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工程與科學范文

時間:2023-12-28 17:56: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施農業工程與科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設施農業工程與科學

篇1

關鍵詞:設施農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201-03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工科與農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專業。所謂“復合型”是指在農業工程、環境工程和生物技術三方面復合的知識結構平臺上各種能力或潛能的相互交叉、滲透融合。該專業具有實踐性、應用性、產業性極強的特點。但是在全國本專業教學過程中,沒有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這與社會對該專業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因此,構建我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十分必要。

一、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1423”型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構建

1.“1”個新型實踐教學方案的修訂與完善。新方案壓縮單項實習內容和時間,由原培養方案的9周減少到4.5周,增加了專業綜合實習內容和時間,由原培養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達到提高學生的復合型能力,實現工農知識融合掌握,提高學生解決生產實踐的問題。

原實踐教學方案中專業實踐教學包括設施操作技能訓練、設施環境工程學實習、綜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等17個實踐教學環節,這些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完全伴隨課程性質進展進行,對單獨課程教學效果良好,但實習內容重復現象嚴重,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實踐教學具有較大的改進的空間。修訂后實踐培養方案主要包括認知實習、專項實習、課程設計、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科研創新實踐6個方面。這六個方面理清了實踐教學層次,增加了總體實踐教學的時間,調整了課程實踐和綜合實踐的比例,提高了綜合實踐環節的比例。形成了比較清晰的循序漸進的層次和順序,強化了實踐教學,突出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

2.“4”個環節的全程實踐教學的構建。“4”個環節的全程實踐教學是指“認知―專項―綜合―科創活動”環節。(1)增加認知實習,強化學生對復合型能力的認知。認知實習包括工程訓練、設施技能操作訓練和綜合認知實習。雖然是認知實習,但其實踐的內容是綜合性的,其實踐時間打破常規,安排在一、二年級,通過認知實習使學生對專業能力的復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認知,啟發學生的專業思維,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以后有目的性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2)縮短專項實習和課程設計時間。專項實習包括植物保護實習、生物學實習、測量實習、設施環境工程實習、設施栽培實習、溫室綜合管理實習等;課程設計包括溫室結構與構造課程設計、園區規劃與管理課程設計、建筑電氣課程設計、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休閑農業建筑課程設計、休閑農業藝術與設計課程設計以及溫室智能化管理頂崗實習等。專項實習和課程設計直接針對核心內容進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間,時間控制在0.5~1周,強化和深化學生的專項知識和技能,為以后的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奠定基礎。(3)強化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實習是學生將工農兩方面知識有機結合的一次演練。我們與溫室企業、設計公司、農業園區等20家企業、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學生進行4~5周的頂崗綜合實習,參與一線的管理、生產和設計等任務,以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畢業論文(設計)設計實施過程中,學生參與實習單位或導師的科研工作、生產管理或規劃設計工作,從實踐中選題,畢業論文(設計)具有科研創新或實際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4)補充科研創新實踐,培養復合能力。創新與科研技能實踐,不占用實踐教學的計劃時間,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最有力的補充。創新與科研技能實踐的基本支撐:一是國家、學校的科創項目;二是老師的科研、實踐項目;三是校外實踐基地。學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課余、節假日時間進行。創新與科研技能實踐時間安排更為靈活、內容更綜合,是我們多年來大力發展和支持的實踐內容。現已建立和完善學生科研創新的長效機制,加強資金和研究平臺保障,培養學生自己的科研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利用了大學4年的計劃教訓時間和節假日,綜合性實踐教學的時間得到保障,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復合能力奠定了基礎,提高了教學質量。

3.“2”是指“點”與“面”相結合的實現模式。“點”上實習主要包括工程訓練、設施技能操作訓練Ⅰ、設施操作技能訓練Ⅱ、生物學實習、植物保護實習、測量實習、設施環境工程實習、設施栽培實習、溫室綜合管理實習、溫室結構與構造課程設計、園區規劃與管理課程設計、建筑電氣課程設計、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休閑農業建筑課程設計、休閑農業藝術與設計課程設計等15項內容,重點提高學生的單項技能。“面”上實習包括社會實踐、暑期綜合教學實習Ⅰ、暑期綜合教學實習Ⅱ、畢業論文(設計)、科研創新項目等內容,是課程實踐的深化和強化的綜合性訓練,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設計溫室時,學生不僅簡單地從溫室工程建造角度設計,而且從植物需要、環境特點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設計,從而實現了工程和農科有機結合,優化了溫室結構。另外,在設施農業產業中,不僅考慮種植植物種類、栽培管理技術要求,而且考慮產品市場銷售。在實習安排中,我們重點加強面上的實習,保障其時間和實習效果,實習貫穿大學四年,計劃內綜合實習時間達21周,實習內容緊密結合校內(外)實習基地的一線科研、生產和管理等,并在學校導師和基地導師共同指導下進行。對單項點的實習則針對性強,要求精益求精,短時間內突破單項技能的瓶頸,為綜合性實習奠定基礎。“點”與“面”的合理安排和組合,以理論教學為線,融會貫通,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復合能力。

4.“3”是指與校企、校研、校社三聯合的實訓基地。近年來,我國設施農業產業發展迅速、遍及全國,涌現出大批設施農業企業、科研單位和農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設施農業基地,為實踐教學拓展空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有利于我們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實踐空間。校內建立了設施農業環境與生物技術實驗室、園藝植物與設施生理生態實驗室、溫室工程實驗室、陜西省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踐教學基地。校外與20家著名的溫室公司、景觀規劃設計公司和設施農業園區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這些基地的建立實現了校企、校研、校社聯合培養模式。學校、企業、研究所和農村合作社可為學生提供不同層面、不同需求的實踐平臺,既滿足了學生的實踐實習場地需求,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條件,也為企業等用人單位提供了技術支撐與發展活力。擴大空間,匯聚研企社資源,建立多層面實踐教學基地。2008―2011年連續3年,先后選派了346名設施專業本科生分別到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都市溫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鵬溫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環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榕綠寶石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寧夏中衛市新陽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豐甜科技農業有限公司、陜北安塞生態示范園區、榆林市農業科技示范中心、閻良天成園、西安尊地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楊凌新天地示范園區、楊凌現代化創新園等公司進行綜合實踐。校企、校研、校社聯合的方式,既為學生實習增加了實踐基地,又讓企業、科研單位和合作社與學校合作,促進了他們的發展。我校與寧夏豐甜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寧陜科技合作項目協議書,與寧夏中衛市新陽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擔了國家支撐項目。

二、實踐效果分析

1.實踐教學體系得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通過改革,提高了教師和學生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改革了陳舊的實踐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實踐教學隊伍素質,完善了實踐教學制度;加強了學生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素質。對在生產實習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查找資料、設計方案、動手實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現對理論知識的再認識,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設施科學領域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維,深刻認識學科在現代農業和社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及發展前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培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養成勤于學習、勇于實踐的良好個性品質。同時,也是對學生進入社會前的一次心理調整。如通過“專業勞動課”教學實踐,學生自主選擇實踐對象和實習實踐環節,自由安排實踐時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精神。在新的課程論文、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下,從一開始就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極大地加強了學生科技創新素質。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開達24人次。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達25.88%以上。

2.培養了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一系列實踐教學和科研活動,教會學生探求知識的方法,使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步增強,創造能力不斷提高。2007年,申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參與學生的人數比例增加。每屆畢業生中有20%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通過實踐教學,增強了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了專業學生的質量,學生對口就業比例提高,2010級畢業學生從事本專業的人達85%之多。

3.更好地解決工科知識與農學知識的銜接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踐教學加強了學生和用人單位的聯系和了解,緩解供求不對應的問題,滿足社會對設施專業技能人才的需要。過去圍繞課程進行單項技能培養,工科內容和農學內容不易很好銜接,學生綜合能力很難有質的提高。通過多次綜合實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把握工科和農科兩方面的知識。我們的教師雖本身研究方向是側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從事設施農業方面工作,而且大多從事社會服務,工農兩方面知識結合較好,在教學中也能兼顧兩方面知識,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復合型能力的關鍵所在。實踐教學新體系建設后,我們跟許多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關系,保證企業能有一定數量的實習生,以給學生提供了除正常實習時間以外隨時實踐的環境條件。寒暑假給學生長時間實習提供了條件,我們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單位實習,保證了企業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滿足了企業需要相對穩定的、長時間的實習生要求,也為學生了解企業、了解社會需求奠定了基礎,很好地解決了就業時供求難以對應的問題。

