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管理論文4篇
時間:2022-02-27 09:49:27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管理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摘要: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社會中的特殊弱勢群體,由于缺少父母有效的監護,學校不足的管理和社會機制的缺陷,而阻礙了他們的健康成長以及合法權益的維護。該問題不容忽視,必須要加以深入探討并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留守兒童;監護;法律對策
一、留守兒童的現狀
(一)生活條件堪憂。留守兒童來自農村,家境不富裕,物質條件較差,有不少留守兒童是自己和兄弟姐妹獨立生活,其衣食起居均是由孩子自己打理,難免出現飲食簡單,營養不良,居住環境不衛生條件差等現象。大多數兒童由隔代親人———祖輩,加以照顧,老人年邁也難免出現有時生活照顧不周的情況。(二)心理健康問題突出。1.性格內向。留守兒童大多在很小的時候就與父母分離,嚴重缺乏父母的關愛,由爺爺奶奶或親朋監管,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內向。這種長期自卑封閉的情況,導致了逆反心理嚴重。2.精神寂寞。父母的外出導致了正常家庭人員的缺失,難免會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和寂寞,找不到歸屬感,進而產生心理波動起伏和抑郁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寂寞的心理必然導致精神上的空虛,進而導致行為上的乖張出格。3.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兒童因為缺乏保護,對老師,臨時監護人有比較強的逆反心理。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二、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法律原因
(一)監護人資格規定不明確。對留守兒童的監護問題可以按照我國關于未成年人的監護加以看待。《未成年人保護法》除了規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之外,16條還規定:“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監護職責的,應當委托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1]而對于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法律只是籠統的規定為有監護能力,現行法律對于監護人的資格認定更多是從物質層面上加以考慮,對于監護人的人品、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等因素卻沒多加要求。可實際是這些因素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委托監護的權利義務不明確。作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應保護孩子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不受損壞,保管其財產和擔任其法定人等義務,同時享有監護權。委托監護作為農村中最多的一種監護類型,大多數情況下,由父母口頭的簡單交付給信賴的人,對于具體的權利義務,以及擔負責任并未說明。而法律對于新出現的留守兒童問題只是參照未成年人加以處理,對其特殊性目前尚未有具體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導致了留守兒童特殊權益的缺失。(三)監護機制的有限性和形式性。我國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問題做了一系列的規定,從制度上保障了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目前學校基本上都針對留守兒童建立了心理咨詢室,有的鄉鎮還專門建立了留守兒童活動室,組織志愿者開展親情陪伴等活動,但通過這些措施只能幫助為數不多的一些兒童。許多村里的孩子根本享受不到心理咨詢、志愿者陪伴的,他們的成長更多的是埋在心底的孤獨寂寞。我國法律并未規定相應的監護監督機制,致使監護機制運行的有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在不少農村中,留守兒童的學校、社會監護成為了形式,對其權益的維護可想而知。
三、留守兒童問題的法律對策
(一)加強委托監護的立法工作,應對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權利義務加以明確的法律規定。委托監護,是基于受托人與監護人之間的特殊委托合同關系而產生的部分或全部監護職責,其是父母監護的缺位,并不是監護權的喪失,是實際享有監護權的人無法或者不能實際履行監護,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父母以委托人的身份享有對孩子的全部監護權,同時要給予被監護人部分或全部的權利和一定的物質報酬等。監護既是監護人的義務,又是監護人的權利,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監護人,監護人需要了解自己的義務,充分形式監護權,保護好被監護人。被委托人需要履行對孩子父母的承諾,同時依法對孩子加以監護,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權益。(二)健全完善監護監督機制。留守兒童的近親屬、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對留守兒童給予適當的關懷。同時應規定民政部門、學校等其他社會機構的法定職責,用法律的手段來保障留守兒童的權益。將監護監督機關設在最基層,在鄉鎮或是街道的民政部門的選拔專門的人員負責本轄區內的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未成年人的監護問題[2],為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委托監護人)提供法律咨詢,并對他們的監護活動進行監督。要更大的發揮基層村民委員會組織的作用,定期對監護人的監護活動進行監督、調節,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當法定監護人父母由于外出務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監護職責時,應當及時委托合適的有監護能力的其他人代為監護,并將委托監護情況及時如實告知子女所在學校和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以便有關部門能夠及時跟蹤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情況,從而進行管理或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迪.我國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05-01.
