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論文

時間:2022-01-25 11:20:00

導語:我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論文

一、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的結構

1.中國對歐盟出口的發展。中歐貿易關系的發展雖在歷史上有所波動,但總體上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雙邊貿易額逐年增長。1975年中國與歐盟的前身歐共體建交時,雙方貿易額僅為24億美元。以1995年為起點,中國與歐盟進出口貿易呈現加速度的增長過程,且出口增長速度要快于進口增長速度。200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高達1772.9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達1071.6億美元,同比增長36.9%,占當年整個外貿出口額的18.1%;2005年出口額為1437.1億美元,同比增長34.1%;2006年出口總額達1819.8億美元,同比增長26.6%。隨著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加入,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必將越來越緊密。

2.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的結構。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商品中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輕紡和機電產品,產品結構比較單一。2006年1至8月,中國對歐盟(25國)紡織服裝類商品的出口額為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即使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較大,但質量較低,主要集中在勞動相對密集的環節,附加值少,出口主要是主體產品的零部件和附件,主體產品出口很少。

二、中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的主要障礙

我國歐盟出口貿易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仍然面臨著一些障礙,這些障礙不僅來自歐盟方面,也有來自我國國內的。

1.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各國經濟、技術實力普遍較強,因而歐盟國家是最先意識并研究國際貿易中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以下簡稱TBT)的國家,同時也是設置TBT最嚴重的國家。調查表明TBT已成為阻礙我國出口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首要的非關稅壁壘。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口產品都受到了歐盟在技術性規章和規范、包裝和標簽要求檢驗和檢疫規定、環保等方面設置的限制,對我國出口現實和潛在的影響超過了700多億美元,占年出口總額的25%以上。

2.歧視性的反傾銷政策。歐盟是最早發起對華反傾銷的地區,也是外國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案訴訟最多的國家。截止2003年底,歐盟已發動98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申訴。進入2004年,這一勢頭有增無減,年度立案數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產品包括手動叉車、鑄鐵井蓋、碳酸鋇、聚酯長纖維面料、三氯異氰尿酸、鎂磚、不銹鋼緊固件、顆粒狀聚四氟乙烯樹脂、酒石酸等,這些產品均屬中國出口歐盟的重要產品。據估計,歐盟目前正在進行的反傾銷調查和正在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影響了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的10%左右,不少商品被迫退出歐盟市場。

3.配額限制。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配額限制主要是紡織品貿易方面的配額。從開始1995年1月1日起,紡織品配額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取消,截止2005年1月1日,長達數十年的紡織品配額體制終結。這對于中國紡織品對歐盟出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導致出口量激增。但出于對本國紡織業的保護,2005年4月8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促請中國自主限制紡織品出口,24日,歐委會宣布對9種中國紡織品進行調查。2005年6月10日,經過長達10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中國和歐盟就紡織品出口問題達成協議,規定2005年—2007年中國輸歐10類紡織品的年增長率為8%~12.5%,歐盟中止對中國紡織品進行調查,協議自7月12日起生效。但是,在上述協議生效還不到兩周,中國套頭衫出口就已達到配額,這說明中國出口歐盟的紡織品遠遠多于每年所設定的配額量。

4.取消普惠制待遇。從1995年開始,歐盟分兩階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漸了削減對中國產品的普惠制待遇。一些產品從2003年11月1日起,在原優惠安排的基礎上,削減50%的優惠幅度,并從2004年5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優惠安排。這意味著大量的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關稅的大幅度提高,必將影響中國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影響中國多歐盟出口貿易的發展。

三、促進中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1.實施出口商品結構升級戰略。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大都屬于中低檔的商品,不適應歐盟高消費市場的需求。因此,我國必須不失時機地轉向實施出口商品結構升級戰略。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二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檔次和質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中特別要提高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增強其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

2.加快建立我國符合世界規范的貿易技術壁壘(TBT)體系。我國須要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究,特別是產品技術標準、質量標準的研制工作,健全完善認證制度,加快我國符合世界規范的貿易技術壁壘(TBT)體系的建立。一方面,政府要組織專門的人力研究對外貿易技術性壁壘體系,根據市場和產品的特點來尋求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限制措施的對策;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引導、支持科研部門加強技術標準的研制工作,特別是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加大法規標準的制訂力度,將技術規范納入法規。

3.建立為外貿企業服務的預警機制。國家要建立專門的技術貿易壁壘信息收集和咨詢機構,對歐盟的技術標準、技術政策、有關法規、標準結構和內容進行研究,密切關注歐盟TBT的最新動態,及時預警信息,使對歐出口企業提早做好準備,以避免某項標準正式頒布時措手不及。

4.加強與歐盟的磋商,爭取市場經濟地位。我國應盡快實現經濟地位的轉變,加快經濟貿易制度與國際的全面接軌,同時進一步抓住入世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論壇,并利用中歐關系良好的發展勢頭,爭取與歐盟的進一步談判,促使其提早修改現行立法,早日承認中國整體的市場經濟地位或者要求其降低對“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標準。

參考文獻:

[1]黃曉玲.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10.

[2]溫耀慶.中國外經貿熱點問題研究.2005,4.

[3]宋欣.中歐貿易的技術貿易壁壘及應對策略.世界經濟情況.

[4]胡曉華,郎永峰.中歐貿易中技術性壁壘的影響及對策.世界經濟情況,2006,(1).

[5]樓凌玲.SA8000對我國外貿企業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商場現代化,2006,(19).

[摘要]本文在闡述近些年來中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的發展及當前出口商品結構的基礎上,分析中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的主要障礙,并提出促進中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發展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國歐盟出口貿易發展障礙分析政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