4.實踐教學的社會反響好,報考率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自2003年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招生2個班52人來,至2007年招生已達4個班,招生規模擴大了1倍。生源地涵蓋全國各地,第一志愿報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從學生不了解該專業到目前招生規模的不斷壯大,說明了該專業自2003年創立以來,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尤其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5.實踐教學改革了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了全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發展。作為全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首創者,本團隊對該新型專業的創建及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經驗被全國20余家高校借鑒,尤其是專業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體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為模版。2007年,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等全國30多所院校、科研單位參加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召開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設施專業的完善與發展”為主題的全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研討會。我們在會議上重點介紹了我校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路與舉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贊譽。2009年舉辦了全國設施專業師資培訓班,為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的教師進行了設施工程方面課程的培訓,受到了同行的好評。2010年完成了全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學規范,供全國高校借鑒。

6.與研企社合作,節約實習經費,保證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經過我們八年的努力,我們篩選了一批有經濟實力、熱情為實踐教學服務的研究單位、涉農企業、農村合作社作為我們的實踐教學基地。這些校外基地不僅提高了實踐教學的場所,而且承擔了實習學生的吃住行費用,一些單位還給學生勞動補助,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學校的實習經費,保障了我們高質量的實踐教學。而且校外基地指導老師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我們實習效果的有力保障。

篇2

關鍵詞: 環境材料 環境工程 教學實踐

材料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的物質基礎。生產材料是消耗資源與能源的大戶,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但是材料還是開發能源和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保障。

90年代初,人類認識到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戰略意義和世界各國紛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背景下,國際材料界出現一個新的領域――環境材料。它是一個涉及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管理學及經濟學等多學科的綜合與交叉的新領域。

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開設環境材料課程可以使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運用于科研、生產,使各種環保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更合理更趨于環保,對提高環保素質是一種有益嘗試。

近年來,有些高校為環境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開設了環境材料課程,但作為一門新課程,知識信息量迅速增加,課程內容不斷得到拓展和更新,深化教學研究迫在眉睫。

為了促進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開設環境材料的教學工作,筆者從農業環境工程專業的自身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的分配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1.課程的定位和特點

目前,在國內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針對高年級大學生開設了環境材料課程,都取得了較好效果。我校作為一個地方性農業高校,為適應社會發展,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2010年針對環境工程專業拓展課里增設了環境材料選修科。該課程密切聯系科研和生產實際,旨在使學生掌握主要環保材料的制備方法的基礎上,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在環境中的應用潛力,了解產業化的環境材料產品商業化的狀態、程度和應用情況及經濟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繼續深造和就業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由于本課程涉及面廣,尤其涉及很多材料化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在講授過程中盡可能地使多學科相融合、貫通;同時,課堂教學采用啟發式或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理論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

2.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2.1整合教學內容,凝練教學特色。

環境材料課程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如能源材料、凈化材料、環境替代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及降解環境材料等。我校開設的環境材料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設在第5學期,課時為32學時,因而結合農業院校特色,課程教學內容的精練和整合必不可少。通過對幾種環境材料教材的對比和篩選,并結合教學實踐,選用馮玉杰編著的《環境功能材料》作為參考,主要針對近年來適用于農業地區的特殊條件的環境凈化材料、吸附分離材料、新能源材料進行講授。具體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 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

第一章凈化材料中主要講授目前環境領域的科研熱點和商業前景的材料電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濕式氧化材料、微波材料;第二章吸附分離材料中主要講授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領域有關的離子交換分離材料,吸附樹脂分離材料,纖維吸附分離材料;第三章新能源材料中主要講授與農村固廢資源化有關的生物質能和21世紀最有潛力能源氫能。講授中重點放在這些新材料的組成、制備方法、環境中應用原理基礎上,分析各種材料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講授過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授課內容,重新整合,用簡練、準確、通俗的語言把講授內容表達出來,使學生一聽就懂。

2.2結合科研和商業案例,提高學習興趣。

因為該課程中涉及內容較多,理論深,如果進行抽象的講解則對于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來說枯燥,難度大,且與他們關系不大,所以學生興趣不濃厚。教師對環境材料教學內容,一般由理論易到難,逐步深入,此外要考慮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增強案例的趣味性。在本課程教學中,為了優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每講一種新型材料時,講解材料的制備和應用遠離前,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真實的科研和商業案例的情境,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核心部分――材料的組成、制備及應用原理。比如講光催化材料時,先采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展示“自潔玻璃”在浴室門窗、廚房門窗玻璃、汽車玻璃等應用;結合“非典”事件,展示TiO■光催化劑,投入臺灣使用收效顯著案例。另外,介紹世界上發達國家知名公司,如英國PilkingtonActiv公司、日本TOTO公司、美國PPG公司、德國GEA公司等,研發光催化材料產品推向市場的現狀。講生物質能時,首先以動畫形式介紹農村新能源開發典型案例,如浙江富春江環保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京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等。根據這些事實,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然后講解材料的制備和凈化原理,達到教學目的。

2.3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的實質是教和學有機結合、教師和學生的良性互動過程,在以往的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往往以教師為主導,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講授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新材料的組成、制備方法、應用原理,理解相應內容的基礎上,把材料的實際應用現狀和趨勢采用討論和講座形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2.3.1討論部分:講授一種材料后將所對應材料的應用現狀任務下達給部分學生,一般每種材料分給兩組,學生三名一組,針對每種材料學生根據興趣自愿報名,但保證每人都輪到一次。等學生根據數據庫、相關報道、匯總內容,在消化基礎上進行PPT匯報。匯報內容經班級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對不足內容給予補充和修正,匯報成績由學生給定,作為平時成績。在匯報和討論中,學生非常積極,氣氛特別活躍。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跳出被動灌輸的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

2.3.2講座部分:講座是大學中的一種重要學習途徑。在聽講座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較全面地掌握科研動態、商業行情并開闊視野,還可以領略各行各業專家的口才藝術,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他們綜合素質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本課中每章結束后通過課外時間,針對各種新型材料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方面邀請周邊材料領域企業家和專家安排講座,講座過程中安排答疑,解決學生的疑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4網絡環境下強化引入材料發展新信息,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環境材料不斷出現,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被報道,但課程的學時有限,案例教學往往難以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全面。為了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讓學生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網絡環境,組建班級QQ群、微信群等,創造開放、民主、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數據庫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鏈接,也可以有目的地當今國內外環境功能材料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或科教片。其次,給學生一定的認知時間,讓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地對研究成果進行剖析。最后,網上互動交流,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可以即時互動。通過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辯駁、補充,進一步提高對最新研究成果的認識。

3.結語

環境材料作為新世紀材料科學發展的方向,滲透于各門材料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尤其是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來說,是在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制備材料,應用材料,保護環境,提高環保素質教育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經過三年來對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開設環境材料課程的實踐,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結合專業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繼續就課程教學體系建設進行進一步的探討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朱光明.材料化學課程的內容設置及其與材料科學的關系[J].大學化學,2004,6.

篇3

2012年11月1~3日,由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分會、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共同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江蘇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林業大學、金陵科技學院、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協辦的“2012中國設施園藝學術年會”及“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研討暨現場觀摩會”在“六朝古都”——江蘇省南京市召開。來自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分會理事以及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栽培與營養”、“設施環境調控與設施工程”等研究室和相關綜合試驗站成員、論文代表和從事與設施園藝有關的科研、教學、生產、企業、管理、技術推廣等有關人員,包括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等400余人齊聚南京,共同探討中國設施園藝產業發展大計。

11月2日上午8:00,2012中國設施園藝學術年會開幕式在南京農業大學翰苑賓館(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陳青云教授致開幕詞,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胡鋒教授致歡迎詞,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栽培與營養研究室主任喻景權教授、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侯喜林教授致辭。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張堅勇出席開幕式并作重要講話,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郭世榮教授主持開幕式。

本屆年會為期3天,與會代表通過專題報告、分組學術交流和設施園藝產業基地考察等形式,了解近兩年來我國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現狀、研究進展及今后發展方向。其中,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張真和先生、沈陽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天來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馬承偉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張志斌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郭世榮教授分別就《我國設施園藝產業現狀與發展重點》、《北方寒區日光溫室蔬菜節能高效全季節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創新與應用》、《世界設施蔬菜的發展與啟示》、《南京農業大學設施園藝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等做大會專題報告。此外,甘肅省老科協邱仲華研究員、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周長吉研究員等50余位業內專家、學者、學生代表就當前我國設施園藝產業中的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溫室標準化研究、溫室結構優化、蔬菜設施栽培生理研究進展等專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此外,會議還邀請部分知名企業現場展示了設施園藝新產品、新設備等。據悉,下屆設施園藝學術年會將在新疆舉辦。

