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教育趨勢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27 10:51:00
導語:職業技術教育趨勢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日本職業技術教育歷史悠久,發展迅速。本文介紹了學校內的職業教育、企業內的職業訓練和公共職業訓練三大部分以及與知識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改革新趨勢。
[關鍵詞]日本職業技術教育新趨勢
一、日本職業技術教育基本概況介紹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有著進行職業技術教育的傳統,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明治維新后,日本提出了“殖產興業”等新的治國方略,開始興辦近代職業教育,旨在通過發展實業教育,掌握歐美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日本是個“教育立國”的國家,作為其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技術教育,更是受到充分的重視。戰后為了全面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在各個時期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政策、計劃,并采取了各項具體措施,使職業教育不斷得到改善與擴充。如今,在日本已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比較完整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現行的體系包括學校內的職業教育、企業內的職業訓練和公共職業訓練三大部分。其中,學校職業教育統屬文部省管理,企業內的職業訓練和公共職業訓練統屬勞動省管轄。下面我們將從這三個方面來介紹日本職業技術教育:
1.學校內職業技術教育
眾所周知,日本人具有很強的職業精神,這種精神很大程度來源于學校內職業教育的培養,主要來自初中、高中的職業技術教育,職業高中、專修學校和各種學校里進行的中等職業教育和在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里實施的高等職業教育。
(1)初中的職業技術教育
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早在初中就已開始,主要通過技術家政課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接受更高的職業教育做好準備。
(2)中等職業教育
高中分為以升學為目的的普通高中和以就業為主要目的的職業高中,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綜合高中。普通高中和綜合高中都開設職業教育課供學生選修,修滿一定分數才能畢業。職業高中則是日本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主體,它招收初中畢業生,3年后成為初級技術人員和技工。按職業方向職業高中可分為工業科、農業科、商業科、水產科、看護科等。截止2003年5月,職業高中學校達到2000余所,在校生80余萬人。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職業高中形成了以下特點:辦學形式多種多樣、專業設置日趨綜合、普通教育大力加強、職業資格嚴格把關。
(3)高等職業教育
學校類型主要包括有高等專門學校、短期大學、專門學校等。
a.高等專門學校
以初中畢業生為招生對象,實施5年一貫制教育的高等學府,男生占90%以上,專業主要有工業、商航、電子三大類,目標是培養面向工業的操作技術人員,講授專業知識和技藝,培養職業所需的能力。62所學校中,54所是國立學校。在傳授專業理論的同時,十分重視學生實驗、實習等實踐教育。由于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較強,且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所以很受企業歡迎,就業率較高。
b.短期大學
以高中畢業生及具有同等資格的人為對象,修業年限2-3年。其任務是為高中畢業生提供普通的和專業的高等教育,培養產業界所需的中級技術人才。女生占90%以上,從科類結構上看,家政和人文等學科的比重占半數以上。課程設置靈活多樣,并且職業針對性強,因而畢業生就業率很高,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了大批實用型人才。
c.專門學校
以培養學生就業和實際生活所必要的能力以及提高文化教養程度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學制1-3年不等,通常為2年。凡開設有面向高中畢業及以上學歷水平者的專門課程的專修學校被稱為專門學校。另外,專修學校還設有面向初中畢業及以上水平者的高等課程和不要求學歷、年齡的一般課程。
據文部省統計,2000年專修學校共有3551所,多為私立學校,規模比較小。它依賴市場機制運作,設置標準較寬松,具有學校及課程設置上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教育內容及方法上的實用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在專門領域內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和經驗,因而能主動適應多樣化的社會教育需求,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日本職業教育的重要部分。
此外,日本學校職業教育還有實施類似學校教育的各種學校。大多是私立,規模小,一般是單科性質,但專業范圍很廣,教授與現實生活和職業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2.企業內職業技術教育
雖然學校內的職業教育發展良好,但是企業內職業技術教育更具特色。日本特別重視企業教育,把人的培養視為生產競爭的關鍵,提出“生產靠人,人靠研修”的口號。
