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10 10:48:24

導語: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黑龍江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服務“三農”的質量和水平,應從我省“三農”實際情況和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出發,認清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了解和汲取符合國情省情的國際先進經驗和成熟做法,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和建議,推進農村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精準實施。

【關鍵詞】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問題;對策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大力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

我國是農業大國,目前有5.7億農村常住人口,即便到2030年城鎮化率達到70%,還將有4.5億人居住在農村。因此,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是黨的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因為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是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增強服務“三農”能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為農村培養高素質的創造性勞動者、初中級技術人才和基層管理人才,集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職業培訓為一體的教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肩負著提高農村勞動者的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的使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為高層次院校輸送生源、培養具有中等專業學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還向農村勞動者普及和推廣農業實用科學技術,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開展職業培訓、技術推廣與信息服務等。

2018年,國家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職業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農村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統籌配置城鄉師資,并向鄉村傾斜,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保障和落實基層用人主體自主權。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鄉村振興關鍵在于培養人,人的素質決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成敗。農村地區不僅要辦好農村普通高中教育,更要辦好中等職業教育,發揮中等職業教育的優勢,不斷調整對準農村產業需求,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造就一代有知識、懂農業、愛農村的高素質新型農民。

二、黑龍江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2012年7月,作為農業大省和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署共建國家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協議,我省成為全國區。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校)共237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77所、職業高中學校119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41所,招生7.1萬人,在校生21.57萬人,專任教師1.41萬人。縣(市)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82所,其中縣級職業高中學校66所、縣級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6所,招生2萬余人,在校生6萬余人,專職教師4500余人(數據來源于《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教育事業統計主要指標提要》)。設有54個省級重點專業,148個省級重點專業點,其中包含現代農藝技術、畜牧獸醫等7個第一產業省級重點專業,32個省級示范專業點,每個縣均有一所農村中等職業學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年加大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建立生均經費保障機制,結合試點縣的建設,各縣級政府資金投入也明顯增強。各學校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較合理地開設專業,增設市場前景好的新專業。如五常市職教中心把現代農藝技術、果蔬花卉生產技術、畜牧獸醫專業定為拳頭專業,新增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市場需求專業。組建職教集團或是聯盟,實現優勢專業群與支柱產業群的深度對接,以齊齊哈爾市教育局為核心,統籌所轄九縣職教中心學校,組建“齊齊哈爾市農村現代農業職業教育聯盟”,主打“農”字牌,形成了服務農業、縣域互動、資源共享的布局;以訥河、富裕、龍江示范縣為核心,構建縣域中職學校區域職教聯盟,形成了核心帶動、重點支撐、協調發展的格局。

黑龍江省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關鍵時期,大量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更加迫切需要培訓高素質的新型職業化農民。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在農民職業培訓中起到關鍵作用,取得積極成效。如東寧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以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建設食用菌實訓基地,依托東寧黑木耳產業“基地+園區+農戶”的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專業人才”優勢,搭建食用菌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及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發揮職成教育辦學網絡體系作用,采取基地培訓和送教下鄉方式,培訓2500余名“耳農”,同時組織農民學員參加黑木耳產品加工、物流營銷等技術培訓和網絡培訓。寶清縣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了種植、農機、養殖、植物病蟲害防治等課程,開展陽光工程培訓804人,“送教下鄉”培訓農民4000余人次。

三、黑龍江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生源數量不足、質量下降,公眾認可度不高

目前我國各階段的招生人數與在校生數均呈下降趨勢,雖有局部反彈,但并未形成根本性的逆轉。由于生源數量不足,導致生源的質量每況愈下,很多中職學校學生存在基礎差、不愛學習、紀律渙散等問題。同時公眾還受到傳統觀念、擇業觀以及社會對學歷要求的影響,對職業教育還存在“重視普教、輕視職教”的偏見,認為職業教育沒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歷高、出路好。職業教育也存在著重課堂教學、輕實踐能力,教學內容陳舊、技術過時等問題,所以職業教育被公眾認可度不高。

