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思路論文

時間:2022-08-26 08:43:00

導語:高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思路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思路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學生就業服務社團這一公益性的學生社團組織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并以福建工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協會為例,介紹了該社團開展的就業指導服務活動,指出了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后加強和改進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學生就業就業指導

學生社團組織是由高校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當前高校學生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眾化”教育時代,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在不斷探索就業指導工作新途徑的過程中,如何發揮學生社團組織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如何盡可能讓大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實現就業目標,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于是,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大學生就業有了一條新的紐帶—學生就業服務社團。這樣一個學生社團組織,連接單位、學校與學生,傳達雙方的理念,促成雙方的共識。這樣一個學生社團組織,具有學生本身的所有熱情、職業趨向和就業理念。

我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協會(以下簡稱職協)是在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指導下,由學生成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集學術性、指導性、服務性為一體的公益性學生社團組織。職協圍繞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開展了許多活動,被校方看作是“延伸的手臂”,成為廣大學生“成長的參謀”。

一、職協的宗旨及其開展的就業指導服務活動

職協以“啟蒙職業規劃意識,促進職業生涯發展”為宗旨,以幫助在校大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目的,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活動,幫助大學生更好規劃職業生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需要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實現理想就業。

1、大型活動—校“職業生涯規劃節”系列活動。職協組織策劃了以“規劃人生,成就未來”為主題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節系列活動。規劃節歷時兩個月,開展了簡歷設計大賽、模擬招聘會、職業生涯規劃作品大賽、職業測評、播放系列視頻講座、問卷調查等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旨在引導全校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從容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壓力,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提升就業技能。

2、常規活動。職協的常規活動包括協助就業指導中心組織日常招聘會、畢業生校園供需見面會、就業講座及培訓等。職協擁有一批招聘助理,實行輪流值班的制度,在職協辦公室的統一安排下,利用課余時間協助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接待用人單位來校進行專場招聘。他們在為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所提供的熱情而周到的招聘服務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溝通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好評。此外,職協還積極主動聯系企業人士、就業指導專家來校進行就業指導講座和培訓,并負責校內的宣傳、場地的安排與現場的組織工作。

3、定期學習交流。職協成員在就業指導中心老師的指導下,定期進行學習交流和工作總結,分享工作經驗,分享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

4、構建協會網站與維護學校就業信息網。協會開通了“職協在線”,使協會工作網絡化,通過網絡向在校學生傳達職業規劃與發展理念的同時,也宣傳著協會的服務理念。他們把“職協在線”作為校就業信息網的輔助渠道,校內就業新聞,人才市場的最新趨勢和就業政策的最新動向,開展就業信息調查,負責開展和管理網上職業測評項目等等;同時,職協的信息部也協助就業指導中心對校園就業信息網進行維護與管理。

二、職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影響力小。該協會于2006年成立,由于成立時間較短、社團規模不夠大,在校內的影響力還不夠,當然更談不上社會上的認知度。

2、社團的管理制度不規范。這是許多學生社團的通病,在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中,存在管理主體多元化、管理手段簡單化等問題。

3、活動經費不足,活動場地有限,社會資源比較薄弱。社團的各項活動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學校對社團活動的專項撥款是十分有限的。而目前該社團的社會影響力有限,加上學生的經驗與精力也有限,因而得到的社會資源也很有限,拉到的贊助經費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經費的不足,使社團活動的強度有限,活動的質量得不到保證,這是制約社團發展的一個瓶頸。其次,社團活動的場地也很有限,再加上目前我校存在多校區管理的問題,也給社團活動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另外,社團的社會資源比較薄弱還表現在目前社團的指導力量薄弱,僅僅依靠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還無法聯系到社會相關的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社團的顧問。

4、社團干部的后備力量不足。一個學生社團的完善發展需要一支很強的干部隊伍。目前,職協擁有一批優秀的社團干部,他們曾在系里擔任過學生干部,在社團活動的開展中起到了很好的領導作用。但社團對后備干部的培養力度不夠,使得社團干部的后備力量略顯不足,再加上目前社團成員的專業訓練還比較缺乏,社團建設中的人才儲備問題比較嚴重。

5、社團工作網絡化建設不足。盡管協會建立了“職協在線”的網站,但是由于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網站的功能不夠完善,內容不夠豐富,形式不夠新穎,因此無法吸引更多的在校生瀏覽該網站。

