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立德樹人目標及實踐路徑
時間:2022-12-13 11:02:08
導語:歷史教育立德樹人目標及實踐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立德樹人是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其融入職業院校歷史教學,能明確歷史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實現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的有效培養。以魯南技師學院為例,在闡述歷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價值的基礎上,探究歷史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的目標及路徑,期望能實現技校歷史教學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深層次融合,提升歷史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目標。總書記指出:要將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這為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歷史教育是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基于素質教育理念,有必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融合,進而在學生歷史學科素養培養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道德品質。
一、歷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價值
技校是我國創新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滲透融合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價值包括:一方面在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人們對技校人才培養的綜合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立德樹人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滲透融合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能豐富歷史課程教學內容,提升歷史學科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歷史課程教學應重視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歷史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而且涉及歷史解釋和愛國情懷。在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實現學生這些素養與能力的有效培養。此外,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在歷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讓學生在正確歷史現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多種素養與能力,尤其是通過歷史事件、活動,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觀,這在提升學生愛國情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1]。
二、歷史教育開展立德樹人的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歷史使命感
歷史責任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驅動力,此種高尚境界追求,應成為歷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每個公民在這個歷史關鍵時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秉持實干興邦的理念建設自己的國家。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教育,應使學生認識到:人的歷史性存在超越了個體的社會性和群體性存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鍵時期,職業院校學生同樣需要勇往直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肩負歷史使命,為社會貢獻自身力量。譬如魯南技師學院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立德樹人、德能雙修理念的指導下,開展“思政教研室負責人競選”活動,通過立德樹人與思政教育融合,使學生在新時代樹立新使命,并以全新的思想踏上新征程,奏響中華“紅色”時代強音。
(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及憂患意識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都是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歷史教學中,應使學生準確了解本國歷史,并對本國歷史形成深刻認識,進而達到以史救國、以史強國的作用。在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通過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不僅要通過歷史事件、中華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意識,而且要鍛造學生奮斗不息、矢志報國的精神。
(三)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和規律的求真態度
歷史是主要以事實為訓的科學,忽視客觀真實事件,等同于扼殺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教學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以史為鑒,并應用各類歷史遺存辨識真偽,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全新思路。在掌握歷史事實、發現歷史規律過程中,歷史調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能通過收集各方面證據,系統性使用運動歷史因果思維,掌握事件發展歷程的根本原因和規律。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應充分應用學校歷史課傳播正確歷史觀,客觀呈現真相,以正視聽,以此來引導學生學會尊重歷史事實,正確認識歷史規律,繼而養成求真、求實的歷史態度。
(四)培養學生社會進步、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
辯證唯物主義指出:生產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在生產力支撐下,人類社會正逐步經歷從低級到高級的轉變過程。在歷史發展中,戰爭、屠殺、暴政是阻礙歷史發展的逆流,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結合中國史、世界史學習經驗,應培養學生社會進步、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學生形成堅定信念后,職業院校歷史教學還應培養學生拼搏奮斗的意志,使得學生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進而使其以健全的人格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背景下,為培養學生的實干精神和拼搏奮斗的意志,魯南技師學院積極創設50多個包含數控加工、機械加工、焊接技術在內的實驗室、實習教學車間,并努力建設市“金藍領工程”和“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然后引導學生在各基地進行專業實踐能力鍛煉,這樣在產、教、學、研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精神品質的有效培養。
三、歷史教育中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路徑
(一)創設良好歷史教學情境
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歷史教學情境,能增強學生的歷史體驗感,這樣不僅有利于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融合,而且能在深化知識記憶和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歷史體驗感,實現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學設備的應用為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適合教學內容的視頻片段,渲染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進而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提升歷史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多種素養能力的有效培養。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優秀影視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觀看視頻中感受革命先烈為民族奮斗、犧牲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科學選擇歷史教學資源
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要提升職業院校歷史教學質量,還應注重教學資源的有效選擇,基于優質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真正將立德樹人教育落到實處。一方面,在教師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十分關鍵。歷史內容較多,選擇教材中的重點內容作詳細解讀,能發揮其自身特定功能價值,實現學生的有效教育和引導。在歷史教學內容選擇中,首先所選擇的內容應積極宣傳社會主流價值觀、弘揚社會正氣,使得學生養成勵志奮進的精神品質。其次,歷史教學所選擇的內容應將歷史內容作為主線,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崇美向善。最后,在歷史教學內容選擇中,應深入發掘本地區的史實,構建獨立校本課程,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另一方面,在科學選擇歷史教學資源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廣開史料,以證據事實育真人真德。
(三)以唯物史觀解讀歷史
辯證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能指導人們認清歷史本質,掌握歷史發展規律。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要透過歷史現象解析歷史本質,實現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就必須發揮史學理論高位引領作用,以唯物史觀解讀歷史。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學生立德樹人教育,不僅需從情理層面動人,而且需以理服人,此外,以理性作為導向形成道德力量,這樣才能使道德更具自覺性及持久性。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歷史的目的在于認清歷史現實,掌握歷史規律,最終達到明智、修身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若對歷史教學內容沒有高層次理論、正確的解讀,歷史便成為缺乏相關性的碎片資料,無法發揮育人促進功能。基于這一規律,在歷史教育中,應深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應用,在該哲學原理下,將勞動和實踐作為基石,發現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中的重要價值,感悟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中所形成的精神情感和歷史態度,進而使得基于歷史教學的道德感召更具說服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緊密聯系歷史教學與生活實際
要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歷史教學質量,在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與精神情感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就必須實現歷史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并且在歷史實踐教學中,將德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能有效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升華學生情感,強化德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以魯南技師學院為例,在歷史課堂上學習中國古代書畫藝術時,當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書法藝術時,教師安排學生在課余參觀臨沂王羲之故居。而在學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反思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么,并結合實際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此外,中國近代史學習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烈士,到孟良崮旅游區觀歷史遺跡,培養學生歷史情感、態度和愛國主義情懷等。立德樹人教育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深刻影響。新時期,職業院校歷史教學只有充分認識歷史教學與德育融合的必要性,系統分析當前歷史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的目標,創新歷史學科中立德樹人教育方法,才能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繼而增強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真正地將立德樹人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張巖.歷史教育的立德樹人目標及其踐行路徑[J].基礎教育課程,2020(3):39-44.
作者:王琪 單位:魯南技師學院
- 上一篇:數學游戲如何融入幼兒數學教育
- 下一篇:高等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