[2]董軍超.農村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的法律研究[J].企業導報,2013-08-01.
作者:張瑾華 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第二篇
摘要:作為社會體制與人口流動這一變遷運動之間的矛盾產物,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是牽扯多方利益主體的復雜問題。以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為切入口,思考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必要性,并基于多元治理理念,提出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對策:以家庭教育引導與學校教育支持為著力點,改善留守兒童學業適應狀態;父母或監護人需改善家庭教養觀念,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能力;以榜樣示范與行為塑造為路徑,促進留守兒童的行為適應。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治理
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與對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鄉。根據民政部對外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的數據,當前我國留守兒童數已多達902萬人,兒童發展及權利保護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指出,城鄉區域間兒童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兒童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從現實審視的角度而言,一時之間,留守兒童全部變為非留守兒童的可能性極低,農村留守兒童將有可能在較長一段時間作為社會弱勢群體而存在。一般而言,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具有自由性。然而,作為留守兒童教育成長的關鍵場所,其學校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與可操作性。在當前留守兒童現象依然有可能長期存在的現實背景下,如何保障與支持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便極具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在農村留守兒童極有可能長期大規模存在的基礎上,如何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狀態,促使留守兒童更為有效地融入學校生活,便成為當前留守兒童教育關懷與教育發展的務實之舉。為此,對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切實關注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不僅是農村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更是影響教育公平推進的關鍵因素。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問題分析
一般而言,學校適應是指在學校背景下愉快地參與學校活動并獲得學業成功的狀況。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儼然成為了農村學校教育中的棘手問題。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學者通過調研分析的方式揭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例如,羅曉路、李天然[1]對六所普通中學的616名兒童青少年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留守兒童比非留守兒童同伴關系更差,他們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納更少,更易受到忽視,留守兒童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家庭,且對留守兒童的同伴關系有顯著影響。從當前留守兒童所產生的社會根源來看,國家尚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階段,經濟結構、務工政策、務工待遇的改變不可一蹴而就,一時之間,留守兒童全部變為非留守兒童的可能性極低。在當前留守兒童現象依然有可能長期存在的現實背景下,如何治理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便成為留守兒童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支柱。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并不僅僅涉及學習與心理層面,而且理應包括行為層面。(一)學業適應易因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不力而難以改進。留守兒童學業適應問題一般包括學業成績與學習態度兩個方面。在學業成績方面,留守兒童受原生家庭影響,在社會經濟中處于劣勢地位,反映在學校生活中,這部分兒童仍然屬于弱勢群體。多數研究結果表明,因父母外出務工、學校教育不力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學業成績呈現下滑、難以改進等多種問題[2]。胡楓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務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3]。葉敬忠認為,我國農村學校教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缺乏對農村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此種情況不利于農村留守兒童學業成績的改進。在學習態度方面,若父母的教育引導、學校的教育支持等眾多方面存在缺失現象,留守兒童的學習態度極易遭受沖擊與誤導。