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28 03:16:11
導語: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說明了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然后從學校要加強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家庭要重視小學生的行為引導示范、社會為小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習慣榜樣三個方面論述了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行為習慣;行為規范教育;校園文化
美國心理學之父WilliamJames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1]。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對人的個體成長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習慣的養成體現著一個人的氣質,影響一個人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態度,甚至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當今時代,網絡信息豐富多樣,其中很多不良信息對小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在學校方面,很多學校只重視小學生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整體素質的養成,許多教師片面地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在家庭方面,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一味滿足,最后致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行為習慣觀念,養成不良的習慣。由于社會、學校及家長在養成教育方面沒有真正的重視,沒有做到實踐與教育相統一,導致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依然停留在書面上,沒有深入小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生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形成良好校風和學風的重要因素。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活動是學生進行其他活動的前提基礎,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對學生各方面都有著關鍵影響。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使其全面健康的發展。從小學生行為習慣形成的起因和過程及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知識可知,人的習慣形成大多會經歷從無知的模仿階段到有意識的依賴階段再到能自己思考的遵從階段和服從階段及習慣階段[2]。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及理解能力有限,但其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下,小學生很容易在外部的規定要求和特定的環境中,養成自身的行為習慣。因為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因此,研究探索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現狀,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思考相應對策,是十分必要的。就當前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情況,筆者選擇了賀州市平桂區實驗小學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的100名學生和60名教師及家長作為調查對象。經過調查,我們發現樣本中的小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優良、較差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有著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占43%左右,有著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占50%。由此可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一)學校要加強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1.建設優良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更是校園發展的靈魂。學生的三觀在潛移默化中會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同時校園文化也影響著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首先,學校要積極建設健康向上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其次,學校必須重視校園“軟”環境建設,并以學生為本,在潛移默化中感化學生,將學生的行為習慣與校園文化緊密相連,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如開展衛生活動等,從細微處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對于亂扔垃圾的學生進行教育批評,對熱愛衛生的學生進行表揚,使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了解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及時糾正其不良的行為習慣。2.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工作中教師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需要靠任課教師及班主任之間及時溝通,制定統一的要求、相互配合、協力共進,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的要求要統一,不能不同的教師要求不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也不能不同教師要求的程度不同,出現教育的不一致,這樣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不利。首先,教師可以自己獨特的方法來吸引學生興趣,并為學生制定能夠增強其積極性,促進其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計劃。其次,教師與教師之間要相互配合,要及時溝通,一起討論研究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這樣,使教育具有連貫性,不會出現教育斷裂的現象,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持續向前發展。(二)家庭要重視小學生的行為引導示范。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對學生來說是耳濡目染的,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庭不同成員的教育思想及態度要統一。當前中國的家庭大多數只有一個孩子,特別是老一輩的長輩對子女十分溺愛,在這種教育思想下,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行為過于放縱,不能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最后導致許多孩子表現出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家庭成員的教育思想及態度要一致,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要講究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長發現學生有不良行為習慣時要及時處理,教給學生正確合適的行為標準和要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錯誤,并及時改正。最后,家長要樹立正面的榜樣去引導學生,家庭教育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學生會從家長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中受到很大影響。另外,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系,發揮教育的合力,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到更好的效果。(三)社會為小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習慣榜樣。當今社會中存在的各種不良行為,另外加上小學生自身涉世不深、自控力差、辨別信息能力有限等情況,學生對來自外界的信息及網絡中的負面消息及不良文化沒有較好的辨別能力,小學生會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會進行模仿,這些都不利于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因此,不僅需要學校構建積極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更需要全社會營造和諧凈化的外部環境。所以小學生面對這些失調的外部環境,容易受到不良行為的誘惑和影響,導致其許多不良行為習慣的積累,并且這些學生有可能將這種不良行為帶到學校并影響其他學生。從社會層面而言,首先,我們要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構建學習型社會,通過網絡監管及法制手段建設更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和良好的網絡環境。其次,社區可以發揮社區的教育功能,在社區開展許多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最后,社區還可以開展學生行為習慣的講座,在知識、道德、行為等方面對學生和家長做一些講解及指導,一方面,讓家長進行了解,使其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讓學生進行學習,也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結語
我們教育者,只要認真研究教育教學規律、腳踏實地,一心為學生著想,方能不斷地達成教育目標,進而為國家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肖婭蘭.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J].新課程(小學版),2011(5):.254.[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楊梅 單位:平桂區平桂實驗小學
- 上一篇:計算機教育學生身份認同問題分析
- 下一篇:農村幼兒生活衛生習慣養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