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培養與語文人文性教學

時間:2022-05-02 10:23:03

導語:人文素質培養與語文人文性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素質培養與語文人文性教學

摘要:人文性是大學語文的根本屬性,人文教育是大學語文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宗旨所在。如何實現大學語文的人文性教學,提高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歷時性考察語文教育人文性的歷史淵源,從現時性剖析大學語文教育的現實語境,從實踐性探究大學語文人文性教學的具體實施。

關鍵詞:人文素質;大學語文;人文性;審美性

人文素質是國民文化素質的集中體現,可從泛意義和限定義兩個方面去理解。從泛意義來說,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內在精神品格。從限定義來說,指人文知識和技能的內化,主要指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內在品格,包括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個義項,表現在人格、氣質、修養等諸多方面。人文素質培養是將全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傳達給個人,以影響個人的成才和成人。人文素質培養注重于心靈的啟發、靈魂的陶冶,著眼于心理的潤物細無聲和情感的潛移默化。人文素質培養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如何做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人,教育個人如何去處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優秀的道德情操。蔡元培曾說:“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1]人文素質培養貫穿于教育的全領域、全過程,但主要領域在于人文學科的教學,主要過程在于大學階段。對非中文專業的大學生來講,大學語文課程是實施人文素質培養的主要甚或是唯一的課程。反過來說,人文素質培養也是大學語文的立身之本、立根之基。人文素質培養通過大學語文的人文教育或人文性教學加以實現。大學語文教學是通過母語教育、文學教育,進而達到人文教育、審美教育,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格修養,這是大學語文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宗旨所在。那么,如何進行大學語文的人文性教學,以實現人文素質的培養呢?下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

一、語文教育人文性的歷史溯源

“人文”一詞,最早見于《周易》:“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孔穎達解釋說:“文明,離也;以止,艮也。用此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此賁卦之象,既有天文、人文,欲廣美天文、人文之義,圣人用之以治物也。”[3]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儒家的“六藝”教育,即詩、書、禮、樂、御、射,就體現了豐富的人文教育內涵,可謂中國通識教育的發端。這個教育傳統一直綿延整個中國漫長的古代社會時期,中間雖然橫亙自隋代開始的帶有較重功利色彩的科舉教育,但古人教育一直強調琴、棋、書、畫、詩的兼修。可見,中國古代教育的人文內涵從未中斷。清朝末年,中國出現現代大學的雛形。“五四”后,受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重視人文主義教育的外來影響,在迅速發展的中國現代大學課程中出現了近同大學語文課程的國文課,朱自清、沈從文、呂叔湘等都曾執教過這門課程。“”后的1978年,為凸顯大學教育中的人文傳統,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和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聯合倡議在全國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自此,中國大學的全面性人文教育踏上了新的征程。時至新世紀的2006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教育部隨后發文要求各大學做好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工作。國家對于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的重視,在改革開放之后的30多年時間里得到了體現。

二、大學語文教育的現實語境與人文性教學的實施

(一)大學語文教育的現實語境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后,為順應國家“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經濟戰略和重視職業人才、制造能手的社會需要,教育部適時提出了大學教育轉型的指導思路,提出要引導1990年代以來的新建本科院校逐漸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和教育大環境下,大學語文教育受到的沖擊最大。大學語文教育的黃金30年中斷,正邁向遭漠視、輕視的處境,邊緣化、弱勢化的趨勢正在加劇。在此種語境下,大學語文教育更應在逆境中崛起,除注意實用性教學外,更需扛起人文教育的大旗,實施人文性教學,為中國的人才培養把守住人文素質的關閘。