在父母教育引導方面,諸多研究表明,家長對留守兒童學習觀念以及學習態度均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黃教珍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因其父母教育方法與態度的不科學,易出現學習態度不端正、厭學情緒嚴重等問題[4]。在學校的教育支持方面,楊曼認為,大部分農村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法上較為單一,教師的注入式教育會使農村留守兒童喪失學習的主動性[5]。(二)缺乏安全感、抗壓能力較差、心理壓抑等方面成為常見的心理適應問題。相較于學習上出現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適應上問題更令人擔憂。留守兒童心理狀態是影響其學習質量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多數學者認為留守兒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適應問題,并通過不同形式表現出來,概括而言,缺乏安全感、抗壓能力較差、心理壓抑、社會交往較差屬于較為常見的幾種形式。其一,因親子分離的影響,留守兒童往往很難獲得足夠的父母關照,缺乏安全感的現象極為常見。廖傳景、吳繼霞研究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普遍堪憂,安全感與心理健康呈顯著相關[6]。其二,父母陪伴的缺失,致使留守兒童在學習與生活中得不到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在遇到挫折時抗壓能力較差。范先佐指出,大多農村留守兒童表現出自卑閉鎖、柔弱無助等狀態[7]。自卑心理的滋長,更容易使得留守兒童對自己的能力和未來產生懷疑,更加不利于其自信心和抗壓能力的提升。其三,在留守兒童的個性養成與發展上,因父母外出打工的影響,留守兒童與其父母的情感交流需求難以滿足,留守兒童易產生孤獨和壓抑的心理,甚至會形成較為極端的性格,表現出任性的行為。例如,黃愛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在個性發展方面易出現攻擊性心理與畏縮型心理[8]。其四,亟需關注的是,親情的缺失更易觸發留守兒童個體情感的不合理釋放,進而產生了一些較為嚴重的“社會交往問題”。例如,張德乾通過調查,檢測出農村留守兒童較存在著交往問題包括放任與自暴自棄,受欺負與攻擊等問題[9]。親情的缺位讓處于生理和心理劇變時期的兒童很容易出現情感上的問題,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時間與空間上,留守兒童的心理依附、心理感知以及心理承受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三)行為適應因榜樣示范的缺失以及支持機制的弱化而缺乏引導。農村留守兒童行為適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視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關鍵所在,然而,學校與家庭在留守兒童培養方面目前較為缺乏道德行為的教育意識。家庭是進行道德行為塑造的第一場所,而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父母由于外出務工較為繁忙,很難做到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的持續關注與有效監管。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行為適應亟需成為學校教育的關注重點。通常而言,留守兒童行為適應問題一般與榜樣作用的缺失、支持機制的弱化兩個方面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其一,在榜樣作用方面,由于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年長且文化程度較低,留守兒童自身容易產生道德認知上的模糊與困惑,進而影響其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能力的發展。諸多研究結果表明,家庭道德行為示范不力使得留守兒童難以增強道德觀念與形成道德行為。例如,王露璐和李明建的研究認為,父母的道德示范教育的缺失和弱化使得留守兒童難以直接發展道德行為、提升道德素質[10]。其二,在支持機制方面,在學校生活中,道德行為教育常常與文化知識學習與傳授相分割開來。相關研究表明,學校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主觀環境往往帶有刻板化、標簽化印象,對留守兒童進行行為教育以“預防”為主,以“懲戒”作為防線。鄭航和張學浪的研究表明,學校往往把留守兒童看成是“差生”,把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理解為差生教育,重懲罰輕教育[11]。由此,構建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的教育引導機制,消除懲罰導向的道德行為觀念,便具有重要的道德行為導向意義。
二、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必要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嘗試分別從學業適應、心理適應以及行為適應三個方面解讀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為何需要治理。分析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必要性,需以相應的問題成因為基本出發點。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成因主要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征:其一,留守兒童學業適應主要受父母外出務工以及學校教育的影響;其二,留守兒童心理適應主要受親情缺位的影響,親情的缺位需要其他感情的補缺,社會與學校在留守兒童感情關懷此方面需有所參與;其三,留守兒童行為適應主要受行為教育意識與行為引導機制的影響。在學業適應方面,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學習態度,其均受家庭與學校的現實影響。在學習成績方面,因父母外出務工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易出現下滑與波動等問題。