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31 09:14:00
導語: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自主”評析“自主”就字面理解,“自”即自己,“主”有主宰之意?!冬F代漢語詞典》對“自主”一詞的解釋為“自己作主”。自主參和學習,意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活動,它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自身能動的、富有創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王盛松老師認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自主”有五種內涵摘要:⑴主人,即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及對所在集體、社會、乃至國家的主人意識;⑵主動;⑶主意,主要指要學生會自選學法;⑷主見,就是對新問題、對情況,要確定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張;⑸主體,它是其它四個方面得以落實的保證。其中“主人”“主動”“主意”“主見”“主體”,是自主教育、自主學習、自主參和的“體”,競爭意識、獨創精神就是“魂”。
二、目前狀況剖析
現如今,學生參和學習活動多數是被動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這樣三類摘要:⑴學生不敢自主參和學習。由于有少數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所謂的尊嚴和權威,不答應學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見解,哪怕學生的見解是有創見的。輕則以擾亂課堂紀律為名加以訓斥,重則視為異端,課以變相體罰。使得學生“師云亦云”,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實這樣做,非但教師的威信難以持久,而且學生的參和也只是停留在表層,只是些機械模擬式的簡單運用。由于學生不敢說,也就難以暴露其思維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壓制,而且一些錯誤的熟悉由于沒能及時得到糾正,很可能會在以后的練習中再次出錯。⑵學生不愿自主參和學習。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一種錯誤熟悉,那就是小學生不懂事,讓他自己學能學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懷里,扶在手里,使學生喪失了許多主動參和的機會,這種教育教學方式,也逐步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惰性和消極參和學習活動的意識。在觀摹一些公開教學課時,我們??吹竭@樣的現象,那就是教師布置自學或討論內容時,很多同學消極參和,被動地等待老師講解。反正老師要講的,又何必費盡心思想答案,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參和學習的意識日漸淡薄,消極等待思想逐步抬頭。⑶學生不會自主參和學習。要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首先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方法,倘若學生連書都不會看,又談何自學課本。筆者曾問過一些同學數學書上的一些標記的意思(比如說摘要:虛線方框、虛線表示的數字0等),多數同學竟然說不清楚。多數同學的課前預習,就是把要學的內容讀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進行一些模擬練習等從不考慮。當然,有些老師也曾布置過讓學生預習的作業,可是又沒有切實可行的檢查辦法,結果布置和不布置完全沒有兩樣。
這些和素質教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學生自我學習意識的培養和自主學習精神的弘揚,但好多教師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徑,也就只好“滿堂灌”了。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這既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背景分析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自主性參和探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識。
1.讓學生自主參和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思想的基本體現。素質教育思想有三個要義,即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這就明確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和教學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活動主體的明顯標志。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和了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得到體現,課堂中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2.讓學生自主參和教學活動是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要求。心理學探究結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和非智力因素系列。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這兩個方面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過程。美國聞名心理學家布盧姆探究認為,“90%的學生的能力傾向差異只不過是學習速度的差異,而不是智力差異”,而學習速度的差異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別所致。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強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動力系統,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入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又要強調學生的智力因素,在參和實踐的過程中自主地獲取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兩大系統水乳交融,協調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3.讓學生自主參和教學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本身是抽象的,假如離開了學生的自主參和,離開了學生的拼拼、比比、摸摸、看看、量量、畫畫,以及操作實踐,要想很好地建立表象熟悉是相當困難的。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來看,小學生好動,他們對事物的熟悉還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多給學生提供些直觀教學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參和熱情;從學生參和課堂教學的心理來看,跟自己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動有趣的,以及理解和把握起來比較輕易的知識越能激發學生的參和熱情,促成學生的積極有效的自主參和;沒有了學生的積極有效參和,也就談不上有什么積極有效的教育效果。
4.學生自主參和學習活動是減負的重要條件。心理學探究表明,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學習可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類。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學習者往往缺乏學習的喜好、意義、效率和效果,他們只有學習的壓力而學習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習的苦惱而學習學習的快樂,他們視學習為包袱,視學校為“監牢”,視考試為“刑場”。他們不僅有認知方面的重負,更有精神方面的枷鎖,不僅有體力透支,更有心力憔悴。而學生在主動學習狀態下所產生的學習效率則截然不同。面對同樣的“學習量”,主動學習者的學習時間短,學習質量高,精神面貌也好。故而,我們認為“減負”就其實質而言,涵蓋著兩個層面摘要:一是減輕學生知識學習非凡是書本知識學習的重負,如減少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等;二是減緩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抑,解放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和自由度,變消極、被動地學習為積極主動地學習,變苦學為樂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途徑分析。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參和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參和性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學策略摘要:
策略一摘要:提供自主努力目標,增強自主參和意識。
教師要調整好和學生間的站位關系。把自己變成“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和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同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學習。目標導向意在置學生于學習主體的地位,讓學生看了學習目標就明確了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達到的程度,進而圍繞目標帶著新問題積極、主動地參和學習活動。筆者認為,課上不僅要讓學生明確一節課的總目標,還應該讓學生明確每個教學環節的具體目標。一般在一節課的課始,亮出總的目標,使學生有個總的“奔頭”,在教學過程中,較大教學環節的具體要求,也要通過過渡語或小黑板、幻燈等形式使學生明確。
