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內容范文
時間:2023-03-21 12:0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養成教育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通過對新課程大綱的分析和平時上課時對同學們的觀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主要有以下幾點:
1.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應該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們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別人誰也不可能拿走,所以,我們一定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要覺得學習太累,每天放學只想著玩耍,認為學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比如有的同學太貪玩,心思從來沒有放在學習上,即使是上課,思想也在跑神,只想著放學可以去哪里玩耍,根本不注意聽老師講課,導致老師講的知識全都沒有記住。到了寫作業的時候就開始犯難,因為根本就不會,但又要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所以就隨便抄同學的作業來應付差事。這樣的同學就是不會自主學習,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其實,要想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是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課下認真完成作業,爭取做到自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學會傾聽的習慣
作為小學生,知識還有很大的欠缺,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自己不明白、不了解的東西。所以,在課堂上應該認真傾聽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在課下和同學們討論問題時也要認真傾聽同學們的意見,這樣才能逐漸養成學會傾聽的習慣。要想養成認真傾聽的學習習慣,就要加強對自己的要求。小學生還處在好動的階段,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好奇的態度,自我約束力不強。但是即使是這樣,也要盡量提醒自己,上課不要做小動作,不要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要玩玩具,不要和同學小聲講話。應該盡量做到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
3.善于思考的習慣
思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有利于我們形成對問題獨立解決的能力。所以,在小學階段要形成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遇到不懂的問題先不要忙著問別人,想著從別人那里得到答案,應該自己先進行思考,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去請教別人。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1.誠實守信的習慣
誠信是我們的立人之本,一個不講信用的人,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首先要培養自己誠實守信的習慣,這既是一種品德又是一種信念,也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自己誠信的習慣。
2.舉止文明的習慣
一個人的教養常常通過他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一個舉止不文明的人不會獲得別人對他的好感。舉止文明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它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從小就養成舉止文明的習慣對我們以后的成長成才具有關鍵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只需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好,不隨便說臟話,不隨地吐痰等等,通過這些小事我們就能養成舉止文明的習慣。
3.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繼承和弘揚這樣的傳統,我產必須要從小學生開始就注重他們勤儉節約習慣的養成。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措施
(一)在學校里,老師要不斷地提醒同學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在課堂上,老師要及時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比如做小動作、說話等。在課間,教師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們對老師比較崇拜,認為老師說的話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如果老師們給同學樹立的是不好的榜樣,那么學生們也不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比如,老師在校園里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甚至是隨便罵人,被同學們看到了,他們會覺得連老師也隨地吐痰,亂講臟話,那么我隨地吐痰亂講臟話也沒有什么。這樣一來,老師們不是在教育學生,而是在誤人子弟,那么老師的為人師表又從何談起呢?
(二)在家里,家長也要做好表率。有的家長一味地要求孩子能夠懂事聽話,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孩子。但是,家長自己卻不是這樣做的。比如有的家長不孝順自己的父母,但卻要求自己的孩子以后孝順自己,因為自己養大他們受了很多的苦,可是他們的父母養大他們也受了很多的苦,所以,家長平時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孩子們也都看在眼里,這樣還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孝順自己呢?
三、結語
篇2
關鍵詞 電子工藝 工藝文件 6S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47
0 引言
“電子技術與工藝訓練”實訓課程對培養工科類學生電子工藝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技術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一定的電子工藝知識及相關技能是工科類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該不斷更新才能與電子技術的發展水平相吻合,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從而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①
1 電子技術與工藝訓練課程實訓內容
為了使學生能接觸電子制造行業中的主流技術、先進設備,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我校電子工藝實訓室增加了貼片機、自動印膏機、手動印膏機、回流焊等用于貼片元件裝配的設備,以及進行PCB制板的一整套設備,實踐教學內容在保留原先手工焊接訓練、電子元器件檢測、電子產品裝配的基礎上, 增加了PCB制板、貼片元件裝配工藝訓練,極大地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
1.1 基礎實踐訓練
基礎實踐訓練包括手工焊接訓練、拆焊訓練、幾種小型電子產品安裝、焊接及調試幾部分,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掌握手工焊接技能,學會常用元器件檢測方法,了解小型電子產品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1.2 表面貼裝工藝訓練
收音機作為經典的實踐教學載體,在保留其分立元件插接裝配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貼片元件、插接元件混合的裝配方式,實訓中學生通過動手印刷錫膏、貼片、回流焊接,掌握貼片元件手工裝配過程。首先,學生利用手印臺印刷錫膏,要求學生刷膏時用力均勻,錫膏厚度合適;其次,學生進行手動貼片,因為貼片元件體積小,不同型號及規格的元件外型幾乎一樣,為避免錯貼、漏貼,采用工位裝配方式,每個工位放置若干種盤狀紙編帶封裝的貼片元件及用于取放元件的真空吸筆和鑷子,工位上附有元器件安裝的PCB板圖片,學生根據圖片完成貼片元件的裝配,貼裝完畢后,學生要檢查元器件的貼裝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工藝要求,特別是有極性元件,更不能裝錯,比如,收音機低放部分貼片二極管正負極裝錯,會造成電路電流的不正常。最后,將裝配好的PCB板送入回流焊機中完成焊接,焊接后的還要用萬用表檢查是否有虛焊、連焊的地方,因為放置貼片元件時元器件移動可能會造成錫膏橋接。
1.3 印制電路板制作訓練
電子工藝實習所做的電子產品通常都是使用常規的配套器件和設計好的線路板,實訓過程中學生基本上只需要機械地插件、焊接、調試,缺乏對學生自己動腦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②在印制電路板制作過程中,學生獨立完成原理圖繪制、PCB圖繪制、Geber文件輸出、裁板、貼膜、曝光、顯影、腐蝕、清洗等一系列制板過程,然后進行元件檢測、成形、鍍錫、安裝、焊接、測試等,完成循環彩燈的整個制作過程。在印制板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研究、設計、實踐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該實訓環節,學生基本掌握了PCB制板的一般流程,為今后的電子科創活動打下基礎。對于大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PCB制板,所以選用的實踐載體不能過于復雜,否則,在有限的時間內大部分學生無法完成任務,會極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選擇相對簡單的循環彩燈作為實訓載體。
2 優化課程結構,調整實訓內容③
通過購置新的電子工藝實訓設備,開發新的實踐項目,極大豐富了教學內容,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培養學生工程素質,將對實踐教學內容進一步的優化。
2.1 重視課程的綜述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
