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教育與美育融合路徑
時間:2022-04-20 08:45:15
導語:高校音樂教育與美育融合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音樂可以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啟迪、情感受到熏陶、情緒受到帶動,對于學生三觀的構建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當前,高校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不斷地加強美育和德育的滲透。這樣可以將音樂教育的價值最大化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可以在音樂欣賞、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突破,將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落實到位。
一、音樂教學中的核心素養
所謂核心素養一般情況下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滿足自身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1]。在不同的學科中,核心素養的內涵都有所不同,是教師在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的主要方向。在音樂學科中,核心素養主要可以劃分為四個方向,分別是自主音樂需要、音樂實踐能力、音樂情感體驗、音樂文化理解,是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的目標和任務。所以,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就應該盡可能加大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利于達到理想中的教學開展效果。第一,自主音樂需要。在培養學生自主音樂需要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以及音樂活動參與的過程中自覺和主動。讓學生可以在音樂欣賞和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驅動力。能夠懂得音樂欣賞是自主發展過程中的必備需要,讓學生以自主的方式對音樂產生認知、情感和意志。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包含三個維度。一是,學生應該對音樂產生興趣愛好,能夠在音樂活動的實際參與過程中得到快樂,讓學生的審美需求獲得良好的滿足;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實際音樂體驗之后,就應該將音樂作為一種保障身心健康的工具。通過音樂來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更加健康;三是,通過音樂學習可以帶動學生在文化修養方面的提高,推動學生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讓學生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挖掘音樂的魅力,以此來平衡心理、調節情緒,從而真正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音樂活動的過程。第二,音樂實踐能力。在音樂素養當中,音樂實踐能力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2]。對于高校音樂師范生來說,音樂實踐素養主要可以分為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審美能力、創造及想象能力、合作及交流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將音樂表達能力作為重點來進行有效的培養。在帶動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成長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地做到以用為本。引導學生在畢業以后或者在校時就能積極地參與到相應的音樂活動中去。讓學生可以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對作品進行自由的選擇,并學會和他人進行恰當的交流和表達,這樣可以對優秀的作品進行表現和感受,也能夠即興地創作和表演。在帶動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音樂經驗作為主要立足點,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漸豐富自己的聆聽和歌唱經驗,可以對一些音樂作品進行熟悉,挖掘音樂作品背后的情感內涵,對于音樂活動形式也應該熟悉和了解,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使得學生可以對一些常見歌曲、中外著名歌曲進行掌握和演唱,并能夠真正地做到簡單作品的演唱、對譜子進行識記。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融入演奏及集體歌唱中,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實現積極主動的參與。第三,音樂情感體驗。所謂的音樂情感體驗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投入演奏、歌唱、傾聽、鑒賞的活動當中,可以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當中獲取到直接體驗以及間接體驗,借助音樂來對情感進行抒發和表達,真正將音樂形式轉換為情感本質,帶動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此過程中,主要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培養。首先,帶領學生在實踐中對美感進行體驗。其次,讓學生可以借助作品來實現抒情詠志。最后,借助音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怡情養性,展現出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可以在抒情、歡樂或激昂的演唱、演奏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積極地表達出來。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對影視劇、演出以及網絡中的一些音樂形式作出正確理性的評價,讓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得更加豐富。第四,音樂文化理解。音樂文化理解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人文素養。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對音樂應該做出必要的理解,這樣有助于學生在社會性方面的發展,讓學生對音樂加深認知,也能夠讓學生透過音樂更好地了解社會。在培養學生音樂文化理解能力的過程中,主要包含對音樂的文化特征和藝術形式進行掌握,對音樂和其他藝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對音樂與社會整體發展的影響進行理解。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意識到音樂的魅力和價值,對音樂形式進行認知、了解音樂的文化價值、藝術特征,感知到音樂在影視、戲劇、舞蹈中的應用以及相互關系等等,讓學生對音樂的社會意義和時代背景加深理解,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二、音樂教學和德育教學結合的路徑
(一)開放教學空間,營造教學氛圍
