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發展情況研究
時間:2022-06-11 03:02:10
導語:設施農業發展情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設施農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項目實施以來,武威市涼州區設施農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反季節蔬菜、奶肉牛、畜禽等設施農牧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張,產品總量持續增加。截至2012年底,全區累計建成設施農業1.71萬hm2(其中,日光溫室0.72萬公頃、養殖暖棚0.99萬公頃),設施瓜菜總產量63.8萬噸,肉蛋奶總產量10萬噸,設施農業總產值40.94億元,人均設施農業純收入可達3643元。
㈡優勢產區已經形成
通過制定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加強分類指導,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設施農業生產已形成了城郊區精細蔬菜生產區、沿沙區瓜果生產區、北片外向型蔬菜生產區、張義山區人參果生產區、沿山冷涼灌區食用菌生產區、沿山沿灘肉羊與肉牛生產基地,建成高壩鎮、金羊鎮、發放鎮、東河鄉等一批專業化生產鄉鎮,“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數村一品”的生產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㈢整體生產效益高
日光溫室生產栽培技術日益完善,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綜合技術集成應用,多茬口種植模式不斷擴大,生產效益不斷提高。設施畜牧養殖以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廣“五良”綜合配套技術,養殖效益明顯提升。
㈣標準化生產初見成效
以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為依托,6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速測點為載體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已基本建立。截至2012年底,已認證蔬菜有機食品1個、綠色食品9個、無公害產地2個,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達到0.55萬公頃,綠色食品生產面積達到0.31萬公頃;年供苗100萬株以上規模的專業化種苗公司8家,全年供應種苗3000多萬株,工廠化種苗推廣率達18%;認定牛、羊、豬、雞無公害畜產品產地4個,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125.6萬頭(只)。武威市涼州區被列為國家級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區和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示范縣,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了“彩龍“”武爾威“”發放”“天梯山”“柳煙春”“西涼綠”“老土”“憨娃”等十幾個地方名優品牌,部分品牌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深受消費者青睞。
㈤產銷網絡體系基本建立
目前,武威市涼州區已建成蔬菜瓜果專業批發市場5個(武威市農產品批發市場、新關蔬菜市場、發放蔬菜市場、大柳蔬菜市場、黃羊蔬菜市場),年批發各類瓜菜50多萬噸;全區共有運銷企業、合作社、協會60多家,年運銷各類瓜菜30多萬噸;運銷大戶20多家,年運銷各類瓜菜20多萬噸;從事小批量、季節性短途蔬菜銷售的運銷戶達500多戶,設立蔬菜收購點150多個;從事蔬菜收購的經紀人達100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蔬菜運銷公司和專業批發市場為龍頭,產業協會和運銷大戶為骨干,運銷戶和經紀人隊伍為補充,蔬菜收購點和生產農戶為基礎的上聯千變萬化大市場,下聯千家萬戶小生產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二、設施農業建設的主要措施
㈠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教育
武威市涼州區委、區政府對設施農業建設高度重視,從設施農業發展的規劃設計、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到各類具體問題的解決,明確目標,靠實責任,實行區上領導包抓鄉鎮,部門定點幫扶,鄉鎮之間結對幫扶的工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各盡所能,協調解決設施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完善設施農業建設工作評價和激勵機制,把設施農業建設考核納入干部績效考核之中,定期不定期對設施農業建設工作進行動態跟蹤檢查,實行平時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嚴格兌現獎懲;全區通過編印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觀摩、專題培訓、考察學習、入戶動員、算賬對比、黨員帶頭、干部示范、樹立宣傳典型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把全區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設施農業發展上來,實現思想上同心、認識上同步、工作上同力,為設施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㈡強化政策扶持,助推產業發展
