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探討
時間:2022-05-25 09:23:35
導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歷史
長堤的歷史橫跨三個世紀,十三行時期,從海上絲綢之路到廣州一口通商,眾多海外公司在十三行設立商館;洋務運動時期,張之洞奏請筑長堤,此計劃表面“防洪”,實則堤、路、街結合的綜合計劃;民國市政建設時期,孫中山提出的廣州南方大港《建國方略》,擴筑新堤的內港計劃,還有開辟新中軸的都市計劃,都對長堤的規劃發展作出重大影響;新中國時期,重修海珠橋,興辦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在海珠廣場四周舉辦廣交會等事件,塑造今天長堤片區的文化基奠。歷經興起,發展,衰退,復興的長堤,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又面臨城市保護與更新的重新定位。
2街區現狀
2.1建筑。傳統建筑群是歷史街區的重要構成要素,以此為載體,理解其所形成的文化價值。同時,建筑所形成的肌理、空間氛圍等可以幫助重新梳理街區的空間邏輯。(1)歷史建筑。區位內擁有大量清末、民國及新中國建設的建筑,功能混合,多樣性豐富。主要留存著沿江一側的各種公共性質的地標性歷史建筑,有如愛群大廈、粵海關大樓、嘉南堂、孫逸仙醫院等;一德路傳統商業街沿街兩側的商住混合騎樓建筑以及一德路的石室大教堂西方宗教建筑;和文化公園內華南土特產展覽留存下的展覽館等。不同類別的歷史建筑組織在同一片歷史街區,展現出該片區的歷史價值,也顯示出歷史的交織與變遷,成為該區城市更新中需要思量的一個重點要素。(2)建筑肌理。研究范圍內面江一側街區建筑體量較大,而內側存在著形態各異的城市肌理:完整的騎樓街區格局、鱗次櫛比的傳統竹筒屋肌理和點狀的新商業開發,或是幾種的混合。以南堤為例,選取了其中三個片區作為研究對象:①興賢里社區,建筑體量小而密集,有明顯的沿街道分布方向,多為傳統的竹筒屋居住建筑,保留鱗次櫛比的傳統肌理;②果菜西社區,體現多種肌理的混合,既有緊湊的傳統居住建筑,有南北與大馬路相接的商住結合騎樓街格局,也有較大體量的集合住宅及高層住宅建筑夾雜,顯現出不同時期建設疊加的結果;③位于沿江路與長堤大馬路形成的梭形,兩側臨主要道路,用地狹窄,擁有一線江景,建筑多為大體量的高層建筑(見圖1)。圖1節選三個片區的建筑肌理多種肌理共存,體現其空間的復雜性、多樣性。原有的肌理成為城市更新中的線索,幫助重新梳理歷史街區的空間邏輯。(3)建筑高度。長堤歷史街區的濱江場地因素使建筑高度成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因子。不同的建筑高度會塑造不同的城市空間,繼而使人對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這里對北至一德路、南至沿江西路、西至人民南路、東至解放南路范圍內的建筑高度進行分析:濱江一線建筑均為高層,一德路與長堤大馬路之間街區的建筑高度較低,其中夾雜新開發的高層住宅,總體而言南北方向剖切,城市天際線呈現較為舒適的“南北高,中間低”的梯度,而新開發的高層住宅就使得韻律被打破(見圖2)。2.2城市空間。研究街區現有的城市空間包括街道空間及公共空間,可以梳理出歷史街區原來及現狀的空間感和場所記憶。(1)街道空間。街道空間是城市空間的主要組成,可以從街道的尺度、界面、元素、人的交往活動等體現街道的整體空間氛圍。城市道路:長堤大馬路:一側為樓高3至4層的騎樓街,另一側為10至20層的面江高樓騎樓街;人民路: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兩側為4至8層的騎樓街,上方式人民路高架橋;一德路:原為清朝南城墻,拆墻后修建騎樓作為商鋪,形成頗具規模的專業商業街,集中有玩具、干果、海味、工藝品等銷售市場。社區街道:主要是長堤大馬路與一德路之間的縱向社區街道、小巷及其周邊的開敞空間(見圖3)。(2)開放空間。濱水地區往往占據了城市的中心位置,同時由于這里良好的景觀、天然的開敞性,濱水區往往是城市的公共活動中心。沿江西路濱水公共空間:沿珠江河岸,線性、連續分布;東段解放橋到愛群大廈,寬度約6米,線性濱水步道;西段愛群大廈到人民橋,寬度約15米,尺度較大,形成小廣場活動區域,視野開闊。整段濱水公共空間沿馬路一側都種植有茂密的榕樹,安排休息座椅,環境舒適。
