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7-16 11:54:00

導語:我國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論文

論文摘要:職業教育經濟發展改革

論文摘要摘要: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中和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功能。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必須在改革辦學體制、調整學校布局和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摘要:職業教育經濟發展改革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意義

1.職業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又離不開和之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的開發,沒有人力資源的支撐,任何好的發展思路都將無法實施。隨著我國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新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不斷推進,高級技術工人短缺現象將會愈發嚴重,職業教育如若不能承擔起繁重的培訓任務,人力資源新問題必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現了失業人員找不到工作,而高級技工又聘請不來的情況,這凸顯了產業調整所帶來的人力資源上的需求變化。從這個角度講,高精尖人才可以引進,但高素質的勞動力大軍的形成必須依靠職業教育來實現,因而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顯得尤為緊迫。

2.職業教育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村經濟。現實生活中,由于農民整體素質和技術技能還比較低,大部分農民工進城后只能集中在建筑、餐飲等傳統行業,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僅僅依靠粗放式的簡單體力勞動,在短時期內要想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為自己積累更多的資金而實現小康是不可能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要在方式和層次上有所轉變和提高,必須依靠職業教育。

二、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職業教育有別于其他類型教育之處在于,對社會經濟服務的直接性、直接參和經濟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1.職業教育的功能是通過人的勞動能力的再生產來實現的。職業教育投資最終體現在人的勞動能力的提高上。職業教育將個體由自然人進化為職業人,將以體力勞動和運用經驗技能為主的簡單勞動力變成腦力勞動和運用科技知識為主的復雜勞動力,從而提高勞動力的智能素質,改變勞動力的形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促進經濟的發展。

2.職業教育可以對現實的勞動力進行再教育、再加工。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知識和技術的半衰期,在19世紀約為30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縮短到5年左右。一次性的教育和培訓很難使勞動力工作終生,現代職業人一生都要進行不間斷的知識更新才能適應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由于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系比普通教育更密切,因而在勞動力再培訓中比普通教育有著更大的優勢。

三、我國職業教育滯后于經濟發展的深層原因

1.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職業高中的經費短缺尤為嚴重,具體表現為生均預算內經費增幅不高,許多學校缺少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必要設施和設備,缺乏必要的職業實習資金和教師進修提高資金,辦學條件尚未達到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

2.職業教育學校布局、專業設置不合理,地區間發展差距很大。主要表現為職業教育的部門分割、行業分割以及部門、行業和地區間的分割;中等職業學校的職高、技校、中專之間專業重復,資源不能融通、共享;農村職業中學辦學方向出現偏差,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脫軌;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不夠清楚,缺乏特色,發展的力度不夠大。

3.社會上歧視職業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不少人總認為職業教育是低水平、低層次的教育,因而輕視中等和初等職業教育,而且對近幾年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也持輕視的態度,這在某種程度上都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四、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

1.調整職業教育布局結構,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也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進一步調整職業教育體制、推進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努力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職前和職后教育培訓相互貫通的體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和培訓相互銜接,并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大有發展潛力,只要辦出職教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其發展的前景是非常遠大的。

2.深化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制度。國家應強調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各方面,依法舉辦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落實各自的職責和義務。職業教育經費可通過各級政府財政撥款,行業組織、企事業組織及其他用人單位合理承擔,舉辦者自籌,受教育者繳費等多渠道籌集,從而建立起穩定的職業教育保障體系。應提倡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并促進其向深層次發展,使合作各方都成為辦學主體。還應大力倡導和支持民辦職業教育,加快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推進兩種證書制度。要統一協調中專、技校職高畢業生的就業政策,讓所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畢(結)業生的就業逐步轉到面向社會、進入市場、公平競爭、自主擇業的軌道。

3.調整中等職業學校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的整體效益。通過調整普通中專、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和成人中專的布局結構,改變由于條塊分割所造成的學校重復設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資源浪費的情況。支持鼓勵有條件的重點職業學校自主確定招生規模,并可以跨地區或跨省招生。

4.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活力。原有的職業教育模式單一、辦學機制適應性不強,這是影響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放思想,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讓職業學校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旺盛的活力。

參考文獻摘要:

[1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教育教育經費統計年鑒[M,2000-2005.

[2教育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網絡資料),2000-2005.

[3沈超.就業.收入.和諧—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M.中國經濟出版社.

[4林榮日.教育經濟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

[5葉茂林.教育發展和經濟增長[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