篇4

關鍵詞 農戶;循環農業;參與程度;二元邏輯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 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08-0033-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8.006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循環農業建設在我國農村地區逐步推開,成效顯著。同時,學術界也對循環農業做了大量的理論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循環農業的理解。 目前關于循環農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①關于循環農業概念、內涵及模式的研究[1-2];②關于各省市循環農業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的研究[3-4];③關于循環農業發展的評價研究[5];④與循環農業發展相關的其他領域研究[6]。前人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宏觀經濟領域,對于市場、組織、農戶等微觀領域研究甚少,尤其是對于農戶參與循環農業的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至今還未出現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本文從分析農戶經濟行為的角度出發,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對影響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因素進行分析。分析數據來源于山東、湖北、山西3省的實地調查,調查樣本點選取的理由是上述3省分別代表了我國省區農業發展的三種不同水平,能夠較好地反映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的現狀。

1 理論框架

1.1 研究方法

農民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存在,可以大致分為3種類型:追求利潤型、風險規避型和勞苦規避型,當前我國大多數農民屬于追求利潤型群體[7]。循環農業工程的實施關系到農民利潤的實現,農戶在決定是否參加循環農業工程時,會綜合考慮投入、產出等各方面因素,做出理性選擇。此外,農戶的家庭特征、生產經營情況、外部環境等因素也影響著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行為。為研究影響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因素,需要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對各種影響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顯著性做出估計。根據前述分析,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①戶主個體特征(A);②農戶認知狀況(B);③農戶生產及生活狀況(C)。計量模型可以用以下函數形式表示:

Pi=f(Ai+Bi+Ci)+εi(1)

(1)式中,Pi為農戶是否參與循環農業工程,取值為0或1;εi為隨即擾動項,反映無法觀測到的其他影響因素。本文利用二元邏輯回歸模型(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進行計量分析,回歸模型的具體形式為:

Ln(Pi1-Pi)=α+∑nk=1βkx ki(2)

(2)式中,Pi代表事件發生的概率,α為常數項,βk為回歸系數,xki 為解釋變量。

1.2 變量說明及理論假設

本文在綜合分析農戶行為的基礎上,提煉出影響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主要因素,將其歸納為戶主個體特征、農戶認知狀況、農業家庭生產生活狀況,見表1。并提出如下假說:

(1)農戶是否參加循環農業工程受戶主個體特征的影響,例如戶主年齡、務農年限。具體地講,青年戶主的參與程度高于老年戶主的參與程度,務農年限較短的戶主參與程度高于務農時間較長的戶主參與程度。

徐衛濤等:影響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因素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8期

表1 模型解釋變量說明

Tab.1 Introduction on dependent variables of model

變量特征

Characteristic變量名稱

Name影響方向Direction戶主年齡x1-戶主受教育程度x2?戶主務農年限x3-戶主兼業情況x4?對循環農業的認知x5+隨意丟棄廢棄物態度x6+對當地水資源滿意度x7-對當地交通滿意度x8+對當地通訊滿意度x9+家庭勞動力個數x10?家庭人均耕地面積x11+家庭人均年收入x12?家庭人均年支出x13?生活垃圾數量x14+生活廢水數量x15+禽畜糞便數量x16+農作物秸稈數量x17+

注1:“+”表示正向影響,“―”表示負向影響,“?”表示影響方向暫無法確認。

注2:變量定義如下,x1:29歲及以下=1,30~44歲=2,45~59歲=3,60歲及以上=4;x2:文盲及半文盲=1,小學及以下=2,初中=3,高中及中專=4,大專及以上=5;x3:5年及以下=1,6~10年=2,11年及以上=3;x4:兼業=1,不兼業=0;x5:聽說過=1,沒聽說過=0;x6:對生產生活有影響=l,對生產生活沒影響=0;x7:非常不滿意=1,較不滿意=2,一般=3,較滿意=4,非常滿意=5;x8:非常不滿意=1,較不滿意=2,一般=3,較滿意=4,非常滿意=5;x9:非常不滿意=1,較不滿意=2,一般=3,較滿意=4,非常滿意=5;x10:1個=1,2個=2,3個及以上=3;x1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0;x12: 5000元及以下=1,5001~10000元=2,10001元以上=3;x13:計量單位為元;x14:數量多=1,數量少=0; x15:數量多=1,數量少=0:x16:數量多=1,數量少=0;x17:數量多=1,數量少=0。

(2)農戶是否參加循環農業工程受農戶認知狀況的影響,例如農戶對循環農業的認知、對隨意丟棄廢棄物的態度、對當地水資源的滿意程度、對當地交通的滿意程度、對當地通訊的滿意程度。具體地講,農戶對循環農業的認知程度越高、對隨意丟棄廢棄物影響的認知越深刻、對當地交通的滿意程度越高、對當地通訊的滿意程度越高、對當地水資源的滿意程度越低,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程度就越高。

(3)農戶是否參加循環農業工程受其家庭生產生活狀況的影響,例如家庭人均耕地面積、生活垃圾數量、生活廢水數量、禽畜糞便數量、農作物秸稈數量。具體地講,家庭人均耕地面積越多、生活垃圾越多、生活廢水越多、禽畜糞便越多、農作物秸稈越多,農戶越趨向于參加循環農業工程。

(4)有些因素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影響方向不確定,還有待于進一步分析。這些因素包括戶主受教育程度、戶主兼業情況、家庭勞動力個數、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支出。

2 數據說明與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用數據來源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生態產業鏈與生態價值鏈整合中的循環農業發展研究”的實地調查,調查地點為湖北省荊州市、荊門市、隨州市,山東省濟寧市、萊蕪市、菏澤市、濰坊市,山西省大同市。在調查中,共向3省農戶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75份,問卷有效率達93.75%。調查內容涉及樣本點基礎設施與環境條件、農戶家庭特征、農戶家庭經營情況、農戶生產投入產出情況、農戶對循環農業的看法等,調查樣本的基本統計量見表2。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男性戶主比例為8830%,女性戶主比例為1170%,男性戶主比例遠遠高于女性,這符合我國農村基本實情。在被調查者中,30歲以下的農戶占145%,30-45歲的農戶占2878%,45-60歲的農戶占5320%,60歲以上的農戶占1657%;勞動者為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為634%,小學比例為3003%,初中比例為4545%,高中及中專比例為1763%,大專及以上比例為055%,這反映出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嚴重,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的現實。大多數戶主務農時間較長,經驗豐富,戶主務農年限在11年以上的比例為9215%,在6-10年的比例為407%,少于5年的比例為378%。很多戶主在農閑時節或全年從事農產品運輸、加工、外出打工等兼業生產,戶主兼業的比例達4194%。總體上看,樣本省份的戶主對循環農業的認知程度很低,“聽說過”和“比較了解”循環農業的比例為3333%;同時有6124%的戶主

表2 樣本數據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 sampled data

變量

Variable最小值

Minimum最大值

Maximum平均值

Average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y010.380.485 0x1142.850.700 1x2152.760.834 6x3132.880.422 9x4010.420.494 2x5010.330.472 1x6010.610.487 9x7153.121.175 6x8153.521.162 8x9153.850.975 7x10032.330.643 6x11010.540.498 7x12132.560.657 5x1326.4245 040.671 774.104 732.14x14040.130.382 1x15030.110.337 2x16010.170.372 0x17010.510.500 5

認為隨意丟棄廢棄物對農民生產和生活沒有影響,對循環農業的認知不足和農民環保意識較差,嚴重影響著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建設。對于水資源、交通、通訊等農村“公共物品”,有2838%的戶主表示不滿意,2002%的戶主認為一般,5655%的戶主表示很滿意,這說明,當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這為循環農業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3 估計結果與分析

3.1 模型結果

運用Eviews 5.0軟件對375個有效農戶樣本數據進行Logistic回歸處理,得到了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影響因素估計結果。LR統計量值在1%的水平上達到顯著,說明模型能夠較好地擬合總體樣本數據,而且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力較強。根據模型的估計結果,將各種因素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影響情況歸納如下,見表3。

3.2 結果分析

(1)戶主年齡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非常顯著的負向影響。回歸結果表明,戶主年齡越大,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動機越弱,參與程度越低;而戶主年齡越小,越會積極參加循環農業工程。一般來看,戶主年齡由青年向老年變化時,其身體素質、智力、事業心都趨于下降,并且大多數老年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年限較長,習慣于延續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他們進行農業生產的目的更多是滿足吃、穿等基本生理要求,維持生活現狀;而青年農民的體力和智力等各方面都優于老年農民,青年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目的除了滿足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外,還有發家致富目標的實現。所以青年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會更加注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循環利用[8-9],以節約生產成本,取得更高的生產效益。

