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在福建小學教育中運用

時間:2022-04-05 10:37:00

導語:現代教育在福建小學教育中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在福建小學教育中運用

20世紀末,教育部啟動了21世紀人才教育工程,福建省也啟動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礎》全員培訓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了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情況,反映培訓教育的成績,我們組織了大學生創新性試驗項目課題小組,對福建省部分小學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目的在于獲得本項目的調查結果,為在校師范生了解小學教育現狀提供幫助,同時也為小學教育主管部門提供一些決策參考。

1調查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選取福建省福州、泉州、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等7個地區,分別對這些地區的市、縣級實驗小學,市、縣城區周邊小學、鄉鎮中心小學和村級完小四個層次的52所小學進行調查。

(2)調查程序:以小組成員為主,分組到各地學校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校長問卷52份,收回37份,回收率71.2%,發放教師問卷1500份,回收988份,回收率65.86%。發放學生問卷1500份,回收1179份,回收率78.6%。(3)調查時間:2010年1月~2010年4月。

2現狀與分析

2.1設備狀況

本文所指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所應用的設備(設施),包括在小學教育中較流行的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網絡系統等。根據表1的統計數據,目前福建省小學所擁有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中,多媒體教室、電視機、三用機等這幾種設備比較普及。在市縣一級的實驗小學等多媒體教室的擁有比例達到100%,村級完小多媒體教室也達到了57.1%。在表1的數據統計,我們還可以看出幾乎每種設備的擁有比例都是從市縣一級小學到村級完小呈逐步遞減的趨勢,只有極個別情況除外。從表中還可以看出電視機、三用機在四個層次學校的擁有量都比較高。

2.2使用情況

我們將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心態、動機與次數定位為使用情況,將通過表2、表3以及表4來反映。表2數據表明,在小學教師中,喜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有55.43%以上,在市縣一級小學教師中這一比例更大。但在村級完小中,不喜歡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的教師也占了19.43%,原因是大部分教師年齡偏大,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不熟悉,同時也沒有相應的設備進行教學。表3數據可看出60%以上的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都是為了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調節課堂氣氛以及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使教學內容更直觀這一動機所占的比例最大。但也有一部分教師是在學校的要求下才被迫使用的,并非完全主動。這一現象在村級完小中最為普遍,占了80.57%。表4的數據統計,我們還可以看出小學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頻率不高,一學期使用五次以內占了多數,一周兩次以上的使用人數較少,最高的地區也只有27.32%。在村級完小從不使用的比例占了28.86%。從分析回收的問卷和數據的整理以及現場的訪談與觀摩可以發現,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學的運用情況中,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從設備、教師使用的心態、動機和次數,市縣一級的學校都要優于鄉鎮小學和村級完小。但對于語言實驗室、視聽閱覽室這些比較先進且對資金投入要求比較高的設備,在我省小學教學中的使用還是相對較少的。即使是市縣一級實驗小學,語言實驗室所占比例也才50%,視聽閱覽室就更少了,僅僅只有12.5%而已,而在鄉鎮中心小學和村級完小這兩種設備分別為5.5%和0。調查中,我們還發現一些小學硬件設備非常的差,使用起來故障百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教師使用的積極性。另外,在村級完小中還存在教師平均年齡偏大的現象。在這樣的教師隊伍里面,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一方面他們早已習慣了黑板、粉筆的組合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他們也限于自身的能力、年齡等因素,無法在短期內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再有就是學校教師在年齡和水平上都相差不大,失去了競爭的動力,進一步學習的激情。

2.3在教學中的呈現方式與教學手段

我們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何種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定義為呈現方式。表5和表6,反映我省小學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主要呈現方式和常用教學手段。從表5的數據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媒體是小學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時最常使用的呈現方式。不管是鄉村完小還是市(縣)級的實驗小學,多媒體作為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它的呈現方式都達到了80%以上。從表6又可以看出,小學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手段還是傳統的板書。不管是村級完小還是市(縣)級的實驗小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中傳統的板書還是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的,尤其是在村級完小這一比例竟然達到了72.29%。造成這一現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學校設備(設施)條件的限制,(比如大多數教室沒有安裝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使用時只能到公共教室去,申請使用非常的麻煩)以及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影響。教師雖然有接受過最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培訓,但沒有進行長期系統的培訓,所學的技能根本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2.4改善教學效果存在的困難

我們將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中還存在的一些不足定義為改善教學效果存在的困難。從表7的數據統計中可以知道,小學教師認為改善教學效果存在的困難主要是硬件設備不足、計算機技術匱乏、教師經驗不足以及缺乏橫向交流,尤其是硬件設備不足和計算機技術匱乏所占的比例最大。這也是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育的應用中所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2.5學生喜歡的情況比較

