,這種謠言就像病毒一樣擴散并影響著人們,對人們造成了傷害。所以需要在防控病毒傳播的同時也要正確的輿情引導。我國醫學科技期刊在這關鍵時刻,應發表有社會責任擔當、擁有社會學術價值話語權的優秀醫學科技論文,進行傳染病防控的輿情導向。我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期刊于2月3日起即在中國知網CNKI陸續網絡首發了26篇有關肺炎疫情進展主題的論文。首推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論文《基于指數平滑模型的湖北省肺炎抗疫預測分析》[2]。及時闡明湖北省COVID-19抗疫防控措施是有效的,指數平滑法擬合效果較好,可用于COVID-19的疫情預測。更全面地、更專業地消除公眾對肺炎的恐慌。國家科技部抗疫應急專項論文《湖北省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3],重點報道了湖北省武漢市首先發現并報告肺炎抗疫,發病高峰期重點人群在舉國體制支持下的有效防控。2.輿情傳播節點以及傳播溯源每天面對如潮水般良莠不齊的疫情網絡信息,老百姓很困惑、不解。《Lancet》總編:并不是很有意義:比如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大暴發時,很多人都想找到艾滋病零號病人,找到在美國擴散這種病毒的超級傳播者是誰,花了很多精力尋找零號病人。當時人們以為已經找到了零號病人,這個人被媒體曝光之后引起了廣泛討論,但是很多年之后發現這個人并不是零號病人。所以找到這個擴散了病毒的人可能會引起很多問題,比如造成對他的污名化和歧視,也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肯定不科學。但確實要了解這種病毒的起源,知道它來自于哪里,這種病毒很可能是從一種動物宿主傳播到人類。需要了解病毒在動物之間的傳播過程,并且了解動物身上的病毒如何傳播到人類,還要避免造成這種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情況[4]。現在的目標是了解動物身上產生的病毒是從何而來,減少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風險。我刊特約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論文《生物安全實驗室病毒污染現狀調查》一文。從疾控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的核酸檢測、病毒培養分離與全基因組測序、血清抗體檢測等工作。告知公眾病毒播散的范圍。為有效防止感染性氣溶膠對公眾和外界環境的污染,對科研人員及醫療衛生單位一線醫務人員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二、輿情分析與應對

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0日就把這次抗疫定義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譚德塞博士提到了這種病毒的傳播,讓大家準備好。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預警機制是一種創新的輿情機制。于2005年確立,在非典抗疫暴發之后世界更加重視抗疫的影響,所以引入了預警機制。世界衛生組織是全球衛生領域最重要的權威組織,需要重視世衛組織的警告。很遺憾很多國家并沒有重視預警,造成數萬人死亡,而這種情況本可以避免。真正需要做的是冷靜下來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一線診療合作,一起來了解抗疫,竭盡所能確保抗疫不會卷土重來。中國醫生和科學家已經做出了最為杰出的貢獻,他們為政府提建議、治療病人,保護了中國公民的生命[5]。1.輿情事件追蹤沒有從2003年非典中吸取教訓是人類的悲劇。2002年到2003年暴發的非典抗疫,實際上病毒已經傳播到一些西方國家,比如加拿大,病毒傳播到多倫多時,世界衛生組織當時也發出了預警。已經了解病毒跨國傳播的風險,在17年前非典抗疫結束后,當時世界各國承諾,將會改變應對未來疫情的方式,他們承諾會非常重視抗疫的暴發,共享傳染病抗疫信息、防控措施、診療方案及生物安全研究。但實際上2020年抗疫的暴發顯示出,并沒有從中得到教訓,低估了病毒的危險性。輿情導向工作還處于別動、觀望的狀態。《柳葉刀》(Lancet)在1月的最后一周發表了5篇論文,這5篇論文描述了這種新型病毒的特征,例如:具有致命性,和SARS病毒相關,造成的死亡人數在增加,有些感染病例進入了重癥監護病房還需要呼吸機(ECOMO)。目前并沒有治療方法,還有人傳人的情況。論文提到了使用防護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到必須要進行病毒檢測、接觸者追蹤、隔離感染者才能夠控制抗疫。同時也警告了病毒造成抗疫大暴發的風險,在1月的最后一周中國已經了解這些情況,但是大部分西方國家比如美國,就浪費了整個2月還有3月初的時間,這就是人為造成的肺炎悲劇。對于抗疫的輿情警示毫不在意,浪費了最寶貴的防控、隔離黃金期。由于中國的醫生、科學家和世界科學家進行合作,《Lancet》《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發表了一篇名為《病毒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的論文,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世界其他國家并沒有重視這些信息。2.輿情事件的正確研判認為類似于流感是嚴重判斷失誤。中國的經驗是快速果斷的決策,中國有應對SARS病毒的經驗。當時非典突然來襲,整個中國當時也是猝不及防,中國政府在非典抗疫之后決心做出改變。過去20年中國在醫院和衛生系統當中做出了巨大投入,在一些大學還有科學研究方面中國政府也加大了投入。所以2019年12月發生抗疫的時候,我刊首發的《含氯消毒劑對肺炎病毒核酸破壞效果研究》[6]很好地佐證了目前我國醫學界有這樣的科研能力,同時還有醫療資源能夠應對抗疫。因為中國了解到這次抗疫和非典病毒類似,對于中國社會造成的威脅非常大,所以果斷決策,果斷疫情信息,輿情的導向非常及時、準確。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的輿情,仍未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視,不關心,只觀望。仍認為流感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這種病毒可以在人群當中傳播,引起西方國內群體免疫之后就能保護他們。甚至每天在各大媒體上討論戴不戴口罩的問題,最基本的防護措施都難以實施。實際上這是嚴重輿情判斷錯誤。

