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可視化”技術思考

時間:2022-03-04 10:44:31

導語:養成教育“可視化”技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成教育“可視化”技術思考

[摘要]“可視化”技術應用于養成教育管理,就是應用文字符號、圖形符號、影視技術等,讓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德育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德育過程,通過德育評價提升工作效率。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應用“可視化技術,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德育的熱情,使其在多樣化的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養成教育;可視化;德育

信息化時代,學校德育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化抽象說教為具體、可操作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讓師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讓校園文化因德育而更具魅力。自2018年起,廈門市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我校”)開展了“‘可視化’技術在小學生行為養成管理中的探索與研究”課題實驗。實驗過程中,我校課題組通過“可視化”技術,用照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呈現學生良好行為的榜樣,將傳統德育中的受教育主體學生轉變為參與教育的主體。富有童趣的情景再現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既是德育過程的參與者,也是德育過程的受教育者。

一、何為德育,“可視化”讓人明明白白

(一)德育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起。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包括走好路的習慣、掃好地的習慣、做好操的習慣、上好課的習慣、讀好書的習慣、寫好字的習慣、玩好游戲的習慣、做好垃圾分類的習慣、誠實守信的習慣、文明休閑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德育。實踐表明,有效的學校德育管理是保障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必要條件。行為養成管理是指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等為出發點,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管理機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促使學生從基礎小事抓起、從點滴做起,在堅守好習慣的過程中形成自動化的行為,從而內化為文明素養。當然,學生的行為養成管理不僅包括自我的德育感悟、行為控制、境界提升的管理,也包括外在力量的引領和約束管理。(二)“可視化”技術促進學校德育發展?!翱梢暬奔夹g應用于學校德育過程,對于德育的形成、發展、積累以及德育文化的傳承有重要作用?!翱梢暬币辉~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見的、清楚的呈現”,也可以譯成“圖示化”,如計算機編程的可視化界面(VB、VC等)?!翱梢暬奔夹g原指利用IT技術讓管理者有效掌握學校信息,實現管理上的透明化與可視化,也就是將需管理的對象用一目了然的方式來體現。“可視化”是一目了然的方式(工具),通常是文字符號、圖形符號、影視技術等。“可視化”技術是學校德育管理的一種新理念、新方向,也是德育的一種新方法、新工具、新環境。

二、德育為何,“可視化”讓人清清楚楚

(一)德育會說話,過程“可視化”。德育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盀檎l培養人”是德育工作首要回答的問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基礎。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屬于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與其他教育工作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到主導作用。“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重要體現。如在“抓實環保工作,助推文明發展”主題活動中,我校開展了“文明小白鷺垃圾分類活動”。活動過程中我校借助“可視化”技術,通過課件、視頻等形式對全校學生進行“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知識教育。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形象直觀的教育形式,加上各班級開展的垃圾分類實踐及“小手拉大手,大家一起走———家庭垃圾分類活動”等活動,有效助推了垃圾分類活動的扎實開展。可視化德育在“垃圾分類”分類活動中展露風采,學校被街道評為“垃圾分類先進單位”,獲“廈門市級垃圾分類示范校”榮譽稱號?!翱梢暬奔夹g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為文明校園、文明社區建設譜寫了新樂章。(二)德育會穿越,信息“數據化”。當今社會處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學校繁雜的工作只有與數據化接軌,才能體現時代的特色。借助“可視化”技術的圖片、景象等模式,德育活動的全過程可以簡單明了、直觀具體地展現出來,錄制與保存、互聯網傳送等功能使其不受時空、地域的局限而隨時隨地進行回放,這使得德育過程更具示范、輻射、引領作用,并于再現過程中實現新價值。實驗過程中,我校運用信息平臺分享德育方法,充分發揮學校微信公眾號的作用,適時向全體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傳遞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一年多來,學校微信公眾號了如《從細節處見“文明”》《毒癮發作的吸毒者讓我看著都害怕》等教育信息百余條?!翱梢暬奔夹g應用于學校德育工作,既進一步增進了社會各界對學校德育工作的了解,也有效提升了德育工作的社會輻射效益。(三)德育會積淀,經驗“案例化”。德育是以智慧啟迪智慧、思想引領思想的過程??梢暬掠龑嶒炦^程中,我校通過開展班主任工作例會活動,共同查找小學生行為養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交流班級工作得失,共商教育策略,以“微視頻案例”的方式分享德育工作過程與經驗。我校通過專題研討達成了有效的“可視化”教育策略,實現了預期的德育工作效果。在德育工作交流研討的基礎上,僅2019年,我校就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及研究成效的憑證,并開展了可視化教育案例評選活動,收集了德育管理案例、課堂教育案例、行為偏差生教育案例等69篇,形成了《可視化教育案例匯編》。我校還多渠道開掘宣傳平臺,努力將“可視化”技術在小學生行為養成管理中的實踐策略推廣到各實驗教師所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進一步開展實踐驗證,形成研究論文5篇,微視頻案例15個。

