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7 09:10:00

導語: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引種馴化;馴化原理

論文摘要在分析野生植物資源開發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應遵循引種馴化的基本原理及園林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能為野生觀賞植物的開發和利用提供指導。

我國地大物博,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極其豐富,高等植物約3萬種,有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達6000種以上。我國不僅原產觀賞植物種類繁多、品質優良,而且觀賞植物栽培有極其古老的歷史,早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7世紀的西周,我國勞動人民已在園圃中培育花木了。盡管如此,在我國城市綠化中,應用的植物種類并不多。如南京、杭州、寧波等城市一般為200~300種,上海有近400種。而且,除了生境條件極特殊的區域,如熱帶、寒帶或干旱地區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綠化沒有很明顯的區別,植物材料單調、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狀況,這與植物資源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1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現狀

1.1家底不清,保護不力

我國豐富多彩的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尚未得到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即資源家底還未摸清。目前,不論野生還是栽培的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均由于多種原因而面臨許多種類散失和瀕于絕滅的嚴重威脅。野生的如蘭屬和金花茶系的某些種、變種、變型,栽培的如鳳仙花品種,均為最突出的例證[1]。因此,進一步開展資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強保護是當前的一項迫切任務。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門做了些保護和管理工作,收到一定效果。如金花茶20世紀80年代由林業部通令全部種類一律禁止出口,后經再度修改,有些種類已對外開放,并在廣西設立金花茶保護區與基因庫,在洛陽建立中國洛陽牡丹基因庫,在武漢建立中國梅花品種資源圃等。

1.2科技落后,盲目引種

①我國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雖很豐富,但大量可供觀賞的種類卻久居深山無人問,仍處于野生狀態,未被開發利用;另一方面,我國育種水平還相當落后,如我國是山茶屬的起源和分布中心,有不少優良茶花的傳統品種和新品種,但與美國、日本、新西蘭等茶花育種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極大,現國際茶花協會登錄的品種達2.2萬個,而我國山茶栽培品種僅300多個,云南山茶140多個。②有盲目從國外引種的趨勢,尤為嚴重的是我國缺乏對野生植物開發利用的深入研究。各地開發利用缺乏技術支撐,很多個體經營者直接從山上挖掘野生植物;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缺乏長遠的眼光或追求短期的政績效應,造成資源的極大破壞,無異于殺雞取卵。

1.3“產用研”脫節

①科研與生產脫節。由于科研體制問題,當前科研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生產相脫離,為科研而科研,通常是或課題結題之后就束之高閣,科研成果的轉化率較低。②生產與應用脫節。生產者由于技術、投入或風險等原因,無力也不愿進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是隨大流,生產“大路貨”;而設計者在園林設計中力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應用盡可能多的植物種類來創造園林景觀,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又因為植物應用的新材料、新品種的缺乏逼迫修改設計方案。

2野生觀賞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

植物造景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態、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2]。要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首先要有豐富的植物材料。因此,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當地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既能豐富園林植物種類,克服各地園林植物種類單調,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豐富植物種類,提高城市品位

雖然我國具有十分豐富的觀賞植物資源,但是各地城市園林綠化中運用的植物材料顯得單調、雷同,缺乏地方特色,觀賞植物能代表城市的例子并不多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運用一些新的植物種類來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將成為一種趨勢。而野生植物,尤其是鄉土植物不僅能體現鮮明的地方特色,更具有適應性強、容易引種成功的優勢。現在正是野生觀賞植物開發利用的大好時機。

2.2開發野生資源,建設生態城市

城市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所建設的園林綠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個群落中,種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它是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最高層次的體現,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小橋流水”、“歲寒三友”之類的詩情畫意已不能滿足現代人游賞及改善環境生態效應的需要了。在生態園林建設中,不僅要注意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復層次生態位,而且要盡量豐富各層次內的植物種類。要讓苔蘚類、蕨類、草本類、藤本類、灌木類、喬木類植物都能在城市園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各自長處。野生植物是植物與環境相適應的最好樣板,野生植物資源在生態園林中將起巨大作用。

2.3合理利用野生植物,增加城市物種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3個層次中,最基本的就是物種多樣性。在城市中綠地本身有限,在有限的范圍內人工引進野生植物,再現植物的多樣性具有更大的意義。在城市綠化中,近年也提出重視物種多樣性,如從2000年開始,上海實施城市植物多樣性3年行動計劃,3年來,使常用園林植物由原來的400種增加到800種。其他城市也都希望能將物種多樣性運用在園林綠化的實踐中。

