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空間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10 10:26:17

導語:特殊教育學校空間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教育學校空間設計研究

【摘要】在21世紀發展的今天,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數量逐漸增加,殘疾兒童、少年數量也有所增長,他們也應依法接受享有良好的教育機會。發展特殊教育,關愛特殊兒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目標,就是要讓殘疾兒童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讓普通人群認識和接納他們,同時可以融入社會生活。本文在探討特殊兒童生理及心理特殊性的基礎上,以所參與設計的南沙區特殊教育學校為例,對特殊教育學校功能空間、色彩、材質等提出設計上的一些觀念,為未來該類型建筑裝飾設計提供設計參考,希望能對特殊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特殊兒童;色彩;共享交往

1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現狀

特殊學校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18世紀特殊學校的安置模式起源于歐洲,19世紀末出現“特殊教育學”。它的特點是把不同類型的殘疾兒童集中在一起,針對不同的殘疾設置缺陷補償教育課程。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趨勢大致分為三方面-人性化、多元化、一體化。目前,隨著特殊教育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特殊教育設計的理論研究也處于發展期,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規范》,為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規定了基本依據。

2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要求

2.1學生的特殊性。特殊兒童,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這些差異可表現為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言語等方面。特殊兒童通常既包括殘疾兒童又包括天才兒童,是指在以下幾方面偏離常態的兒童:智力特征、感覺能力、神經運動或身體特征社會行為、交際能力;這個定義強調了特殊兒童在生理、心理和行為方面具有偏離常態的特征。2.2教學空間的特殊性。根據調研和了解,特殊兒童喜歡獨處,特殊學校的總體布局應該根據學生的類型進行分組,對層數和高層也應該有控制,應預留足夠的室外活動空間讓學生進行鍛煉,建筑宜采用識別性強的色彩,空間的認知能力對特殊兒童來說給外重要,看似簡單的標志對于特殊兒童來說可能會產生認知障礙,對于校園的總體布局,室內空間流線的布局,盡量采用簡單化,直線化的流線,因此降低流線性的復雜程度,提高可達性。在教室等一些房間的門窗上,設置一些觀察窗口,觀察窗口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以便學生區分,也使學生在不用進入教室的前提下就能知道室內的情況,減少一些開門敲門的動作。2.3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計,這個概念名稱始于1974年,是針對傷殘缺陷者的規劃設計,無障礙設計是指殘疾人能享有與健康人一樣平等地位而產生的設計。究竟無障礙是特殊學校設計的一部分,或是特殊學校本身就是無障礙設計的一部分,無法下結論。但是不能否認無障礙設計是任何一個公共建筑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無障礙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做好無障礙設計,必須滿足人性化、適用性和環保性。

3特殊教育學校的空間環境創造原則

3.1開放性和多樣性。特殊教育學校的交往空間是特殊兒童學習知識、技能、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特殊教育理念表現的精神場所。努力把學校建成為孩子們愉悅快樂的學習、交流與生活場所,一個得到"高情感"滿足的場所。特殊學校的教學空間大致由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辦公區組成。其中生活區及教學區,則與學生有最為直接的關系,體現了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性質。以南沙特殊學校為例,本案通過設計中央圓環創造出校園的共享交往空間,通過共享交往空間將整個校園的各個功能緊密聯系起來。“家”為此次設計的原型,表現了對孩子們校園生活的特殊關懷。以圓為建筑形式,表達了關愛、團結、凝聚、互助的空間理念以及對“家”的隱喻。3.2空間導向性和可識別性。由于特殊兒童的獨特性需求,導致校園道路系統更為繁雜,既要保證交通系統的基本功能更需要保證特殊兒童的安全性、導向性與空間可識別性。以南沙特教為例,本案利用對色彩的運用,把不同類型的空間進行鮮明的界面色彩區分,使學校環境充滿活力與生機,同時建筑外立面利用不同的立面元素、建筑編號、形體等處理等手法,從另一方面增強空間的可識別性。另外,室內公共區域墻面也充分與每棟建筑空間外立面顏色相結合,達到了室內外同時增強空間識別性的效果。3.3安全性特殊兒童普遍對環境感知力比較弱,身體于普通兒童而言,存在一定的身體缺陷。設計時應優先考慮安全性,環境有機結合,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在他們能接觸到的空間,比如墻體、柱子,轉角的地方均應做成圓角。各種布局、家具擺設也應該有一定的規律。走廊、樓梯等地方,墻面要做雙層扶手,扶手最好為木扶手。地面要做好防滑處理等。室外的活動場地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安全性。