當今信息化社會,電子工藝發展迅速,在綜述環節通過大量相關的資料,包括圖片、視頻等手段介紹當今電子工藝發展狀況,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引入教學中,為學生們打開一扇了解電子工藝發展現狀的窗口,激發學生的興趣,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明確實踐課程的學習目的,闡明學生通過本課程所能解的知識及應掌握的技能,以及本課程在學生工程素質培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2 編寫電子實踐工藝文件,加強學生工藝技能的訓練
原來實訓課程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采用的是,學生完成理論課程后,根據教學要求完成實訓內容,往往由于學生記憶不全或有誤造成操作e誤,甚至產生安全隱患,現在,學生進行工藝訓練及電子產品裝配前,首先要求學生編寫工藝文件,然后學生嚴格按照工藝文件要求進行訓練以及產品的安裝與調試,避免了盲目性,降低了出錯的幾率,提高了效率,減少了浪費,提高了安全性。工藝文件作為電子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指導性文件,反映了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裝配準備、裝聯、調試、檢驗、包裝入庫等各道工序的工藝流程及規范,在實踐課程中,通過理論講授使學生了解電子產品制造中所需要的技術文件的種類及其作用,懂得工藝文件對指導生產的重要性,掌握實訓產品工藝文件的編寫方法,在實訓中嚴格按照工藝文件進行,保證了實訓產品裝配質量。
2.3 引入6S管理觀念,培養學生責任、安全、節約意識
6S管理是現代工廠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規范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 6S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整理”主要是指工作中區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事與物,再將現場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現場;“整頓”是指,將物料、器材、工具、文件的位置固定下來,明確數量并進行標識,以便在需要時能迅速找到;“清掃”主要是指將實訓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凈,并注重細微之處;“清潔”是指,整理、整頓、清掃之后的狀態能維持下去,并進行標準化;“素養”是指,培養員工遵守規章制度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習慣,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團隊精神;“安全”主要是指,清除事故隱患,排除險情,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生產的正常進行。④在電子工藝實訓中,根據企業廣泛應用的6S管理方法,結合電子工藝訓練課程的特點和實訓條件,制定學生實訓中的行為和評價標準,在鍛煉學生的電子工藝操作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職業素養,樹立責任、安全、效率、節約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具體如下:
(1)嚴格要求學生不能將與實訓無關的物品放在工作臺上,個人生活用品要放在工作臺下面的柜子里。(2)將與實訓有關的工具、材料、元器件依規定位置擺放整齊,減少尋找物品的時間。手工焊接烙鐵要按要求擺放在右上側,工具包放在左上側。(3)課后清理、清掃自己的工位及周圍,保持清潔,最后將剩余的材料及元件上交,培養節約意識。(4)保持、維護自己工位所有實訓物品清潔、整齊、有序,實訓期間要求學生統一穿工作服。(5)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具有團隊協作精神。(6)學生要嚴格按照電子產品裝配工藝文件操作規程作業,減少人身傷害,保證設備安全使用。
在實訓過程中,要按照以上標準評價學生行為規范,并將學生的表現計入課程考核中。
3 建立更加合理的考核標準
原課程考核為三部分: 電子制作、實踐報告和平時到課率。為了更加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將考核分為四部分,包括考勤及行為規范、操作技能、考核件、報告四部分。考勤及行為規范考查學生實踐訓練過程中是否遵守規章制度,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幫助學生建立安全、尊章守紀、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為規范;操作技能考核學生工藝文件編制及具體操作是否正確、符合要求;考核件考查學生做出產品的質量情況;報告考核學生對產品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對產品安裝、調試等內容的掌握情況,改進后的考核標準更能全面、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實訓情況。
4 結束語
電子工藝實習課程的教學發展,不能僅滿足學生了解電子產品制作的過程,完成一些模仿式的焊接訓練,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真正學到實際工作需要的關鍵知識,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⑤根據企業電子產品的生產、裝配和調試的工藝流程,不斷優化實訓教學內容,通過引入新的電子工藝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通過學生掌握工藝文件的編制,避免了工作盲目性,降低了出錯的幾率,提高了效率,減少了浪費;建立合理的課程考核標準,更能全面地考核學生能力,反映學生實踐訓練的實際狀況,有利于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工程素|的培養。
注釋
① 王曉紅,李欣.電子技術與工藝訓練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改進[J].高教實驗室工作研究,2015(10):120-121.
② 奕慶磊,劉宏宇.電子工藝實習教學模式研究與改革[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5):125-127.
③ 李麗秀,張存芳等.“卓越計劃” 背景下電子工藝實習課程的發展[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4):129-132.
篇3
《市中小學生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市各中小學深入研究、努力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體而言,仍然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機制不健全、措施方法不得力、各校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深入推進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質量有效提升,現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的認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第四章第八條,對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提出的總體要求是:“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帶給學生什么,這四句話道出了真諦,指明了方向,而其中良好習慣的培養又是根本的目標和歸宿,因為它是學習、健體及做人做事的前提和保障,沒有良好習慣作支撐,一切都是空談。從這個意義上講,良好習慣養成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中的一項具有根本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工作。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負責,要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從良好習慣抓起,這是一個有思想的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的。從小處來講,抓良好習慣和良好品行,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和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一味靠題海戰和死拼硬擂來強迫學生學習和成績提高是徒勞無益的,這是一個明智的懂得教育規律的教師和校長應該清楚的。
實施習慣養成教育也正是從教育規律出發,確立的德育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各校對此務必高度重視,把它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確實貫徹落實,決不可偏廢。為此對學校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提出十項要求,即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總體思路、做好工作計劃、細化活動內容、突出教育重點、開展課題研究、完善規章制度、營造文化氛圍、注重階段小結、保證教育效果。各校校長要圍繞上述要求,切實擔負責任,親自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檢查,做到一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一學期進行一次總結評估,確保十項要求落實到位。市教育局將對照十項要求對各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其結果作為教育質量評價中德育工作評價的重要方面,并實行一票否決,養成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取消一切質量評價表彰獎勵。
二、進一步明確習慣養成教育的基本目標和主要內容。
目前,各校均提出了習慣養成的基本目標和具體內容,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部分學校提出了數十條甚至上百條習慣養成的具體內容和條款,貌似全面科學,實則是不假思索的羅列和堆砌,研究不深,取舍不當,顯得繁雜和累贅。各校應從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和認識規律出發,遵照循序漸進和階梯式訓練的原則,分學年學段提出習慣養成的目標和內容。目標要適中,達到度相對較低,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基本能夠實現;內容要具體、精要、簡潔,最好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學生易記易誦。