三、如何德育,可視化讓人井井有條

在“‘可視化’技術在小學生行為養成管理中的探索與研究”課題實驗過程中,我校充分利用“可視化”技術管理構建了學校可視化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情理教育”德育模式?!扒槔斫逃钡掠J街荚谕ㄟ^“確立目標—情境感悟—行為體驗—過程督導—典型引領”五個教育環節,引領學生的德育認知沿著“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這一路徑不斷提升,從而實現從習慣的養成到品格鑄就的華麗轉變。(一)梳理教育內容,構建德育體系。我校將“可視化”德育融入日常德育實踐中,梳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查找德育工作中可應用“可視化”技術的內容,構建了校園“可視化”德育體系。一是構建“三德”教育體系。圍繞學校“尚德厚學”的辦學理念,構建了“三德”教育體系,即“待人之德、接物之德、處事之德”。二是開展“五尚”主題教育。結合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比活動開展“五尚”教育,即“尚知、尚禮、尚行、尚志、尚新”,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五尚德育”品牌,全方位地推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三是實施“一日”常規評價。將“五尚德育”主題活動進一步細化為學生一日常規,將傳統靜態、呆板的德育轉化為“可視化”的德育方式。如學校組織拍攝了“學生一日常規”視頻節目,讓學生通過觀看“學生一日常規”視頻節目,進一步明確在校一日常規中“學校有什么要求,為什么要這樣做,我要怎么做”,從而讓學生在學習與體驗中將德育內化為自覺的行為,實現了“可視化”過程“看似無教勝有教”的德育目標。(二)搭建展示平臺,激勵學生成長。為了讓“尚德”滋潤學生心田,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學校聯系城中村學生的德育現狀,以“智慧教育”為抓手,力爭通過校園德育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生活熱情,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生活志向,努力培養一批活潑、自信的少年兒童。學校搭建了學生展示平臺,開展了“周一文化早餐”活動、“五尚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尚德班級評選活動”等。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學校還開展了“吉尼斯挑戰賽”“班班有歌聲,飛揚中國夢”等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無不給廣大師生留下了美好的瞬間。校園文化活動的“可視化”為每一位學生留下了小學生活的美好回憶。(三)創新工作方式,拓展德育陣地。德育工作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煥發時代的生力。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了適應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學校開發了“移動辦公平臺”,值日教師通過手機端、學生督導員通過平板電腦分別進行一日常規督導評價。德育室根據統計情況進行分析,及時調整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重點,從而讓德育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充分利用校門口LED大屏幕開展德育工作宣傳活動,如“文明是最美的風景”“文明城市呼喚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創建文明城市”。德育工作中我校還不斷做亮展示舞臺。學校二期工程有富有現代氣息的劇場,學生在劇場開展活動時,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客戶端向全體家長、社會進行現場直播,本項活動的開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啊梢暬夹g在小學生行為養成管理中的探索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我校德育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今后,我校還將不斷拓寬“可視化”技術對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視野,更加深入地將“可視化”技術作為一種工具進行研究,進一步開發這一工具的深層價值,在“可視化”技術作為學生養成教育的有效方法的同時,不斷深化進德育工作的再思考,努力促進養成教育工作朝著“場景化、智能化、結構化、全程化、聯動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永春.芻議小學生養成教育“四結合”[J].上海教育科研,2009(2).

[2]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1).

[3]張宜海.基礎教育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J].人民教育,2010(18).

作者:陳登連 單位:廈門市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