表3 計量模型的估計結果

Tab.3 Estimated results on econometrics model

變量

Variable系數

CoefficientZ值

Zstatistic顯著性

Significance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常數-0.422 4-0.217 60.827 71.941 2戶主年齡-0.871 9**2.637 70.008 30.330 6戶主受教育程度-0.273 2-1.051 40.293 10.259 8戶主務農年限-0.026 30.064 50.948 60.407 0戶主兼業情況-0.897 2*-2.187 40.028 70.410 2戶主對循環農業的認知0.949 1*2.146 00.031 90.442 3戶主對“丟棄廢物影響”的認知0.628 81.550 30.121 10.405 6對生產生活用水滿意程度-0.015 7-0.083 70.933 30.188 2對當地交通條件滿意程度0.407 9*-2.180 60.029 20.187 1對當地通訊條件滿意程度0.150 90.657 10.511 10.229 6家庭勞動力個數0.266 40.780 30.435 20.341 4人均耕地面積是否超過全國水平-0.223 0-0.467 00.640 50.477 6家庭人均年收入-0.473 8-1.494 70.135 00.317 0家庭人均年支出0.000 00.255 20.798 50.000 0生活垃圾數量-1.130 8-1.402 80.160 70.806 2生活廢水數量1.594 51.731 60.083 30.920 8禽畜糞便數量-0.218 7-0.436 00.662 80.501 6農作物秸稈數量0.712 91.677 90.093 40.424 9注:**,*,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

(2)戶主是否兼業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模型估計結果顯示,戶主兼業程度越高,其家庭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程度就越低。調查數據顯示,戶主兼業的家庭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僅為3377%,而非兼業家庭的參加比例為4012%。在農閑時節或全年兼業的戶主,其家庭收入來源更加廣泛,往往兼業收入高于農業收入,“資源配置理論”決定著戶主會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兼業生產中,而減少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很多常年外出打工的戶主,家庭中僅留下老人、婦女和兒童,缺乏強壯的勞動力,對于有些勞動密集型的循環農業工程,有心參加,但卻無力實施。

(3)受訪者對循環農業的認知對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二元回歸模型顯示,對循環農業的認知,是影響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重要因素,對循環農業認知度較高的家庭,其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遠遠高于認知度較低的家庭。在對循環農業認知程度的實地測評中發現,回答“比較了解”的家庭,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為4697%,回答“基本不了解”的家庭,其參加比例僅為3346%。對循環農業認知度較高的家庭,戶主往往具備文化程度較高,對國家大事比較關心,在農村公共事務中表現比較活躍,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等特征。

(4)受訪者對當地交通條件的滿意程度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對當地交通條件的滿意度越高,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也越高。農戶對當地交通條件滿意度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的交通條件較好,距離公路較近,到達附近集鎮或市場比較方便等特征。調查中發現,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家庭中,對當地交通條件“非常不滿意”的比例為451%,“比較不滿意”的比例為901%,“一般”的比例為2252%,“比較滿意”的比例為4054%,“非常滿意”的比例為2342%。便捷的交通使得農戶更容易接收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充足的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比較方便,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建設。

(5)家庭生活廢水數量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較顯著的正向影響。模型結果顯示,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廢水量越多,農戶越趨向于參與循環農業工程。實地調查發現,生活廢水多的農戶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為4359%,而生活廢水少的農戶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僅為3988%,這說明當前我國農民的環境意識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很多農民的環保關注點集中在自身周圍的生活環境上,而對生活環境影響不大的固體垃圾處理卻沒有引起農民足夠的重視。

(6)家庭農作物秸稈數量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有較顯著的正向影響。回歸結果顯示,農作物秸稈數量較多的農戶更傾向于參加循環農業工程,而農作物秸稈量較少的農戶,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相對較低。在實地調查中發現,農作物秸稈數量多的家庭參加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為4352%,秸稈數量少的家庭參加比例為3681%,這說明樣本省份的農民對農作物秸稈的處理方式有明顯改進,在取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推動了循環農業發展。

4 結論與政策含義

通過對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戶主對循環農業的認知程度越高、農戶對當地交通條件越滿意、農戶生活廢水數量越多、家庭農作物秸稈數量越多,農戶參與循環農業的程度就越強;而戶主年齡越大、戶主的兼業程度越高,農戶參與循環農業的程度就越弱。根據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揭示如下政策含義:

(1)提高農戶對循環農業的認知程度。認知影響態度,態度形成動機,動機決定行為。要提高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比例,必須要提高農戶對循環農業的認知程度。政府相關部門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媒體多渠道宣傳循環農業知識,并通過實地技術指導、參觀示范工程等方式使循環農業思想深入人心。基于農戶“有限理性人”的經濟假設,在向農戶傳播循環農業知識時,除突出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外,更要強調發展循環農業對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農民收入等經濟方面的作用,以吸引和鼓勵農戶參與循環農業建設。

(2)增強和引導農民環境保護意識。當前我國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較以前有所提高,在樣本省份已有很多農戶開始關注生活廢水的處理,但對于生活固體垃圾的處理卻沒有引起農民足夠的重視。對此,相關部門和媒體要積極宣傳和引導,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強調無論是生產垃圾還是生活垃圾,無論是生活廢水還是生活固體垃圾的任意排放都會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惡劣影響,只是有些影響是可見的,而有些影響是無形的。農民的環保觀念增強后,可以增強其參與循環農業工程的動機。

(3)突出重要農戶在循環農業工程中的作用。對比農村其他戶主主體,年齡較小的戶主和兼業程度較低的戶主更趨向于參與循環農業工程。在循環農業工程的宣傳和實施中,應該將上述戶主作為重點對象,并在重點對象中選出一些條件好的戶主作為典型,進行大力扶持,以凸顯循環農業工程的實施效果,可對周圍農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農戶參加循環農業工程。

(4)將循環農業建設與農村交通設施建設相聯系。居住地交通條件較好的農戶,更趨向于參與循環農業工程。所以,在循環農業的實施中,應進一步向交通條件較好的地區傾斜,以優化循環農業工程實施效果。對于偏僻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區,在推廣循環農業建設時,應首先側重于改善當地的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以為循環農業工程的實施奠定基礎。

(5)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實施循環農業工程。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合理設計循環農業項目,而非將其他地區的循環農業項目生搬硬套。針對于有些地區生活固體垃圾和農作物秸稈較多,而有些地區禽畜糞便和生活廢水較多;有些地區交通便利,而有些地區偏僻落后;有些地區農戶文化素質較高,而有些地區農戶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實際情況,合理設計適合當地的循環農業項目,以提高循環農業工程的實施效果,推動循環農業的進一步建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宣亞南, 歐名豪, 曲福田. 循環型農業的含義、經濟學解讀及其政策含義[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5, 15(2): 27-31. [Xuan Yanan, Ou Minghao, Qu Futian. Meaning, Economics Analysis and Policy Meaning of Circulative Agricultur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2005, 15(2): 27-31.]

[2]周震峰. 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J].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8, 29(1): 61-64. [Zhou Zhenfeng.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ls of Circulative Agriculture[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8, 29(1): 61-64.]

[3]李文, 馬友華, 夏蕾, 等. 安徽省循環農業發展典型案例研究[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8, 16(6): 1568-1571. [Li Wen, Ma Youhua, Xia Lei, et al. Research on Typical Cases of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ve Agri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6): 1568-1571.]

[4]周穎, 尹昌斌. 我國東部地區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探析與路徑選擇[J].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8, 29(4): 399-403. [Zhou Ying, Yin Changbin. Models Analysis and Paths Sel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ve Agriculture in Eastern Region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8, 29(4): 399-403.]

[5]邢美華, 張俊飚, 黃光體. 未參與循環農業農戶的環保認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農村經濟, 2009, (4): 72-79. [Xing Meihua, Zhang Junbiao, Huang Guangti. Research on Environment Protecting Cogn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bout Farmers of NonInvolving Circular Agricultur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 (4): 72-79.]

[6]陳詩波, 王亞靜, 樊丹. 基于農戶視角的鄉村清潔工程建設實踐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 2009, (4): 62-71. [Chen Shibo, Wang Yajing, Fan Dan. Empirical Analysis to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leaning Project” Basing on Angle of Peasants,2009, (4):62-71.]

[7]弗蘭克•艾利思. 農民經濟學――農民家庭農業和農業發展[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1-134. [Frank Ellis. Peasant Economics:Farm Households and Agrarian Development[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71-134.]

[8]張坤.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3. [Zhang Ku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ircular Economy[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 2003.]