各校要對上述十個良好學習習慣和十個良好行為習慣認真研究,合理選用,擬訂出最精當的、最有效的、最管用的、最符合實際的、最易讓學生接受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進一步明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不能一味說教和灌輸,也不能總是提醒或批評,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學地加以訓練和培養,必須完善各項制度、形成良好機制認真落實和實施,否則就是盲目和隨意的。根據我市目前德育工作實際,我們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要求:
一是將習慣養成教育與德育主題活動相結合,實行“一月一個好習慣”主題活動月制度。目前各校正在深入開展“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研究”的省級課題實驗,大力實施德育主題活動,因此,各校要統籌德育主題活動和習慣養成教育兩個重點,協調一致抓落實。習慣養成教育和德育活動課程不是途徑上的交叉,不是內容上的重復,而是途徑和內容的統一。德育主題活動構建了從小學到高中我市德育工作的一個大的框架,是屬于形式范疇的;習慣養成教育是眾多德育內容中的一項,是用來填充德育活動課程體系的,是屬于內容范疇的。為此我們要把習慣養成教育與德育主題活動有機結合,實行“一月一個好習慣”主題活動月制度,以活動來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各校“一月一個好習慣”主題活動安排一定要認真,全學期有總體計劃,每個月形成書面實施方案,切實做到活動主題鮮明、活動內容具體、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要求明確、活動效果明顯。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動主題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讓活動有氛圍,讓學生有感應。
二是將習慣養成教育與評價矯正相結合,實行學生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制度。習慣養成教育離不開正面教育,離不開活動引導,也離不開評價、矯正和懲戒。各校要圍繞養成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建立學生養成教育臺賬和評價手冊,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多種形式找準學生得失,以周為單位及時展開矯正,從而切實增強養成教育的過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創新評價形式,可嘗試建立學生習慣養成卡,通過習慣養成達標活動獲得養成教育銀卡、金卡和鉆石卡,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要在評價中發揮家長的作用,贏得家長的支持,讓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落實在家庭,體現在社會,真正使學生做到在校在家一個樣,不讓學校教育的成果被家庭社會所淹沒。要將習慣養成評價與學校開展的星級學生評價、各類優秀學生表彰相結合,將習慣養成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范疇。
篇4
關健詞:德育養成教育
德育是各育的靈魂。加強德育有助于推動學生各育的發展,促進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實現,所以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重點。而德育工作的重點是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是使學生得到主動、活潑、健康、全面的發展,這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養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養成教育的訓練要有一定的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養成教育提供了依據。從“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丫‘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個方面對學生養成教育進行科學的規劃。從學生形象標準、學生行為要求、課堂紀律等內容上,對學生一天學習生活提出嚴格具體的要求,使半生在學習、禮儀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行為準則和制度約束,時時刻刻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這樣,養成教育在內容規劃上呈現階段化、層次化,學校有規劃,年級有重點,班級有特色,為強化養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養成教育要講明道理
教師讓學生明白《綱要》和《規范》為什么要求這樣做、禁止那樣做的道理,以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是非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注重發揮學生自我規范的潛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進取向上的熱情,引導學生將規范要求變成自覺要求,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自覺律己做人。在明理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增強自我評價的能力。學生有了自我評價的能力,就能主動地嚴格要求自己和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自覺地抵制各種不良的影響。有時也可以先讓學生做,在做的過程中,結合情感體驗曉之以理,變被動行為為主動行為。
三、養成教育要分步實施
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確定養成教育的訓練目標、內容、方法。這樣才能使養成教育收到實效、落到實處。
第一步、宣傳動員,營造氛圍。比如,在師生必經的過道口設置“輕聲細語、言語文明”,“禮貌待人、愛護公物”,“與文明握手、與陋習告別”,“在家做個好兒女、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等警句,以及激勵性語R‘見到客人,你能主動問好。嘿,你真棒!’氣“能主動拾起身邊的雜物,不愧是一個環保小衛士,’別你能在走廊里輕聲慢步,不愧是一名文明好少年!”;在走廊、教室內外墻壁張帖科學家、偉人畫像以及名言;在教學樓、實驗樓等醒目的地方制作以校訓、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為內容的標語或燈箱,使學生從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滲透和感染。
第二步、強化訓練,自我養成。如強化自覺習慣的養成,要求做到:教師在與不在一個樣,作業布置與不布置一個樣。再如強化學生的文明禮儀規范,要求學生用禮貌用語,養成“講衛生、丟陋習”的文明習慣,塑造健康活潑的良好形象。從而使學生養成自主管理、自我約束的好習慣。
第三步、檢查反饋,走向自律。通過教師考核監督、學生值周檢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監督崗,以及文明學生評選等措施,及時檢查指導,及時反饋矯正,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熱情,提高自律能力。
四、養成教育要因材施教
養成教育要講究層次性,因材施教。注重養成教育過程中的因材施教,一是對行為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明白落伍后進的原因,體驗不良行為給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壞處,矯正與塑造同步進行。這也是利用學生日常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二是針對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采取‘言”中訓練和‘行‘中訓練的方法,能使學生的不規范行為明顯減少。三是對中等學生要極力上進,發揚優點,用《綱要》和《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四是對道德行為好的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啟迪更深層次的道德情感,磨煉道德意志,落實道德行為。
篇5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小學的養成教育問題越來越嚴重。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頭腦里沒有“要大炮,不要黃油”的苦日子概念,過著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有的學生在家里受著隔代教育,爺爺、奶奶等的溺愛不僅使其行為習慣差(我行我素,待人長幼不分,說話不文明,常耍無賴,不顧他人感受),而且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自私心嚴重,不樂于助人;有的學生在學校,不遵守紀律,學習自覺性差,上課不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喜歡打架和貪玩,常常缺課、逃課;還有的學生在校外,喜歡和不三不四的人結交,隨意亂花錢,迷戀上網,甚至干違法亂紀的事等等。所以,學校抓養成教育勢在必行。
學校養成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采取各種教育方法,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特點,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和分階段地進行,力爭動員一切力量,共建養成教育網絡,群策群力,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自理、自律、自強的好習慣。
一、重視養成教育,精心為其開辟道路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具體實施養成教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他們的品質對學生有潛移默化作用。教師若能用良好師德去教育和感化學生,學生就會養成好習慣,幸福一生。反之,他們就會惡習纏身,遺憾終身。學校要加大投入,加強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調動教師工作熱情,使其肩負責任,全心投入養成教育。
2.搞好養成教育宣傳,明確其重要性
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帶領師生鉆研養成教育理論,尋找養成教育實施途徑,開展養成教育專題講座,促使師生學會各領域的專項知識;做到養成教育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人人講;充分利用作文、掛圖、名人名言、廣播、黑板報、走廊文化、競賽、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養成教育宣傳,使師生明白:良好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