3SWOT結合
街區的歷史背景,及建筑及城市空間現狀調研,對街區的優劣進行梳理(見表1)。
4保護與更新策略
基于SWOT分析,從規劃及空間層面提出保護更新策略。4.1規劃層面。(1)空間結構更加清晰。研究范圍內同時存在多種肌理,傳統竹筒屋居住肌理,線狀的騎樓肌理,濱江較大體塊的辦公樓肌理,塊狀半開放型的開放空間,線狀和塊狀的濱水區全開放空間和混合的建筑肌理及城市空間。保護更細策略要整合優化各種特色肌理、公共空間的聯系,理清晰空間結構。(2)混合功能發展。研究范圍原就是一個混合功能、混合發展的街區:一方面是街區內傳統居住、零售商業、沿江辦公、酒店和濱江游憩等多種功能的混合例;另一層面是功能一體化發展模式,如一德路騎樓街“上住下商”。混合發展的模式除了具有便利之外,同時形成了商業、居住、休閑緊密依存的網絡[1],在更新保護策略中,應保留并優化這種混合模式的發展。一些城市更新放棄混合發展的模式發展,如上海新天地,保留傳統的建筑、街道實體,但原有功能被置換成單一零售和餐飲,雖然更新成效快,但街區功能單一,不存在原有的活力。另一方面,長堤作為標志性的濱水區,開發中也應強調沿線用地的混合使用,開發內容體現多元化。如現狀濱江一側一元化的辦公酒店功能設置導致濱水區活力缺乏,可在濱水沿線適當布置大型公共性設施,增加濱水區功能、空間多樣化。4.2空間層面。(1)重塑濱水空間,開放空間節點。濱水公共空間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能提升區域環境效益,給城市帶來活力。沿江路沿線濱水區在不拓寬影響珠江河岸寬度的基礎上,可優化現有元素配置設計,如步道分區更加明確、綠化的多層次多樣化;利用濱水公園、綠地,靈活設置趣味性娛樂、休閑服務設施;適當布置城市公共設施可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使景觀資源和公共利益有機結合。注重自然環境和文脈的延續性、空間界面的開敞性[2]。(2)天字碼頭改造。將天子碼頭移至現址東側,恢復傳統中軸線,在原址復建接官亭,延續北京路的歷史文化軸線。碼頭用地可以增設文化設施,擴寬江邊活動廣場面積,形成綜合性的城市開放空間。(3)圣心教堂前地騎樓。圣心大教堂周邊歷史建筑及空間缺乏聯系,沒有形成線索。保護更細的策略是,在盡量保持歷史街巷肌理的基礎上,合理拓展城市公共空間,推動石室、長堤歷史文化遺產的整合與活化。如,以大三元復建為契機,拆除與石室之間的部分舊倉庫,開辟文化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溝通石室與長堤[3]。
5結束語
海珠南長堤歷史文化街區把握統城市肌理以及濱水空間兩重重要屬性,濱水景觀體現鮮明的場所感,成為城市中具有環境獨特性和舒適性的開放空間;復雜的歷史文化沉淀,是城市的文明縮影。對此區域的城市保護更新策略涉及建筑、空間環境等實體性改造,又可包括社會網絡結構、心理感受、歷史線索、甚至產業結構等非物質性的重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策略。以此推進城市的再建設可以成為眾多舊城活化的藍本。
參考文獻:
[1]何姍.石室一德路要更美,他們想這樣變[N].新快報,2016-02-26.
[2]林傳華,李河.濱水地區的城市更新——以廣州白鵝潭、長堤地區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2:7.
[3]盧培云.基于城市復興的濱水區改造對策探討——以沈陽市百里運河改造為例[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諧城市規劃——200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7:3.
作者:李泳妍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 上一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思考5篇
- 下一篇:歷史文化對外傳播及外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