我國農村學校教育在教學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等方面均存在相應的弊端,一般較為缺乏對農村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學校教育很難有針對性地照顧留守兒童的實際需求與承載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在學習態度方面,父母的教育引導、學校的教育支持等因素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留守兒童學習態度的改善。在心理適應方面,多數學者認為,在家庭關注不足與學校支持不力這一背景下,留守兒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適應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抗壓能力較差、心理壓抑、社會交往較差。親情的缺位讓處于生理和心理劇變時期的兒童很容易出現情感上的問題,留守兒童容易在心理感知、心理依附層面缺乏安全感,導致留守兒童的成長缺乏足夠的心理承載能力,進而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在行為適應方面,學校與家庭在留守兒童道德行為塑造方面較為缺乏行為教育意識與行為引導機制,榜樣作用的缺失、支持機制的弱化導致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出現了較多問題,學校與家庭理應在榜樣的示范以及支持機制的優化方面嘗試為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的塑造提供有效的行為教育措施以及塑造良好的行為教育氛圍。在榜樣作用方面,家庭道德行為示范不力使得留守兒童難以增強道德觀念,家庭在榜樣示范效應方面亟需予以重視。在支持機制方面,亟需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道德行為塑造的監控機制,以便為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的塑造提供重要支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的成長問題主要涉及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種參與主體,對于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的成因及解決方案,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由此,提倡多元參與的治理理念,便成為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問題解決的現實之需。從20世紀90年代起,西方學者開始關注公民社會與公民治理的研究,“治理”一詞成為西方政治學、社會學的主流話語,并逐步延伸到其他領域。一般而言,治理是個人或機構協調不同利益需求,并民主協作的管理過程。治理的突出特征是多主體參與,即主體的多元化。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其不可避免地涉及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問題以及協同問題,其需依賴多元主體的民主化參與,方能得以有效解決。因此,政府、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積極參與有利于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狀態的有效改善以及學校適應問題的合理解決。在家庭層面,學者們一般認為,父母外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留守兒童與其父母的情感溝通,進而影響家庭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然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懷僅能發揮有限的補償作用,留守兒童依然亟需父母給予足夠的親情關懷與教育支持,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絕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在學校層面,因農村學校教育存在教育設施建設匱乏、師資隊伍殘缺等問題,學校教育難以全面照顧農村留守兒童的困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狀態的改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與心理健康等方面適應問題的治理均離不開學校的行政支持與具體實踐。在社會層面,農村地區更關注的是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以便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而對伴隨而生的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缺乏相應的社會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社會在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方面,可扮演極為重要的“助推劑”功效。