二、堅持“以人為本”,落實養成教育
1.講究科學,規范內容
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要根據各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規律對其內容進行具體規范,不能對學生要求高,使之做不到,挫傷了孩子自尊心。
2.“以人為本”,建構和諧
師生是養成教育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師生品質好壞影響著學校聲譽,師生共同發展決定著學校前途和命運。管理者若能少一點硬性,多一份關心,營造溫馨“人情”校園,讓師樂教,讓生樂學,一個民主、文明、團結、奮進,充滿活力的群體就誕生了,養成教育成果不言而喻。
3.注重引導,強化訓練
學校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范其言行,明確其責任。在實際養成教育中,我校每周利用星期一國旗下講話時間,通過值周教師總結和學生代表發言,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父母、愛學習、愛清潔、愛勞動和守紀律等養成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和文明習慣;定期舉辦了安全、交通、法律、衛生、消防和水電等專項講座,對師生進行了專業培訓類似的養成教育,增強了師生自護自救能力;通過興趣小組主辦的象棋,五子棋,圍棋、跳棋、籃球、跳繩等比賽,引發了學生自強不息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大課間學生自選動作激發了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注重了學生個性發展;通過校級運動會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和毅力,培養了他們奮進的精神;利用唱紅歌時機,增強了師生的凝聚力…學校要把養成教育融入各種教育活動中,充分運用各種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強化訓練,促其形成好品質。
4.以師為范,感化學生
教師要為人師表,以無私的愛心、關心、細心和耐心,去教育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世界的溫暖,生活的幸福,助其樹立信心和養成好習慣。
5.注重實績,展開評比
學校每周要對各班的養成教育情況進行評比,獎勵好的,指出不足,樹立典型,以此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我校主要通過值周領導組織學生對各班的安全、紀律、衛生、學習、路隊等的有關情況進行綜合考核,集體評估,發給優秀班級帶有星級的獎牌,這使養成教育評價更具有強烈激勵性。
6.拓寬視野,陶冶情操
學校要堅持開放性教育,逐步具備“迎進來和走出去”的思想觀念。在實際的養成教育中,我校引進了兩場電影,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引進了武術操、韻律操和“感恩之心”的手語,激發了學生的鍛煉熱情,注入了愛心教育。我校師生還參加了紅歌比賽,大家共同帶著校園的美好和對中華的稱贊,唱出了校園,深受好評;也參觀了小平故居,接受了偉人的洗禮,增強了愛國意識,進一步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
三、齊抓共管,建立養成教育網絡
篇6
結合我校辦住宿實驗班的特色繼續把"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教育內容。以爭創優秀班集體活動為導向"科研課題作為科研內容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級評比標準》為檢查的準繩,全方位對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為、衛生習慣、良好的環保意識進行培養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工作措施:
一、明確教育目標,加大力度,確保落實到位。
二、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形成校長全面負責,其它領導教師齊抓共管。
三、強化養成教育隊伍建設
四、做好三個目標的評比檢查,確保公平公開。
五、以少先隊基礎陣地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鞏固養成教育成果。
六、切實實施目標管理與崗位責任制掛色,定期評比兌現獎罰。
具體工作途徑:
1、主管領導及教師召開養成教育研討會,逐步完善《養成教育要求與評比標準》的各項內容。
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召開養成教育擴大會,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結合班級實際及所教學科內容,制定出工作計劃,并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強提參考意見。
3、利用班隊會形式,對《守則》、《規范》、《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學習,逐條落實,使學生能背誦在口,實踐在行。
4、各班教師都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動向,明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思想的輸導工作,訓練學生養成自覺的習慣。
5、各班設立養成教育評比園地及好人好事記錄,《規范》、《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上墻。
6、切實做好三個目標評比及檢查情況。建立領導、教師、學生三級督查小組。每小組由一位值班領導,一名教師及一名學生代表組成,檢查措施:
(1)值周領導全面負責隨時抽查。
(2)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定時檢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師,一名值周學生定時檢查,一同進行扣分,由值周同學執筆記錄,記錄冊由教師負責保管。
(3)其它值周學生定點上崗檢查,在校門、大廳、二、三樓值勤處配合領導、教師檢查。
7、領導隨時抽查《守則》《規范》《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的掌握情況,熟知率至少達到95%。
8、對值周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增強他們的思想意識,提高工作質量,使檢查工作有條不紊,公平公正地開展。
9、負責的領導教師必須嚴格進行檢查,做好成績累計工作排出名次與本周檢查的總結、記錄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節課前上交到少先隊。少先隊將檢查記錄累加,評選出本周的紀律、衛生、好人好事流動紅旗獲得者。每月由紀律、衛生流動紅旗次數評選出精神文明班級。
10、對檢查中的問題及時反饋。
每周五定為例會日,安排養成教育工作階段性總結,各班主任應明確扣分原因,確定今后努力的重點特別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教育。
11、少先隊是小學生的先進組織,充分利用少先隊這塊陣地,開展“三個一”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學雷鋒樹新風,尊老愛幼等教育,鞏固與完善養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動將它延伸成為學生的宣誓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使他們更明確自己的現今任務。
篇7
一、養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養成教育的訓練要有一定的規范?!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養成教育提供了依據。從“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個方面對學生養成教育進行科學的規劃。從學生形象標準、學生行為要求、課堂紀律等內容上,對學生一天學習生活提出嚴格具體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禮儀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行為準則和制度約束,時時刻刻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這樣,養成教育在內容規劃上呈現階段化、層次化,學校有規劃,年級有重點,班級有特色,為強化養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課堂教學滲透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抓好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是主渠道,教師是關鍵”。目前的中小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著學習自覺性差的現象。對此,一方面要配合嚴格的紀律約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引導,激發其求知欲,提供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養成教育要講明道理
教師讓學生明白《綱要》和《規范》為什么要求這樣做、禁止那樣做的道理,以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是非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注重發揮學生自我規范的潛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進取向上的熱情,引導學生將規范要求變成自覺要求,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自覺律己做人。在明理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增強自我評價的能力。
篇8
關鍵詞:小學生;養成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85-02
養成教育是保證少年兒童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育基礎,也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可謂百年大計。少年兒童時期是一生的奠基時期,又是培養行為習慣的最佳期。2013年,我校承接廈門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學生養成教育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三年來,學校課題組始終以本課題的研究為載體,深入探索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學習等基本習慣,促進少年兒童健康人格的發展。同時,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形成我校優良校風,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開展養成問卷調查活動
