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農業影響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1 05:36:00
導語:國內農業影響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兩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簽定了協議,使得我國加入WTO的談判進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最近,中國就加入WTO已與美國、歐盟國家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識,并同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工作組進行了實質性多邊談判。加入WTO,我國既會享受成員國應有的權利,也將承擔相應的義務。這對我國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勢必產生重大影響。如何看待這些影響,并采取哪些相應措施,是國內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
一、中國在農業市場準入方面的讓步與承諾
在加入WTO的談判中,中國就農業市場準入方面將做出以下讓步和承諾:一是關稅減讓。中國答應將農產品平均關稅繼續降低,由目前的19%降至到2005年的17%,其中重要農產品降到14.5%。象牛肉、豬肉、禽肉、柑橘、葡萄、蘋果、蔬菜(包括菜花、萵苣、芹菜、冷凍什錦菜及罐裝冷凍甜玉米等產品)、杏仁、榛子、開心果等關稅都將明顯減少。除大宗農產品外,大部分農產品進口將取消數量限制,實行單一關稅。對于采用配額關稅的農產品,配額內的關稅要采取低稅率政策。配額外小麥、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產品關稅也要相應降低稅率。二是放開部分農產品市場。逐步擴大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等大宗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準入量。三是逐漸消除國營壟斷。按照承諾,在過渡期中國政府對糧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和煙葉等農產品保留國營對外貿易體制(由政府指定國有企業專營)。但是,我國并未承諾限制外商外資進入糧棉等農產品的購銷領域。同時,在過渡期完成后,我國將不得不按照WTO的要求放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領域,將豆油、小麥、大米和棉花等農產品貿易的一定比例讓給非國有企業包括外資企業。四是取消出口補貼。中國承諾加入WTO不對任何農產品,特別是玉米、大米、棉花等產品進行出口補貼。五是履行WTO動植物檢疫標準(SPS),在小麥、水果和肉類等農產品貿易上嚴格執行WTO的SPS標準。
從上述幾個方面的內容可以看出,中國加入WTO的核心就是要降低農產品關稅,開放農業市場,拆除非關稅壁壘,消除國營壟斷等。這對國內農產品市場以及農業生產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二、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從總體上分析,中國加入WTO在農業領域讓步會換取社會總體福利的增加,這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是有利的。可以以此為要價,對國內的幼稚產業和部分服務業進行適當保護,并促進有比較優勢的工業制成品的出口,使我國在加入WTO后的貿易盈余獲得較大的增長。具體來說,這會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下述正面的影響。
1、我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國際農業資源,推動國內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在獲得WTO成員國的地位后,我國要相應開放糧棉油糖肉果等農產品的市場,這給我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帶來了新的、寶貴的空間。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業自然資源相對稀缺,農產品增長空間狹小。多年來我們為了解決城鄉居民的吃飯問題,不惜投入高昂的代價,毀林開荒、圍湖造田,生產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結果導致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生態環境惡化。加入WTO我們可以利用開放農產品市場的機會,依據承諾進口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如糧棉油糖等,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如花卉、水果、蔬菜、養殖業產品及其加工品,以此進行農業資源置換,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安排農業生產。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國內農業資源壓力,調整出較多的土地空間用于改善生態環境等目的。例如,可以考慮將7000萬畝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逐步退耕還林還草,將2000萬畝湖地逐步退耕還湖等。
2、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刺激農業轉變增長方式。目前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生產仍以產量最大化為目標,產品質量低,競爭力不強。加入WTO后,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參與同類產品競爭,勢必迫使農業生產經營者采用新的技術和手段,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進口的優質農產品還可以起到示范效應,有利于農產品經營部門在產品的包裝、外觀加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改善。
3、有利于改善出口環境,增強優勢農產品出口。當前,我國的畜禽、水產、果菜和園藝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明顯的價格競爭優勢。但由于我國不是WTO成員國,一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產品采取貿易歧視政策,運用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在發生貿易摩擦和糾紛時,我們也不能利用世貿組織進行仲裁。加入WTO后,我國便可充分利用該組織的貿易對等原則、非歧視原則、公平原則、禁止數量限制原則等,擴大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的出口數量,并利用WTO仲裁規則保護我方利益。
4、可促進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農業領域進行全面合作交流,引進資本和技術,改造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有許多的基礎設施要更新改造,生態環境要改善,農產品品種也應更新換代。所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本和技術投入。加入WTO后,我國可以從發達國家吸收較多的資金,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改造國內農業。同時,還可以學習這些國家管理現代化農業的經驗,有助于我們對農業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調控。
5、能推動我國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規范貿易行為,盡快形成國內農產品統一市場。我國現行農產品經營體制,特別是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的購銷(包括進出口)體制是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演變而來的,帶有較大的國營壟斷性質。加入WTO,我國必須實行市場化趨向的改革,在預定期內讓非國有部門逐漸進入農產品購銷和進出口領域,以平等的身份同國營企業進行競爭。同時還要削減一些阻礙農產品貿易的各種補貼政策。
這些都有利于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對農產品特別的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經營體制進行更加規范化的改革,最終促進我國建成以市場定價為主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多渠道、多形式、多主體的流通體制,并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但是,加入WTO是一把雙刃劍,在我國從中獲取諸多利益的同時,也會給國內農業帶來種種沖擊和負面影響。
1.有可能引起農產品生產減產,減少農業的就業機會。從當前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大宗農產品的儲備量分析,國內大部分農產品供求平衡,有些產品還出現了結構性和地區性過剩。在這種情況下,讓國外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勢必會部分替代國內農產品,從而沖擊農業生產,并波及到農民的就業。目前我國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從表1的價格比較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小麥、玉米、大米、大豆、豆油、白糖、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分別高出國際價格水平的17.3%至132.6%。讓低價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會對本國同類農產品生產形成強烈的沖擊。根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的一份報告分析,中國加入WTO后,會使國內稻谷、小麥、棉花、羊毛、植物油等農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減產幅度在1.4%-37%之間,減少勞動就業機會約1320多萬個。依據我們的測算,我國在加入WTO的過渡期和完成期之后,因開放農產品市場可能會使國內小麥、豆油、玉米、大米和棉花等農產品的生產下降,減少就業機會2086萬個至2550萬個(見表2)。這些負面影響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也是有所區別的。沿海地區非農產業比較發達,經濟實力較強,農業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而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如東北以及中西部地區,受加入世貿組織的沖擊相對較大,農業生產和農民就業都可能出現一定的波動。表1主要農產品價格的國際比較(單位:元/噸)
- 上一篇:影視主體審視意識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視理論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