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可持續性發展論述

時間:2022-06-03 10:09:00

導語:農業可持續性發展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可持續性發展論述

隨著化肥、農藥、農膜和農業機械等廣泛深入地應用于農業生產后,我國農業生產力大幅度提高,農業專業化生產迅速發展,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由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1]。但由于大量消耗資源和粗放經營,隨之而來的是土壤退化,環境污染,資源緊缺,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危及人類健康與安全等問題的出現。面對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事實,人們開始反思和重新審視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模式,嘗試進行了農業可持續性的實踐探索[2]。

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由于各國國情不同,農業發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產生了對可持續農業理解上的差異。由于發達國家農業生產力水平相對較高,因此更加注重農業產業的綜合功能和重視食品安全與營養,并且更多地強調資源環境的保護,這是一種現代化農業觀念。而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投入水平低,經營粗放,農業發展更多地集中于數量的增長。也就是說,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由于起點不同,對農業發展的要求各有側重,但共同點都是要求保護資源和環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續農業”定義已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即可持續農業是“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久的發展(包括農業、林業和漁業)維護土地、水、動植物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不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會能夠接受的的農業”[3]。

2農業可持續性的特征

農業可持續性是農業可持續發展中一個關鍵性概念。由于不同學者所從事研究的學科背景不同,其對農業可持續性的認識角度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農業可持續性的內容基本都包括生態、經濟與社會3個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續發展中,公平主要有2個方面的含義:①代內公平,即當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也就是說,要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給全體人民以同等機會,滿足他們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際公平,即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縱向公平。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認識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當代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與需求而損害人類世世代代滿足需求的基本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農業系統發展的公平性,即農業生產不能以犧牲后代及其他地區人的長遠利益為代價,從而剝奪他人生存發展權利。農業發展既要消除農村貧困,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農業生態資源和環境[4]。

2.2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性包括生態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與社會可持續性3個方面。資源與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持續性保持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農業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農業發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保持農業經濟長期、穩定的增長,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

2.3協調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促進生態平衡;農業發展必須在開發、利用、保護和重新培植資源與環境動態過程中來實現,決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5]。

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

農業是一個包含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在內的復合系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綜合性的,因此需要對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全面考慮。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較多,可以概括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類是社會的主體,也是農業系統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說,人口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影響因索。適度的人口規模與優化的人口素質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而目前我國的人口現狀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人口總量大,增長速度過快,且農村人口比重多,龐大的人口總量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由于生產結構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產資料有限,使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效率差,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3.2經濟因素

農業的本質特點是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交織,經濟系統是作用于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與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具體影響農業發展的經濟因素很多,主要有農業GDP、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農業要素生產率、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村非農產業比重、政府財政對農業投入的比重、農業機械裝備水平、農業信貸以及農村市場發育狀況等。這些因素有的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有的間接影響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6]。

3.3社會因素

我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占農業人口的40%,農民文化素質總體偏低,觀念落后,創新能力弱,農業科技成果難推廣和普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農業的技術進步。特別是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資源不足,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的根本出路是加快農業技術進步,不斷研究和推廣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

3.4自然環境因素

資源是人類衣食之源,是經濟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口增長和人類社會發展必須與資源的承載量相適應,才能謀求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我國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資源占有量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國耕地的2/3為中低產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積達1.35億hm2,約占草地總面積的1/3;從1950年至1980年,中國的自然湖泊從2800個減少到2500個,減少了10.7%,湖泊的總面積減少了11.5%。由于農業生產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農業遺傳資源損失,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近50年來約有200多種高等植物滅絕,現在約有4600種高等植物和433種脊椎動物處于瀕危狀態[7]。在全國城市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業廢氣超過12億m3,二氧化硫排放量達1341t,約有60%的城市出現過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總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以及廢氣、廢水,不斷地向農村排放[8-9]。

4結語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應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包括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利用、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個方面,且這3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必須從整體、動態和長遠的角度,才可能把握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