開展小學生養成教育,首先要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在養成方面實際達到的水平,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使課題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確,提高研究的效益。
二、構建全方位養成教育體系。
1、構建養成教育的校內網絡。課題組構建以課題領導小組課題工作小組班隊輔導員班隊干部專項督導隊(紅領巾監督崗、紀律督導隊、衛生督查隊、路隊督導員)組成的養成教育網絡;分層面、分年段開展相應養成教育訓練,宏觀與微觀結合,形成一個雙重的、全方位的養成教育結構體系。
2、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體系。課題組構建以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學校、社區居委會、共建單位負責人等組成)家長學校(熱心教育工作的家長、家長學校領導組成)家庭等組成的養成教育網絡,四者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形成合力。
3、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成為養成育人的陣地,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養成育人的場所。如:在校園的墻壁上貼上 “校園是我家,清潔靠大家”、 “輕聲慢步過走廊,上下樓梯靠右旁”等標語。在教學樓的走廊里合適的地方貼上養成歌謠、各年級養成要點、養成名人名言;在教學樓的梯間布置上禮儀名言、學生書法作品、養成兒童畫、文明禮儀語征集或采擷等。校園內的國旗、校風、校訓、學風、名人畫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等時時刻刻鞭策學生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發奮讀書。這些方方面面無形中營造了濃厚的育人氛圍,對小學生的養成教育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完善養成教育的規章制度。
1、制定養成教育評比細則。學校圍繞《曾厝小學文明班級評估實施辦法》、《曾厝小學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為基本要求,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研究的具體內容,分成高、中、低三個階段的評比細則,對學生的在校日常行為進行評價。
2、成立養成教育培養領導小組。學校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切實抓好養成教育的實施和監管。
3、建立行政人員值日制度。學校行政人員每周值日一天,由行政人員帶領值日導護教師、學生督導隊員,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并將情況及時記錄。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周的小結總評等工作,把養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4、成立養成教育監督機構。學校成立“校園文明禮儀督導隊”、“路隊監督崗”、“衛生監督崗”等,以此為主要管理人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安全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也就是說全校師生從一進校園開始,其所有的言行舉止在自覺履行規范的同時,也在接受著禮儀崗、衛生崗、紀律崗等學生管理機構的監督。于是,每天集會上的公布,每周的流動紅旗的頒發、通知欄路隊評分表、紀律衛生評分表等評比結果的通告,成了師生自我檢查、自己激勵的一面鏡子。研究實踐證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與他律有機結合,是實現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最有效手段,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5、定期舉辦交流活動。每學期末學校組織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讓老師、家長、學生代表在交流會上互相學習,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使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課題組提出了“好習慣、我知道”、“好習慣、我能行”、“好習慣、伴我行”等標志性口號,為此,課題組努力搭建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激發學生參與養成教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地發揮,以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形成。
1、“好習慣、我知道”
課題組搜集、編寫各年段養成教育歌謠,并與經典誦讀相結合,通過開展養成歌謠誦讀活動,讓學生學習、感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安全行為等內容,使小學生從通讀中感受不斷增強對良好習慣的認同與自信,明白養成要達成的目標,從而達成“好習慣、我知道”課題研究目標。
接著,課題組開展養成標語征集、養成手抄報比賽、養成教育繪畫比賽,通過比賽,進一步營造課題研究氛圍,使學生認識更為廣泛良好習慣的內容,進一步達成“好習慣、我知道”課題研究目標。
2、“好習慣、我能行”
讓養成認識實踐化,具體化,是實施主體性養成、實現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方法。在學生朗朗上口地背誦各種好習慣歌謠,掌握各種好習慣內容的基礎上,為了達成“好習慣、我能行”的研究目標,課題組根據課題研究進程,分階段安排寫字姿勢訓練(開展寫字比賽活動)、學科學習習慣訓練、集合訓練、升旗禮儀訓練、學做值日生訓練、整理學具訓練、整理衛生工具訓練、坐姿訓練……。通過一系列強化訓練,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提升學生養成效果,基本達成“好習慣、我能行”課題研究目標。
3、“好習慣、伴我行”
首先,課題組組織開展養成教育主題班隊會。班隊會活動以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班規、班約為主要內容,主要圍繞“衛生習慣養成”、“文明禮儀習慣養成”、“安全習慣養成”、“學習習慣養成”幾個方面進行。各班主任依據學校課題組計劃,制定各班活動計劃,組織有關活動。通過本次全校性養成教育主題班隊會活動,讓學生暢談感受、對照自查、積極尋找和發現日常養成中的不足,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其次、開展文明標兵評選活動,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五、開展養成教育進課堂活動,編寫養成微課教案。
課題組始終把養成教育進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重點,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強化效果。課題研究開始后,開展了養成教育進課堂活動,將養成教育納為校本課程,每年3月、9月為行為規范養成月;4月、10月學習習慣養成月;5月、11月為安全習慣養成月,要求老師編寫微課教案,每周一節課,每課10分鐘。通過養成教育進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陶冶學生情操,對學生進行優秀文化熏陶、傳統美德教育、良好學習習慣教育、正確安全行為教育等,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講文明,懂禮儀;更重要的是,教育他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為學生今后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開展養成教育個案跟蹤研究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針對學生養成存在的問題,課題組組織開展案例分析研討會,組織教師開展個案跟蹤研究,使得課題研究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七、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三年多來,我們在不斷探索我校特色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學生評價機制。具體做法如下:
1、評價內容多元。
根據課題研究實際,課題組設計《曾厝小學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表》和《曾厝小學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表》,評價內容涉及禮儀、學習、勞動衛生、安全等方面。
2、評價方式多樣。
篇9
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指導意見(討論稿)
為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養成教育,使養成教育規范化、科學化,豐富建構養成教育的實踐策略,深化素質教育,借鑒先進學校的經驗,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養成教育目標
養成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研究確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所要培養的學生品格是開展養成教育的前提基礎,養成“尚德、包容、創新、爭優、守紀、仁愛、樂學、誠信、堅韌、節制、感恩、信心”12種核心品格是基本價值追求。它要求培養過程和途徑“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學校、家庭、社區攜手并進,各個學段、年級以及時間段統籌考慮。以核心品格培養為統領,細化具體品格,制定可操作的行動標準,為達成標準使之習慣化,設計不同時空的活動,制定量化評價機制予以作為落實保障。
學校發展層面,創建養成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成為具體可操作的行為,學校持續培養大面積優生群體,構建更加全面的學生評價體系,參與養成教育的個人和單位成為評價主體,學生在養成教育過程中認識提高與行為變化也是評價的內容。
學生發展層面,培養具有優秀氣質與優良品格特征的學生群體,鍛造學生成為既具有傳統美德和普世價值觀所要求的品格和品德,又具有社會適應能力、合作能力、執行能力,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優異公民。
家庭、社區層面,學生在良好品格的形成過程中,與家長彼此影響,共同成長。家庭的和諧穩定影響著社區的安定和諧,為形成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提供具有正能量。