[9]孫啟宏, 段寧, 毛玉如. 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M].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6. [Sun Qihong, Duanning, Mao Yuru. Research on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M]. Beijing: Xinhua Publishing House, 2006.]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Farmer Participating in

Circular Agricultural Project

XU Weitao ZHANG Junbiao LI Shuming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篇5

關鍵詞:農業工程;培養模式;人才需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1-0219-02

一、引言

從目前的發展程度看,國內農業工程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還很大,而導致國內農業工程技術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才匱乏。2011年,在全國高校農業工程學術交流會上,專業人士就當前我國現代農業化人才結構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必須及時改進農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農業工程學科體系,以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結合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基本國情,調查農業工程人才的市場需求與發展模式,為具備創新精神與能力的高素質農業工程人才提供重要依據。

二、現代農業對農業工程人才的要求

根據當前各用人單位的發展需求,農業工程專業人才結構必須具備以下特點:(1)良好的人文素養。作為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人文素養在影響人的思維意識的同時,指導人的行為舉動。(2)創新精神與能力。創新是一切生產活動的源頭,正是在創新的推動下才有了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進而有了生產活動的可持續發展。(3)專業視野廣闊。擁有廣闊的專業視野,就能擁有豐富的靈感與開闊的思路,這類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也特別強。(4)實踐能力強。不少用人企業反映,從大學招的新人數量雖多,但是大多只具備理論素養,實際動手能力卻是捉襟見肘,根本不能滿足企業的長遠發展。(5)自主學習能力。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還需要加強實踐學習,所以是否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可以反映個體發展空間大小。(6)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農業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農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工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技術設備、型號規格、檢修維護、經營管理基礎,能有效利用不同種類的信息技術。

總之,現代農業對農業工程人才的需求是培養模式復合型、所學專業綜合化、實踐教學大比重。顯然,目前的本科教育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無論從專業結構和教學方法上都難以適應這樣的人才培養需求。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學校農業工程本科教育必須從人才結構類型出發,調整具體培養模式。如何培養具備創新能力且符合農業現代化需求的工程人才,已經成為擺在農業工程本科教育領域的緊迫任務[1]。由于技術更新與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目前國內水稻機械化種植覆蓋率僅有16%;因為技術不足,設備短缺而耽誤干燥處理,導致將近10%以上的糧食損失;而且,國內油菜種植面積也在大幅度縮水。引起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加工中人工成本份額太大,幾乎超過60%。諸如類似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專門人才進行研究,找到合適的應對策略。為此,高校必須加強教學改革,提高學科實力,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1.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整合和改造原有農業工程所涉及的專業,以“基礎扎實、途徑寬、素質高、實力強、適應性強”為準則,突破專業局限,打造農業人才“大工程”培養規劃方案。優化培養規劃,在已有農業工程的結構下,整合基于機械工程、環境與能源、電氣與電子工程等專業的課程體系,整合教W內容,構建全新的專業平臺。同時,在農業工程本科專業中,采取分型培養模式。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在農業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方面采用分型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它以培養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優化和整合課程體系,堅持理論實踐相統一、教學科研相統一、課內課外相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性,提高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具備一定的創新、探索能力。教學團隊建設以人才分類培養模式為主,打造“研究型”、“工程應用型”兩種性質的教學組織,適應不同人才的培養需求。前一種教學組織的構成人員主要是專業的教授和副教授。

在培養農業專業化人才機械操作能力的過程中,建立學生科研創新導師負責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科研活動。“工程應用型”教學組織主要由操作技能嫻熟、理論基礎淵博的教授、副教授和工程師構成,在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辦學中,堅持每個學生配置兩個導師的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辦學力度,與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為副導師,通過以工程應用為核心的訓練和實踐體系,培養學生技術集成、技術移植與技術實施能力。鼓勵支持學生到生產第一線進行畢業設計,讓學生在“三下鄉”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生產實際中,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構建導師組和研究組織的體制。選擇不同年齡與研究領域的教師組成導師組,由導師組成員與優秀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形成研究組,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配合下,提高學生的研究水平,增強科學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

2.創新教學模式。為了培養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的人才,提高農業科研生產類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第一,學校教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具備一定的“參與權”和“選擇權”。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必須充分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為主要教學方向,在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中融入創新教育理念與方法。第二,將教學重點集中在學生身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將單純的黑板式教學轉變為以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為主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第四,將理論學習為主轉變為理論、科研、實踐的綜合性和平衡化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科研力度,調動學生自主創造熱情,培養創新能力,這能讓學生學有所用,以用促學,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注重通過專門的教學活動設計和具體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實際教學效果,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的思維模式、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3]。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具備創新精神與能力的人才,必須結合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課外創新等一系列活動,才能夠實現教育目標,為我國農業工程事業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充分發展做貢獻。深入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加大高校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加深高校與企業的進一步聯系。在為學生安排學校科研導師的同時,也應在企業內部為學生安排專門的企業導師,讓企業優秀技術人員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練習,使得學生能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用實踐豐富理論基礎知識。另外,科研工作人員也應加強c企業間的聯系,一起構建緊密合作型的研究開發中心,舉辦專門的技術創新活動競賽,將農業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活動與企業發展、農業發展相聯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進步做出貢獻。

四、結語

我國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時期,大量的創新型現代農業工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一定要結合我國國情分析農業工程人才發展的社會需求,推進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參考文獻:

[1]張黎驊,趙超.新形勢下農業工程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農機化,2006,(5):109-111.

[2]劉潔.試論我國農業工程的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J].南方農機,2015,(6):92-93.

Social Demand Analysis and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alents

LI Xing-shu,XIONG Xiu-f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篇6

進行網絡教學需要依托網絡教學平臺的支撐環境,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平臺始現于1996年底,其中LearningSpace—IBM作為IBMLo-tus公司開發的分布式教學平臺,提供了自學、非同步協作學習和“虛擬教室”同步交互學習3種在線學習模式,在國際上使用較多。我國的網絡教育平臺始于1998年,國內部分高校進行了一些網絡教學的實踐活動,開設了相關網絡課程,使網絡教育支撐平臺具備了雛形。目前在我國高校中應用較多的網絡教學平臺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技術力量雄厚、平臺成熟穩定、但價格昂貴的國外商業化平臺,例如當前市場上唯一擁有百萬級用戶支持能力的Blackboard在線教學管理平臺。二是比較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教學管理的需要,適應性較強的類似清華教育在線、南京易學天空教室這樣的國內商業化平臺。三是針對各個高校自身教學特點開發成本較低的在本校范圍內使用的網絡教學平臺,這類平臺在兼容性和適應性較差的問題。四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特定需求對軟件源代碼進行個性化設計的開源軟件,如Moodle等開源代碼。

二、設施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由生物學、環境學、農業工程等多學科交叉形成的復合型專業,2002年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設,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多所高校均設有本科專業,該專業作為近幾年的新興專業,得到越來越多學生、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關注。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講授農業工程學、溫室建筑與結構、農業園區規劃與管理以及設施植物栽培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設施農業的生產、設施工程、環境自動化控制等方面的綜合實踐,培養能在科教、產業、管理等領域和部門從事現代設施與觀光農業的科研與教學、工程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科技人才。盡管全國高等院校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大部分課程都在多媒體教室里完成,但這也僅僅利用現代教學媒體代替板書教學的初級課堂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并無實質性區別。這種初級課堂教學形式存在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形式僵化、教學互動不足、教育資源浪費等問題,其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現在大多數網絡教學都是針對單獨某一課程單獨進行,關于專業課教學互動網絡建設的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對于“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一個相對較新的專業更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目前,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課以單一課程建設為主,缺乏專業重點骨干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只注重課程建設模式,缺乏教與學互動、教與學相長的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專業課教學遠遠滯后于教學目標。因此,在設施農業科學專業課的教學中,如何利用現代網絡媒介,整合設施農業科學課程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避免高校專業課程課時減少的弊端,為師生建立一個信息對稱的互動平臺,是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課題。

三、設施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推進設施專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開放性、共享性、互作性等基本特點。信息化教育的顯著特點是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信息網絡為基礎,信息資源為核心,資源的利用與技術的應用方可實現教育信息化。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代替傳統農業的重要手段,其涵蓋知識范圍廣泛,科學技術更新迅速。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能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和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網絡服務,這不僅順應專業自身對傳統教學模式革新的要求,也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礎發展。因此,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設健全的網絡教學環境,有助于推動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2.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突破時空的限制。新的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理論課課程的學時明顯縮減,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使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顧及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也無法在課堂上講授更多的新知識。網絡教學平臺則能彌補這一教學知識不足的弊端,學生可以在線瀏覽或下載教師上傳到網絡平臺的教學課件、講義或參考資料,靈活利用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個人電子終端的普及也使得學生擁有利用電腦、手機等網絡信息設備,隨時隨地接受學習信息,高效學習的條件。這種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突破傳統面授教育的時空限制,真正實現教與學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

3.創建廣闊的交流平臺,實現交互教學。網絡教學平臺中設置的E-mail、新聞組、公告欄、博客日志、在線討論區、郵件列表、聊天室等同步、異步交流工具,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能更便利的共享信息,交流討論,也能使不同時空的學生在該環境中通過討論、交流來完成學習任務,網絡平臺強大的交流協作環境就體現于此。論壇和郵件是學生共同學習和師生交流的重要交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或解答他人的疑問來提升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公開解答學生密集反應的共性問題,及時調整、優化課堂教學計劃,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篇7