在越靠近農村的小學,(比如鄉鎮小學和村級完小這樣一些基層小學)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就越落后,教師的使用積極性也越低。但這些地區的學生對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這一種授課方式卻是非常的喜歡,期望值也相當的高。這主要是因為當地相對比較閉塞,學生對于電腦、多媒體這些東西比較陌生,教師把這些設備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大大的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再有,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創設教學情境,拓寬知識面的這一方法對原本信息來源比較閉塞的他們來說是非常高興的,這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所以他們迫切希望教師能夠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進行教學。相比之下,電腦這一類東西在城市家庭中已經非常普及了,城市的孩子對于這一類設備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所以他們對教師是否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進行教學沒有太多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將通過表8來反映。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成喜憂參半之勢。喜的是小學或多或少都擁有一些較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并且都有用于課堂教學,雖然有些學校的設備比較落后,使用頻率較低,但是,各小學都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讓現代教育走進課堂。憂的是在很大一部分小學特別是一些基層小學,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極為落后,而且教師的技能不足,不能熟練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急需解決基層小學的設備問題以及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快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我省小學教育中的應用。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設備狀況。我省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相對匱乏,在這些設備中,多媒體教室,比較普遍。但還存在著用電視機代替投影儀,使用效果較差之不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許多學校的經費只能維持正常的教學工作,對好設備的添置無能為力,或只能用成本較低的設備來代替。

(2)教學情況。讓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大部分教師是樂于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學習和交流。由于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需要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及手段,增加了學習使用的負擔和勞動的業務水平應該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很多數學教師一般都接受的是學科本位化的教育,數學的專業理論較熟悉,對于數學與其它專業間的聯系了解的非常有限,甚至空白,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對于數學的教育更是一場革命,這方面的知識老師們更需要補充。筆者注意到對于高職數學教育改革的教學論文比較多,其中很多論文作者提到能彰顯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數學教材很少,從這一側面,恰恰反映出我國高職數學教師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筆者認為,高職數學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采取各種方法加強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力量,聯合數學與各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在高職數學教學與服務于專業內容,數學實踐培訓方面做一些指導和推動工作。

3.3實施數學技術教育必須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

目前,高職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不足或薄弱,固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數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學生數學基礎、師資隊伍狀況等,但教學模式的不適宜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不同的教學模式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式的教學結果使得學生只能獲取“惰性知識”,當所傳授的知識內容越是抽象、越是脫離背景之時,思維策略與學習策略的應用就會越少,所“學會”的知識實質上只是一種書本的知識,一種“形而上”的知識,一種與解決實際問題無關而重在儲備記憶的知識,其結果很難實現所學知識向應用領域的遷移。鑒于這一情況,建構主義學習過程的基本假設是學生的知識基礎是自我構建的,按照建構主義教學論的觀點,這種知識基礎的建構首要是關于知識價值取向的建構、關于知識排序構架的建構和關于問題解決方案的建構。最重要的是,建構的目的在于應用,在于知識的遷移。因此,要順利實現高職數學教學目標,必須在對數學應用能力構成要素內涵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從革新傳統教學模式“知行割裂”弊端的角度著手,以新型學習理念為引領,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所要謀求的教學模式本質上應是建構主義傾向的模式類型。

3.4數學技術教育不能只剩下技術教育

有人說,一個企業資金沒有,可以引進,甚至企業管理者也可以外籍雇傭,唯獨工廠的千萬工人只能本土化,要靠我們自己培養,工人的素質是企業賴以發展的根本保證。筆者注意到青島的許振超,上海的李斌他們都是中國現代優秀工人最杰出的代表,他們沒有什么學歷,但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革新,成為具有創造性的知識型工人專家,全國勞動模范。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一種精神:苦學肯鉆的韌勁,面對困難永不放棄,他們有一種情懷:做工人,就練就一身絕活,做個能工巧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企業的培養。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培養出杰出的人才,錢老的世紀之問雖然指向的是高尖端的人才培養,舉一反三,我們高職院校同樣也要經常地考問自己,我們的高職院校能否多培養出一些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和創新以及較高實踐能力的優秀高職畢業生呢?

目前,在高職數學教育改革中,談論較多的都是數學知識、能力的培養,很少考慮實質上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的科學精神的弘揚;傳授數學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只是繼承了科學的外殼,忽視了科學的本質,并沒有使人的心靈、人的理想、人的精神得到修煉與提高,這是導致科學技術異化,導致人的精神失落、營養不良的一個原因。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以學科知識的獨特魅力吸引學生,以科學的巨大成就激勵學生,以科學家、勞動模范的事跡感化學生,培養他們努力學習的熱情和獻身事業的雄心壯志。在教育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評價中要對學生的態度、意識、心理、意志等方面加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