(二)大學語文人文性教學的實施

1.教學目的上,強調大學語文人文性教育的學科定位大學語文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此時的大學新生剛從高中升學入校,尚不清楚大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區別,對大學語文的學習更是迷茫、觀望。因此,授課教師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必須向學生講清楚大學語文課程的性質、定位及授課方式與學習方法。大一新生延續的是高中語文思維,以為大學語文課程就是高中語文的延續,沒什么新鮮或不同。而一些授課教師也確實存在著將大學語文當成高中語文講授的現象。其實,大學語文課不能上成高四語文課,已經成為大學語文教育界的共識。大學語文研究會的名譽會長徐中玉就呼吁:“大學語文一定不能搞成高中語文的延續,它應該更側重人文性和審美性。”[4]人文性和審美性是大學語文的第一屬性,是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和學科定位,毋庸置疑。因此,上好第一堂課,講清楚大學語文的人文屬性和人文性教學定位,就顯得相當重要。依照筆者十年來的大學語文教學經驗,大學語文授課教師一定不要吝嗇時間,第一堂課不要急于授課,而要專門安排出來“閑話大學語文”。以大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不同為發力中心點,圍繞大學語文課程的性質、定位及授課方式與學習方法等方面展開“閑話”。首先,高中語文以知識傳導為主,中心點是迎接高考,大學語文以能力提升和人文素質培養為主,中心點是成人成才,這是二者在課程定位上的最大不同。其次,在教學上,大學語文盡管仍以講文學作品為主,但其不僅在體量上有大的增加,在文學作品講授的廣度上有大范圍的擴展,而且有質的變化,在講解作品中有深度的挖掘和高度的提升,講解中會一以貫之的強調人文性教育。最后,大學語文的學習將會是一種快樂式學習,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也沒有苦仄的期末考試,以興趣引導為主,在趣味式學習中學到語文知識,加強能力培養,并受到人文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特別講清楚大學語文教育是一種“人學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大學語文教育要傳達和追求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生價值的守護、對生活的豐富體悟,喚醒的是學生的生命意識,即喚起學生關注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第一堂課成功了,大學語文的教育就會事半功倍。2.教學側重點上,處理好教學中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大學語文無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三種屬性。工具性是大學語文聽說讀寫訓練特別是應用寫作類教學中所顯示出來的屬性;人文性是大學語文所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所體現出來的屬性;審美性是大學語文審美體驗教學所體現出來的屬性。前蘇聯教育家加涅和布盧姆將之區分為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有學者將之稱為語文知識、語文技能、語文情感三個課程要素[5],或理解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三個維度[6],三者的關系為:“工具性是基礎,是求真;人文性是提高,是求善;審美性是升華,是求美”[7]。或者說,工具性是手段,是介質;人文性是過程,是途徑;審美性是目的,是歸宿。大學語文研究會會長齊森華認為:“大學語文重在‘文’而不是‘語’,也就是要強調審美性和人文性,弱化工具性。”[8]大學語文教材的編撰始終體現的一個宗旨,也是強調對人文精神的培養,要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人的尊嚴和使命、人的權利和責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協調、人類共同發展的需要與追求等等[9]。既然人文性是大學語文的根本屬性,那么大學語文的教學就要凸顯出人文性。大學語文精選的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往往蘊含對民族、故土及故鄉的真摯熱愛,充滿對生命的尊重、對弱者的同情,也充溢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等人類永恒的情感。大學語文的教學要顯現“人”,突出“人”,在“用”的工具性知識之上,突出人文性,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感。大學語文的審美性是在經典作品的解讀中,還原一種生命精神,培養學生感知美、領悟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發展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健全的審美心理。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感動于這種生命狀態,從而達到通過文學來認知社會與人生的目的。因此,審美教育是建立大學語文教育人文維度的又一個途徑。審美性教學的旨歸最終還是要落到人文性。3.教學方式上,嘗試多種方法凸顯人文性教學依照教育學原理,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和靈魂。大學語文的人文性教育能否成功,最終取決于授課教師的課堂組織、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教師應想方設法,積極創造,使教材的人文性充分展現出來。依照筆者的教學經驗,大學語文可以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促進人文性教學。第一,情境式教學。大學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靈性的課堂。教師應設境激趣,尋求藝術化的教學境界,產生師生間、讀者與作家間、學生與文本間的心靈溝通、情感碰撞。比如,筆者講授徐中玉版《大學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的入選作品———屈原的《山鬼》,就采用情境式教學法,成功實現了人文性的教學目標。