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移動學習SWOT分析
時間:2022-02-04 04:31:41
導語:幼兒教師移動學習SWOT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逐漸在教師教育領域應用,這也必將推動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通過問卷調查法和SWOT分析法對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探討。調查表明:幼兒教師在移動學習上具有認知上認同、態度上積極等優勢,但也存在移動學習能力不足、移動合作學習缺乏等劣勢;幼兒教師素質提升的大環境和在線教育的大發展為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而外部支持、移動學習資源、移動技術與服務等因素則使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面臨著諸多挑戰。
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使得“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被廣泛認同并日益受到重視。教育部在2012年頒發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就明確將終身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理念,要求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和持續不斷發展的自覺意識與能力。眾所周知,學習是教師職業成長與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學習有有效與無效之分,只有有效的學習才會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我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和素質提升的進程中,教師培訓的形式一直以來被普遍、頻繁地使用,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這種培訓的形式存在著對幼兒教師的現實性需求和個體差異針對性不強的問題;[1]美國學者麥克德維特認為培訓形式單一、培訓時間不足、有限的資源以及高成本的花費等,都對教師培訓模式提出巨大挑戰。[2]當前我國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社會大眾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訴求越來越高,如何拓展幼兒教師學習的形式、促進幼兒教師的有效學習與專業發展是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移動學習將移動技術與學習緊密結合,其獨特的形式與方式正在悄然引爆互聯網學習的革命,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國際遠程教育專家德斯蒙斯•基更指出“移動學習正成為下一代的學習,代表著學習的未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移動學習政策指南》(2013)中指出“移動學習這種全新的模式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日益顯現,使得教育者和學習者都能從中受益”。[3]從2000年至今,移動學習被引入我國已近二十年,縱觀國內關于移動學習的研究,盡管起步較晚,但移動學習已經在企業培訓、農民工培訓、遠程教育、學校教育等不同教育層次和學習形態逐漸得到應用,只是其實踐研究的廣度還不夠,關于幼兒教師等成人移動學習的研究和實踐均顯不足。在CNKI數據庫中,以“移動學習”為關鍵詞,共檢索到8722篇文章(2000—2019年),尤其是2010年以后,移動學習已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話題。但以“成人移動學習”為關鍵詞搜索,有效文章卻只有100余篇,以“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為關鍵詞,僅有5篇論文。巴蘭系統回顧分析了國際上對于移動學習在教師教育領域應用的相關研究,指出移動學習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移動學習對我國幼兒教師這個群體有什么影響?移動學習能否有效彌補傳統教師培訓中一些弊端的不足?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哪些阻礙?等等。本研究力圖對這些問題做一些調研與分析,以期為移動學習在幼教領域的后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也為“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提供新的研究視角,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實踐。
一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概念界定。關于移動學習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的定義。一般認為,移動學習指的是通過無線移動網絡技術以及移動智能客戶端獲取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和教育支持服務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是實現“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下進行自由的學習。[5]移動學習這種不受地域時空限制、靈活便捷性、自主性等特點必然會對教師的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根據CNNIC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國的手機網民規模已達8.17億,網民中通過手機終端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6]鑒于智能手機的普及性,本文中所提及的“幼兒教師移動學習”概念特指各級各類幼兒園在職教師以手機終端作為學習的工具,隨時隨地利用手機進行學習、獲取教育資源與服務的學習方式。(二)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特點編制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問題除了了解幼兒教師的基本情況外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幼兒教師開展移動學習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問題具有普遍性。本次問卷調查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利用問卷星平臺完成問卷的終端輸出,主要面向宿州、亳州、阜陽、蚌埠(皖北地區),合肥、六安、安慶(皖中地區),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黃山(皖南地區)等安徽省內十余個地方的在職幼兒園教師,回收有效問卷702份。