日本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并在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使之更具競爭力和時代性,開展了下列四種教育:一是新工人教育,即企業對新錄用的員工進行經營現狀、組織制度、基礎教育等方面的培訓,使新工人了解企業并能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二是技術人員教育,被企業錄用后先到第一線體驗生活,然后在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一兩項任務,最后對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考核。三是管理人員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這一層次人員的素質,并開發其潛在能力,為企業注入新鮮活力,增強管理效能。四是針對領導人員的教育,這些高層管理者是企業的筋骨,因此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更大,培訓他們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決斷力和統率能力,為企業長遠的發展做準備。
日本企業內職業教育的培訓方式有三種,在崗培訓、離崗培訓和自我啟發式培訓。在崗培訓因有工作現場的直接管理人員負責實施,且高效省力,針對性、實用性較強。離崗培訓則要耗費一定的時間,集中在固定的教育設施上進行,時間長、開支大,但學習內容較系統化,有利于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整體把握和理解。還有一種則由員工自主選擇其學習內容和方式,企業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支持員工主動、自發的學習,最終開發其創造性,加速企業的發展。
相對于學校內及其它機構的職業技術教育來說,日本企業內職業教育有如下特點:在教育對象上是企業在職人員的全員培訓;教育內容上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崗位技能培訓;在教育目的上,充分挖掘員工的潛能,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日本企業內職業技術教育在培訓人員的劃分、培訓方式的靈活多樣、培訓內容與本土化相結合等方面,都作為其獨特的、成功的棱角,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3.公共職業訓練和產學合作
日本的職業訓練制度最初是作為解決失業問題的對策制定出來的。(職業訓練法)規定,公共職業訓練包括養成訓練、提高訓練、能力再開發訓練、身心殘疾者的職業訓練以及指導人員的訓練,具有行政體系健全、訓練標準統一、訓練經費充足等特點。
日本的產學合作教育體制是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適應壟斷資本在政治、經濟方面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包括高中與產業界的合作和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產學合作”使學校和產業界聯系更為密切,學校更便于滿足產業界的要求,培養出適應社會和企業需要的人才。
二、日本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改革新趨勢
1.改革職業高中
由于經濟不景氣和畢業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使得職業高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呈惡化趨勢,職業教育迫切需要改革。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改善教育課程、補助實驗實習所需的設施設備經費、加強教師研修工作、增加對口升學人數、重視調查研究等方面。
2.改革企業內的職業培訓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企業內的終身雇傭制受到沖擊。面對企業用人制度的變革,企業內職業教育必須進行調整,改變職業培訓只為本企業生產服務的狀況,開展與社會現實需要相吻合的教育。打破過去封閉的培訓模式,加強各產業、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改變單一的傳統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全面的知識技能教育,培養具有自主性、創造性的人才。
3.推進職業教育個性化
要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培養富有創造性的人才。與之相適應,日本職業教育開始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及創造性的培養,不再僅僅培養“經濟人”,而是培養既有技術又有高尚情操的現代從業人員。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在較寬的范圍內選擇課程,從而使學生個性的發揮成為可能。
4.實現職業教育的信息化
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計劃”,并為其實施提供了財力支持。文部省還要求學校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提高教學質量,并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把所有的學校都同國際互聯網絡聯網。各級各類的職業教育都非常重視信息教育,利用信息技術提供廣泛學習機會,以便得到社會認可。
5.促進職業教育的國際化
為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培養國際型職業技術人才,日本的學校不僅從教育內容上充實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如強化外語教學、設置與國際事務相關的新課程、開展計算機輔助教程等,而且注意與外國的同業學校進行友好交流甚至建立友好學校聯合辦學。這種聯合辦學的形式有師生互訪、互派留學生、辦學信息交流等多種形式。此外,還十分重視對教師國際化素質的培養,通過其言傳身教使學生具有國際化素質和能力。
6.發展職業教育的終身化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終身教育逐漸成為日本教育改革政策的主導思想。為使從業人員能在社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就需要發展終身職業教育。首先,日本采取特別推薦入學和替代考試科目等方法,打通中等職業教育通向高等職業教育的路徑,為職教學生提供接受高一級教育的機會。其次,在企業內的終身雇傭制受到沖擊的情況下,職工在企業外獲得的、社會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開始得到重視。最后,職業學校要向社會開放,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通過學習更新知識。
- 上一篇:現代職業教育構想論文
- 下一篇:同志的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