【關鍵詞】小農水;設施;規劃設計;探討

一、前言

任何國家農業的發展都要依靠水利設施的建設,水利設施的建設是與農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而小農水設施建設的基礎是規劃設計。因此,要充分利用小農水設施的功能,保證我國農業快速穩固發展,首先應該要明確規劃設計占據的重要地位。然后匯總當前小農水設施實際情況,對小農水的規劃設計工作持有大局觀,并進行相關的研究,提升規劃設計水平。財政、水利等相關部門要保持一致性的觀點,提升對小農水的重要性認知,按照相關規劃建設,盡力配合規劃設計中的各項工作[1]。

二、小農水設施規劃設計的重大作用和設計規范

(一)小農水設施規劃設計的重大作用

小農水設施影響著農業工程的發展,是保證小康社會快速發展的首要前提。對于農業全面長遠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革,我國倡導實施的“四化同步”中,其中重要發展之一就是農業現代化。對農業現代化起著重大影響的是小農水設施的建設,而小農水設施的建設,離不開小農水設施的規劃設計。因此,規劃設計建設出科學實用,效率較高,適合當地情況的小農水設施,才能更全面的保證農業快速發展[2]。

(二)小農水設施規劃設計的規范

小農水是澆灌農作物的重要設施,尤其是在中國的北部,自然降雨量比較難預估,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小農水的規劃設計完全照搬以往的經驗是行不通的,應該要制定合理的設計規范以及標準,根據當地小農水設施的情況、澆灌農作物的水源狀況、當地農業澆灌需求以及當地農業經濟水平等因素,全方面的分析研究,然后制定出科學實用的設計方案。通常情況下是用這兩個標準來制定規劃設計:一是農業生產耕地的抗旱時間標準。抗旱時間標準是指一直不下雨或者降水量少的狀況下,主要用塘壩和水庫的水來澆灌農作物,以保證農作物正常澆灌的用水天數。如果當地小農水的設施依靠塘壩或者水庫等,可以連續供水澆灌農作物90天,那我們就把該地小農水設計的標準抗旱時間擬定為90天,同時結合當地小農水設施的相關要求做適當調整;二是澆灌農作物中的用水設計保證率,是指在當地小農水設施澆灌區以內,所儲備澆灌農作物的用水能夠供應耕地用水量的年數,占耕地總年數的比重,這個百分比就是澆灌農作物中的設計保證率。

三、小農水設施的長遠發展計劃的設計技術

(一)小農水設施中建設范圍大小的分析技術

在小農水設施規劃設計中,要凸顯建設范圍大小的設計一般是通過這四個角度來著手技術分析的:一是農業經濟狀況與社會經濟水平發展對本地小農水澆灌范圍的需求,結合本地農業發展情況深入剖析小農水設施在當地的作用,在保證食糧生產安全的情況下,聯系本地近年來的農業發展預期目標,科學合理的設計制定小農水的建設范圍大小。二是結合當地澆灌范圍內,全部可以用于澆灌的水源,聯系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小農水設施的澆灌保證范圍,通常以縣或者鄉鎮的塘壩和水庫為單位,對水資源的承載量實行復核計算,同時根據當地澆灌用水總平方、使用情況和其他相關指標,對相應范圍內農業發展與當地用水的需求量實行分析,通過小農水設施的建設,來保證當地相應范圍內的澆灌用水量的均衡。三是分析當地范圍內土地升級為澆灌用地后是否有增加產量的潛力,結合當地的土地集散狀況,分析其發展潛力,科學有效的進行規劃設計;四是根據小農水設施澆灌面積近年來的發展趨勢,預測評估以后有可能開拓的新澆灌區域潛力和面積大小,充分利用小農水設施的作用,確保小農水的長遠發展[3]。

(二)小農水設施中規劃設計的核心內容

一是澆灌用水的方式選擇和設計。因為當地澆灌水源多種多樣,通常整理歸納為兩類方式:通過水渠、水溝等自流澆灌以及運用運水工具自發取水澆灌。因此澆灌方式的選擇對于規劃設計來說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小農水設施大多采用通過水渠、水溝等自流澆灌的方式,自流澆灌的小農水建設大多是以河道、水庫等為首要水源的澆灌方式。自流取水澆灌又分為有壩取水和無壩取水兩種方式。在澆灌范圍內水源地勢比較低的狀況下,可以運用有壩取水的方式,雖然有壩取水建設的初期投資是較大的,然而在建設后可以縮短輸水渠道的長度,降低土石方以及輸水渠道的工程量。無壩取水可以掌控洪澇期的水流量,預防山洪突然襲擊破壞小農水設施,保證水流的平緩穩定。

二是灌溉渠道的設計。灌溉渠道的設計,需要根據當地生產活動區域的具體分布情況,科學合理的設計布局水利設施,遵守安全設計規范下,在渠道的設計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沿河布置,以避免遭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同時要設計泄水閘等相關泄洪設施,確保渠道的安全性。根據當地地勢,盡可能的確保渠道的筆直和順暢,降低與建筑物的交錯量,從而使渠道的輸水效果得到提升,同時,相關部門人員應全方面的對當地地形進行調查分析,把集中落差完全的利用起來,聯合水利加工等方式,實現多樣化經營。在主渠道和分支渠道的設計上,要結合實際澆灌區域的地勢進行設計,盡可能的降低建設資金,同時充分提升小農水設施的利用效率[4]。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農水設施對于農業工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促進社會快速發展的首要前提。小農水的設施對保證我國農業快速穩固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要重視小農水設施的規劃設計,經過對當地具體情況的調查分析,制定相關的設計標準,同時分析研究規劃設計中的大體方向,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充分發揮小農水設施的作用,提升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富強,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分析[J],中國水運,2012,(3);11-12.

[2]羅小云,抓好規劃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小農水工程建管機制[J],中國水利,2011,(03);15-16.

篇8

2013年4月20日,國家863計劃“溫室節能工程關鍵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山東省壽光市舉行。項目承擔單位及各課題組代表共計20余人出席了啟動會。

啟動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張義博士首先概要介紹了項目背景、總體目標、研究內容、課題設置和具體部署。隨后,項目設立的6 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課題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方案,啟動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據悉,本項目由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楊其長研究員擔任項目負責人。本項目下設6 個課題,其中,課題“溫室主動蓄放熱儲能技術與裝備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楊其長研究員主持,“太陽能土壤跨季度儲熱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學鄭宏飛教授主持,“日光溫室構件集熱技術與智能控制系統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馬承偉教授主持,“日光溫室結構輕簡化關鍵技術參數研究”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周長吉研究員主持,“輕簡裝配式日光溫室墻體結構與新型材料研究”由沈陽農業大學佟國紅博士主持,“溫室相變蓄熱與集熱材料模塊化關鍵技術研究”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宏麗博士主持。

本項目將立足自主開發和集成創新,以“溫室節能高效生產”為核心,從溫室保溫儲能、結構優化、太陽能跨季利用等三個方向入手,重點開展溫室主動蓄放熱技術、溫室相變蓄熱-集熱技術、溫室構件集熱技術、溫室淺層地能高效儲放熱關鍵技術、輕簡裝配式日光溫室墻體結構與材料優化技術、太陽能土壤跨季度儲熱智能化技術等相關節能技術研究,研制出相應的配套智能裝備與產品,并實現溫室節能工程關鍵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的集成。

當前,我國尚存在能源短缺、作物栽培設施裝備落后、抗逆性能差、數字化控制水平低、關鍵設備受制于國外等現實問題。希望通過本項目進行溫室主動蓄放熱及結構輕簡化關鍵技術研究、溫室土壤與構件儲能集熱技術及智能化控制裝備研究,以及綜合技術的集成;形成具有低能耗、高產出、環境智能可控型設施農業工程技術體系,大幅度降低設施能耗和生產運行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顯著提升我國設施農業現代化水平和綜合效益做出貢獻。

篇9

關鍵詞:土地利用;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安全格局;鄖陽區;CA-Markov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0-0065-05

1 引言

隨著“新四化”政策的實施和執行,城鎮化的步伐在逐年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資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威脅。采用科學合理的理論和模型對土地資源進行分析,以此來合理地優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生態安全系數和擴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領域越來越得到研究學者的青睞[1,2]。

LUCC是人類活動在自然基礎上的直接反映,具有顯著的空間特點和時間特點,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容易受到不同空間和時間尺度上的自然、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土地利用模擬模型的研究越來越多,其研究成果也卓有成效[3~11]。

生態安全是指生態系統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能夠保持自我的發展狀態。但是生態作為一個大系統而言,其發展過程難免受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等方面的影響。穩定和可持續的生態系統才是健康的系統,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其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表現在時間上能保持它的組織結構和對脅迫的恢復力[12]。土地利用中的生態安全問題日漸凸顯,生態安全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當前學術界對生態安全的研究多集中于生態安全格局(ESP)的構建[13~16]和生態系統服務(ESV)的核算[17~19]。