二、養成教育的特點
浸潤性:養成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在愛的關系中傳承品格的過程,生活處處塑品格,品格就是生活的自然流露。
實踐性:養成教育通過親身實踐對既定的核心價值取向予以鮮活的說明和具體的充實,要求教師和學生通過真實生活來體驗。師長以身作則,互為品格教練;教育方式和渠道寬泛,品格塑造無處不在,事事塑品格。
生成性:養成教育主要通過后天的培養與塑造生成學生的良好品格。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養成品格。
過程性:品格的養成是一個逐漸發育的過程,養成教育具有層次性、漸進性、序列性,始終貫穿于學生成長過程中。
整體性:實施養成教育,需要人人參與,無一例外;家校、社區互為影響,缺一不可,共同塑造育人環境,使學校成為一個文明、公平的微型社會,使師生、生生、親子間發生優化生命樣本的實際效果。
三、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養成教育的途徑是學生成長的全時空立體化的,學生生活的所有場所、所有時間段都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渠道。
堅持打造精品大課間,進一步發揮大課間活動在養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健身、團結、和諧、自信”大課間訓練,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操,提升學生的品格修養,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實現體育、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新型養成教育模式,營造平安、文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
(一)養成教育課程化。整合品德課、班隊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國學教育等課程資源,開發校本養成教育課程,每月拿出一節班會課、一節學校課程共兩個課時,由各班班主任實施教學;課前課題組成員和授課教師集中研討,集體備課,根據學生年級特點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務處把教學情況納入每月常規檢查,督察教學效果。
(二)養成教育學科化。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注重發揮各科教學在養成教育中的作用,大力推進養成教育學科化。教務處把“學科品格養成”作為各科教師教學的基本任務,組織課題組成員帶領各科教師全面學習和了解“品格養成”的全部內容,結合學科特點挖掘品格培養序列,制定行為標準,把養成教育整合融入全部課程,在教學中加以傳遞,讓養成內容在不同領域疊加累積,不斷強化。教務處和政教處要相互協調、齊抓共管,監督教學、服務教學。教務處負責備課的指導檢查、課上落實與課后反思。政教處組織互動跟進,收編“我的課堂品格故事”,總結經驗。
(三)養成教育活動化。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啟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鍛煉學生體格,陶冶學生情操。在日常開展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大課間活動、科技藝術節、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等全面滲透養成教育,挖掘活動的品格養成價值,每項活動都確定品格養成目標,事事塑品格,把活動納入到養成教育序列。打造精品大課間是養成教育的重要載體,挖掘大課間行為在品格養成中的重要價值,要繼續抓實抓好。
(四)養成教育家庭化。學校要幫助家長端正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家長教育子女情況,向家長通報學校的教育要求,形成家校合力,共塑品格。建立有效渠道家校共同評價激勵孩子。發揮家長資源優勢,舉辦家長大講堂,發揮校外資源作用。
(五)養成教育榜樣化。立足學生發展,深化榜樣作用,舉行主題班會、設立名人長廊、評選品格人物等。學校建立養成教育品格人物評選機制,彰顯養成教育成效。
(六)養成教育行為化。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品格。培養良好品格是養成教育的核心目標,由培養行為習慣進而滲透品格養成,這是過去一年全縣中小學實施養成教育的基本做法。
實施程序:制定品格培養體系,由品格細化為行為表述,一言一行彰顯完美品格,涵蓋校內校外全部時空的所有方面;通過課程、活動等多種途徑去踐行;通過評價促使學生反思,逐漸成為自覺行為;養成教育規范內化為學生品格。養成教育需要人人參與、集體行動,家長、教師、員工等都要用實際行動影響學生。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地點,確定可以量化的行為指標,通過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來實現品格塑造?!盁o聲餐廳、無聲走廊、輕聲宿舍、輕聲教室”是集中而典型的行為要求,在養成教育中簡明而具體地代表了行為要求。今后,各校要根據品格養成需要,制定具體的行為表現要求。每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品格行為學習。建立家校聯系卡,學生把小組評價表帶回家,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填寫周末在家時的表現,帶回學校,交給班主任。班主任把一周評價情況在班會通報。每周組織“品格之星”評選。
(七)養成教育年級化。旨在將品格形成漸進序列。目標愿景是九年成長塑造完整人格。按年級學生實際制定行為標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菜單式活動主題,各年級有所側重,制定不同的標準要求,每年12個月,每月以一個品格為主題進行科學規劃,形成一個循序漸進、又不斷深化的品格培養序列,扎實推進、分級探索,體驗反思,深度提升。
(八)養成教育信息化。構建養成教育信息平臺,及時交流展示養成教育的經驗與成果。積累詳實的養成教育檔案,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
(九)養成教育激勵化。制定《激勵化表》,涉及學校、家庭、社區三大學生活動領域,從安全、課堂、集會、就餐、兩休、如廁等多個方面制定標準,從正反兩方面對學生行為進行量化記錄,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地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美好品格。學校制定激勵班級的具體辦法,每月評比文明班級,頒發流動紅旗。
三、養成教育實施要求
(一)組建團隊
教體局成立養成教育研究會,做好全縣中小學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落實各項工作。為激發各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發展,每年開展養成教育組織展示、觀摩等活動。中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是長期系統工程,各校要努力構建長效機制,形成科學規范符合實際的教育體系。各校組建由校長掛帥,分管校長,政教主任、教務主任、科研主任、班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與的的研究團隊,做到分工有序。
(二)制定方案
各校要制定《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方案》。方案從課題的提出、課題的界定與理論依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課題研究目標、課題研究的途徑與原則、研究步驟、研究成果檢測、研究預期目標、課題研究團隊與組織領導九個方面進行規劃。
(三)研發教材
課題組成員根據學校課題方案,按照課程整合要求,編寫《養成教育》手冊,作為校本教材使用。
(四)培訓師資
為保證課題順利開展,課題組規定時間組織集體研討,交流前期研究成果,部署下階段任務與目標,聘請專家領導對教師群體進行培訓。
(五)創設氛圍
一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刊校報等向家長、學生、社會大力宣傳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爭得家長、社會的支持與配合。二要建立養成教育宣傳專欄,及時表揚涌現出的典型人物事跡。三要利用班隊會組織學生學習,對著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做到良好習慣的培養與不良習慣的矯正相結合。四要大力開展養成教育進課堂主題活動。
(六)強化督導
學校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統籌協調。少先隊大隊和共青團要設立“紅領巾監督崗”“青年文明崗”,分散到校園、教學樓等各個角落,以和諧的方式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班級要制定養成教育評比專欄,每月一評比。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督查組,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檢查督導,要堅持把查找不良習慣落實到周,實行學生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要堅持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評,每月一總結,及時通報檢查情況,定期評比,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在全面實施的基礎上,注重分類指導,充分尊重基層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現典型,及時總結交流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高。
(七)理論創新
按照“實踐-探索-研究-發展”的路徑,不斷實踐探索,在實踐中提高理論水平,以品格養成為核心,以行為習慣督查為重點,不斷形成學校發展特色,為創造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尋求扎實有效的路徑。
附:**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品格、行為及活動舉例
2014年1月8日
附:
**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品格、行為及活動舉例
品格
具體行為描述
活動設計舉例
尚德
1.能夠講述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2.語言文明,舉止文雅,待人和氣。
3.心目中有道德榜樣,并努力踐行。
舉辦美德故事會、手抄報
向不文明陋習告別
我心目中的英雄報告會
包容
4.尊重不同的人,不恥笑他人的缺點和不足。
5.常懷一顆包容之心,遇事不斤斤計較。
6.接納自己,弘揚個性,尊重他人個性。
班會:我為他人找優點
名人故事交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創新
