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和使用期刊影響因子

時間:2022-05-27 11:13:11

導語:正確認識和使用期刊影響因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正確認識和使用期刊影響因子

作為衡量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曾發揮積極作用。然而,近年來影響因子在使用中被一些評價體系異化,引起了一系列爭議。當前,我國期刊界乃至全球期刊界對影響因子的局限性提出了許多質疑和批評。影響因子給期刊發展帶來什么影響?當前應如何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影響因子?日前,本報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采訪了浙江師范大學教育評論研究所所長劉堯教授。

刻意炒作影響因子帶來人為偏差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最初作為文獻計量學概念出現,到被廣泛運用于當今期刊評價體系,影響因子給學術期刊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劉堯:期刊影響因子(JournalIm-pactFactor,JIF)又稱影響因子(Impactfactor,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1955年尤金•加菲爾德(EugeneGarfield)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學》的論文,率先提出將一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作為影響因子。其后影響因子這個相對統計量經過發展,逐漸成為學術界采用的一種衡量期刊有用性、顯示度與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國際期刊生態、學術生態以及學術著作的發表機制也由于影響因子的出現而改變了面貌。

影響因子作為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其設計初衷主要是為圖書館員制定文獻收藏計劃和經費預算、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等服務。除此之外,影響因子還可以有多種應用。但是,當影響因子被用于期刊評價以及學術評價之后引發了一系列爭議。影響因子是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從計算公式看,影響因子只與被引次數和論文數直接相關。實際上影響因子還與許多因素相關聯,比如論文的出版時滯、長度、類型和合作者數目,不同學科的期刊數目、引證半衰期,研究人員的數量和社會知名度,等等。因此,期刊與學術評價必須聯系實際情況合理使用影響因子,如果過分強調被引用或收錄情況,就會給影響因子帶來人為偏差。

從理想角度講,一家期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越多,這些論文的觀點或結論被其他學者論文引用的次數越多,影響因子越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如果影響因子得到合理使用,那么影響因子與稿件質量是相得益彰的。但在現實中,有一些期刊采取各種辦法有意炒作影響因子。如辦刊者明示或者暗示作者多引用自己期刊的文章,由此提高影響因子。采用這些方法后,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序可以顯著提高。期刊利用炒作手段,看似迅速提升了影響因子,但卻破壞了期刊生態和學術生態。

在實際的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過程中,影響因子的原始功能在擴展中被逐漸異化。全球各地許多研究機構和高校基于影響因子制定了本機構的教學和科研人員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放大了影響因子的激勵導向效應。影響因子在學術界開始引起廣泛爭議。國內外一些期刊或出版集團聯合呼吁不予重視甚至不再支持影響因子,并提出重塑期刊評價體系。

過度依賴影響因子阻礙學術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過度依賴影響因子作為評價指標,對學術發展帶來怎樣的弊端?

劉堯:影響因子作為衡量期刊影響力的常用指標應予以合理使用,但近年來影響因子被學術界濫用于評價學者或機構,常常根據論文所發期刊的影響因子對學者或機構進行排名。影響因子在我國也被有些機構看作權威的評價指標而受到推崇,廣泛使用于衡量學者、學術團體、研究機構。許多高校利用考核手段不僅引導教師把在高影響因子刊物上,而且以期刊的影響因子作為評判研究生畢業的標準。我國的一些大學排行榜,也把影響因子作為重要的排名指標。影響因子的異化作用正在破壞期刊與學術生態。

影響因子的異化作用不僅影響期刊出版取向,而且阻礙了學術創新,因為它把期刊和學者引導到只為提高影響因子而不著眼于刊發的內容是否具備學術創新的錯誤道路上。少數期刊喜歡采用那些容易引起“噱頭”的論文,導致它們在那些“熱門”的領域里堆起了“泡沫”,并且妨礙了其他重要研究。

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研究成果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間并非呈線性正比關系。實際上,影響因子只能代表學術研究熱點,不能直接代表學術研究水平。影響因子可以作為某種參考,但學術評價不能追求“唯影響因子論”。然而,在不少地方將影響因子與論文水平甚至跟科研獎勵直接聯系在一起。近年來,影響因子對學術的危害遭到許多學者質疑,他們認為影響因子濫用,使自己的成果變成不是由“發表了什么”而是由“發表在哪兒”來評判。

正確理解合理使用影響因子是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報》:為促進學術良性發展,您認為是應該拋棄影響因子定量指標,還是應該尋求更為科學合理地使用影響因子?

劉堯:從目前來看,影響因子作為一個全球廣泛使用的評價指標,未來一段時間還很難被完全取代。畢竟在每年發表的大量論文面前,學術機構和學者本人仍然需要一個全球通行的標準,借此篩選出其中最有價值的文獻來深入閱讀和評價。當前應倡導更合理地利用影響因子或研制更好的評價標準,讓學術評價從只關注影響因子轉到關注學術本身的水平上來。由于目前影響因子還是較為客觀的定量指標,還不能直接拋棄影響因子定量指標。事實上,學術評價通行的方法是依據各類量化指標的定量評價和采用同行評議的定性評價。當前,如果在學術評價中完全棄用類似于影響因子這樣的定量指標,僅僅依靠同行評議是不現實的。

當前的問題關鍵在于如何使用影響因子,而不是評價標準本身。目前,在還沒有找到更好替代指標的情況下,在學術評價中合理使用影響因子不失為一種較為科學的辦法。在學術評價領域,需要一種相對客觀并且能排除同行評議人為因素干預的辦法。相對而言,目前影響因子還是較為公正的量化指標。影響因子本身并無原則性錯誤,錯的是被簡單化地濫用,以及急功近利的激勵機制。

期刊與學術評價本身是一項極具導向性的工作,不僅有學術導向還有利益導向。正因為有巨大的利益導向,才會導致各種炒作現象發生。為了最大限度防止人為炒作,在研制評價方案時可以多設置一些評價指標。比如,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設計了20多項學術計量指標,包括影響因子、擴散因子、他引率、權威因子、被引半衰期、基金論文比,等等。

面對影響因子濫用引起的問題,不應輕易叫停或廢除影響因子,也不能簡單地斷言同行評議一定比量化指標更好。學界要做的就是直面不斷涌現的問題,堅持不懈地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因為任何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相對合理性、針對性和片面性,沒有適用于不同評價的萬能方法。對復雜的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應本著追求公平公正的宗旨,恰當地使用包括影響因子在內的量化指標,并綜合多種方法進行互補、對比、印證。最有效的做法,是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可以預見,隨著學術進步和學術文獻數據庫的完善,會不斷提出適用于期刊與學術評價的新指標。但我們應明白,任何一個評價指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關鍵還是在于使用者能否正確理解與合理使用該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