一是通過政府籌資、項目支持,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大設施農業扶持力度。按照《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對日光溫室、拱形溫室、養殖暖棚建設進行補助。同時,對30座以上的日光溫室示范點、養殖小區(場)的電力設施配套建設進行扶持。截至2011年底,先后撥付資金3000多萬元,對644個設施農業示范點的電力設施進行了扶持配套;二是對日光溫室萬畝鄉鎮、千畝園區(村)的基礎設施、優質種苗、品牌培育、合作組織建設等方面重點扶持,以此推動設施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爭取國家農機縣補貼項目,對設施農業卷簾機、保溫被、微耕機、暖風爐等給予補貼,極大地提高了全區設施農業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水平,目前已推廣卷簾機4890臺、暖風爐20臺、微耕機20臺;三是以成功創建全國百強農業保險示范縣為契機,逐步完善設施農業保險機制,發動和支持農戶參與設施農業保險,全面推行設施農業保險,提高設施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全區參保日光溫室4400座,收繳保費44萬元,政策補貼44萬元。政策性能繁母豬、奶牛保險,分別投保69092頭、4612頭,理賠2920頭、260頭,理賠金額292萬元、78萬元。
㈢完善技術服務,提高科技水平
一是充分發揮區鄉兩級技術人員、農民技術員和育苗公司技術人員的作用,全面實行技術人員包點包棚、駐區入場技術承包責任制,完善管理考核機制,農民技術員300名,村級防疫員445名,“就地、就近、就便”開展技術服務,培育日光溫室科技示范戶200戶,建立了1個國家級蔬菜標準園、5個省級日光溫室標準化生產小區和1個省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90個市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小區),41個區級日光溫室示范點和10個區級畜牧科技示范點,建立鄉級日光溫室示范點205個、畜牧科技示范點120個。通過培育精品典型示范點、示范戶,組織觀摩學習,現場示范培訓,帶動和引導周邊農戶推廣高產高效種養模式,推行標準化生產;二是采取鄉鎮幫鄉鎮、村組幫村組、農戶幫農戶、技術人員幫鄉鎮的技術結對幫扶方式,實行技術“聯姻”,加大技術幫扶力度,提高種養水平。引進以瑞克斯旺為代表的蔬菜種苗育苗企業8家,年可推廣優質種苗3000多萬株,育苗企業為農戶提供育苗、供苗、服務一條龍服務,推進了日光溫室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主要蔬菜品種兩三年更新一次;三是圍繞設施農業建設與生產,把農民培訓作為一項工程性措施來抓,分階段、分層次、有重點的對農口領導干部、村組干部、農技人員、農民技術員開展系統培訓。安排不同區域的鄉鎮,組織村組干部、種養大戶,通過開辦培訓和相互實地觀摩,相互學習、相互比較、相互促進,引導群眾算好“效益賬、經濟賬、增收賬”,提高了群眾參加設施農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㈣推行標準化生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一是制定下發了《涼州區設施農業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涼州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實施方案》《涼州區日光溫室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實施方案》《畜禽養殖標準化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組織編寫了7項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地方標準,已被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定頒布。通過設施農業標準化建設,努力實現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到棚全覆蓋,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到人全覆蓋,種植戶農藥規范使用率100%,溫室生產管理建檔率100%;二是在武威市農產品批發市場、清水鄉農產品交易市場、天梯山人參果產業協會、發放蔬菜有限公司、涼州區裕民蔬菜運銷專業合作社、武威市隆華蔬菜產貯銷專業合作社建立速測點6個,加強對設施農產品的質量檢測;三是通過質量認證和品牌建設,有效地提高了涼州區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截至目前,全區瓜菜產品中已認證的有機蔬菜1個、綠色食品10個;申請注冊了“天梯山”“彩龍“”武爾威”“發放”“祁連”等地方名優農產品商標11個。四是組織開展農業投入品市場專項檢查活動,加大對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的監督管理,確保農畜產品安全生產。㈤突出抓好市場營銷,健全產業化體系武威市涼州區從市場體系建設、品牌戰略、標準化生產、企業扶持等方面研究制定營銷策略,加大對運銷企業、合作組織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北京農產品流通聯絡處、蔬菜公司等單位、企業和協會的作用,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建立了西線以烏魯木齊為主,南線以成都為主,北線以保定為主,東線以北京、哈爾濱為主,周邊以蘭州、西寧、寧夏為主的二十多個相對穩定的蔬菜外銷市場,部分產品已打入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三、存在問題
