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策略
時間:2022-02-26 10:01:50
導語: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獲得很大發展,同時也對農村人口職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農村人口職業素質偏低的現實問題與農村城鎮化發展和經濟社會的進步之間形成直接的現實矛盾,表現為城鎮化的推進要求農村人口有更高的職業素質,而農村人口職業素質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在城鎮化背景下,通過對農村人口開展職業教育是解決這一現實矛盾和發展農村經濟的重中之重和關鍵舉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城鎮化對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要求及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現實矛盾
(一)城鎮化對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要求。1.職業理論素養是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保證。城鎮化的發展要求農村人口具有良好的職業理論素養,這是提升農村人口整體理論素質和推進城鎮化發展的保證。職業理論素養表現為對所從事部門工作的相關理論知識的認知、掌握和理解,是開展具體工作和提升操作技能的理論保證和方向指導。這種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職業教育才能得以實現,需要通過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層次的指導和講述才能成為自身頭腦中的理論知識。2.職業專門技能是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關鍵。城鎮化的發展會形成多種領域的不同工種,需要多元化、多樣性的農村人口具有專門的技能開展工作,這種職業專門技能的提升是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提升職業素養和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關鍵,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整個城鎮化進程的科學可持續推進。城鎮化的發展對職業技能的要求會變得更加具有復雜性、難掌握性和不斷變化性。3.持續學習觀念是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保障。城鎮化的發展具有不可逆轉性和不斷發展性,因此,自然要求農村人口在職業素養上要樹立起持續學習的觀念,這既是滿足城鎮化發展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農村人口自身職業素養不斷與時俱進和提升的科學價值觀念。這種觀念的養成,在進行職業教育灌輸的同時,還需要營造一種學習的良好氛圍,并能夠為農村人口的持續學習觀念的樹立提供有利的物質條件。4.自主創新能力是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素養的核心。自主創新是城鎮化得以不斷發展和持續推進的活的源泉,是農村人口發展農村經濟、農村社會的根本素養,更是通過職業教育來提升農村人口的職業素養的核心。自主創新意識是農村人口職業素養所必須具備的一種意識,是關系其自身職業發展和整個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的重要一環;自主創新能力則是在自主創新意識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這同樣需要職業教育的開展和實現。(二)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現實矛盾。1.城鎮化的強勁勢頭與農村人口職業教育滯后之間的現實矛盾。首先,從農村的勞動力情況來看,其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均難以滿足城鎮化發展對于勞動力的需求;其次,從農村人口的技能培訓來看,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人員占到農村人口總數的70%以上,而在接受過職業教育的農村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只是初級水平或者根本沒有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農村人口職業教育與城鎮化進程之間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表現為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農村人口職業教育難以提升農村人口的知識水平;農村人口技能水平較低,農村人口職業教育難以提升農村人口的技能水平。2.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和農村人口職業教育體系不健全之間的現實矛盾。表現為:一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學歷制度不夠健全,造成接受職業教育學生的就業機會較少;二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教育階段劃分不明顯,影響職業教育的完整性;三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中師資力量不高,職業教育的基本功能喪失;四是農村職業教育與企業和其他類型的學校之間人才接收和銜接機制不密切,難以獲得制度保證;五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缺少必要的實習基地和有關項目的帶動,影響農村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3.農村人口低收入的現實狀況與高成本的職業教育之間的現實矛盾。這一矛盾既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發展受阻的直接性矛盾,也是破解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發展困境的關鍵所在[1]。一方面,農村人口收入較低的情況依然在大部分農村中存在,農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儲蓄存款均較低,農村人口的社會負擔比較沉重;另一方面,農村職業教育的收費較高,加上其他費用,會進一步加重農村人口的負擔,同時職業教育的社會出路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就業機會相對來說會更少,并且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認可,自然也會影響到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建設。4.農村人才資源嚴重匱乏與農業類相關專業的萎縮之間的現實矛盾。農村的人才資源存在嚴重的不足,同時農業類相關專業的嚴重萎縮又導致農村人才資源的嚴重匱乏,這種現實矛盾阻礙了城鎮化的進程和農村人口職業教育之路。一方面,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這種素質較低的勞動力自然難以滿足城鎮化建設對與農村人口素質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在農村人口職業教育中,對于農業類相關專業的設置與培養有逐漸萎縮之勢,農業職業教育院校在規模和數量上均有所下降,農業人才存在后繼無人的現實困境。
三、城鎮化背景下有效開展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對策
(一)創新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發展觀念。1.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個體需求[2]。城鎮化的發展對農村人口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更加適應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注重農村人口的個體需求,不斷推進職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其一,注重專業教學的因人而異,進行專業的差別性教育。不同的農村人口具有不同的專業特長和專業興趣,要堅持從農村人口的個體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因人而異進行教育,充分考慮不同人的不同專業特長,進行差別化教育,保證人盡其才。其二,注重從農村人口實際生活現狀出發,考慮不同經濟情況,適時給予成本補償。農村人口收入較低,需要根據不同的經濟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成本策略,保證農村人口能夠接受職業教育。其三,對職業院校農村畢業生的就業安排要根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興趣等給予科學的就業安排。職業院校農村畢業生面臨擇業的問題,要加強疏通和引導,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2.堅持多元價值,規劃發展戰略。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需要樹立多元化價值利益共同體,避免單一利益機制造成職業教育難以達成目標。表現為:一是堅持人本性價值理念,即注重以農村人口為職業教育的根本,注重提升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注重農村人口的長遠發展;二是堅持公平性價值理念,即注重職業教育院校能夠為農村人口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并能夠保證為農村人口尤其是弱勢群體提供平等公平的就業機會;三是堅持發展性價值理念,即職業教育要注重農村人口的個人發展,包括素質提升和就業方向上的發展,注重職業教育在不同農村地域的發展,保證地域之間的均衡性發展,注重職業教育在推動農村城鎮化和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多元化價值利益觀念的建立,保證農村人口職業教育在城鎮化大背景下規劃出新的發展戰略,促進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發揮政府功能。