《山鬼》主要描述一位幽居山林的女山鬼為赴情人的約會,不惜跋山涉水奔赴約會地點,久等情人不至,心雖有怨卻無悔的場景。在教學中,筆者先是播放winky詩演唱的《山鬼》音樂,讓學生領味作品的語言和意境之美。然后讓學生與教師一起神游,循著山鬼“走出山林深處→不辭險難赴會→山巔遠眺→久侯不至的心理波動→山間飲泉水采靈芝→渡過風雨之夜→傷而不悔”的游歷路線與心理活動,結合山鬼圖畫,勾連屈原的人生經歷和理想抱負,在歌、詩、圖的融匯教學中,入其境,體其情,感受屈原對美好人性的崇尚,對香草美人意象的崇愛,領悟屈原對楚國楚君有怨而無悔的“君子”人格魅力。在此種情境教學中,既有生命價值的引導,又有審美情感的體驗。在體驗性質的教學中,注重人文,尋求“詩意”,使教與學都變成一次賞心悅目的人文和審美體驗之旅。第二,探究式教學。大學語文需培養學生獨自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探究式教學可謂一個利器。探究式教學意在打破禁錮性教學方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在師生之間平等、自由、互動的教與學的溝通中,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探索性。探究式教學可以采取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學習競賽等多種方式進行。筆者喜歡使用小組討論加課堂辯論賽的形式進行教學,屢試不爽,效果良好。比如學習沈從文的《邊城》一文,筆者預先布置學生思考《邊城》的結尾“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的豐富意蘊,并提出問題:“這個人”是誰?“明天”如何理解?這個結尾是就哪個情節而說?是一種什么性質的結尾?這幾個問題都較簡單,學生仔細閱讀了小說后都能回答。然后教師拋出討論問題:儺送到底會不會回來與翠翠團聚?兩個人最終能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作者為什么要設置這樣一個模糊性的結尾?在自由討論的基礎上,學生一般會歸結到兩種意見:儺送會回來與翠翠團聚、儺送不會回來。教師可適時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然后展開課堂辯論,教師做主持人和點評人。在討論到一定火候時,教師點引學生注意1934年沈從文第一次回湘西探母病的所見所聞所感對《邊城》創作及結尾的影響與關聯,并摻入教師的理解和感悟,對上述問題作出深度揭示。不管學生的觀點如何,理解的深度如何,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創造性被點燃。在討論和辯論中,大多數學生對沈從文的小說魅力、《邊城》美質及作家的思想軌跡都會有所領悟,真正做到了讀者與作品、作者的心靈的碰撞或對話,很好地實現了在解讀文本的同時領悟小說的人文內涵和沈從文的人格魅力。第三,影視輔助式教學。大學語文教材入選的文學精品很多,但作為一本教材,容量畢竟有限。而大學語文是非中文專業學生最后一次系統地接觸、學習語文,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擴充文學作品的數量,以增廣、加深、變強學生的文學素養與人文素質。依筆者多年來的經驗,借助當今發達的音訊影視技術,每周布置一部由中外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由學生課外去觀賞電影和閱讀原著,然后每次課堂抽出5—10分鐘加以交流、探討和點評,讓學生在影視的叢林和文學的長河之中,品鑒藝術美,品味生活的真、善、美,感受生命的精彩與輝煌,喚醒自我精神世界,讓他們的生命自由地吶喊,以提高他們自我的人文素養。

三、結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大教育觀念的確立,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貫串至整個國民教育全過程。作為高等人文教育課程的大學語文,在培養非中文專業的大學生“具備人文知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獨一無二的作用。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注重知識的內化和滲透,通過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就能使學生受到文化熏陶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具備良好的“自我主導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在“為己”“成人”的道路上健康前進。我們相信,大學語文的人文教育,必將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并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情感支持,從而培養出具有較高人文素質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作者:肖太云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蔡元培.一九零零年以來教育之進步[M]//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3.

[2]孫星衍.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書店,1990:201.[3]孔穎達.周易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1223.

[4]徐中玉.大學語文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N].中國教育報,2007-08-22(3).

[5]屠錦紅,徐梅.論大學語文教育的兩個基本問題[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8(12):44-45.

[6]趙敬立.重建大學語文教育的人文維度[J].現代大學教育,2010(1):93-99.

[7]白葵陽.大學語文: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的有機融合[J].科教文匯,2011(14):70-73.

[8]汪瑞林.大學語文改革難在哪———來自大學語文教學一線的聲音[N].中國教育報,2007-08-22(003).

[9]徐中玉.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