三、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對策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適應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參與、關懷與支持。治理理念強調問題解決的多元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解決可以治理理念為基本參考,嘗試從多方治理的角度協調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職能與關系。基于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問題分析,筆者提出以下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問題的治理路徑。(一)以家庭教育引導與學校教育支持為著力點,改善留守兒童學業適應狀態。盡管有不少學習成績優異且學習態度良好的農村留守兒童,但總體而言,農村留守兒童由于處于弱勢位置,其學業成績易受父母外出務工與學校教育不力的影響,且其學習態度因父母教育引導、學校教育支持等因素的缺失極易遭受沖擊與誤導。因此,以家庭教育引導與學校教育支持為著力點,有利于改善留守兒童學業適應狀態。在家庭教育引導方面,若部分留守兒童在情感缺失的條件下,并未受到有效的教育引導,其學業成績與學習態度均會受到嚴重影響,其學習成績易出現嚴重下滑現象,其對學習的態度有可能在情感需要、伙伴需要、成長需要的自主抉擇中迷失。目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家庭教育引導需有利于留守兒童需求的個性化滿足以及其自身認知基礎,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方面,父母需通過情感溝通、價值觀培育等方面塑造留守兒童的良好品行。在學校的教育支持方面,可具體通過教育條件改善、管理機制優化兩個方面予以著手。從教育條件改善的角度來說,需大力發展和完善農村寄宿制學校,以便更為有效地發揮學校教育功能。政府及相關部門可根據所轄區域留守兒童的實際數量以及財政情況,有針對性地在教育薄弱鄉鎮加大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力度與支持力度,并不斷優化生活條件、師資條件與物質條件。從管理機制優化的角度來說,農村中小學校可成立留守兒童管理和教育工作小組,利用數據平臺動態更新留守兒童的個人教育信息,嘗試通過座談會、家長會等方式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并在農村中積極開展對留守家庭監護人的教育培訓,引導監護人與留守兒童建立更為和諧的溝通機制。(二)父母或監護人需改善家庭教養觀念,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能力。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問題一般通過不同形式表現出來,缺乏安全感、抗壓能力較差、心理壓抑、社會交往較差屬于較為常見的幾種形式。親情的缺位讓處于生理和心理劇變時期的兒童很容易出現情感上的問題,家庭功能弱化、親情缺失、父母和監護人與留守兒童之間缺乏良性互動是影響留守兒童心理適應的常見因素,在留守兒童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時間與空間上,留守兒童的心理依附、心理感知以及心理承受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能力,家庭教養何為成為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可從家庭監護與家庭溝通兩個方面予以著手。從家庭監護的角度而言,父母或監護人理應以留守兒童心理成長為家庭監護的關鍵著力點,實際監護人應該樹立責任意識與角色意識,努力為留守兒童的家庭成長塑造良好的家庭教養氛圍,避免嚴格監護與家庭關愛兩者的結合與聯系,盡力通過情感、觀念、理智等方面的示范效應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從家庭溝通的角度而言,父母或監護人營造良好的家庭溝通環境,家長需與留守兒童保持經常性的情感交流,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避免在留守兒童個人需求方面僅僅著重物質滿足,在家庭溝通方面需更多兼顧留守兒童在心理與情感方面的個人需求,避免唯學習成績為主要溝通內容的交流方式,著重關注子女的教育問題,摒棄世俗的“讀書無用論”思想,并對其進行及時地引導和教育,避免與社會閑散人員過度交往,防止其滋生消極的思想傾向。(三)以榜樣示范與行為塑造為路徑,促進留守兒童的行為適應。農村留守兒童行為適應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學校與家庭在留守兒童培養方面目前在留守兒童道德行為教育方面存在較多不足。相關研究指出,可以榜樣示范與行為塑造為路徑,促進留守兒童的行為適應。在榜樣示范方面,因監護人年齡一般文化水平較低,且由祖輩照料的留守兒童并不在少數,留守兒童自身容易產生道德認知上的模糊與困惑,進而影響其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能力的發展。目前社會各界對通過榜樣示范效應為留守兒童行為適應問題提供解決策略的關注依然不夠多,可以通過“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開設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熱線等方式為留守兒童學習優秀榜樣的模范行為提供機會與方式,推動父母或監護人的家庭道德行為示范,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等方式加強優秀榜樣的社會宣傳,增強留守兒童對優秀榜樣的關注程度,進而有利于留守兒童增強道德觀念與形成道德行為。在行為塑造方面,學校教育在行為教育方面存在較多缺陷與不足,道德行為教育常常與文化知識學習與傳授相分割開來,學校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主觀環境往往帶有刻板化、標簽化印象,對留守兒童進行行為教育以“預防”為主,以“懲戒”作為防線。留守兒童行為塑造僅靠學校教育難以解決,需要社會各界統一認識,積極配合。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學校需避免把留守兒童看成是“差生”,不可錯把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理解為差生教育,不可重懲罰輕教育。從家庭的角度來看,父母可嘗試構建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的教育引導機制,消除懲罰導向的道德行為觀念,便具有重要的道德行為導向意義。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可完善留守兒童社區行為的教育保障機制,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行為適應的社區支持體系,有必要在道德行為意識、道德行為觀念等方面構建留守兒童道德行為塑造的教育體系,以便有效塑造留守兒童的道德行為。
參考文獻:
[1]羅曉路,李天然.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留守兒童同伴關系的影響[J].中國特殊教育,2015,(2).