4特殊教育學校室內色彩、質感、一體化空間創造

4.1色彩創造。室內環境的色彩除了營造美觀以外,更要有助于特殊兒童的心理康復,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指導性意義等功能。在教學樓內的交往空間中,交通流線空間中需要使用有向導性意義、對比鮮明的顏色,有助于區分、引導學生行走。還應注意色彩情緒的控制,私用空間應采用柔和的顏色,同樣地方功能環境應使用對象不同,色彩也應有所改變,加強學生對環境的識別性和適應性。在進行特殊學校室內環境設計時,黑色、白色、褐色會導致兒童的智力下降,所以在此類型室內空間設計時,應避免這幾種顏色,多采用一些黃色、橙色等顏色,圖案宜多采用活潑可愛的設計,給他們豐富的視覺上的刺激,在不同功能的空間,應該區分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4.2質感創造。墻面除了滿足美觀外,空間、吸音、隔音等基本功能都不可缺少,還要注意色彩對空間氣氛的營造。特殊兒童對材質的認知與普通兒童有所不同。在室內墻面用料上面,應采用耐碰撞、易擦拭,具有柔軟性和彈性的材料,保護學生在不慎撞擊時的安全,所有內墻的陽角和凸出墻面的方柱均應做成圓角或者增加防護條。教學用房、門廳、走廊、樓梯間均宜采用高于1200mm的耐磨、易清潔墻裙,廚房、浴室、廁所的墻裙宜高于1500mm。多功能活動室、體育康復訓練室等應對天花板和墻壁進行隔音和吸音處理。地面選用平整、防滑,耐磨、防塵、易清洗的裝修材料。應盡量采用具有彈性的軟性樓地面,如木地板,PVC,地毯等,這樣可以減小撞擊力,利于保溫,可以減少兒童受傷的概率。有特殊要求的用房應根據需要鋪設防滑瓷磚,耐磨和利于清洗。天棚應采用高亮度低彩度不反光的面層材料,提高房間的采光效果。家具的配置也需要根據特殊兒童的特殊要求來進行設計,家具的擺放要有規律,選擇一些圓角柜子、圓形的桌子避免碰撞。還有一些細部的設計,比如書架、家具座椅的選擇,讓他們能放松心情,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每個房間的門上面設置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小觀察窗,有助于他們能夠區分不同的空間,識別自己的位置。4.3一體化空間創造。一體化教學單元,是針對自理能力不那么強,需要看護人員隨時照顧的重度殘疾兒童專門設計的。這樣減少了殘疾兒童在教學和生活頻繁來往的不便,方便教師與看護人員更充分地利用資源,從而構成一個復合功能小單元的室內空間模式。

5南沙區特殊教育學校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廣東省南沙區,學校共45個班,每班8人,可容納360名學生年就讀。學校建設包括四大功能區域:教學區、體育運動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各教學樓和宿舍樓均以連廊相互聯系。占地面積41350m2,總建筑面積19983m2。建設內容包括3棟教學樓、1棟公共教學及康復樓、1棟科技樓、2棟宿舍樓、1棟食堂,以及體育運動場、綠化、室外照明等配套設施。整個設計反映出來“以人為本”的核心構思,按特殊兒童的心理、生理及行為特征的特殊要求,遵循適用、安全、舒適和衛生的設計原則進行設計,使校園各空間環境,公共設施,主要建筑等為特殊兒童服務。

6結語

建設特殊教育基礎設施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從收集資料到翻閱參考文獻,深知還有更多的專業知識需更進一步去研究,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不可否認的是,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在許多方面都存在異同點,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應該同步進行,室內設計則要考慮更多細節,需要與建筑設計及時溝通配合,才能做出更人性化的設計。本文所提到的案例,也是目前正在實際參與的,是否能到達預期的效果,還有待竣工后投入使用方能驗證。希望今后的教育發展能夠滿足特殊教育需求,緩解特殊教育學校硬件設施不足,為殘疾人創造一個適合個性方面發展的學習環境和康復條件,解決特殊兒童家庭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伍文豪.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活動空間設計研究,2016.

[2]張翼.基于特殊兒童障礙特征的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研究,2017.

[3]楊曉川,詹建林,湯朝暉,王竹.由“特殊行為”到“特殊設計”———基于殘疾兒童行為需求的教學空間設計探討,2008.

作者:周楠 單位:廣州市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