2中等職業教育政策缺乏系統性研究

按照2016年統計,黑龍江省高中階段招生職普比為1∶2.6,雖部分地市或是學校能夠達到職普比大體相當的要求,但多數地區不能達標,尤其在縣級還普遍存在著生源數量少、學生分流等問題,部分學校招生數量不足百人。而升學是中職學生提高學歷的有效途徑,中職升高職專業對口升學考試作為中職學生學歷提升的主要渠道,還存在著招生計劃總數、學校數量以及本科院校招生數量少,考試波動性大、考試大綱公布時間短、復習沒有抓手等問題。政府應該加強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職普比、對口升學考試政策、專業教師招聘、兼職教師聘用、中職教師評定等多方面政策研究,從而為中等職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職業學校除基礎設施建設之外,實習實訓基地、專業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等諸多方面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盡管近幾年有些農村中職學校依靠農村試點縣建設的良好契機,改善了學校基礎建設和購置了一些實習實訓設備。雖然政府給予各縣域中職學校一定經費投入,但對學校來說是杯水車薪,多數農村中職學校存在著實訓設備陳舊老化、規模數量較少、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實習實訓基地,嚴重影響了技能型人才培訓的質量。

4專業結構設置不合理,與地域經濟發展不協調

有些學校開設專業與地方經濟發展不適應,為當地社會經濟服務的作用發揮不充分。有的地區缺少地域產業,與市場需求不對接,專業設置不適應企業需求,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學校培養不出來,學校培養的學生企業用不上,導致學生出口不暢。還有些學校追逐熱門專業,為了追求生源在缺少專業教師與實訓設備的情況下,爭相開設熱門專業,無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5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不少農村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由文化課教師轉行,不具備該學科的專業背景,且整體年齡偏大,加之“雙師型”教師數量較少,對專業課程了解不全面,不能熟練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在專業實訓實習、動手操作方面非常薄弱。近些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中職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農村中職學校教師隊伍信息化素養不高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課題。

6專業教師師資培訓針對性不強

目前,黑龍江省專任教師的培訓主要途徑是在各級管理部門的統籌下,參加國家、省、市、縣、校級組織的各類培訓,以及到國外進修培訓,培訓時間一個月至一年以上不等。在培訓過程中存在著培訓還不能全覆蓋各個層次,教師數量少的專業授課教師獲得專業培訓機會較少,一些專業教師在一個周期(每五年為一個周期)里重復參加培訓。由于培訓基地相對固定,培訓內容變化不大,培訓內容上涉及專業理念提升、實際動手操作以及信息化應用等前沿內容較少,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7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應用技術能力不強

中等職業教育仍然存在與經濟社會脫節的現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甚至出現了嚴重的錯位。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學歷化辦學傾向嚴重,把目標放在了培養學生上高等職業院校去進一步深造,一味地加大文化課的學習,嚴重弱化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環節與技能訓練,導致學生應用技術能力不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結構不滿足企業和市場要求。有些中職學校不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培養方向不符合市場規律,人才類型不能對接市場需求,人才規格不能切合市場標準。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招聘會常常出現“人才無處去,企業空手回”的尷尬局面。

四、黑龍江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

農村中職學校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需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宣傳,開展好職教活動周、校園開放體驗日、政策咨詢會、技能展示匯報、供需見面會等活動,定期組織行業企業和學校專家進村入戶運用專業技能和知識開展服務農民活動,讓廣大農村考生和家長有機會充分了解中職學校的招生、助學和就業政策,轉變社會大眾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提高學生家長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度、認可度。

2加強制度建設,提升政策保障水平

完善職業教育的制度和標準,強化督導評估,健全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績效獎補及問責機制,確保中央、省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研究拓寬招聘專業教師渠道,單設職業教育教師評聘體系,參照發達省份提高中職教師待遇,研制教師培訓學分認定辦法,合理分流初中畢業生,控制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建立職業學校與普通學校就學可以互轉的“立交橋”,從而減少高中階段招生職普比差距。不斷完善中職升高職專業對口升學考試政策,改革對口升學考試命題制度,增加對口升學考試招生計劃與錄取學校數量,對農業、俄語等特色專業提供政策支持與傾斜,加大考試本科院校錄取范圍,各級政府把職業教育的完成情況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圍。