和高數、文學等學科不同,音樂學科在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開放性的氛圍,讓學生可以深化情感體驗和感知。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氛圍營造效果,有助于核心素養的滲透以及德育教育的融合。所以,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在課程教學中加強開放性氛圍的有效創設,讓學生可以舒緩自己的緊張情緒和心理,達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小提琴協奏曲,為學生引入經典曲目——《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音樂作品在我國廣泛流傳,主要是將故事情節作為線索,對梁祝兩個人之間的真摯情感進行充分的描述,同時也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憤怒的鞭笞和抨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展現自己的專業技巧,在其中引入各種各樣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的情感變得更加深刻。比如,在對“樓臺會”“長亭惜別”兩個片段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和自己分別采取大提琴、小提琴來演奏出動人的旋律,讓學生被旋律所傾倒,也能夠對主人公之間的真摯情感產生感動之情。對于其中的片段,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感受音樂之美以及兩人的真摯情感。讓學生可以從音樂欣賞中獲取到真、善、美的體驗,有助于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質,在無形中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二)深挖音樂內涵,加強文化澆灌
1.環境內涵
人們常常說,世界上只有三種東西能夠跨越語言,突破時空的限制,到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一是愛情,第二是美食,第三就是音樂。音樂是情感上的一種藝術,也是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方法。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不斷地展現出音樂環境方面的教化作用,展現出音樂的環境內涵。這樣可以在無形當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和規范,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教師在教學開展當中就可以對《感恩的心》進行播放。在歌曲播放之前,教師可以講授一對真實的母女之間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感染,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在環境中的教化作用,同時也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對母愛進行聯想,讓學生懂得母親的愛。在無形當中對學生的情感起到一個觸動的作用,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人文內涵
音樂在人文上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可以帶給學生心靈的啟迪、情感的深化,是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應該積極探索和實踐的。首先,音樂可以讓學生的心靈變得更美。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局限在教材內部,也可以對課外資源積極地進行拓展。其次,音樂也可以對學生的情操起到一個陶冶的作用,帶動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將國內外的一些優秀作品引入進來,并可以帶領學生挖掘音樂家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當中豐富思維、完善人格、提高修養,讓學生在音樂感知的過程當中情感得到升華。最后,音樂也能夠讓學生樹立起勇氣和自信。在日常音樂教育過程當中,教師不要局限在理論講解上,而應更多地為學生設置一些音樂欣賞活動、音樂表演形式等等,鼓勵學生在活動當中積極地參加,在舞臺上不斷地找尋到表演感覺,讓學生可以增強勇氣和自信,在無形當中讓德育教育在音樂教育中得以滲透和融合。
3.展開生活教育,陶冶道德情操
對于音樂來說,是源自生活歸于生活的。所以,在日常進行德育滲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實際生活作為出發點,更好地加強德育的滲透。能夠做到將實際生活作為立足點,對學生的道德情操起到一個良好的陶冶作用。例如,第一,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講解好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不斷地提高對音樂的欣賞、表現、感受技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挖掘音樂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讓學生可以樹立起正確的意識和觀念,有助于德育在音樂教學當中的有效滲透。第二,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盡量地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一些音樂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對其中的情感思想和人格魅力不斷地進行挖掘。比如,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黃河大合唱》這首曲目引入進來,讓學生站在音樂家的角度上感受到歌曲是將黃河作為民族象征、將船夫號子作為人民頑強、英勇性格的表現,通過奔放、熱情的旋律對中華民族進行贊美,通過悲憤、凄楚的曲調對日本侵略者暴行帶來的苦難進行控訴。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反思,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讓學生能夠堅持黨的領導,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真正地做到理論結合實踐。可以舉辦一些演出活動,對作品中的內涵進行更好的挖掘。比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組建成演奏小組、樂團等,在校外邀請一些京劇團、民族團隊、戲劇團隊進行表演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提高對音樂魅力的感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在實踐的過程中實現德育的培養,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和綜合的發展。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已經成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高校在開展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核心素養的引導,以此來帶動美育和音樂教育的融合,讓課程價值得到展現,讓學生可以在教學當中獲取到更多知識。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對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帶動音樂教學和德育教學的互相結合。通過開放教學空間、深挖音樂內涵、展開生活教育等,真正地達到營造教學氛圍、加強文化澆灌、陶冶道德情操的目的。讓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更加綜合和全面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得核心素養在課程中的滲透價值得到展現,符合當前教育的趨勢和時代的發展,實現人才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
作者:潘欣杭 張東方
- 上一篇:藝術院校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 下一篇:藝術設計概論課程與思政教育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