3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引種馴化

要將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成功地運用到城市園林綠化中,首要的工作是引種馴化。引種馴化是將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種子或營養體從其自然分布區域或栽培區域引入到新的地區栽培。如果引入地區與原產地自然條件差異不大或引入觀賞植物本身適應范圍較廣,或只需要采取簡單的措施即能適應新環境,并能正常生長發育,達到預期觀賞效果的稱為簡單引種。如果引入地區自然條件和原分布區自然條件差異較大,或引入物種本身適應范圍較窄,只有通過其遺傳性狀改變才能適應新環境或必需采用相應的農業措施,使其產生新的生理適應性的方式為馴化引種[3]。追溯引種馴化理論的歷史時,一般都把達爾文學說作為起點,其觀點使引種馴化成為可能并具有科學的理論依據。真正在國際上最受重視和應用的是德國著名林學家邁爾(MayrH.)1906年提出的氣候相似論。3.1氣候相似論

氣候相似理論認為樹木引進時,引進地和原產地的氣候必須相似,引進的樹木才能正常生長發育。這一理論明確了氣候對樹木引種馴化的制約作用,對樹木引種馴化的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不失為現代樹木引種馴化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成功的引種例證。如杭州植物園從氣候相近或相同的天目山、黃山、九華山等地引進大量樹種,成活率較高;而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其引種范圍則沒有浙江、江西等地廣,很多常綠樹種受到氣候的限制,在南京不能安全越冬。

3.2生態歷史分析法

這一方法是前蘇聯總植物園在試驗了3000多種植物后總結出來的,并由庫里基阿索夫于1953年提出[4]。其理論基礎是根據某一植物區系成分起源的分析和揭露這些成分的生態歷史,在引種工作中我們可以選擇那些外來的區系成分,把它們遷回原來生存過的生態條件下,這些植物不但極容易引種成功而且生產率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最著名的事例是天山苜蓿,它不是天山植物區系的成分,當將其從天山的旱生條件引種至濕生條件下時,它的生長狀態比在天山好,而且其后代的植物體結構和功能也由旱生類型迅速地變回濕生類型。許多孑遺植物的推廣種植成功是對生態歷史分析法強有力的支持,比如,水杉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廣布種,但由于冰川的襲擊其分布范圍變得十分狹窄,目前該種在很大范圍內的推廣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結果。目前此方法對于自然區系植物的引種工作具有特殊的價值。

3.3米丘林學說

米丘林的引種馴化理論是建立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之上的,因而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并把植物引種馴化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理論的基礎是有機體與環境是矛盾的統一體,通過改變環境和遺傳育種兩條途徑能夠改造植物的本性,創造新的類型,以滿足人類的需要。這一理論的提出,米丘林主要是依據他在果樹園藝方面的引種馴化經驗,所創造的一套研究方法和他所揭示的一系列規律,對于各類植物的引種馴化工作都具有普遍的理論指導意義。例如,他確定的實生苗法、斯巴達式鍛煉法、定向培育法、逐級馴化法、親本選擇法、遠緣雜交法(包括營養體接近法、混合花粉授粉法、媒介法、雜種培育法及蒙導法)等都是我們現在還在應用的方法。對于植物馴化的定義,米丘林始終認為,馴化必須與改造植物的本性聯系在一起。同時,米丘林提出的有關植物引種馴化的許多觀點,至今在我們的工作中仍是重要的參考。

3.4區系發生法

本法是建立在對區系成分、區系成分的形成歷史和自然生態的研究基礎上的,認為引種起源上有親緣關系的和有某些共性的區系之間的植物容易成功。這一方法可供喬灌木引種時選擇原材料之用。南京中山公園從北美大西洋區系引種松屬植物的成功率很高,其原因就是該地與北美植物區系在起源上和發展歷史上具有較密切的聯系,現在植物區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3.5生態相似法

這一方法由中國學者朱彥丞提出,認為植物引種馴化應從整個植物生態環境出發來分析,在生態條件相似時所選擇的植物材料引種就容易成功,生態條件相差懸殊的植物材料引種不易成功。

我國勞動人民在植物引種馴化的理論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貢獻,早在漢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引種原則。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總結出“順天時,量地利”和“人力之至,抑或可以回天”的引種馴化原理,指出了植物是可以馴化的,20世紀30年代廬山植物園的建立使得植物引種馴化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對野生資源的掠奪性利用已經使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1世紀的今天,我們必須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科學的原理,建立引種—繁殖—栽培馴化的完整體系,并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種質基因,培育新品種,在園林運用上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4參考文獻

[1]陳俊愉.中國花卉品種分類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程金水.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M].北京:林業出版社,2000.

[4]謝孝福.植物引種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5]朱慧芬,張長芹,龔詢.植物引種馴化研究概述[J].廣西植物,2003,23(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