1.出臺優惠政策。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矛盾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因此,可以發揮政府的功能,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保證農村人口職業教育有效開展。例如,通過建立健全農村人口職業教育院校的培養接收機制,保證更多的農村人口獲得職業教育,出臺農村人口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定向就業政策,保證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畢業生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等。通過此類優惠政策的出臺,不僅實現農村人口素質的提升,保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還為農村人口的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2.加大職業教育投入[3]。政府不僅要保證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現實矛盾的有效解決,還需要加大對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保證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獲得更好的發展。一方面,從內在看,政府要能夠保證職業教育院校在硬件設施、引進教師、專業實訓、培訓基地等領域的資金投入,從而為農村人口的職業教育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支持;另一方面,從外在看,政府要在不同鄉鎮、不同農村之間的職業院校的均衡發展上加大資金力度,通過資金鏈條的運作,實現不同地方之間的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有效連接和密切聯系,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這有助于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深入發展。(三)加大職業院校自身建設。1.要加大對職業院校自身建設的改革。改革職業院校,以適應城鎮化對農村人口素質的現實要求。這種改革表現為:(1)要建立健全多元化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發展機制。要對教師的評價機制進行改革,從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過程和評價人等角度進行改革和創新;要對課程、專業設置機制進行改革,保證所學課程和技能能夠滿足城鎮化建設的需求;要建立健全教師資源的整合機制,通過與豐富經驗的工廠師傅等合作,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建立。(2)要拓展多元合作渠道,實現職業院校與企業等機構有效聯系和密切合作。農村人口職業教育需要加強與普通高校、鄉鎮企業等機構的合作,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加就業機會。(3)加強市場監管,健全職業教育的市場機制。對農村人口進行職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農村人口的職業素養,滿足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市場需求,因此,不論是職業院校的課程和專業設置,還是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都應該堅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及時準確了解市場動態,以培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提升職業教育的就業機會。2.堅持質量取勝,創新服務方式。城鎮化的發展要求有更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群體,因此,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發展要堅持培養目標的有效實現,培養一批經得起市場淘汰的、具有高超技能的勞動就業人員,而這既要堅持質量取勝,又要創新服務方式,軟硬并重,才能取得良好的職業教育效果。其表現為:一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并不能夠只注重院校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更要注重44農村人口職業院校培養的質量,質量取勝的觀念是農村人口持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只有培養出一批具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和專門技能的新型農村人員,才能推進城鎮化的科學健康發展和農村人口收入的與日俱增;二是農村人口職業教育要能夠創新服務方式,在學生的入學報到、專業設置、課程講授、專業實訓、畢業指導和就業等方面都能夠做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上要保證給予更多的服務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村學生的學有所成。(四)開發農村人口職業教育資源。1.開發和利用農村物質環境資源,為農村人口職業技能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其一,開發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資源,比如,圖書借閱室,能夠為農村社區居民提供較多的優質圖書和閱讀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人口的文化需求,從而有助于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開展;其二,通過建設農村教育活動站,實現農村人口與職業院校教育之間的有效連接,實現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多元化開展;其三,建設農村人口職業教育實踐基地。2.開發和利用農村良好的人力資源,為農村人口職業知識素養的提升提供人力支撐。其一,企業精英。企業精英能夠更加了解市場對于人才素質的需求,因而通過企業界骨干對農村人口進行教育,有助于幫助農村人口提升自身職業素養,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從而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其二,相關專家學者。可以通過引進專家學者給予農村人口職業教育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支持,或者在專家學者去基層開展實地研究的過程中,與其合作,開展專家學者的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專題講座,不斷提升農村社區居民的素質水平。(五)加強農村人口素質的系統化提升。1.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農村人口首先需要不斷地學習職業理論知識,懂得不同領域的關鍵性知識,理解工作中多種形式的理論基礎,掌握工作中所涉及的關于技能操作、自身安全等具體化、詳細化的理論知識,為不斷提升職業專門技能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2.加強實訓操作和技能訓練。農村人口需要在職業教育的實訓操作和技能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專門技能,同時與自身的理論學習相結合,實現理論和實踐、理論和生產、理論和市場的有機統一,保證農村人口的職業專門技能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3.學習觀念的樹立和學習氛圍的營造。處于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人口應該具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觀念,認識到不斷學習、持續學習的觀念對于城鎮化發展和自身適應城鎮化發展以及自身生存的重要意義。而這種觀念的養成,不僅需要職業教育的灌輸,還需要營造一種學習的良好氛圍,并能夠為農村人口持續學習的觀念的樹立提供有利的物質條件。4.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表現為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兩個方面。自主創新意識是農村人口職業素養所必須具備的一種意識,是關系其自身職業發展和整個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的重要一環;自主創新能力則是在自主創新意識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是對城鎮化發展的戰略創新、工具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等,而這同樣需要職業教育的開展和實現。
參考文獻:
[1]于偉,張力躍,李伯玲.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116-124.
[2]張濤,鄧治春,彭尚平.統籌城鄉職業教育發展的價值取向及機制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3(3):5-8.
[3]余祖光.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5):40-43.
作者:馬振彪 單位:寧夏師范學院
- 上一篇:中藥前處理職業教育探索
- 下一篇:德國職業教育立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