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林業工程問題初探
時間:2022-09-20 11:33:21
導語:現代林業工程問題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林業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就需要轉變林業工程建設思想,為實現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舉措。本文通過分析現代林業工程建設的必要意義和現狀,提出建設現代林業工程的若干思考,為我國現代生態環境建設的規范化做出理論參考,旨在促進我國林業建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帶動下,可持續發展逐漸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重視,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我國現代林業建設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建設現代化、高效率的生態林業做出思想轉變。建設現代林業工程當前生態環境發展理念中的重要環節,面對荒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統籌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對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1現代林業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現代林業建設是以“生態利用”為原則、以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為基礎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組織并發展的生態林業模式。這種生態林業模式主要是利用生態建設的理念,輔之以工程技術措施,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進行的林業工程建設。受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我國政府雖采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但生態赤字仍在繼續擴大,回顧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中的環境變遷,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日趨嚴重,森林面積與自然資源急劇銳減,因此,轉變林業建設思想,加快林業工程建設步伐,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是改善城市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我國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當前林業工程建設現狀分析
2.1林業工程建設滯后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森林面積占有率較低,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矛盾尖銳,暴露出日益多樣的環境問題,自然環境的持續惡化導致生態失衡,同時,不合理的森林資源開采和利用加快了土地荒漠化、植被面積縮減速度。由于生態意識較弱,使得林業建設未能得到普遍認可和理解,無法建立有效地工程運行機制,在林業建設過程中缺乏有效管理,致使我國林業工程建設呈現出滯后性。
2.2林業建設法制觀念薄弱
目前,雖然我國在林業發展上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但隨著林業發展形勢變化,已有的法律條文無法滿足林業發展需要,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在林業工程建設中存在著違法違規行為。由于林業建設法治觀念薄弱,林業建設涉及面又較廣,參與工程建設人員龐雜,執法人員未能真正做到執法必嚴,致使相關法律體系未能真正的發揮其約束作用,影響了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3林業市場發育遲緩
相比其他發達國家,我國林業經濟體制發展較為落后,正處于林業經濟體制轉型階段,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使得我國林業市場發育遲緩。傳統的森林培育注重木本植物與環境關系,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產率,創造經濟效益,這種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降低了林業生產率,一些無法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林業工程開展得不到當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也未能兼顧林業建設與環境發展,甚至出現林業生產萎縮[1]。
3建設現代林業工程的若干思考
3.1以政策為引導,建設現代生態林業
林業工程建設涉及到當地環境發展的多個方面,必然會影響到當地政府及集體、個人利益,因此,在大力開展林業工程建設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政策為引導,協調好各方面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方面利益,提高當地人民群眾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吸引群眾主動參與,才能切實提高工程建設的可行性。比如加大放寬和完善林業工程建設的優惠政策,推行相關稅費,提供優惠政策;為當地企業和人民群眾提供建設資金渠道和方式,遵循“誰建設、誰收益”原則,建設現代生態林業。
3.2加強林業工程理解,提高林業建設認識
在開展林業建設過程中,加強林業建設宣傳力度,讓當地人民群眾認識到現代林業的重要意義,從傳統林業市場的誤區中跳脫出來,正確區分傳統林業與現代林業,培育人民群眾現代林業意識,自覺主動加入到林業建設當中,大力投入到林業建設中,從創造生態效益起步,逐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推動我國現代林業工程的開展。
3.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林業建設規范化
大力推行林業建設時,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是工程建設的基礎,也是林業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在具體的林業建設中,當地政府需要根據當地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林業建設發展的法律法規,樹立林業建設法治觀念。在工程實施當中,實施嚴格的問責制,對各級林業工程管理人員的職責加以明確,建立起公正公開的激勵機制,按計劃完成林業建設規劃,確保林業建設各項工作都能順利進行[2]。
3.4遵循自然規律,協調林業建設
在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一定要認識到每個地區的環境特性,遵循當地的自然發展規律,因地制宜進行林業建設規劃。面對我國不同地區的植被類型既要做好土地荒漠化地防治工作,最大程度避免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又要依據當地地情開展林業建設,遵循生態經濟學和自然規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做好林業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總而言之,為了林業工程順利開展,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出適宜環境,就需要從林業建設政策、轉變林業建設思想、完善法律等多方面逐步建立起林業生態體系。這就需要各地區各級林業工程參與人員各負其責,用科學的思想加以引導,積極發揮實干精神,促進現代林業建設發展,這既是我國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作者:張磊 張巖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實驗林場 吉林省蛟河市林業局
參考文獻:
[1]孫永軍.建設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問題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1:280.
[2]劉陸.建設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問題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4,07:87.
- 上一篇:林業建設中林業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
- 下一篇:林業改革與林業增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