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科學保堂的應用

時間:2022-02-11 08:32:12

導語:人文教育在科學保堂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教育在科學保堂的應用

人的素養包括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可以使他們獲得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養成科學品質,賦予人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學課程標準(7-9年級)就明確提出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傳統教學觀念認為,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不相干的,人文教育只能在人文學科中得到體現.然而,對科學學科許多內容和方法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學科范疇內.科學的發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對象本身所發生的進步和變化,新的科學知識一旦進入人們的認知結構,必然會同原有的知識結構發生作用,從而使原有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以至整個文化傳統發生變化,使人類能夠重新定位自己,從而擁有更為深刻的人文觀念,為人的生命尋找更有意義的人文價值.因此,在科學課堂中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對自我的理解和認識,使之認識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明確自我對群體與社會的責任,以及人與社會自然及自身的關系,培養受教育者自我實現、自我發展與自我更新的能力,由此提升人格并賦予人靈魂,最終讓受教育者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是新課程追求的目標.

一、利用概念,規律滲透人文教育

科學中的概念、規律都是經過一代代科學家不懈努力,長期研究的結晶.每一個概念都是非常嚴謹的,如浙教版科學第四冊第二章第二節中講到“氧化反應”的概念時,對于“物質跟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和“物質跟氧氣的反應是氧化反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完全不同,從中就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概念的嚴密性.而科學規律中除了嚴密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能感受到一種規律之美.如學習元素周期表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發現小小一張元素周期表竟然包含了自然界中的所有元素,并且各元素都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固定的位置中,使之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體念到學習中的一種科學之美,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美育.

二、利用教材的內容、插圖、閱讀等滲透人文教育

在浙教版新教材《科學》中,能找到許多人文素材,具有濃重的人文氣息.如每冊的前言和每一章的章首語,好象是學生的一位好朋友在向他們介紹本冊和本章的知識及學習的方法,字里行間處處透露出一種人性的關懷.在內容安排上,從大的方面來說,教材按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人與自然的思路設計了五大塊內容:“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根據不同年齡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小的方面來說,對每章節的學習,都先學習知識,最后歸結到對人的影響和人類對知識的應用,兩者相輔相成,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如在第三冊第二章《天氣與氣溫》的學習中,和學生一起探討放溫度計的百葉箱為什么要離地面1.5m高時,得出測量出來的氣溫是為人類生產生活服務的,而人類一般都生活在離地面到1.5m的這個空間,因此百葉箱放在這個高度具有現實的意義.還有教材中的《水的利用和保護》、《體溫的調節》、《探索宇宙》等章節的安排,都在向學生清楚的表明,學習的知識要為人類的生活、生產、發展服務.另外,新教材穿插著大量的彩圖,生動形象,可讀性強.其中的“閱讀”欄目常有關于科學家、科研成果、科學與科技、科學與生活等資料介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材料.例如“閱讀”中介紹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歐姆等幼年時艱難的求學歷程,畢生獻身科學的精神,都是對學生的一種人格魅力的熏陶.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文字和圖片,一方面反映的是科學對人類生活的貢獻——科學創造了一個“新的自然界”;另一方面反映的是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熱點科技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成就的同時啟發學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免遭破壞,形成“科學是一柄雙刃劍,它既能造福于人類,又能為人類帶來災難”的哲理意識,懂得科學技術最終是否能造福于人類,還取決于掌握科學技術的人,取決于人的品德修養和價值觀念.例如讓學生思考一下“愛因斯坦如果答應納粹德國的請求,幫助研制原子彈,那將會帶來什么后果?”

三、在學習方法上滲透人文教育

在科學學習中經常要對一些數量的大小作出判斷.比如1A、1V、1Pa、lN等,到底是多大呢?學生很難判斷,因為大小是相對來說的,這時老師就要告訴學生一個判斷的標準.以1A為例,學生一開始都認為1A是很小的,但當老師告訴他們0.03A的電流就能危害人的生命時,學生就覺得1A的電流太大了.當學習到1V時,老師再問1V的電壓大不大時,學生就會先問一句:“人體的安全電壓是多少?”當知道一般情況下人體安全電壓是36V時,他們都認為1V是不大的.由此可知,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覺地選擇了人的生命安全作為衡量1V電壓大小的標準,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安全教育,這種學習中穿插著的人文教育遠比班會課中單鈍的道德說教來得髙效.

四、在實驗、活動、探究中滲透人文教育

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學生實驗、活動和探究等內容,小到原子半徑相對大小模型的制作,大到一個探究實驗方案的設計、試驗過程、記錄報告等.這反映的是一種課程理念的轉變.“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科學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科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決不能對此忽視,相反,應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條件,使之能廣泛的參與活動中.如探究“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癥狀及對日常生活的不利影響”時,學生出去調査需要時間,走訪的病人和醫生不容易聯系等,老師就要盡可能的予以幫忙,使他們全身心投人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身的認識,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更深刻的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五、利用科學史滲透人文教育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科學家忘我的勞動和大膽的創造,從而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如人類對原子模型的探索過程,就經歷了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湯姆生的西瓜模型—盧瑟福的行星繞太陽模型—玻爾的分層模型—現代的電子云模型,從中學生就能真切的感受到科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一代代人的積累才能完成,每個科學家都是在前人基礎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從而使之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科學.通過科學發展史的教育,讓學生學會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對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作者:楊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