日光溫室建設成本增加,農戶建棚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建設規模與數量偏小。土地流轉缺乏時間長、規模大的經營主體,土地流轉面窄、量小。農藝、農水、農機組裝配套的集成節水技術推廣仍有薄弱環節,農業裝備水平和標準化生產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土地流轉缺乏帶動能力強的主體,流轉面窄、量小,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少,沒有與農戶建立穩定的“訂單”購銷關系,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土地流轉主體少、實力弱,規模化經營比重低,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綜合效益提升不明顯。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建設滯后,帶動能力強、社員廣泛、利益聯結緊密、擁有自主品牌的專業合作社培育不足,對產業拉動作用不強,農戶的組織化程度不高。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㈠調整優化區域布局
重點沿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沿路沿線,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完善實施方案,按照“一村一品、一園一品”的產業發展要求,合理布局建設設施農業,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城郊鄉鎮以日光溫室為主,養殖暖棚為輔,日光溫室采取添平補齊方式,全覆蓋整鄉推進。井泉灌區鄉鎮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發展日光溫室基礎較好的鄉鎮選擇重點村組,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山水灌區鄉鎮以養殖暖棚為主,日光溫室為輔,日光溫室以現在示范點片為中心,輻射帶動擴大規模,重點發展紅提葡萄和食用菌。張義山區重點發展日光溫室人產經視點
㈡抓好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建設
圍繞《涼州區萬畝鄉鎮、千畝園區發展規劃》,以日光溫室6個萬畝區域化生產基地、18個千畝園區(村)建設為重點,通過強化技術服務、提升設施裝備水平、推廣標準化生產、完善質量檢測、市場體系建設,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著力提高日光溫室效益,全面提升千畝園區(村)日光溫室整體水平,建設日光溫室產業聚集區。在設施養殖上,按照“走出庭院,人畜分離”的原則,采取互助合作、大戶創辦和龍頭企業帶動等形式,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強化疫情監測,完善消毒防疫制度,提高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
㈢推行標準化生產
按照《涼州區設施農業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集成配套綜合生產技術,加強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建立生產管理銷售檔案,大面積推廣卷簾機等機械化設施,指導農戶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力爭實現“兩個百分百,兩個全覆蓋”(農藥、飼料、飼料添加劑規范使用率100%,生產管理建檔率100%,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到棚全覆蓋,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到人全覆蓋)。
㈣加大優質種苗(畜)推廣
繼續扶持清水百利、金帆科技等種苗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售后服務,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加大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力度,年推廣工廠化優質種苗4000萬株。依托畜牧良種補貼項目,加強畜種改良點建設管理,引進優質奶(肉)牛凍精、瘦肉型種豬和肉用種公羊,大力推進黃牛凍配改良、生豬人工授精雜交改良和綿羊雜交改良,不斷提高畜種的生產性能和良種化水平。
㈤提升技術服務水平
繼續實行區級技術人員包鄉、鄉鎮技術人員包村組和示范點、農民技術員包組包棚技術承包責任制,強化技術人員管理考核,指導農戶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增產增收潛力,力爭每座日光溫室(60米棚)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設施農業科技含量。依托“農政通、農富通”等信息平臺,建立健全信息服務網絡,網絡向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種養戶輻射,定期收集產品生產、供求、質量、價格等方面信息。
㈥健全完善市場營銷體系
繼續扶持武威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社區直銷市場,逐步向交易大廳、集中批量銷售和市場直銷方向發展,提高產品銷售覆蓋面。壯大蔬菜運銷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扶持蔬菜銷售公司或協會,規范管理制度,制定產品分級收購標準,推行分級收購,分級包裝,優質優價銷售模式,形成聯合銷售共同體,加大對外銷售宣傳力度,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打造全國有影響的區域性知名品牌。在發展壯大現有加工企業的同時,開發附加值高的農畜產品,健全完善加工貯藏、信息服務等設施,建立從采后處理到市場銷售的冷鏈系統,提高產品附加值。
本文作者:牛隆工作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農技推廣站
- 上一篇:休閑農業市場需要分析
- 下一篇: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教學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