目前,土地變化/土地覆蓋(LUCC)、ESP和ESV的研究領域很多,但很少有學者把這三個土地不同的研究方面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本文通過估算ESV,以ESV為阻力建立ESP,以ESP和基本農田為影響因素,利用IDRISI軟件中的CA-Markov模型模擬不同土地政策下的土地利用空間格局情況,再用ESV對兩種不同格局的土地進行檢驗,評價兩種政策下土地變化的空間布局方式的不同和選出最佳土地利用格局。

2 研究區域概況

鄖陽區(32°25′~33°15′N,110°7′~111°16′E)原名鄖縣,隸屬于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漢江中上游,鄂西北邊陲,秦巴山區西北,東北與陜西省商南縣接壤,西南與竹山縣、房縣、陜西省白河縣毗鄰,東與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縣相連,圖1為鄖陽區區位圖。截至2015年,鄖陽區管轄21個鄉鎮,版圖面積3832.44 km2。鄖陽區地形地貌復雜。地處秦巴山脈之間,地勢處于第二階梯,受燕山運動影響,地質構造發育多呈褶皺斷裂,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地貌形態。滄浪山是境內的最高點,海拔達到1824.7 m,丹江口庫區是境內最低點,海拔160 m,高差達到1664.7 m。漢江沿岸、滔河下游、丹江沿岸的丘陵崗地是主要農耕區,具有山高、坡陡、谷峽的特點。

鄖陽區屬于湖北省地質災害易發區之一,鄖陽區地質災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三種類型,但是主要還是以滑坡為主。區域內災害涉及面積較大,發育各類地質災害較多,地質災害易發點分布眾多且分散,地質災害影響著鄖陽區生態環境安全。

鄖陽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南水北調水源地,經濟發展快速,特別是在2014年由縣升區以來,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緊張,不僅土地結構發生著變化,也威脅著該地區的生態安全。

3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3.1 數據來源及處理

獲取準確有效的數據是進行LUCC分析和建立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的基礎,而本文拋開了利用傳統的遙感影像數據解譯獲取土地利用數據的方法,直接采用鄖陽區國土資源局提供的土地利用二調數據和變更數據,相比傳統的遙感影像解譯獲得的土地利用數據而言,其數據更具準確性,避免了因解譯誤差對結果造成的直接影響,對本文的研究結果更為準確和具有說服力。主要的數據來源如下:

(1)土地利用數據:鄖陽區國土資源局提供的鄖陽區2009年全國第二次土地利用調查矢量數據、鄖陽區2015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矢量數據;

(2)行政權屬數據:鄖陽區行政界限及鄉鎮行政界限數據;

(3)規劃數據:《鄖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文本及圖件、《鄖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 年)》。

為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提取出的所需地類,并在ArcGIS中將矢量數據轉換成分辨率為120×120的柵格數據,并進行重分類(Reclassify),利用Polygon to ASCII工具轉換為ASCII格式,再在IDRISI中利用轉換模塊,將ASCII格式的數據轉換為IDRISI軟件識別的rst格式數據。運用ARCGIS軟件,利用2009年土地變更數據和2015年土地利用數據提取出鄖陽區的基本農田圖層,按照上述操作過程,生成基本農田rst數據。

3.2 研究方法

3.2.1 ESP構建方法

生態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ESP)的研究設計要依賴于研究者對其空間結構的分析結果和對生態過程的了解程度。以IDRISI和ArcGIS為平臺,選擇研究區幾個關鍵生態因素,來構建和模擬關鍵性生態過程[20]。構建ESP基本步驟如下:①識別源。選取研究區內面積大于10 hm2的圖斑作為研究區的對象,該文選擇風景設施用地、水庫和主要河流為生態源地。②擬定阻力面。本研究以ESV為基礎,通過計算單位面積的ESV,然后把ESV作為確定生態源地的阻力面的因素。如果ESV越高,則阻力值越小,反之越大。③疊加過程與判別空間聯系。該研究依據土地利用現狀圖、生態源地圖、累積阻力值圖和ESV空間分布圖,確定研究區ESP。

3.2.2 土地利用格局模擬方法

CA模型由單元、狀態、領域及轉換四部分組成,元胞空間是所有土地類型的集合,每個元胞在下一時刻的狀態由該元胞當前狀態、鄰域元胞狀態和轉換規則確定[21]。Markov模型基于馬爾科夫鏈,通過對事件某一時刻不同狀態的初始概率及狀態之間的轉移關系來研究該時刻狀態的變化趨勢。通過IDRISI軟件中的CA-Markov模塊對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及空間變化進行預測,基本步驟如下。

(1)生成Markov土地利用狀態面積轉移矩陣和土地利用狀態變化概率轉移矩陣。將2009年rst格式的土地利用數據作為基期年數據,2015年rst土地利用數據作為目標年數據,將它們分別導入到IDRISI中的Markov模型中,設置年份間距為6,比例系數為0.15,就可以得出兩年之間不同土地利用類型間的面積轉移矩陣和土地利用狀態概率轉移矩陣。

(2)創建適宜性圖集。該研究選擇生態源地圖和基本農田分布作為限制因素,到國道和省道的距離、到農村居民點的距離、到城鎮中心的距離為影響因素,并運用IDRISI軟件來計算限制因素圖集和影響因素圖集,規定研究期間位于生態源地和基本農田內的地類不允許隨意占用[22]。通過搜集交通數據,并從2015年土地利用現狀圖中提取相關圖層,然后在ARCGIS中將矢量數據轉換成柵格格式,并利用距離函數計算各個圖層之間的距離,隨著距離的增加,擴展適宜性降低。最后通過collection editor功能合并生成鄖陽區土地利用類型轉換適宜性圖集。

(3)確定迭代次數和CA濾波器的構造。由于模擬初期為2015年,末期為2020年,故模型中的迭代次數設置為5。該文采用IDRISI中標準5×5濾波器。

(4)情景模擬設置。該文設置了2個情景:ESP保護情景和無生態保護情景。ESP保護情景不僅考慮了對生態源地和基本農田這兩個限制因素的保護,而且考慮了到省道國道、農村居民點和城鎮中心的距離這幾個影響因素。無生態保護情景只考慮了距國道、省道距離、距農村居民點距離等少數幾個影響因素,沒有考慮ESP保護。

(5)模擬精度驗證。以2009年數據為基礎,模擬2015年土地利用類型圖,分別統計2015年模擬圖和實際土地利用圖各個地類的柵格個數,利用Kappa系數進行精度驗證,當Kappa系數超過0.75時,模擬符合研究要求。

4 結果分析

4.1 鄖陽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估算結果

通過表1可知,在2015年鄖陽區單位面積ESV構成中,林地占比例最大,達30.85%,其生物多樣性,氣體調節價值,氣候調節價值均為最高,這與國家實施的退耕還林政策密切相關;其次是水域,比例為19.60%,其養分循環價值和水源涵養價值功能較強;建設用地單位面積ESV最低,為2.44元/(m2?a);風景設施用地,園地,耕地,其他土地單位價值依次降低(圖2,表1)。

4.2 生態安全格局構造與分析

以ArcGIS為平臺,將生態源地分布圖(圖3a)和ESV空間分布圖(圖2)進行疊置操作,生成生態源地累積阻力圖(圖3b),以此來共同反映生態源地擴散的阻力大小,ESV越高,生態源運行的阻力就越小,其阻力值越低。

4.3 土地利用模擬情況精度驗證

通過IDRISI軟件中的CA-Markov模型,設置初始年份為2009年土地利用圖,選擇上述步驟生成的土地利用動態概率轉移矩陣,時間間隔設置為6,比例系數設置為0.15,對2015年土地利用情況進行模擬。并將模擬結果與實際土地利用圖進行對比驗證(表2)。由表2可知,7種地類總Kappa系數為0.78,總精度為83.13%,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系統精度和用戶精度均

4.4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模擬結果分析

將2015年土地利用圖作為模擬初始年,設置不同參數來進行模擬兩種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情況(圖4)。

由表3可知:ESP保護情景下,林地、耕地、建設用地、水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并且保護程度依次降低,增加的面積分別為46.35、28.7、15.44、5.96 hm2,無生態保護情景下,其他土地和園地的面積高于ESP保護情景下的面積。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方面,水域、風景設施用地、園地、林地的ESV有提升,提升強度依次降低,分別為3.03、1.99、1.11、0.8億元,剩余3種地類的ESV略有降低,總體生來看ESV由53.94億元上升到56.06億元,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得到了提高。

5 結論與討論

該文以鄖陽區為研究對象,計算該區域的ESV,以此來構建ESP,再通過CA-Markov模型對兩種不同情景模式進行模擬,對模擬之后的土地利用類型計算ESV,分析其土地利用格局的合理性。結果如下。

(1)2015年鄖陽區,各種土地類型單位面積ESV大小依次為:林地>水域>風景設施用地>園地>耕地>其他土地>建設用地;ESV貢獻率從大到小依次為:養分循環>水源涵養>娛樂文化>物質生產>生物多樣性>氣體調節>氣候調節>凈化環境。

(2)ESP保護情景下,林地、耕地、建設用地、水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并且保護程度依次降低,增加的面積分別為46.35、28.7、15.44、5.96,無生態保護情景下,其他土地和園地的面積高于ESP保護情景下的面積。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方面,水域、風景設施用地、園地、林地的ESV有提升,提升強度依次降低,分別為3.03、1.99、1.11、0.8億元,剩余3種地類的ESV略有降低,總體生來看ESV由53.94億元上升到56.06億元,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得到了提高。

(3)本研究可為鄖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由于直接選用IDRISI軟件中的CA-Markov模型,沒有選取不同土地利用模型進行模擬研究和精度對比分析。因此,下一步應加強土地利用格局演變驅動因素研究和不同模型模擬精度之間的對比,以提高研究結果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Terry L Sohl, Peter R Claggett. Clarity versus complexity:Land-use modeling as a practical tool for decision maker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41(16): 235~243.

