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0 10:38:00

導語: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分析論文

一、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對外貿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我國也是國際市場上遭遇反傾銷最多的國家。世界貿易組織于2006年5月公布的數字顯示,2005年下半年,世貿組織成員共發起了69起反傾銷調查,其中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就有33起。歐盟自2006年10月7日起對我國皮鞋正式實施的為期兩年的16.5%的反傾銷關稅,使得溫州皮鞋在之后“廣交會”上的訂單數量銳減了三至四成之多,而中國彩電企業1988年在歐盟遇到的反傾銷事件,導致中國企業喪失全球1/4的彩電市場達15年之久。

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外國反傾銷立案調查和被執行反傾銷措施的數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首先,發起調查的國家越來越多。從地域上看,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反傾銷的國家不斷增加。1988年以前,僅有美、澳、加和歐盟四大發達國家和地區,但此后,對華反傾銷的國家和地區不斷增多,現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其中不僅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其中印度和歐盟對我國的反傾銷呈高發態勢。其次,產品范圍不斷擴大。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調查的范圍涉及服裝、鞋類、動物商品、蔬菜、加工食品、礦產品、化工商品、塑料制品、皮革、紙漿及紙張、紡織品、玻璃及陶瓷制品、基本金屬、機電設備、車輛、儀器、其它工業制成品等,近年來一些技術產品也開始遭到外國的反傾銷指控。國外此消彼長的反傾銷指控,是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嚴重威脅。

二、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的主要原因

(一)濫用反傾銷作為排斥國外產品保護本國產業的最佳辦法

1、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隨意立案,認定構成傾銷后采取的臨時措施往往致使我國產品喪失打開市場的良機。

2、對我國使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歧視待遇,任意選用的替代國價格使我國產品更容易被認定為傾銷和被裁定較高的反傾銷稅率。

一些國家對我國使用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歧視待遇短期內很難有所改變。1999年中美在達成中國加入WTO協議時,規定自中國加入WTO之日起,美國可以在15年之內把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歐洲雖然于1998年通過理事長會議正式把中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刪除,但并沒有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美國等國家不會主動對我國放棄使用非“市場經濟國家”條款。

(二)出口企業對國外反傾銷的態度認識不足

1、中國一些出口企業錯誤認為應訴與否結果一樣,或認為應訴代價過大、得不償失。

我國某些企業由于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經濟體制本身的不完善,如企業注重短期利益、高額的訴訟費、政府監管弱化等,企業在應對過程中總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使應對措施不力或不到位,這對于贏得反傾銷的勝利會大打折扣。

2、還有一些企業抱僥幸心理,企圖借其它企業應訴之功而享免罰之果,結果形成國內同行大家都不應訴的局面。

3、一些企業雖然在認識上和行動上開始重視反傾銷的應訴,但對于國外的不利判決反應消極。

大多數企業放棄上訴的機會,沒有充分利用進口國有關法律和WTO貿易爭端解決機構,很好地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尊嚴。如自2006年10月7日起,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為期兩年。如此不公正的判決盡管引起國內企業的強烈反彈和國外密切相關的企業的不滿,但國內鞋企應戰不樂觀,在涉及的1200多家制鞋企業中,參加起訴的鞋企百分之一都不到。

(三)部分出口企業靠低價競爭來獲取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大部分出口企業僅僅把自營權當作替代外貿公司做外貿的優惠,滿足于把產品銷售給國外進口中間商來獲得出口額。他們往往靠低價競爭來獲取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但在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后很容易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極易被進口國認定為產品傾銷,最終有可能再失去市場。

(四)反傾銷預警機制不夠完善,預警時間出現時滯。

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由于信息閉塞,其信息源主要來源于政府有關部門的信息渠道,對產品在國外市場的最新反饋出現明顯的滯后。這樣導致絕大多數出口企業對其產品在國外市場遭遇反傾銷情況的獲悉,完全依賴政府部門的信息傳遞,沒有主動開辟多方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政府發出反傾銷預警的時候,國外對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已迫在眉睫,這是因為許多國家的反傾銷法案都規定了應訴的期限,尤其是從調查公布到初裁,通常只有40多天的時間。因此,出口商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政府在企業的反傾銷應對中作用有待加強

對整治國內市場的立法方面缺乏懲治的力度,雖然我國的相關職能部門在法規制度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如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等法律法規對國內的競相壓價進行約束和打擊,對容易導致國外反傾銷的出口行為有所遏制,但對于反傾銷涉案企業的不應訴、不積極應訴的做法打擊力度不夠,沒有相應的法規對這些出口企業進行相應的處理懲罰,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在反傾銷涉案后,我國在對外立法及外交方面對外國政府施加壓力和影響不夠,不利于企業的應訴和勝訴。