[2]黃教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
[3]胡楓,李善同.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基于5城市農民工調查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9,(2).
[4]黃教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
[5]楊曼.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4.
[6]廖傳景,吳繼霞,張進輔.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研究:安全感的視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3).
[7]范先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07).
[8]黃愛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05).
[9]張德乾.農村留守兒童交往問題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12).
[10]王露璐,李明建.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06).
[11]鄭航,張學浪.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的學校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理論與改革,2015,(04).
作者:趙磊磊 王依杉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第三篇
[摘要]農村學前留守兒童是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客觀存在,既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客觀原因,也有農村家庭外出務工方面的主觀考量。研究發現,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發展主要存在營養健康不良、情感交流障礙、早期智力開發受阻等突出問題。特別是智力或身體不健全的兒童,更是得不到系統的康復訓練與教育。因此,應提高學前留守兒童營養保健水平,加強父母與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尤其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前留守兒童。
[關鍵詞]學前留守兒童;發展困境;學前教育
學前留守兒童,指的是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兒童自己留守在戶籍所在地,由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6周歲及以下的未入學兒童。[1]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在城鄉二元分割的體制結構制約下,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模向城鎮地區流動和遷徙,進城務工人員不得不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監護而成為“留守兒童”。
一、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的產生及其發展困境
農村留守兒童從區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研究者走訪了中部地區典型的山區Y縣,這里的農村留守兒童非常普遍。統計顯示,Y縣在園幼兒規模為2850人,其中學前留守兒童有1780人,占比60%以上。實地調查發現,當地留守兒童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根源。國家實施義務教育,雖然免去了學生的學費和書雜費,而且當地不少學生享受到了農村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但廣大農村家庭并沒有因此就減輕了教育負擔。在缺少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外出打工是當地農村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由于外出務工人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從事的工作不穩定,經濟收入有限,無法將子女帶到城里讀書,只好將子女留在家里,于是當地農村家庭學前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這些兒童的發展困境主要表現在生理性、心理性和成就性弱勢方面。(一)生理性弱勢留守兒童:營養健康不良。外出務工的年輕父母將出生不久的孩子留在農村老家,致使相當數量的農村留守嬰兒得不到足夠時間的母乳喂養,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有研究者調查發現,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正常體型比例均略高于70%,而留守兒童處于輕度消瘦、中重度消瘦的比例遠高于非留守兒童,超重與肥胖兒的比例遠低于非留守兒童。[2]多數學前留守兒童在安全、衛生、自我保護等健康領域知識非常缺乏。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兒童兩周患病率為11.20%,與父母均在家的兒童(10.46%)相比,留守兒童兩周患病率要高出許多,達到14%。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外出更容易使家庭疏忽對兒童飲食、日常衛生等情況的關注,從而惡化兒童患病結構及狀況,使其更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3](二)心理性弱勢留守兒童:情感交流障礙。幼兒期是依戀關系建立的關鍵期,農村留守幼兒由于得不到足夠的父母愛護,其依戀關系的建立存在更多的阻礙因素。雖然留守兒童有爺爺奶奶或其他的親戚朋友照顧,但大多注重幼兒安全和生存的需要。由于缺乏與父母的溝通,缺乏父母愛的滋潤,幼兒的認知、情感、社會性發展都會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響。