[2]陳佑啟,楊 鵬. 國際上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研究的新進展[J]. 經濟地理,2001,21(1):95~100.

[3]肖 明,吳季秋,陳秋波,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昌化江流域土地利用動態變化[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0):231~238.

[4]周 浩,雷國平,趙宇輝,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撓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動態模擬[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6,32(2):252~258.

[5]王友生,余新曉,賀康寧,等.基于CA-Markov模型的藉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動態模擬[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12):330~336.

[6]楊國清,劉耀林,吳志峰.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變化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7,32(5):414~418.

[7]李 志,劉文兆,鄭 粉.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黃土塬區黑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J].農業工程學報,2010,26(1):346~352.

[8]何 丹,金鳳君,周 Z.基于Logistic-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以京津冀都市圈為例[J].地理科學,2011,31(8):903~910.

[9]汪雪格,湯 格,王立軍,等.基于GIS-MATLAB-CA的農業景觀格局空間優化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4):6770~6773.

[10]何春陽,史培軍,陳晉,等.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和元胞自動機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型研究[J].中國科學(D輯),2005,35(5):464~473.

[11]邱炳文,陳崇成.基于多目標決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變化預測模型及其應用[J].地理學報,2008,63(2):165~174.

[12]裴 歡,魏 勇,王曉妍,等. 耕地景觀生態安全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 農業工程學報,2014,30(9):212~219.

[13]張 楊,嚴金明,江 平,等. 基于正態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J]. 農業工程學報,2013,29(22):252~258.

[14]李明月,賴笑娟. 基于BP 神經網絡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以廣州市為例[J]. 經濟地理,2011,31(2):289~293.

[15]肖篤寧,陳文波,郭福良. 論生態安全的基本概念與研究方法[J]. 應用生態學報,2002,13(3):354~358.

[16]王麗萍,金曉斌,杜心棟,等. 基于灰色模型_元胞自動機模型的佛山市土地利用情景模擬分析[J]. 農業工程學報,2012,28(3):237~242.

[17]曹 智,閔慶文,劉某承,等. 基于生態系統服務的生態承載力:概念、內涵與評估模型及應用[J]. 自然資源學報,2015,30(1):1~11.

[18]胡喜生,洪 偉,吳承禎. 土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動態估算模型的改進與應用:以福州市為例[J]. 資源科學,2013,35(1):30~41.

[19]歐陽志云,朱春全,楊廣斌,等.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與案例研究[J]. 生態學報,2013,33(21):6747~6761.

[20]俞孔堅,王思思,李迪華. 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北京案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篇10

1.1全國高校設施專業課程設置及存在問題對全國所有正在開設或曾經開設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33所高等院校進行了調查(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結果如表1所示。調查發現,首先,設施專業課程基本都包括工程類、栽培類、園區類等幾類,由于設置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的高校有農業院校,也有工科院校,以農業院校為主,不同性質的高校對課程設置各有側重,有的高校栽培類課程較多,有些高校工程類課程占很大比重。其次,課程命名隨意,名稱混亂,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大量同課異名現象,比如,33所高校中內容基本為“設施園藝植物栽培”的課程名稱竟達到25個,命名十分混亂。最后,對“設施農業”的理解過于概念化,使課程設置范圍過于廣泛,比如“設施養殖”、“草坪學”等課程,就其內容而言,筆者認為似乎更適合在其他專業中設置。因此,對課程設置進行整理,對課程名稱進行規范勢在必行。

1.2全國高校設施專業主要專業課程的開設率對全國開設設施專業的33所高校進行調查,由于各高校課程名稱差異很大,課程之間還有涵蓋、交叉、重復關系,因此,只能根據課程主要內容,對專業課程進行歸類(開設高校少于所調查高校總數10%的課程不計),研究各所高校主要專業課程的開設比率(圖1)。結果表明,首先,盡管以園藝設施學、設施工程學等不同的名稱出現,但所有高校都開設了以設施工程為內容的課程,說明這一教學內容對本專業來說,其重要性是公認的,而且,有近一半的高校,在此基礎上,又開設了溫室設計與建造課程作為補充。其次,從開設院校的多少看,設施工程之后,依次是設施環境、設施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生理、工程制圖、植物學、無土栽培、植物育種、生物化學、建造設計、設施蔬菜等課程。再次,設施環境調控、植物保護這類與實際生產聯系緊密的課程,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另外,這一排序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設施農業領域栽培面積最大、效益最高的設施蔬菜類課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高校僅在設施園藝類課程中有所涉及;一些與設施專業密切相關的現代農業技術、休閑農業類等課程較少;對于養殖類課程,筆者認為,不宜由設施專業開設,即使設置也應占很小比重。

2行業專家對設施專業課程重要性的評價

根據設施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分別調查了山東濰坊萬通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新疆吐魯番市鑫農種苗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青島瑞克斯旺(中國)種子有限公司、天津麗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島豐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1家農業企業,通過問卷和座談的形式調查這些企業的共130名行業專家。行業專家根據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要求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從預設的當前全國設施專業開設的28門主要專業課程中,挑選出8門并進行重要性排序。筆者對每位專家選出的8門課程按順序依次賦值,排在第1位的課程賦值為8,第2位賦值為7,依此類推,未入選課程賦值為0,然后統計計算每門課程的權重(圖2)。結果顯示,行業專家認為,對農業企業最有價值的前10門課程依次是設施蔬菜栽培、農業園區規劃與管理、現代農業技術、設施果樹栽培、設施設計與建造、作物病蟲害防控、設施花卉栽培、園藝植物育種、設施環境與調控、工廠化育苗,其后依次為無土栽培、設施自動化控制、設施土壤與肥料、食用菌栽培、設施農業經營等。其中,設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其他課程。

3對設施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

根據前述對我國各高校設施專業開設課程情況分析,當前農業企業對人才和知識的需求調查,以及對設施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的前瞻性預測,筆者認為設施專業的課程設置可以遵循“以設施工程為基礎,以環境調控為手段,以植物栽培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形式”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筆者對設施專業課程設置提出如下建議:

3.1規范課程名稱建議除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可以命名為“某某學”、“某某法”外,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最好按照職業教育的理念,采用“名詞+動詞”的命名方式,如“設施蔬菜栽培”、“園藝設施設計與建造”。各高校應根據傳統和認知程度,對課程內容進行界定,然后選用已經為大家基本接受的通用名稱,避免隨意對課程進行組合和命名,減少名稱混亂現象。

3.2設置專業核心課程群設施專業具有獨特的專業特征,是與園藝、農學、園林不同的綜合性新專業。因此,筆者認為,從我國設施農業對人才的需求看,至少應該設置工程、農藝、園區、經營4個專業核心課程群。其中工程群課程的內容包括建筑基本原理,設施設計與建造,光、溫、水、氣的觀測與調控等;農藝群課程的內容包括生物、土壤、肥料,蔬菜、花卉和果樹等作物的栽培等;園區群課程內容為園區規劃、設計、管理,園區內植物栽培管理等;經營群課程內容包括農業企業管理及農資銷售等。

3.3設置核心專業課程在每個課程群內設置多門核心專業課程(表2)。核心專業課程是設施專業特征的體現,是各個高校設施專業都應該設置的課程。在培養方案中,應該以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必修課程或方向限選課程)的形式體現,以此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使之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筆者建議,設施養殖類課程不應作為核心課程,這是因為,雖然廣義地講,設施農業是利用農業工程措施,實習部分人工控制環境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但狹義的設施農業僅指設施種植業,及植物設施栽培,通常所說的設施農業一般指狹義設施農業。同時,養殖類課程在界定上,更接近動物科學類專業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