7.制定計劃,定期總結:每天進步一點點。
8.遇到問題是能找到不同的解決辦法。
9.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新知識
班會:看看誰的點子多(小竅門介紹)
我的題集:一題多解集錦
爭先
10.個人和班級有學習進步的目標。
11.尋找身邊的榜樣,學習并努力趕超他
12. 有主動學習探究的欲望,有自己特長。
班級活動:課外知識擂臺賽
我長大了 我能行
守紀
13.不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兩無聲兩輕聲)
14.服從師長的教導,不與同學打打鬧鬧。
15.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控制情緒。
夸夸我的班級(學校)
自主制定班級(宿舍)公約
主題班會:我的情緒我做主
仁愛
16.懂得日常交通、食品、消防等安全常識。
17. 主動幫助學習、生活有困難的人。
18.主動為班集體做貢獻。
珍愛生命,保護自己常識競賽
我為他人獻愛心
今天我當值日班長
樂學
19.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
20.主動閱讀課外書。
21. 努力學好各科,認真完成作業,及時復習。
故事會:名人勤奮學習故事
演講:我學習 我快樂
誠信
22.做事言行一致,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
23.各項作業獨立完成,不抄襲,不作弊。
24.有正確的是非觀,公平處事、待人。
做一個誠實的人主題演講
誠信故事會
爭做老師、家長信任的好孩子
堅韌
25.從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畢,持之以恒。
26.與別人有矛盾時學會忍讓,諒解他人。
27.用健康的情緒對待困難。
故事會:堅持才能勝利
學習經驗交流:今日事今日畢
忍耐辯論會
節制
28.能夠科學安排時間,合理安排游戲時間
29.保持生活周圍干凈、整潔。
30.節制花錢,不講究吃穿,不攀比、不追星。
紀律小明星評比
我是節儉小明星
感恩
31.以自己的方式感恩身邊的人,會說“謝謝”
32.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體諒父母的辛苦
33. 能想著每天為家人、老師同學做點事。
征文:感謝父母的恩情
活動:我給媽媽洗洗腳
主題班會:大手拉小手
信心
3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35.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作業和任務。
36.消除自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
我為自己找優點
篇10
關鍵詞:行為養成; 養成教育
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彼€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哲學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小就應該通過一種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從而終生享受著它的利息。”追溯我國教育的淵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養正”的思想。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要從小抓起,從早抓起,把“訓養”作為兒童道德習慣形成的主要措施??鬃犹岢龅摹吧俪扇籼煨裕晳T成自然”的論述,對后代兒童教育發生了經久不衰的影響。古今中外的哲人用他們的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養成教育是一個內涵很豐富的課題。
一、養成教育是新時期學校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在中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內容,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關鍵。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是學生從事其他活動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則是優良品德形成的標志。因此,在中學教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把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環節來抓。不重視學生習慣養成的學校教育,不是好的學校教育;不關心孩子習慣養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
充分認識強化養成教育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養成教育,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教育。說到底,就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教育的成敗在某種意義上說,決定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基本素質程度,決定了整個民族的素質優劣。良好行為習慣是人才成長、終生發展的基礎。特別是當今時代,獨生子女的現狀以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也向我們學校提出了加強養成教育的迫切要求。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也要求學校培養出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而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根基。我們強調養成教育正是抓住“成才必先成人”這個根本,通過強化養成教育,為將來各個層次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優質基礎。只有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人,才有發展的潛力和前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嚴格訓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潛能,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是思想品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要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多維視界著眼,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教育、課堂學習、實踐歷練、競賽活動、參與管理、檢查評比等培養學生自覺遵規守紀習慣、自主學習習慣、自我管理習慣及良好的勞動、衛生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以此通過制度建設,道德教育和行為訓練等,對學生的知、情、意、行加以引導、規范,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抓養成教育的內容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思想品德的培養。以培養愛祖國情感,樹立遠大的理想,規范日常行為,遵守公民道德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二是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必要的知識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及積極的創造精神等。三是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具有良好的體能及健康的體魄,廣泛的興趣、積極的情緒,奮發向上的進取心和健康的個性等。四是社會交往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辦事、學會做人”,培養學生樂群合作、熱心參與、善于應變的能力。
在新形勢、新變化、新任務面前,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將對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進行不斷實踐探索,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
二、養成教育的途徑
1.加強常規管理,強化行為規范訓練,是搞好養成教育的重要基礎。
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2004年3月,教育部新頒發了《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如何把這些具體的行為規范變為行為習慣,就是養成教育既切實可行又極為重要的內容。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德育研究的起始點和切入點,從基礎抓起,從規范入手,修訂并細化了《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訂出各年級學生的德育目標。《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實施細則》、《學生在校常規要求》、《優秀學生評選條例》及《學生素質發展綜合評價標準》等,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做出了詳盡具體的規定,簡單明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很強。這些《細則》和《要求》并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而是認真調查研究的結果,因而切實可行。不難相信,學生只要自覺按照這些“規矩”去做,久而久之,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能得以養成。
以學生一日常規為起步,以軍訓為突破口,以各種活動為載體,以育人為目的,把養成教育分解為紀律、禮儀、衛生、安全、學習、勞動、科技等七個方面的教育有機滲透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的行動中得到教育,得到啟迪。