由于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得父母的關愛,其在遇到困難時不能找到感情支撐,容易出現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機,如冷漠、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等心理問題。這常常導致問題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形成,使開展教育工作更加困難。(三)成就性弱勢留守兒童:智力開發受阻。一方面,農村托幼機構數量有限,農村貧困地區幼兒教師隊伍素質較低,農村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明顯少于城市兒童。例如,某鄉鎮2016年實有幼兒教師29名,其中初中畢業的就有8名,高中和中等幼兒師范學校畢業的有18名,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只有3名,任課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直接影響幼兒的教育質量。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上不足且得不到正規學前教育補償,這是制約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一般祖輩們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文化素養低,忽視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多數調查顯示,不少祖父母監護僅能做到注意留守幼兒的人身安全以及吃飽穿暖問題,對孩子的情感、智力發展缺乏理解,僅能“養”而無法“教”。[4]因此,這部分孩子所擁有的學習資料較為匱乏,農村留守幼兒在思維發展、安全認知發展、社會認知發展、言語發展等方面明顯落后于非留守幼兒。[1]
二、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的關愛策略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類特殊的群體,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關愛。(一)提高學前留守兒童營養保健水平。學前留守幼兒營養保健問題集中體現在缺乏母乳喂養、園所飲食安全、預防接種等方面。從個體生理發育角度看,缺乏母乳喂養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讓母親與孩子在一起,堅持母乳喂養,特別是在嬰兒哺乳期。幼兒園學習期間,孩子們需在園就餐,飲食安全非常重要。這就需要衛生部門、教育部門、食品部門等聯合行動,食物從采購到加工等環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保證食品衛生安全。同時,要防止兒童挑食偏食,制訂科學的食譜菜譜,注意營養食品的合理搭配。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監測,提高留守兒童保健的系統管理效益,對家長進行育兒知識、保健知識的教育培訓。及時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父母的相關知識水平,降低營養不良及相關疾病的發病率,改善農村留守幼兒的健康狀況。[5](二)加強父母與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與父母的互動交流是兒童情感發展的基礎。心理科學表明,嬰幼兒時期是人的認知、情感與意志等發展的重要時期。嬰幼兒的認知主要是通過動作與外界事物直接接觸的方式來認識客體,其情感的產生與生理需要滿足與否有關,意志的形成則體現在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如進食、排泄等,每一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與父母的互動交流。解決問題的關鍵仍然是孩子的父母,讓父母留在孩子身邊,盡可能減少隔代教育、旁親照顧。(三)提高農村學前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祖輩和親友要改變教育觀念,重視學前留守兒童的早期教育,在家中盡量多添置一些適合幼兒閱讀和觀看的圖書與音像制品。在農村幼兒園建設方面,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在保障合格師資的基礎上,農村幼兒園教師需要著重關注留守幼兒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完善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機制,改進特殊教育育人方式,強化隨班就讀,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評價、督導檢查和支持保障制度。對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教師應特別注意,關注留守兒童組內差異化問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張娜,蔡迎旗.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幼兒在生活、學習及溝通方面的困難與需求差異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09(5):31-36.
[2]談甜,楊柳,劉莉,等.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生長狀況及營養與食品安全KAP比較研究:基于對湖南、山西兩省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實證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7(8)1012-1016.
[3]宋月萍,張耀先.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以及衛生服務利用狀況的影響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9(6):57-66.
[4]張家勇,朱玉華,肖毅.農村貧困地區幼兒保育和教育現狀及其發展政策建議:以中部某省某國家級貧困縣N鎮為個案[J].學前教育研究,2010(4):23-28
[5]和建花,譚琳,蔣永萍,等.全國農村留守幼兒的狀況、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9(1):19-22.