2.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即態勢分析法,本研究運用這一方法是調查與幼兒教師移動學習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和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等,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繼而通過系統分析得出結論,為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現狀分析提供有力依據。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教育與技術緊密結合的新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已經改變了我們在社會中溝通交流以及訪問信息的方式,比起以前的設備,它們使移動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價格更加低廉。[7]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有的幼兒教師同時擁有兩種及以上的移動學習設備,說明在職的幼兒教師已經具備開展移動學習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那么,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具有哪些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呢?在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SWOT分析矩陣列舉如下表所示:(一)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優勢分析。1.認知上認同。幼兒教師高度認同移動學習的優勢,90%以上的教師都認為移動學習靈活便捷,能滿足自身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見表2)。但由于學前教育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幼兒園教師們在承擔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每天還要承擔繁重、瑣碎的保育工作,工學矛盾異常突出,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分身乏術;一些民辦幼兒園由于競爭激烈,基于經費不足、人員欠缺、教師容易流失等多種因素的考慮更是不情愿讓教師外出學習。[8]而移動學習能有效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滿足幼兒教師隨時隨處學習的個性化需求,為廣大幼兒教師的學習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為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徑。2.態度上積極。真正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通常是建立在教師需求驅使的嘗試上[9]21,必須訴諸于幼兒教師個體層面的內在生成,傳統的“統一化、一對多”的培訓班式、考察觀摩式、專家講座式等被動的學習必然難以做到個性化的指導和引領。而移動學習是自我導向式的自主學習,能有效滿足幼兒教師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以及不同教師的多樣化需求;另外,移動學習也是一種情境式學習,幼兒教師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任何問題或困惑時都可以通過移動學習獲得相應的指導,移動學習的這種“just-in-time”特性將學習和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10],很受幼兒教師的歡迎,這跟幼兒教師這個群體年輕化的特點也有一定關系。如表3所示,65.2%的幼兒教師經常利用移動學習自我充電、解決實際問題,72.3%的幼兒老師非常喜歡移動學習這種自主的學習方式。(二)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劣勢分析。1.移動學習能力不足。移動學習能力是個體在移動學習的過程中自覺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策略,自主有效地獲取、加工并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11],是保證移動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調查數據顯示,75%以上的幼兒教師選擇的移動學習資源的學習方式都是隨機的“網頁瀏覽”,78.5%的老師認為自己的移動學習資源的分析與辨別能力比較弱或非常弱;對于移動學習計劃與自我監控學習能力方面,90%以上的幼兒教師都是欠缺的。由此可見,盡管幼兒教師對移動學習的接受度高,但她們的移動學習能力普遍不足。這一方面源于幼兒教師職業的準入學歷偏低,加上她們的工作強度大,學習能力不容樂觀;[12]另一方面,移動學習畢竟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目前還缺乏針對幼兒教師群體的關于移動學習方面的培訓和引導。2.移動學習合作缺乏。移動學習是一種網絡學習,當前無處不在的網絡特點使得學習者之間的即時交流,以及學習者與教師或專家間的溝通變得更加便捷和順暢。交互協作不僅能更好地體現移動學習的優越性,也是成人學習者在網絡學習中獲得學習支持、增強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然而,表5的數據統計顯示,幼兒教師盡管會經常利用手機QQ和微信和他人聯系或聊天,但在移動學習的過程中卻很少與他人溝通交流,合作學習較少。幼兒教師工作的實踐性、操作性比較強,相互間的交流有助于思維的碰撞、利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以及共同發展團體的形成,移動學習中合作學習的不足與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實效性。(三)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機會分析。1.幼兒教師素質提升的大環境。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各項政策措施陸續推出,學前教育教師專業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機。[9]1中央層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要“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則進一步強調要“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安徽層面,2017年出臺了《安徽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健全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機制”。