目標導學的根本在于摘要:把學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線”,讓他們自己動手、動口、動腦主動思索新問題。并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暴露他們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異,把他們弄不懂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都擺在桌面上,再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索,摒棄錯誤,發現真理,實現由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轉化。這樣,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東西,能夠積極地被同化,因而輕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策略二摘要: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自主參和心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胺彩歉挥谐尚У膶W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喜好。”喜好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積極的熟悉傾向,它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教學中,筆者常用謎語激趣、故事激趣、歌訣激趣、直觀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戲激趣、懸念激趣等途徑,促成學生的自主參和。其中直觀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學中我們有效地借助于多媒體聲形圖文并茂的特征,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理,當這種好奇心一旦發展為認知喜好,將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進而自主參和課堂教學。如摘要:時、分,24時記時,元角分等教學內容,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經驗,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難以道其“所以然”。教學中,我們運用多媒體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現生活。如學習24時記時法,為了讓學生把握一天時間內時針正好走了兩圈這一知識點。我們先攝取了學生的幾組生活畫面,掃描進電腦,并給每個畫面配有鐘面,能看到時針、分針在不停地轉動。教學時,熟悉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使學生心曠神怡,真切地心得到一天有24小時,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兩圈。愉悅的情緒使學生思維活躍,喜好濃厚,參和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要以教師之情導學生參和之趣。①把自己置身于參和者位置,服務者“地位”。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熱情鼓勵每個孩子,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上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和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②尊重學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學好,答應學生發表不同見解,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異議甚至批評。正確看待學生的答錯、寫錯情況,對待學生要多寬容、鼓勵和引導,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
策略三摘要:創設主動探索空間,促成自主參和學習。
課堂教學效率的優質、高效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全程積極、有效參和。教師要努力創設主動探索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索、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解決新問題和提出新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能,以更積極的姿態自主參和學習活動。
首先教師要創造真正意識上的讓學生參和嘗試的機會。如教學長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師習慣于先讓學生沿著長邊對折,量一量,得出結論;再沿著寬邊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結論。這種教學表面上看似乎全體參和,全體動手,實質上是讓學生按教師設計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終點的。這種流于表面的淺層參和,難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參和熱情。假如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看一看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就給全體學生留有思索的空間,他們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結論的,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教師扶得過多,只會培養學生思維的隋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參和意識的培養。
其次教師要提供讓全體學生參和的時機。一般應當在做好鋪墊,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處嘗試解答新知識,使所有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悅,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參和下面的學習。避免由少數學生的活動代替多數學生活動。在教學中,能讓全體學生動手、動口的就不讓部分人代替,能讓多數人動口、動手的就不讓少數人或個別人代替。要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參和學習過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學習狀態是一個關鍵。所以要對“學困生”有一個傾斜政策,不但要給他們多吃偏飯的機會,還要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條件。例如,教師巡視時,優先關照學困生;課堂批改,重點批改學困生的作業;小組議論,布置學困生先發言;課堂提問,優先考慮讓學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新問題等。對他們的每個微小進步及時予以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主動參和的機會,提供主動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的主動參和,從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使學生的數學素質得到提高。
策略四摘要:著力學法指導,提高自主參和能力。
增進學生自主意識的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㈠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獲得大量感知熟悉,建立表象,以此作為進行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實踐證實,這是指導學生逐步學會抽象概括的一個重要方法。
㈡練習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方法離不開語言的支持。①創造機會,鼓勵學生敢說。不同年齡、不同智力基礎、以及不同個性差異的學生,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差別很大。有的能獨立說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師的引導下說明算理,有的在教師引導下說明算理還很困難,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給全體學生說話的機會,說錯了不要緊,只要大膽說就可以。非凡是對于那些不善于言語表達的同學,更需要熱心鼓勵。②交給方法,使學生能說。要形成能力,需要經常性的培養,日積月累。在低年級可以讓學生學著說,試著說,自己小聲說一說,同桌互相說一說,逐步提高講題說理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認真聽別人說,提出自己的補充意見或不同意見,使學生說的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逐步使學生從敢說到會說、善說、善辯,從而達到促進思維發展的目的。
指導學生用語言有條理地表達數學新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后借助適當的外部活動,如有順序觀察書中的插圖、幻燈投影、實際操作等,來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思維能力發展;最后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數學新問題,這樣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語言進行表達的思維方法主動地遷移到其它新問題學習中去。
㈢精心設計新問題,指導學生逐步學會思索的方法和習慣。如學習梯形的面積時,先引導學生溫習一下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再提出這樣的新問題摘要:想一想,怎么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學生會主動地把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遷移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去。又如學習乘法意義時,當出現摘要:2+2+2=6,3+3+3+3=12,5+5=10后,不提這樣的新問題摘要:每道算式的加數都是什么?三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而提出摘要:請仔細觀察三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這樣的提問,促使學生去尋找算式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共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索方法。
㈣培養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書,提出新問題,歸納知識。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學習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看懂書上的數學表達方式,抓住重要的詞和句,依據自學提綱,尋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體獨立參和學習,發揮主體功能奠定基礎。
參閱的有關文獻。
①王盛松,《漫談“自主”》,《江蘇教育探究》2000年第4期
②韓清林,《有關“自主學習”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的若干基本新問題》,《河北教育》1999年第12期
③歐陽國慧,《讓學生主動參和教學活動的理性思索之一》,《素質教育論壇》1999年第1期
④趙艷輝,《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培養學習主人》,《小學數學教育》1998年第12期
⑤靖國平,《修練減負的內功摘要:由教師主宰到學生主動》,人大復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00年第8期
- 上一篇:變電公司科學發展觀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市政府科學發展觀動員會講話