3加大政府及其他途徑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力度

政府應積極出臺各類職業教育優惠政策和措施,擴大職教中心的融資渠道,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發展,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多元化。在保證中職學校基本經費使用的同時,繼續加大對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建設、實習實訓等薄弱方面的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本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將中等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加大在本地區經費分配與使用方面對職業教育的傾斜力度。

4推進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調整

農村中職學校應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發揮縣域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和專業結構,在深入調研和進行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合理設置符合縣域發展需求及就業前景良好的專業,靈活設置專業方向,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同時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職業崗位和就業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已開設專業的專業內涵、教學內容,及時停辦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就業率低下、辦學質量不高的專業。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聯合有關部門針對存在定位不明確、辦學質量低、服務能力弱的農村中職學校進行調整改造或兼并重組,強化教育資源整合與管理,逐步提高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水平。

5拓寬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成長路徑

努力構建從中職、專科、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農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滿足各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通過五年一貫制、高職自主招生、中高職貫通培養以及中職升高職專業對口升學考試等多種渠道,拓寬本科和高等職業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通道,為農村學生打通成長路徑。

6加強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辦好職業教育的前提,通過學習、培訓等多種途徑提升農村中職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培訓,將行業企業能手和能工巧匠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中來,充分發揮兼職教師深厚的實踐經驗,指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鼓勵專業教師深入工作一線,增加教師實習實訓時間,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過硬,知識、年齡、學歷結構合理,教學效果好,科研能力強,操作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的農村中職學校專業師資隊伍。

7提高教師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

培訓的目的主要是解決中職教師的教師素養、教科研能力、動手實踐操作以及信息化運用等問題。教師培訓內容要接地氣,同一培訓在一個周期里要有更新與側重,還要根據專業教師的層次和能力的差異,開展分層次、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培訓,從而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8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

縣級工業園區和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和各類專業技能與服務人才,而這些人才大部分是通過縣級職教中心培養出來的,所以要充分發揮好縣級職教中心職業培訓的職能,不斷探索培養培訓的模式、途徑與方法,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通過課堂教學、網絡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鄉村振興發展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電商人才等培訓工作。

9增強教研服務指導能力

充分發揮教研部門的“研究、指導、服務”職能,通過省、市教研員與專業骨干教師組建教研團隊,以課題為引領,以問題為抓手,開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課題研究與教研指導,為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可借鑒的策略與方法。

10正確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傳統文化偏重學術性輕實用性,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加之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在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上,與國外先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即學生除了在校學生身份外,同時又是企業的學徒。職業學校的主要職能是教授理論知識,而企業單位等實訓場所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職業技能培訓,使得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交替開展。這種職業教育模式促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更加緊密,學生更容易掌握較強的職業技能,不僅積累了工作經驗,又激發了學生內驅力和創造力,培養了良好職業道德和協作精神,因此“雙元制”職業教育深受德國青少年追捧。美國“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日本“產學合作”辦學形式等都是世界著名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取長補短。當前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要求不僅有一定的職業技能,還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適應周圍環境的心理素質,如能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合作意識、事業心、責任感、文化素養、科學精神等。職業教育就要摒棄片面的人才培養觀,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職業人才,加強綜合職業能力鍛煉,探索出符合與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農村中等職業教育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培育“中國工匠”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要緊緊圍繞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這個大局精準發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密切關注社會職業結構的變化和崗位結構的動向,不斷調整使學校和社會雙贏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出懂生產經營、有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

【參考文獻】

[1]張迪.黑龍江省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5.

[2]衡振華.新疆地區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4.

[3]袁向軍,孫士富.黑龍江省縣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J].職業技術,2014(7).

作者:高林 李春鵬 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