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學教學鄉土資源應用
時間:2022-05-04 11:36:43
導語:農村科學教學鄉土資源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早作打算,因地制宜,準備教學需要的材料
科學課中有很多教學需要的材料都是農村學生所熟悉的和常見的,學生通過留心觀察和注意收集就能得到。對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實驗材料,我在學期初就公布好本期所需的實驗材料和做實驗的具體時間,并分組布置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培養學生做到每見一件生活中的廢棄物就想一想這個物品在科學試驗中有什么用處,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在需要實驗時只要讓個小組長把本組積累的實驗材料收集一下就可以做實驗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節約習慣,又讓學生對本冊的實驗和觀察課目的做充分的了解。對于那些學校缺乏的材料怎么辦?我采取的辦法是:對教學中需要的材料進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學材料,選擇能達到相同的教學目的而且當地易得的材料做替代和補充。如:用農村常見的蠶蛹替代蝴蝶蛹學習觀察“蝴蝶羽化的過程”;用常見的銅鑰匙,鋁鑰匙,鐵鑰匙代替銅片,鋁片,鐵片做“導體和絕緣體實驗”;用紅薯藤替代天竺葵學習“扦插”等等。以便教師和學生課前準備,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親自參加觀察、實驗活動,直接感知各種科學事物。通過這些做法,既改變了因缺乏教學材料,只能靠老師演示實驗、學生看的狀況,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了學生了解家鄉科學事物特點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二、利用周邊空閑土地,建設科學試驗基地
農村科學教學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學儀器設備少,但農村學校也有許多有利的教學條件,自然環境和土地資源為科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活生生的實踐場所。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全校有一部分學生吃住在校,在學校有充足的課外時間,而學校學生公寓后就有一大片空地,于是我就帶領學生動手把空地開辟成“科學小菜園”,里面種上大蔥,青椒、西紅柿、豆角,韭菜等一些時令蔬菜,我在指導學生按教學需要分類、分期栽培植物的同時也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活生生的教學材料,解決了學生因缺乏實驗材料無法親自觀察、實驗的矛盾。而成熟的蔬菜送給學校食堂,又能節約食堂的開支,豐富學生的飯菜。科學小菜園是學生進行栽培、等學習活動的基地,新課標要求盡可能創造條件,聯系實際,讓學生直接參與實踐活動,從而了解和學習科學知識,有了科學小菜園,我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在科學小菜園中直接參與種植、栽培等實踐活動,并可以在科學實驗基地進行嫁接、扦插、土壤的認識和分析、植物的成長等教學,從而能更好地在實踐中學知識,學技能。科學小菜園的建設能緊密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為當地發展經濟服務。在科學小菜園的建設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需要,進行培植種上大蔥,青椒、西紅柿、豆角,韭菜等時鮮蔬菜作物,學生在親自參與栽培植物的實驗活動中,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學習了一些實用技術,直接或間接地為參加當地經濟建設奠定了初步基礎。
三、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環境,進行室外教學
農村有獨一無二的大自然環境,為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進行考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我帶領學生到大自然這個“大課堂”去上課,科學課中凡是適合在當地科學環境中教學的內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護、植物與環境、能源礦產、土壤等等,我就盡可能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如:我校附近有一個化工廠,我就帶領學生到該廠附近調查周圍的河水污染情況,并與該廠上游的水質進行對比,當學生看到原本清澈的河水由于化工廠排放的廢水而變得渾濁不堪,并帶有刺鼻的異味時,學生們震驚了都爭搶著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工廠太害人了,把小魚小蝦都毒死了!“”這個化工廠一定毒害附近住的人”“一定要把這個廠關了”等等。這樣直接與大自然接觸,與社會接觸,不僅完成了教學內容,還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教育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結合起來。把科學課的教學和課外科學研究活動結合起來,把愛科學的思想教育和改變當地科學面貌結合起來,從而使科學課取得了綜合的教學效益。此外,我還能結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增補一些有利于學生了解認識家鄉的自然資源的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心家鄉的農業生產。總之,只要我們教師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教材因地制宜的利用農村現有資源,也能上好科學課。
作者:吳仁鋼工作單位:金湖縣金南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小學科學教學自制教具研究
- 下一篇:小學科學教學綠色化理念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