(六)“中國威脅論”的負面影響

加入WTO以后,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國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暗懷戒心,視我國為潛在的威脅,在世界范圍內散布“中國威脅論”,對我國極力防范。之后,“中國威脅論”逐漸蔓延到發展中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右派,對華不友好的政客、商人和媒介也假借“中國威脅論”,大肆渲染中國產品的危害,甚至視中國產品的到來是“經濟侵略”。因此,許多國家在這種謬論的鼓噪下,為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往往將反傾銷作為重要的防護手段。

三、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造成的影響

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世界各國反傾銷案越來越多。反傾銷是由產品進口國政府針對產品出口國企業的傾銷行為而采取的行政措施,如征收反傾銷稅。反傾銷是WTO賦予產品進口國免受不公平貿易沖擊、保護本國經濟和產業安全的一個手段,其宗旨是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但近年來隨著世界范圍內關稅壁壘的降低、傳統非關稅壁壘的弱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反傾銷有越用越濫的趨勢。

(一)影響產品的出口

一旦產品被進口國提起反傾銷調查,就會馬上影響該產品對該進口國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傾銷成立,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往往會導致出口產品失去進口國市場,這對我國出口極為不利。目前國外反傾銷的一個重要對象是我國的三資企業,因為在我國目前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18萬家企業中,三資企業就占了17萬多家。三資企業的產品不斷被訴,嚴重影響了其產品的出口,也使我國某些出口企業自動退出國際市場競爭。事實上,一旦出口商品退出國際市場,又給國內市場帶來壓力,連鎖影響國內同類產品生產的發展速度及生產規模的萎縮,使該行業生產能力利用率下降,失業人數增加。

(二)應訴費用過高導致企業虧損

我國企業在應訴反傾銷過程中要承擔律師費用、應訴資料搜集費用、企業聯合應訴費用等一系列高額應訴費,還要配備其工作人員。在聯合應訴過程中,其綜合成本達上千萬元。這種后果連鎖影響其他企業應訴的信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國外廠商對華反傾銷的動力,給我國出口產品生產和行業前景蒙上陰影。

(三)新興工業發展受阻

傳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逐漸降低,而市場潛力大、附加值高、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四)影響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

三資企業的產品不斷被訴,在不同程度上減少或失去了國外市場,部分企業被迫減產、停產或轉產,直接損害了外商的經濟利益,從而影響了外商在華投資的信心。

(五)沖擊國內市場

我國出口產品被征收反傾銷稅后,受阻于國外市場,在一時來不及轉移市場或因為反傾銷的連鎖反應而轉移市場無望的情況下,勢必返銷國內市場。這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造成國內市場供求失衡及物價非正常波動,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四、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的應對措施

(一)早日擺脫“非市場經濟”

對外貿易交往中,要減少貿易摩擦、摘掉“非市場經濟體”的黑帽就應按WTO規則,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及早取得完全的市場經濟地位。還要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廣泛交流,使更多的國家了解中國市場經濟的改革進程,了解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

(二)保持有序競爭

避免由于自身的不規范行為和缺乏統一行動、低價競爭而導致反傾銷,規范本行業企業行為,實行行業自律,對外統一行動,制定相關產品出口最低價,防止相互削價競爭。

(三)積極應訴

應增強企業和一些地方政府的反傾銷意識,從意識上抓起,確立有訴必應的觀念。可以通過政府、商業協會等組織以各種途徑了解反傾銷的重要性、后果的嚴重性和應對方法。抗辯是法律賦予的合法權利,應積極應訴。

(四)完善反傾銷預警機制

避免因信息閉塞而導致的敗訴。擴大信息源及信息渠道,避免產品在國外市場的最新反饋出現明顯的滯后。出口企業對其產品在國外市場遭遇反傾銷情況的獲悉,不能完全依賴政府部門的信息傳遞,要主動開辟多方的信息渠道。

(五)改變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

當一些國家根據WTO規則和反傾銷法律法規為手段,向我國產品課以高額進口關稅,將我國產品拒之門外時,我們可以嘗試其他國際市場進入方式,如貼牌生產、特許經營、合資、對外直接投資等。

參考文獻:

1.林萱,“中國仍是反傾銷最大受害國”.國際商報,2003.5

2.劉穎.中國企業的反傾銷“困局”.中國經濟快訊周刊,2003.

3.郭鳳艷.淺談我國企業遭受反傾銷的原因及對策.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4.5

4.裴長洪,王鐳.“中國面臨反傾銷挑戰的形勢與對策”.國際經濟評論.2002.5

5.宋永輝,馬少凌.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反傾銷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集團經濟研究.2007.1

6.葉全良.《國際商務與反傾銷》.2005.人民出版社

7.楊云母,王云鳳.《國際貿易教程》.2007.經濟科學出版社

論文關鍵詞:反傾銷現狀原因影響對策

論文摘要:我國已是國際市場上遭遇反傾銷最多的國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國應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本文從我國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出口企業低價競銷、“非市場經濟地位”等方面分析我國遭受反傾銷的原因,并結合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現狀找出解決我國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