對養成教育的七個方面內容的貫徹落實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務求實效。在紀律方面,要側重公共場所自覺遵守秩序,側重社會公德的培養;在禮儀方面,要側重尊老敬長,學會與父母溝通的教育;在衛生方面,要側重環境保護、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培養。如學校把保衛環城作為學校常年的課外活動就是很有遠見的;在安全方面,要側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作為重點訓練,增強了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衛、自救能力,是未雨綢繆之舉;在學習上,要側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終生追隨自己無形老師。城鎮中學的學生補課多、家教多,拔苗助長,很容易窒息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勞動方面,要側重知艱識苦、熱愛勞動和合理消費的教育。據學校調查統計,2000多名學生,今年春節的壓歲錢共117萬,全校學生每天的零花錢平均1.20元。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城鎮先行是大勢所趨,但是,要堅持“再富不能富孩子”的原則,對孩子們的消費引導也是刻不容緩的;在科技方面,要側重網絡、多媒體的知識教育,引導孩子們認識、了解現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防止網吧、游戲廳的負面影響。
其次是確立養成教育的行為習慣標準,由于人的道德行為習慣不是先天的,而是習得而來的,故此在行為的養成過程中總會表現出一定的行為標準或行為深度。一種行為習慣在形成過程中表現到何種程度才長算達標?行為標準分哪幾級水平?經過反復地論證分析,最后將每一行為習慣從程度上分成三級水平:自發、自覺、自動化。自發是出自于個體的本能需要而產生的行為,具有隨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穩定的。自覺是一種沒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但它帶有主觀情感的色彩。自動化是一種不假思索的行為習慣,或者說是一種行為定勢,達到了孔子所謂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開展養成教育活動中,注意考評,進行量化評比,并與創先進班級掛鉤,與評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掛鉤,與操行評定掛鉤,調動了學生規范行為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堅持常抓不懈,注重強化訓練。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只有不斷的學習訓練,才能鞏固下來。因此,抓養成教育不是一時一地,而是要經常地、長期地抓下去。
2.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搞好養成教育的根本目的。
任何活動的目的都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各種活動對學生影響是一個綜合過程,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又是一個整體發展過程,只有把教育的要求通過活動內化為學生的心理需求,外化為學生的行為方式,才能取得實效。鑒于此,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盡力為學生創造、設計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的德育生活充滿七彩陽光。實施過程中,我們既注意從不同的渠道設計活動,又重視從不同性質的養成內容方面設計活動。
如學校開展“五愛教育”、“誠信教育”、“民族精神代代傳”、“中華古典文化名篇頌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意識,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通過國旗下講話,黑板報、主題班隊會、演講比賽等活動,培養自覺自律、自尊自強的品格。與工業園區、植物園等多家單位聯系,建立多個社會實踐基地,讓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開展學科活動,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培養分析、思考的習慣。把藝體學科作為特色學科,開設了多個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1-2個興趣小組,并配備專用器材和教具,讓專業教師進行指導,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從而在生活中自覺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圍繞愛國主義教育,我們開展的升旗儀式、我最敬仰的愛國主義影片觀后感、紅領巾廣播站、重大節日頌祖國、春游等,都為學生開辟了實踐的天地,創造了熏陶的氛圍,提供了教養機會,錘煉了道德行為。
3.優化育人環境,創建家校聯系教育網絡,是搞好養成教育的可靠保障。
養成教育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方略。我們建立了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德育體系,使三者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從各自分擔的任務看,我們認為學校教育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擔著道德認識上的教化,又肩負著行為上的規范訓練,同時還接納學生的行為評價。對于家庭中的養成教育,我們著重強調環境熏陶,重視父母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兒童、教化兒童,以達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會教育則特別強調為學生創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有意義的實踐中循序漸進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養成教育要向學生家庭延伸、向社會延伸和向未來延伸。向家庭延伸就是要提高家長的文明道德素質,創造良好的家教氛圍;向社會延伸,就是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并努力以實際行動優化社會大環境;向未來延伸,就是要對學生進行未來意識的教育,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競爭的能力。
學生日常行為的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的力量使不夠的,還需要家庭和社會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學??梢远ㄆ谡匍_家長會,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逐步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教育之鼎的一個得力支點。養成教育要求學生校內校外一個樣,必須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許多學校把養成教育的方法通過家長學校傳授給家長,提高家長的育兒素質。我校在家長學校的教學中,強烈要求家長以身作則,不迷戀牌桌,不酗酒,不粗暴待人,為子女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使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學校和在家里一個樣,實現養成教育家校一體化。學校、家庭和社區應建立有效的協商合作機制,齊心協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師生同步,是搞好養成教育的重要條件。
在學校里,教師每天都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便被無形的大,以為教師講的、做的都是對的。因此,教師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勵學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體教師要以身作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這無聲的語言,是最有說服力的,他將對學生的道德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是在學校里養成,從教書育人的目的出發,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以身教為重點,培養自身思想道德品質的素養,注重良好行為舉止習慣對學生潛移默化作用,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和群體感染力、約束力,影響鞭策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收到訓練和熏陶的實效。
師生同步,養成教育相得益彰。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無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做楷模。如果教師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師群體有良好的行為規范,那么貫徹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會事半功倍。許多學校實施養成教育,都要求領導班子帶頭,教師示范,為學生作榜樣。如我校訂出《教師師德師風行為規范》11條,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師德師風養成教育集訓,開學時舉行全校養成教育匯操表演,教師走在前列,以飽滿的精神、整齊的隊列以及得體站姿、坐姿、待人、接物等常規禮儀規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可提出領導當養成教育的排頭兵,從領導和教師做起。有句老話說:“德育、智育、體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為先”。良好的師德師風對養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師生同步,注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師師德師風養成教育規范化、職業化,是中學強化養成教育工作的一條好經驗,值得推廣。學校自開展養成教育以來,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行為習慣越來越趨向規范。禮儀的教誨,使孩子們心靈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禮貌的烙印,行隊禮、見人問好、尊老愛幼已成為孩子們的自動化習慣。道德的熏陶,使孩子們能夠據章就矩地生活和學習。
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學的道德教育,教學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導行”上。正如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應該盡可能地培養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個人對道德理想的向往而產生的道德行為――這是青少年兒童教育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