要切實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升,除了要不斷健全、完善傳統的培訓模式外,還要積極尋找適應當今信息時展的其他途徑。而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已然為廣大幼兒教師所接受,也必然會給她們的學習帶來全新的感受,以致對幼兒教師的工作和專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2.在線教育的大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極其迅速,隨著新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和推廣,我國在線教育的發展步入了“黃金期”,特別是由于移動設備的發展和價格的下降,移動學習的滲透度將繼續迅速擴大。有數據統計,隨著用戶群的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移動學習將成為700億美元的產業,導致在線教育APP開發服務提供商的革命性增長。[13]這些趨勢為在職的成人學習者提供了重要的學習契機,幼兒教師群體普遍年輕化,好奇心大,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應順勢而為。因此,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必然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調查也顯示,絕大部分幼兒教師對移動學習的發展和成效都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四)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威脅分析。1.外部支持。外部支持盡管是一種外部影響因素,但極大地影響著幼兒教師開展移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實效性,主要包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幼兒園,對“互聯網+”時代移動教育及學習的關注與重視、經費投入、激勵制度的建立以及持續的服務等。[14]然而,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可以說,目前很多幼兒園基本上沒有針對教師移動學習方面的相關政策或制度支持;在回答“幼兒園是否組織過移動學習的指導或培訓”問題時,67.5%的幼兒教師選擇“非常少”,30.7%的老師選擇“比較少”。由此可見,我國幼兒教師移動學習還是處在教師個體的自發行為階段,缺少來自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管理者的自上而下的積極關注和支持,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成效。2.移動學習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說,移動學習其實就是遠程學習的拓展和延伸,其載體就是資源。因此,學習資源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移動學習具有的隨時隨地學習、碎片化學習的靈活多變特性,對學習資源的內容和形式都有著新的要求。有研究者針對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資源需求進行了調研,指出資源形式上,幼兒教師需求度最高的是視頻資源;資源內容上,幼兒園教師教學活動觀摩視頻資源的需求度最高,[15]其次是知名專家專題講座視頻和專業課程系統講授視頻。不可否認,網絡上教育類APP和各類資源層出不窮,但資源的質量良莠不齊,針對幼兒教師的既豐富又實用的移動學習資源較為缺乏,優質學習資源的設計和開發任重道遠。3.移動技術與服務。美國是最早開展移動學習理論與實踐應用研究的國家,其中一個為期六周的教師移動學習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實力雄厚的美國蘋果公司、微軟公司等為參與者提供定制的課程、快捷交流的平臺以及全程的有效服務。在國內,盡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幼兒教師個人所持有的手機移動終端的質量、處理信息的速度以及存儲能力都有所改進,但移動互聯網絡的傳輸速度、互聯網環境的好壞、網絡學習平臺的功能、移動技術在幼兒教師學習領域的應用等因素都會制約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有效性。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移動學習突破了傳統學習的內涵,作為融入現代信息技術的新型學習形式,移動學習秉承著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其推廣和應用必將為廣大學習者們創設全新的學習空間與環境、學習過程與體驗,有助于個性化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終身學習的實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把移動學習運用于職后幼兒教師教育中,不僅符合信息時代的潮流和趨勢,也能有效彌補傳統教師培訓模式的弊端以及幼兒教師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促進幼兒教師的多元化發展。實踐表明,幼兒教師素質提升的大環境和在線教育的大發展為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移動學習已經成為她們日常學習的重要形式。作為一群相對年輕、有活力的特殊群體,幼兒教師對移動學習的認同度高、接受度高、態度積極,但也存在著一些劣勢和挑戰,她們的移動學習能力不足、移動合作學習缺乏,另外,外部支持、移動學習資源、移動技術與服務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成效。總之,通過問卷調查與SWOT分析清晰揭示了幼兒教師移動學習面臨的內部條件及外部環境,在此基礎上,筆者將進一步對幼兒教師的移動學習進行深入研究。一方面,積極探討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成效性。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管理的政策與制度導向、幼兒園教師自身的主體彰顯、教育技術方面的資源與網絡平臺保障等途徑多管齊下,在多方面提供協調一致的支持與服務,共同促進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強幼兒教師移動學習的管理與評價研究,為學習者提供客觀、及時的評價反饋信息促進她們持續學習的進行,提高移動學習質量。
作者:李海艷 胡潔茹 王健 單位:1.安徽廣播電視大學 2.蕪湖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小學高段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
-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性教育問題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