三、分享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的、輿情的分析與評價

過去的5個月當中,在前線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是道德的脊梁,他們是隱形的貢獻者,沒有在街頭看到護士醫生,他們在醫院或者診所忙碌戰斗。應該感謝他們,在一些非常危險的地區工作,病毒是難以預料也是很致命的,有些時候他們并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他們在默默奉獻,挽救生命,保護患者。所有國家都需要感謝這些醫護人員做出的貢獻。輿情導向應倡導更加尊重醫務人員,更加重視他們的待遇。他們救死扶傷,是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疫情的控制需要感謝他們的貢獻。1.真實的案例分析在過去的5個月,中國的醫生和科學家實際上二者兼顧,一方面爭分斗秒進行肺炎的科學研究,一方面全力救治患者。在一線治病救人的同時總結經驗。醫務人員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肺炎經驗之談,不應只被看作是一篇期刊上的論文,而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一種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科學輿情的引導[7]。如果沒有中國從1月份開始直到昨天都在發表的論文,世界衛生組織就不會有一個可靠的知識基礎和實驗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如何應對疫情。所以應該非常感謝中國醫生和科學家根據自己的工作及時發表的論文,讓世界更好地獲悉疫情信息。體現了中國醫務工作者負責任的態度,即成為其他國家的朋友,講述、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幫助其他國家了解疫情的嚴重性。一線醫療工作者能夠講述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把中國納入全球醫療科學研究中是抗疫后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中國并沒有被認為是醫學和醫療科學領域的大國,但這次抗疫的確突顯了中國的醫療優勢。更多國家認識到中國在抗疫中所做的貢獻,中國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肩負重責,保護并改善這部分人口的身體健康。中國在過去20年里一直在這樣做,在過去的5個多月尤其如此。應對抗疫的重中之重在于各國之間的通力合作,需要攜手互助。把中國醫生納入到全球醫療科學研究中,這是后抗疫時期非常重要的輿情導向和目標。2.輿情無需過度解讀[8]肺炎是對全人類健康的威脅,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應對這場威脅。不應針對指責任何國家,這對疾病防控毫無益處。更不可能促進和平與發展,指責也不可能讓疫情停止。相反地,需要坐下來共同合作,互相信任,才能解決人類所共同面對的問題。抗疫過后世界公共衛生領域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在每次大事件,比如說這次抗疫后,世界都會有所變化。總體來看有兩條道路:一種道路是更好的國際醫學界合作,各國能夠共享診療經驗,守望相助。其他國家能夠理解到中國居民健康狀況,會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我的健康狀況會影響你的健康狀況,人類相互依存,必須坐在一起共同解決問題。3.輿情研判與追蹤疫情在世界上還有多久才能結束?輿情已了武漢的情況,封鎖從1月23日到4月初,大概是10周,目前已經完全消除了病毒在武漢的傳播,說明第一波的抗疫在十周封鎖之后結束。可能會有抗疫反彈的風險,唯一能夠防止抗疫再反彈的就是疫苗,能夠讓大家免疫,才能夠在未來保護大家。目前必須要維持一些防護措施,比如保持人群間的距離、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在咳嗽時不要對著他人,這樣做才能夠阻止疫情反彈。在接下來的6至12個月當中,很可能會有疫苗研制出來。那么明年這個時候,有可能會開始注射疫苗讓大家能夠真正受到保護。通過這次抗疫,會有更多中國科學家和醫學界帶頭人活躍在世界醫學科學舞臺。在過去20年里,中國在醫療衛生和醫學科學領域進行了巨大的投資,希望能夠看到更多中國科學家和醫學界的帶頭人活躍在世界舞臺上。我國醫學科研工作者發表的優秀論文將起到正確的輿情導向。

作者:萬美 易秋莎 單位: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期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