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
時間:2022-02-24 08:35:01
導語: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部分醫學專業大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對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動機調控策略的關系做深入探討,從而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
我國學者曾做了大量關于靜態學習動機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有關動態學習動機的研究才進入萌芽階段,在后來的發展中,人們逐漸對動態學習動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并提出了動機調控策略[1]。動機調控策略的含義是指幫助人們保持甚至提高其學習熱情的策略,而人們對學習動機的控制能力也成為衡量其學習能力的一種工具,且這種控制能力最終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結果[2]。隨著自主學習概念的出現和發展,動機調控策略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學習者的情緒和效率。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研究主要是對動機調控策略與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了解醫學專業大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來進一步剖析與研究動機調控策略對學生學習效率及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不僅可以為動機調控策略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而且有助于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3]。本文所進行的主要是動機調控策略與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關系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二者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的趨勢,這也為提高醫學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參照,同時也為醫學教育者和學生指明了相關路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醫學專業的教育者必須對動機調控策略相關理論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樣才能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研究出更好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而大學生也應當應用好的動機策略對自身的學習動機進行調控,以此來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4]。
2資料與方法
2.1相關概念界定
2.1.1動機調控策略動機調控策略的含義實際上是學習者在自身學習意愿不夠強烈或變得衰弱時通過對自身情感的調節或對學習環境的改變來強化自身學習意愿的策略,這一策略的基礎是自我調控學習理論[5]。2.1.2自主學習能力首位將自主學習概念引入外語教學中的法國教授HenriHolec曾給自主學習下了明確的定義: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能夠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具體到細節上的行為主要有:明確學習目標、掌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面對不同形式的學習內容時,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策略[6]。筆者認為我國醫學專業大學生應當掌握的自主學習能力大致應該涵蓋以下幾個方面:(1)了解并完成教師設立的教學目標。(2)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3)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應用適合的學習策略。(4)監督并落實學習策略的完成情況。(5)對自身的學習過程做好評價與反思??傊?,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與教師、學習環境以及學習策略之間深度融合的過程。
2.2相關理論基礎
2.2.1自我調控學習理論最初對動機調控策略的研究起源于自我調控學習理論,Pintrich曾給出了他對自我調控學習的理解,即自我調控學習是學生對自己學習的控制過程。這里所說的過程實際上是指學生通過對自身動機和行為的控制,從而達成最初所設定學習目標的過程[7]。從此理論中可見:首先,這一學習方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其次,這一學習方式的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經歷不斷監控調節的過程;最后,在這一學習方式中,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者所運用的學習策略。2.2.2動機心理學理論所謂動機調控策略,實際上就是對人的心理動機進行研究的一種策略,而這種研究更多地體現在心理學方面,動機心理學當中對于動機的定義為:能夠挑起和保持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因素,而動機調控正是對于這種因素的調節,但它包括的不僅僅是人們心里的內在動機,同時還涵蓋了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所形成的外在動機。從某種含義上來說,動機調控實際上就是對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不斷維持和激發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實際看來是一種動態過程,它可以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8]。
2.3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方法為定量分析法,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問卷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問卷的設計階段,在本設計階段中將問卷分為3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受訪人填寫自身信息,如年齡、性別、專業與年級。第二部分是研究對象對6個類型的動機調控策略的具體使用狀況。第三部分是對研究對象各方面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分析。第二階段隨機抽取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學生共計300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制作好的問卷下發給他們,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同時為了消除被調查者的顧慮,告知其本次問卷采用匿名形式,只會用于本次調查研究,無其他用途。第三階段對本次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使用SPSS分析軟件對問卷的效度進行驗證,并用SPSS分析軟件分別對研究對象的動機調控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大致狀況進行分析與處理,之后使用Pearsoncorrelation統計方法對學生動機調控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
3結果
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使用狀況(見表1)
4討論
4.1本次調查所使用的問卷效度分析
為了確保本次設計問卷的可行性與效度,首先必須對調查問卷進行小規模的測試,現運用簡單隨機抽樣法,選擇30名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參加了本次測試,對問卷的可行性與效度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顯示,動機調控策略問卷的Cronbach'sα為0.87,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卷的Cronbach'sα為0.80,證明問卷這兩個部分都具備良好的效度與可行性。
4.2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4.2.1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使用狀況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情況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自我獎勵策略、意志力控制策略、代價激勵策略、能力激勵策略、表現欲激勵策略、興趣激勵策略。動機調控策略使用頻率的平均值為3.20~3.73,說明醫學專業大學生對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比較普遍。本次研究對醫學專業大學生整體的動機調控策略使用頻率也做了一定統計,最終得出的平均值為3.40。4.2.2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狀況由表2可知:醫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整體水平的平均得分為(3.3±0.44)分,這一數值說明他們整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大致為中等水平,自主學習能力的5個維度平均分在3.2~3.5分之間,得分最高的是了解教學目標維度,說明醫學專業大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目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反思學習過程的平均分相同,而在監督策略實施方面,學生的相關能力則相對較弱。
4.3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醫學教學研究中的定量分析》一書可知,最低相關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小于0.2,較低相關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在0.2~0.4之間,較強相關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在>0.4~0.7之間,強相關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在>0.7~0.9之間。由表3可知,醫學專業大學生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情況與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為較強的正相關(r=0.52)。研究對象使用動機調控策略的次數越頻繁,說明其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具體到動機調控策略的6個類型來看,興趣激勵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為較低正相關(r=0.27),表現欲激勵與其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為最低正相關(r=0.16),自我獎勵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為較低正相關(r=0.29),代價激勵(r=0.41)、意志力控制(r=0.43)、能力激勵(r=0.52)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為較強正相關。運用皮爾遜統計法對表3得出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能夠得到:使用動機調控策略的次數越頻繁,醫學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同理可得,自主學習能力越強的大學生,對于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次數也更多,二者之間呈現了正相關關系。醫學專業大學生所使用的6種動機調控策略中,與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較強的還有能力激勵策略(r=0.52,P=0.000),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對醫學專業大學生進行教學時,合理應用能力激勵策略,能夠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程炳林.大學生學習工作、動機問題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系[J].教育心理學報,2002(3):85-89.
[2]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郭燕,秦小晴.研究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6):66-71.
[4]黃紅安,文衛平.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組成因素的實證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5(3):30-38.
[5]歐陽建平,張建佳.大學英語學習者情感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45-51.
[6]胡文仲.高校基礎醫學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7]華維芬.“學習者自主”探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107-112.
[8]盧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葉雨 宋陽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
- 上一篇:高壓計量柜帶電閉鎖安全管理系統研究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