三、加強和改進我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針對我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組織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我們將結合學校的辦學條件及實際情況,在堅持學生社團“五個一”模式的基礎上,加強我校學生就業服務社團組織的建設與發展工作。

1、積極擴大社團的規模與影響力,努力實現社團資源的“社會化”。社團可以利用每年納新的機會及社團開展的活動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可以在每年新生人學的時候,組織社團中高年級的學生深人大一新生班級和宿舍,主動服務于新生,幫助新生度過適應期,指導大一新生規劃大學生活、明確目標。這樣在向新生宣傳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理念的同時,也可以吸引新生加人到社團中來,在學習為他人提供就業指導的同時,樹立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確立自身的職業目標,并朝這個目標努力奮進。另外,社團活動的精品化,也是擴大社團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在原有“職業規劃節”這一品牌活動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新的品牌活動項目,以提高社團的影響力與認知度。

該社團在逐漸擴大規模與影響力的同時,要努力實現社團資源的“社會化”,為自身的發展尋求外部“動力”。具體做法如下:(1)與企業、公司、行業、協會、人才市場等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爭取更多的社會投人來充實社團資源;(2)聘請社會知名人士、就業指導專家、學者作為社團的顧問和指導老師,以增強學生就業社團組織的指導力量;(3)與兄弟院校相關社團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形成自身社團工作的思路,通過實踐逐步形成自身工作的特色。通過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進一步豐富社團文化內涵,增添發展“勢能”,最終達到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目的。當然,在實現這一“社會化”的過程中,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應該積極利用其自身的社會資源,促成各方的合作,幫助學生就業社團組織對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2、建立健全社團的規章制度,使社團建設規范化。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要建立健全社團的各項管理制度,使社團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社團納新、干部產生、活動開展、工作考核、財務管理、隊伍建設等重點環節,明確管理內容和目標。規章制度的健全可以杜絕社團在管理及運行中的無序混亂狀態。

3、加強社團干部的選拔與培養,完善評價體系,構建社團活動的激勵機制,使社團發展可持續化。社團的可持續發展,與社團干部的選拔和培養有重要的聯系。在選拔與培養社團干部的過程中,要對其及時指導,經常組織培訓,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還要總結檢查,定期考核。完善評價體系,構建社團活動的激勵機制。一方面要完善社團的獎懲制度,進一步完善對社團骨干的評價獎懲機制,健全優秀學生社團干部的評定措施,努力將優秀社團骨干列為黨團組織的“推優”對象,并和學生會干部一樣,在評定獎學金時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另一方面還要完善社團成員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的機制,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外部需要和內部需要相結合,逐步將學生參加社團活動與學校實施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教育聯系起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公務員之家:

4、要為社團工作提供有力的經費支持。社團建設的力度與經費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沒有經費的支持,再可行的社團計劃也是紙上談兵。所以,學校要為學生就業服務社團給予一定的經費上的支持,可以考慮從就業指導經費中撥出一部分,幫助該社團的發展。當然,學生本人也應當負擔一部分活動經費,社團更應廣開渠道,爭取社會各方的贊助資金,為社團的發展打下雄厚的物質基礎。

5、加強社團工作的網絡化建設。當前,網絡已經成為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傳媒,社團工作手段網絡化成為當前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如果說校園就業信息網是我校學生了解就業知識的“第一課堂”,那么職協的網站就應該成為我校學生自主學習就業知識的“第二課堂”。如何使兩個“課堂”相輔相成,如何吸引廣大在校生進網站學習與交流,是今后加強學生就業服務社團工作網絡化建設的重點。為此,要加強社團中網絡建設隊伍的培養與發展,吸引一批熱愛網絡技術的同學加人到社團中來,進行技術方面的指導而加強社團網絡建設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和完善網站功能的基礎上,不斷豐富網站的內容,更新網站的交流形式。

6、加強社團成員就業指導專業方面的訓練,努力提高社團成員的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學生就業服務社團是集學術性、指導性、服務性為一體的公益性學生社團組織。因此,為了提高社團成員的服務水平,社團的指導部門,要加強對社團成員在就業指導專業方面的訓練,指導他們學習一些人力資源、職業生涯理論、職業測評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傳授一些溝通與協調方面的技巧,定期召開工作學習經驗交流會,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