作者:陳國維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第四篇
【摘要】本文闡述了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了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具體措施。要重視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體現社會教育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問題;成因;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主要指的是因為父母外出務工不能帶在身邊而被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一般是由自己的隔輩親人或者是其他親屬作為臨時監護人給予照顧。這些農村孩子正面臨心理、生理雙重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因父輩外出務工等因素,在日常教育、心理呵護,親情感悟等方面嚴重缺失,使得他們更易產生心理問題,思想觀念模糊,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留守兒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留守兒童教育的好壞,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農村的穩定,同時也會輻射到城市。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乎整個社會的健康穩定,關系到國家發展的未來。因此,研究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首先,留守兒童思想教育成敗直接影響到我國公民的教育素質,其受教育的程度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他們成年后對社會發展的觀感,而教育的好壞攸關到國民整體素質。其次,當前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出現了許多不利于他們身心發展等諸多問題,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著重大關切,或多或少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最后,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問題還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目標以及中國夢的實現。因此,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區域發展的差異性導致農村青壯年人力資源外出務工的基數仍然龐大,而這些外出務工人員絕大部分到入學階段的適齡兒童會跟隨爺爺奶奶在家留守。這些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思想品德認識不清晰,價值觀念不端正,心理關懷嚴重缺乏。另外,品德情感變異,意志薄弱,行為出現偏差也是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個別的還較為嚴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出現問題的成因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把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分析到位,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對策。1、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一方面表現在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留守兒童是社會轉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缺乏父母的直接交流與關愛,以致于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愿與人交流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此外,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父母返鄉后,因其自身受教育程度等諸多因素制約,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很少觸及德育教育等留守兒童的心理世界,更談不上對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思想品德加以正確引導了。另一方面表現在隔代或親屬監護不力。當前,很多農村留守兒童沒有和祖輩正常溝通的渠道和習慣,而祖輩也只是期望這些留守兒童吃飽穿暖、安全無憂便萬事大吉。2、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弱化。由于缺乏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農村基礎教育較注重學業成績,追求升學率,缺乏積極的思想引導與干預,以至于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響的侵蝕,從而出現多方面的思想問題。良好品德規范的缺失,直接導致了留守兒童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失去了指路的方向,為不良習性的形成埋下了誘因。3、受社會環境不良風氣的影響。(1)農村不良文化和陋習舊俗的消極影響。當前,在廣大農村地區,社會上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良文化和風氣,主要表現為:賭博、打牌等不良娛樂方式在農村根深蒂固,直接影響到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2)網絡及大眾媒體的挑戰與影響。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發展相對滯后,各類基礎文化設施平臺及精神娛樂構建基本是空白。網吧、游戲廳等娛樂、賭博場所,時時刻刻成為吞噬農村留守兒童業余生活甚至正常學習生活的不良處所。網絡及大眾媒體在豐富青少年兒童視野的同時,也帶來了思想品德方面的隱憂,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管,這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受到網絡及大眾媒體不良信息誘導后極易出現扭曲現象,嚴格意義上講這些因素不利于孩子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
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要想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問題,除了全社會共同努力和參與之外,同時還需要各級政府、社會、家庭、學校之間加強合作,協力共管,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重視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問題關鍵還在于監護人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首先,提高家長素質,提升教育理念。強化家長或兒童監護人的綜合素質,筑好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發展的第一道屏障。其次,作為監護人也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合理的情感宣泄,堅決避免打罵孩子的錯誤教育方法。最主要的是要重視觀察孩子的情感變化,及時解決溝通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讓孩子切實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懷,最大程度的減少孩子離開父母的孤獨和無助的感覺。2、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學校要樹立明確的教育目標,切實改進教育措施、轉變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校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一方面要常態化地開展適合兒童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持久化地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應試教育重成績、輕德育的教育方法;要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情感教育,努力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3、體現社會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在政策層面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有關促進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出臺扶持政策,完善政府職能與管理機制,多方聯動、協同解決。其次,要發揮媒體的引領作用。重視并發揮大眾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強化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力度,為強化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最后,要群策群力,充分發動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鼓勵并依靠社會力量和政府的支持,整頓校園周邊環境,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田景正.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J].農村教育,2006.6.
[2]林艷.淺談“留守兒童”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06.4.
[3]王愛蓮.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思考[J].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6.
[4]熊亞.公共政策視野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討[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5]陳麗麗.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J].觀察與思考,2006.1.
作者:李麗麗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初中語文特殊教育論文
- 下一篇:繼續教育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