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改革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9 12:51:00

導語:我國醫療改革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醫療改革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醫療體制改革是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目前,我國醫療改革面臨衛生保障覆蓋率低,資源分布不均,初級醫療服務滯后,藥費居高不下,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本文從醫療改革的社會背景及存在問題出發,并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對醫療改革做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醫療改革問題

一、醫療體制改革的社會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由于忽視了社會協調發展,導致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城鄉“二元結構”嚴重,新生弱勢群體不斷壯大,所有這一切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我國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但衛生費用僅為世界衛生費用的很小的比例。由于經濟原因,我國約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醫,29.6%應住院而不入院。2007年《社會保障綠皮書》報告顯示,1990至2004年的十五年時間中,中國城鄉居民人均看病費用支出增加了19.75倍,增速遠遠超過收入增長速度。這不僅給企業‘國家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還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后果。同時在衛生領域存在的不公平越來越難以接受,造成了看病難、看病貴以及有病不就醫等問題。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191個成員衛生總體績效評估排序中,中國僅列144位;在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性的評估排序中,中國列188位,即倒數第四位。這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狀況、以及中國的國家性質相去甚遠,醫療衛生事業的嚴重滯后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瓶頸。

二、醫療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在醫療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準確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市場化的經濟運行方式可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但是也使得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平衡。把醫院推向市場,走單純的市場化道路,正是政府在這場改革中沒有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的結果。在改革過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導致醫療衛生服務出現兩級分化的直接原因。市場化的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對醫療衛生行業的監管責任。醫院產權改革,使得政府在下放權力的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義務。同時,政府也忽略了對醫療衛生這種本該屬于自己社會責任范圍的公共品的監管,用改革國有企業的方法來改革醫療衛生行業,將醫療衛生機構視同于一般的企業。

(二)政府和社會在對醫療衛生機構的定性上存在偏差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許多醫院產權改革的支持者認為,醫院應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市場主體,應在國家法律規范的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實質上也就是把醫院看成了一般的營利性企業,從而削弱了其服務于保護公眾基本健康權利的目標。也正是由于這種定位上的偏差,使得醫院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把贏利作為其重要目標,使得醫療服務價格和醫療衛生費用迅速攀升,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20世紀

80年代實行財政體制改革后,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廣大的欠發達地區缺乏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財力,而不得不采取“放權棄責”的方法,把醫療衛生機構推向市場,讓其自行發展,加劇了其營利性的發展步伐。

(三)我國醫療保障社會化程度較低

在現行體制下,我國醫療保障的覆蓋面比較窄,有百分之七十的農村人口和部分城市弱勢群體沒有任何醫療保障。而對于企業來說,勞保醫療幾乎還是企業的自我保障,因此企業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在一些企業,因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工種,不同數量的離退休員工數量都導致了不同醫療保障的負擔,這些都使得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四)醫療保障制度存在明顯缺陷

我國原有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八十年代初期崩潰,農村的醫療保障問題至今仍然是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薄弱之處。許多農村人口因為經濟收入較低,一旦生病,就會產生“因病致貧”的后果。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將會大大危害到我國經濟的發展。而現行的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目標人群只包括就業人員及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將絕大部分少年兒童、相當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無法就業的人員排除在外。這樣的制度設計必然導致如下結果:一是上述人群的醫療需求難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個人及家庭面臨的醫療風險難以化解,從而帶來經濟、社會方面的消極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醫療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沒有醫療保障的情況下,無法避免體制外人員以各種方式侵蝕體制內醫療資源的問題。

三、國外醫療保障制度及經驗

(一)英國模式

英國主要是由政府舉辦和管理醫療機構,居民可以獲得免費的醫療服務,醫療服務體系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體系,醫療經費的大部分來源于政府的稅收,其余部分來自私人醫療保險。一般而言,政府對公立醫院實行全額投入,公立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的基本醫療,私人醫療機構是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

(二)德國模式

德國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體系分離,雇主和雇員向作為第三方的醫療保險機構繳費,保險機構與醫療機構(無論公立還是私立),簽約以提供服務,不能參保者由政府提供醫療服務。

(三)美國模式

競爭性、經營性及提供方式的多樣性是美國衛生體制的重要特征。美國的健康維護組織(HMO)是一個成功的管理體系。HMO由保險公司、醫生、醫院三方組成,三方構成一個動態博弈均衡,追求有限資源的最大利用。投保人依據醫保合同,交納醫療保險金,享受包括門診、住院、預防在內的免費醫療服務,全科醫生推薦導醫、專科醫生和醫院,按照“疾病診斷醫療分類標準”報銷,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費用控制。

這些國家在醫療保障制度方面的主要為以下兩個措施:一是控制醫療費用,是由患者分擔一部分費用,通過調整醫療費用來增強患者的醫療費用意識。二是改革衛生體制,主要措施是在國家衛生體系中引入市場機制,建立真正服務供需雙方的內部市場機制。但我國和這些國家的國情都不同,因此,我們只能在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符合我國特殊國情的自己的醫療保障制度并以此來發揮醫療保障的作用。

四、對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強化政府的職能

首先是強化政府的籌資和分配職能。醫療衛生必須由政府通過直接籌資(即由政府直接投資興辦醫療機構)和間接投資(即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出資)的方式來降低患者個人直接支付現金的比重。其次是強化政府的分配職能。要確保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由于公共衛生事業屬于公共產品,因此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同時,政府的衛生服務也應投向醫療保險和公共衛生領域,投向低收入和貧困人口等弱勢群體,并保證投入到位,這樣才能讓大多數人得到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再次是政府要加強監管職能。由于衛生服務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并是一種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應對各種所有制形式的醫療機構,進行必要的規范和監督,促使其朝著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的健康方向發展。同時,要制定完善的醫療機構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健全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對不同所有制的醫療機構一視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體制和政策待遇,為公平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構建多層次醫療衛生覆蓋體系

我國的農村和城市應該在考慮當地經濟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能力和需求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醫療覆蓋體系。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多面對低收入及弱勢群體,其醫療衛生體系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投入,其中少部分費用可以讓有支付能力群體共同參與分擔。這一方法可以在鼓勵個人參與的同時提高農村現有的支付水平。雖然費用分擔的水平較低,但是仍然可以起到補充作用。城鎮中的低收入、老年、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也需要一個由政府財政支持的衛生服務網絡。要為城鎮每年醫療救助衛生服務的覆蓋水平設定上限,并讓有負擔能力的人群參與較低水平的醫療成本共擔不僅可以鼓勵個人參與的積極性,有效控制花費,還可以為重大疾病的醫療開銷提供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為城鎮衛生服務網絡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框架。它應該在不減弱城市參保人員在參保前所享受到的服務和利益的前提下,覆蓋適當的醫療服務范圍。

(三)大力發展醫療保險

為實現我國全民醫保,在保險體系上可以采用醫療救助、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這樣不同層次的網絡來覆蓋全民。醫療改革的具體操作方面也應與社會醫療保障的各個層次相對應。在社會救助方面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社會醫療救助主要是指對于處于社會底層、沒有收入來源或收入很少無力支付醫藥費及保險費的人采取由國家為其免費提供醫療救助服務,其費用主要由國家來支付。在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方面,保險費由企業、個人、國家、地方政府統籌集資。在商業健康保險方面,主要由個人支付保險費,滿足其多方面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中國的醫改應該以人人享有健康為目標。要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戰略高度制定保障國民健康的基本制度,建立符合國情的全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和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建立全民參與、全民享有的健康保障體系,讓各個社會階層包括弱勢群體都能分享到醫療改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盧傳堅,謝秀麗.我國醫療改革的現狀分析[J].醫學與哲學,2007,(2):12-14.

[2]時培永.關于中國醫療改革的幾點建議[J].北京文學,2007,(5):125-126.

[3]陶瑞爾.對中國醫療改革的幾點政策建議[J].中國發展觀察,2008,(4):44-46.

[4]余宸歆.對醫療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政法行政,2008,(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